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脓性肉芽肿

化脓性肉芽肿

时间:2023-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脓性肉芽肿是发生于皮肤损伤部位,由新生血管组成的息肉样良性肿瘤。与感染无关,也并非真正肉芽肿。损害为红色或棕红色隆起性肿物,基底缩窄呈蒂状。管壁内皮细胞轻中度增殖,间质水肿,结缔组织可有黏液变性。早期损害无炎症反应,表皮有糜烂者,可有炎性细胞浸润。本病临床容易误诊。本病并非化脓菌感染,故抗生素治疗无效。③苯酚对心脏毒性较大,且由肾脏排出缓慢。现国内外已有用苯酚剥脱术后发生急性死亡的报道。

第二节 化脓性肉芽肿

化脓性肉芽肿(granuloma pyogenicum)是发生于皮肤损伤部位,由新生血管组成的息肉样良性肿瘤。与感染无关,也并非真正肉芽肿。

一、临床要点

(一)好发年龄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轻度穿通性皮肤损伤是常见的发病因素。

(二)好发部位

多见于手指、头面、前臂、唇、踝、跖等暴露部位,也见于新生儿的脐部或妊娠妇女的口腔黏膜。

(三)皮损特征

损害为红色或棕红色隆起性肿物,基底缩窄呈蒂状。表面光滑,易感染而糜烂、结痂,其脓液有恶臭。也可呈分叶状或桑椹状。质软而脆,不易压缩。直径约5~10mm,亦可达数厘米。轻微外伤则引起组织破碎和出血,且出血量多,不易止住,此时易被误诊为血管瘤。最初生长迅速,达一定程度后则保持静止。一般无自觉症状。皮损常单发,偶尔数个同时存在。

(四)组织病理

表皮萎缩,真皮明显毛细血管扩张增生。管壁内皮细胞轻中度增殖,间质水肿,结缔组织可有黏液变性。在损害基底部周围,棘细胞增生形成表皮颈圈。早期损害无炎症反应,表皮有糜烂者,可有炎性细胞浸润。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容易误诊。对于外伤后发生的肿瘤,皮损境界清楚,且与周围正常组织间有一收缩带,应高度怀疑本病,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有时需与传染性软疣、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病、黑色素瘤、毛细血管瘤等相鉴别。

三、药物治疗

本病并非化脓菌感染,故抗生素治疗无效。可用腐蚀性化学药品从皮损基底部烧灼处理,如选用硝酸银棒、60%三氯醋酸、20%苯酚溶液等。

注意事项:①操作前应用胶布或凡土林充分保护好周围正常组织。②治疗期间皮损局部尽量避免着水、日晒等,以防继发感染而遗留瘢痕或造成色素沉着。③苯酚对心脏毒性较大,且由肾脏排出缓慢。有学者指出快速外涂苯酚有可能引发不可逆的致死性的心律失常。现国内外已有用苯酚剥脱术后发生急性死亡的报道。所以对有心、肾疾患者应禁用苯酚进行一切治疗;对一般患者在应用苯酚剥脱术治疗期间和之后都要进行心脏监护,以防意外;应用高浓度时应缓慢外涂;1次用量不宜超过3ml纯液态酚;对面部治疗时应分次进行,1次外涂一部分,且在下次治疗前保持一定的间隔时间。

四、其他治疗

(1)手术切除最好,比较彻底,并做病理检查。尤其对皮损较大或诊断不明确者适用。

(2)用圈断术或刮除术快速去除瘤体,剪刀修齐伤口,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基底面涂2%酚1~2次,1周即愈。

(3)电灼或电干燥术,应将蒂部烧灼干净,否则容易复发。

(4)CO2激光治疗,因CO2激光属不可见的远红外光,易被肉芽组织吸收,能封闭血管,达到治疗效果。

(5)微波治疗,其止血效果优于CO2激光。

(6)液氮冷冻。

(7)有人推荐用2.5~6.0GY(250~600rad)剂量的电离辐射治疗。

(8)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也有效。

(韩应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