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恶性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 M)简称恶黑,又称黑素瘤(melanoma)、黑素肉瘤(melanosarcoma),系起源于黑素细胞和痣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于皮肤,易发生血行和淋巴转移,预后不良。发病率占皮肤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一、临床要点
(一)病因及诱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种族、遗传、创伤、刺激、日光照射、病毒感染、免疫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很少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前。
(二)早期识别
恶黑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识别是治愈的关键。美国皮肤科学会提出了早期识别恶黑的ABCD方法。
A(asynmetry):不对称性。将损害分成两半时,左右不对称。
B(border irregularity):边缘不规则,境界不清,有切迹。
C(color variegation or dark black color):色泽斑驳或暗黑,可为纯黑或杂有红、白、褐、黑等各种颜色。
D(diameter):直径大于0.6cm。
掌握上述四点特征再结合以下临床特点,可识别恶黑。
颜色: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损害,或原有的黑痣色素加深。
大小:色素损害迅速增大。
表面:高起出现结节或有鳞屑、溃疡、结痂、出血。
周围:出现卫星状小痣。
症状:瘙痒、烧灼或疼痛感。
(三)类型
根据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上分为两类,各类又根据不同的临床特点再分型。
1.原位恶黑(M M in situ)
瘤组织仅限于表皮内,尚未突破基膜。
(1)恶性雀斑样痣(lentigo maliga):又名Hutchinson雀斑。多见于老年人的暴露部位,尤其是面部。皮损为境界不清的黑褐色斑疹,类似雀斑。缓慢向周围扩大,色素不均匀,边缘不整齐。约1/3的皮损经十余年后,扩展到5cm左右才发生侵袭性生长。
(2)帕哲样原位恶黑(pagetoid M M in situ):多发生于中年人的非暴露部位。皮损为不规则略隆起的斑疹或斑块,直径多小于2.5cm,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色调不均匀。常在1~2年内出现浸润,表现为结节、溃疡、出血。
(3)肢端雀斑样原位恶黑(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 in situ):以黄种人和黑种人多见,也是我国恶黑的好发类型。皮损多见于跖、掌,甲床、甲周、黏膜等处。早期为淡褐色或黑色斑,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或呈锯齿状。如病变在甲板或甲床,则表现为纵行色素带。此型水平生长时间短,转移较早,很快出现浸润、肿胀、结节、溃疡、出血等。其发病可能与创伤有关,预后差,3年存活率为11%。
2.侵袭性恶黑(invasive M M)
瘤组织已侵入真皮和皮下脂肪层。
(1)恶性雀斑样黑素瘤(lentigo M M):由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在原有皮损的基础上垂直生长,出现蓝黑色结节。生长缓慢,晚期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预后尚好。
(2)浅表扩散性恶黑(superficial spreading M M):由帕哲样原位恶黑发展而来,垂直生长,局部出现结节、溃疡。此型在恶黑中最常见。
(3)结节性恶黑(modular M M):为黑色隆起的斑块或结节,周围绕以红晕,迅速增大,可形成溃疡或呈蕈样、菜花样。为各型中最恶性的一型。由于没有水平生长期,早期诊断较难,预后差。
有时肿瘤没有明显的可见色素,即所谓无色素性恶黑(amelanotic M M)。若仔细检查有时可在结节边缘发现色素点。本型可见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女性多发,早期发生转移。
此外,恶黑也可发生于眼、阴道、口腔黏膜、肛门等处,不易被发现,易转移,应予以重视。恶黑多发生淋巴结转移,晚期发生血行转移,播散到其他皮肤处或肝、肺等脏器。
(四)组织病理
1.原位恶黑
不典型的黑素细胞可成巢或散在于表皮内,特别是基底层内。这些细胞大小不一,有核异形性,可见核分裂象,若瘤细胞大,胞浆丰富而淡染,则称为帕哲样原位恶黑。
2.侵袭性恶黑
瘤细胞突破基膜,侵入真皮及皮下脂肪层。核异型性或分裂象更明显。瘤体内色素分布不均,在肿瘤基底也常见到黑素。若无黑素存在,则为无色素性恶黑,不易诊断。借助免疫组化技术如S-100或H MB-45抗体染色阳性,则可确诊。
根据Clark方法,把肿瘤侵袭的深度进行病理分级,以判定预后或选择治疗方法。
Ⅰ级:瘤细胞限于表皮基底层以上。
Ⅱ级:侵入真皮乳头层。
Ⅲ级:侵入真皮乳头层,并到网状层交界处。
Ⅳ级:侵入真皮网状层。
V级:侵入皮下脂肪层。
(五)临床分期及预后
根据原发灶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有无远处转移等结果,综合估计分期。
Ⅰ期:原发损害或原发损害5cm内有卫星状损害,但无区域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为80%。
Ⅱ期:仅一个所引流的淋巴结区受累,有或没有途中转移。5年后存活率为36%。
Ⅲ期:累及两个或更多淋巴结群;有播散性皮损及内脏转移。5年存活率低于5%。
另外,根据Breslow用目镜测微计测量肿瘤厚度,也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定预后。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的恶黑一般诊断不难。不典型的恶黑有时需与脂溢性角化病、皮肤纤维瘤、硬化性血管瘤、甲下出血、色素性基底细胞癌、交界痣等相鉴别。可以参考发病史、病程进展等特征加以区别,但最后确诊要依靠病理检查。
三、药物治疗
(一)化学治疗
用于已发生转移的晚期患者,但总体上远期效果不理想,因为恶黑对化疗药物多不敏感。
1.全身化疗
