第一版前言
鉴于已有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内容偏多,对五年制医学系本科生而言,负担偏重,尤其是局部解剖学的理论教材与解剖操作完全脱节,给实际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不少困难,并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徐州医学院等7所院校曾合作编写了一部解剖学的实用教材,使用数年,效果较好。但随着近年教学改革的深入,这部教材已不复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徐州医学院等4所院校协商决定,合作编写一部简明、实用、科学、系统的解剖学新教材,这就是本书编写的目的。
新编教材包括《人体系统解剖学》和《人体局部解剖学》两册一套。《人体系统解剖学》按照人体的功能系统介绍人体器官,重点介绍它们的形态、分部、结构及功能概要。《人体局部解剖学》则按人体的形态分部介绍各局部的器官、结构的配布,重点介绍它们的位置、邻接、体表投影和血管神经分布以及局部的筋膜配布和局部的综合结构等。两册各有所侧重,而又互相呼应,相辅相成。
《人体系统解剖学》为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用教材,按120学时规划教学内容,《人体局部解剖学》按80学时安排内容。为兼顾三年制专科教学的使用,书中对一些比较次要的、仅要求本科生了解的内容,采用小字排印,专科教学时可不作要求。
本书系依照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解剖学课程基本要求,参考统编教材与国内外多种教材、专著,并融合各编者所在院校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与同类常见教材相比,显有若干特色。
1.统一了系统解剖学的系统性体例。全书将人体器官按功能大类分篇,每篇再按功能系统分章。全书篇章命名体例划一,改变了同类各种教材篇章命名“系统”、“学”、“器”混杂交错的矛盾。一些具体章节,如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脑干的结构,均依照系统性描述的原则统一体例,纠正了同类教材中多数章节采用系统描述法,而个别章节采用局部描述法的体例参差。
2.严格把握编写内容的科学性。本书在纲目条理编排上,如绪论中的解剖学分科,脉管中的动、静脉分布规律,神经系统中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概述、脑干的功能等内容,分别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分析梳理,归纳总结,找出规律,使其更有条理,也更为科学。在各章概念解释、形态描述和插图绘制上,本书均精心推敲,力求确切严谨,订正了常见教材中许多错误和欠妥之处。
3.注重编写教材的实用性。本书一方面根据临床应用的需要,斟酌内容的取舍详略,另一方面从教学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使用,推敲词句,务使简明,并配以丰富的插图(本册《人体系统解剖学》有插图361幅),与正文参照,俾便于阅读,易于理解,以利掌握。
4.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本书在内容方面以解剖学固有的主体结构和一般临床必需的基本解剖知识为重点,删繁刈芜,在文字方面力求简约精练。为控制内容分量,避免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各章均按学时计划,框定编写字数限额。本册《人体系统解剖学》平均每学时教材分量以3 200字符为限,其中图文参半,全书估计50余万字(含图)。
本书所用专业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书中器官测量数据采自《中国人体质调查》资料。
本书除绪论外,按系统分章,计十二章,依次为骨骼、骨连结、肌肉、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淋巴、内分泌、感觉器和神经系统。各院校教学情况有别,学时计划也不尽相同,在具体使用本教材时,可适当灵活安排。
参加本书编写的单位和人员(按院校名称笔画和姓氏笔画简繁顺序排列)有: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华才欣、刘淑声、倪振贤,扬州大学医学院马桦、刘国法,徐州医学院朱治远、祁建、张凤真、陈幽婷、高远孚,皖南医学院郑培敏、秦玉兰、熊克仁等。本书由徐州医学院王平宇、安徽医科大学江家元两教授惠予审阅。
本书的编写得到徐州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等各院校领导和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老师、读者批评指正。
朱治远
1997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