单一化疗:首选抗黑素瘤素(氮烯唑胺,decarbazine,DTIC)。本药为细胞毒素类,通过与DN A的双螺旋结构发生交叉联结,从而阻断瘤细胞的代谢和复制过程。用法为2~4.5mg/(kg·d),加入150ml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快速静脉滴注(10~15min),连续10d,休息18d为1个疗程,或250mg/(d·m2),每3周给药5d,有效率为20%~25%。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流感样症状。其次,氯己亚硝脲(卡氮芥,BCNU),用法为2.5mg/(kg·d),加入200~500ml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周,连用3周为1个疗程。还有,卡莫司汀(罗氮芥,CCNU),用法为75~90mg/m2,每3周1次,或130mg/m2,每6周1次,都要晚上1次顿服。也可用噻替哌、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羟基脲、顺铂、卡铂等,均有一定的效果。
联合化疗:目的是增强疗效,减少药物毒性,原则上要长期间歇用药,但仅有部分患者症状缓解,并不能提高存活率。目前尚无标准的联合用药方案,其中每种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可视搭配方案和个体状况而定。近年来,常用的几种方案有:①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②BCNU+长春新碱+咪唑甲酰胺;③DTIC+BCNU+顺铂+三苯氧胺;④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长春新碱+5-FU。
治疗期间上述药物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并发感染、胃肠道紊乱等,少数还可致畸或不育,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2.局部灌注化疗
适用于四肢的恶黑,使局部药物浓度增高,提高疗效。下肢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暴露髂外动静脉,行动脉插管灌注,在导管上方用止血钳与止血带阻断血流。上肢可在腋部血管插管灌注。药量依局部组织的耐受性及漏入到全身循环的多少而定。一般用左旋苯丙氨酸氮芥(米尔法兰,Melphalan),下肢1~1.5mg/kg,上肢0.5~0.7mg/kg,温度40℃,时间60min。本法无全身毒副作用。
(二)免疫治疗
恶黑是抗原性最强的肿瘤之一,免疫治疗很有希望,但目前还处于试用阶段,确切地评价其效果为时尚早。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疫苗
①用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卡芥苗(BCG)或卡介苗素(卡提素,商品名唯尔本)局部肿瘤内注射或肌内注射,能激活机体T淋巴细胞,使之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又可激活天然杀伤(N K)细胞,杀灭肿瘤。据报道可使部分恶黑患者病情缓解,甚至肿瘤结节完全吸收、消退。②短小棒状杆菌菌苗(CP)为短小棒状杆菌WFLCH6134株,经热及甲醛处理后制得的死菌苗悬液。口服或注射后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吞噬功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高效价的IgG、IgM抗体。据报道与环磷酰胺合用治疗恶黑,能增强后者的抗肿瘤作用,效果满意。副作用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注射部肿痛。忌与阿司匹林等抗炎药同服。③有人将培养的恶黑细胞照射后作为疫苗(MCV)用于治疗晚期转移的恶黑患者,其5年存活率显著提高。
2.淋巴因子
①IFN-α600万~1000万U/m2,3/周,局部注射,或天然IFN-β300万U/m2,1/周,局部注射,均有一定疗效。②白细胞介素-2(IL-2)100万~600万U/m2,静脉滴注,连用5d,休息10d。其毒副作用较IFN大。有人报道用于治疗播散性恶黑效果满意。③应用抗CD3抗体活化的T淋巴细胞(CD3-A T)治疗转移性恶黑有效。④IFN与IL-2或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合用,IL-2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 A K)合用均有效。
(三)局部治疗
①因壬二酸在体外为酪氨酸酶的竞争抑制物,对结构不良、功能亢进或增殖的黑素细胞有直接抑制和细胞毒作用。外用20%壬二酸霜,2~3/d。不良反应是对正常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②0.05%β-全反式维A酸溶液,1滴/d,于皮损处局部封包,12周后可使皮肤转移性恶黑的皮损完全缓解。
(四)西咪替丁与局部免疫联合治疗
西咪替丁400mg/次,2/d,口服,同时配合应用二苯丙烯酮(diphenylcyclopropenone,DPCP)行局部免疫疗法,即先用2%DPCP丙酮液于臂部封包48h使皮肤致敏,1~2周后再用0.1%DPCP丙酮液涂于病灶处,则在局部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每2周外用1次,好转后改为每4周1次,治疗时间为4~12个月,可使皮肤转移性恶黑消退。
(五)其他
有报道双嘧达莫100mg,3/d,口服,可提高5年存活率。
四、其他治疗
(一)手术治疗
为早期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案。切除范围需根据肿瘤浸润的深度来确定。Clark病理Ⅰ级: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周边0.5~1cm正常皮肤,深度应达皮下脂肪层。Ⅱ~Ⅳ级: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边2~4cm正常皮肤。浸润深度超过1.5mm,应同时做近卫淋巴结切除。位于肢端的恶黑,需行截指(趾)术,可降低局部复发率。V级:切除肿瘤周边4~6cm以内的组织,并做局部淋巴结清除。
(二)放射治疗
恶黑对放射线相对不敏感。适用于年老体弱等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或用作复发和转移病灶的局部姑息性疗法。对于原位恶黑和恶性雀斑样黑素瘤治疗有效。
(三)基因治疗
目前的研究在于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以引起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四)综合治疗
以手术切除为基础,结合放射、化疗、免疫等方法提高疗效、延长生命。
(韩应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