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一、护理评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等可加速脑动脉硬化。少见原因有动脉壁的炎症,如结核性、梅毒性、化脓性、钩端螺旋体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动脉炎等。也可见于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真性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及血液黏度增加、凝固性增高等。血液动力学异常,如血流速度过缓或血流量过低等,可引起脑灌注压下降而出现急性缺血症状。
脑的任何血管均可发生血栓形成,但以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为多见,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分支为次之。当血压降低、血流缓慢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液红、白细胞逐渐发生沉积,而形成血栓。其次,各种原因的脉管炎,可引起内膜增厚,管腔变窄,亦可引起血栓形成,如常见的钩端螺旋体脉管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胶原纤维病的血管损害等,此外颈部外伤、感染、先天性血管变异也可造成脑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60~7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部分患者有TIA史。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起病急。一般意识清楚,但当大脑大面积梗死或基底动脉闭塞时,常出现意识障碍,甚至脑疝危及生命。据临床发病及进展情况,可分为:①完全型(6小时内症状达高峰者);②快速进展型(3~5天内达高峰);③缓慢进展型(2周后症状仍进展);④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RIND,多在1~3天内完全恢复)。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的基础是脑缺血导致神经解剖结构的损害,依照血管供应的神经结构的功能,可将脑梗死分为以下主要的血管综合征。
1.发病症状 常为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头晕等,25%~45%有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较少见。
2.局灶症状 脑局灶损害症状主要依赖病损血管的分布和供应区脑部功能而定。
(1)颈内动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它与闭塞部位及颈外动脉能否代偿有关。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有不同程度的瘫痪及感觉障碍,优势半球损害可有运动性失语。眼动脉受累出现单眼一过性失明,同侧霍纳(Horner)征。检查病变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局部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
(2)大脑前动脉:皮层支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前3/4的皮质,深穿支供应内囊前肢和尾状核。皮层支闭塞出现病变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同时伴大小便功能障碍,面部少有受累。深穿支闭塞出现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和上肢轻瘫,而下肢一般较轻。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及摸索动作、强握反射等。
(3)大脑中动脉:皮层支供应大脑半球外侧面额、颞叶,深穿支主要供应内囊前3/5。主干闭塞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即三偏征),若在优势半球可有失语。皮层支闭塞出现的偏瘫及感觉障碍以面部和上肢为重,非优势半球可出现对侧偏侧忽视症等体像障碍。深穿支闭塞出现上、下肢程度一致的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和偏盲。
(4)椎基底动脉:以脑干及小脑体征为主,可出现交叉瘫、多颅神经受损、交叉性感觉障碍及共济失调。如主干闭塞,可出现高热、昏迷、瞳孔针尖样缩小、四肢瘫、抽搐、去脑强直等体征。
(5)小脑后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共济失调、霍纳征阳性,或有外展神经、面神经麻痹。
(6)大脑后动脉:梗死时症状较轻。皮质支病变时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主侧半球病变时出现失写、失读、失语等症状。深穿支受累时表现丘脑综合征,即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感觉异常、感觉过度、丘脑性疼痛及锥体外系症状(舞蹈手足徐动症、震颤等)。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除血、尿等常规检查外,应查血糖、血脂、血流动力学等。
2.CT 发病24~48小时后梗死区可出现低密度灶。早期检查可排除脑出血,因此发病后应尽快进行CT检查。但头颅CT对脑干、小脑病灶和较小梗死灶分辨率较差。
3.MRI 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在发病2小时内显示缺血病变。
4.DSA 可显示血管狭窄、闭塞或血管畸形等,为血管内治疗提供依据,是脑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另外,MRA、CTA也可显示血管病变,并且无创,有条件时亦可选择应用。
5.TCD 可检测脑底动脉血流、颅内动脉狭窄闭塞,但目前不能替代DSA。也有用TCD进行溶栓治疗监测。
6.脑脊液检查 不作为常规检查。在无CT等设备时选用。结果大多数为正常,出血性梗死者可有少量红细胞,大面积梗死时压力可增高。
二、治疗要点
(一)急性期治疗 入院前应争分夺秒,将脑梗死患者在最短时间内送至相应的医疗机构,以做恰当处理。治疗原则是维持患者生命需要,调整血压,防止血栓进展,增加侧支循环,减少梗塞范围,挽救半影区,减轻脑水肿,防治并发症。
由于脑血栓患者致病原因各异,病情轻重及就诊时间不同。治疗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1.一般处理 急性期应静卧休息,头放平,以改善脑部循环。对于脑水肿明显、伴意识障碍者,可立即予以吸氧及降颅压治疗,如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甘露醇等。对血压偏高者,降压不宜过快、过低,使血压逐渐降至发病前水平或20/12kPa左右。血压偏低者头应放平或偏低,可输胶体物质或应用升压药维持上述水平。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预防褥疮,保持口腔卫生。
2.控制血压 除非血压过高,一般在急性期不使用降压剂,以免血压过低而导致脑血流灌注量的锐减,使梗死发展及恶化。维持血压比患者病前平日血压或患者年龄应有的血压稍高水平。
3.控制脑水肿 对于脑水肿明显,伴有意识障碍者可立即予以吸氧及降颅压治疗。20%甘露醇250ml,加压静滴,每日1~2次;地塞米松每日10~15mg加入甘露醇中或加于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连用3~5天;10%甘油250~500ml(1.0~1.2g/kg),每日1~4次静滴,连用3~5天。
4.溶栓治疗 早期使用可能有效,血栓老化后则反而有害无益。
溶栓适应证:①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昏迷;②发病3小时内,在MRI指导下可延长至6小时;③年龄≥18岁;④CT未显示低密度病灶,已排除颅内出血;⑤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
绝对禁忌证:①TIA单次发作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者;②病史和体检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③两次降压治疗后Bp仍>185/110mmHg;④CT检查发现出血、脑水肿、占位效应、肿瘤和动静脉畸形;⑤患者14日内做过大手术或有创伤,7日内做过动脉穿刺,有活动性内出血等;⑥正在应用抗凝剂或卒中前48小时曾用肝素治疗;⑦病史有血液疾病,出血素质、凝血障碍或使用抗凝药物史(PT>15s,APTT>40s,INR>1.4,血小板计数<100×109/L)。
常用的制剂为:
(1)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常用剂量为0.85~0.9mg/kg,10%剂量静推,其余90%加入葡萄糖液中,于60分钟内滴完。
(2)尿激酶(urokinase):剂量为150万单位,其中10%立即静脉推注,其余部分加入生理盐水中于60分钟内静滴。
(3)链激酶(streptokinase):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未证实安全有效。
溶栓治疗必须严格控制入组时间窗,发病后6小时以上者不是溶栓治疗的指征。溶栓治疗有5%~10%病者并发脑内出血,应当特别注意。基层医院不提倡溶栓治疗。
5.抗凝治疗 适用于非出血性梗塞,尤其进展型中风,亦可预防再次血栓形成。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中需多次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
(1)肝素:成人首次剂量以4000~6000U为宜。以后一般以肝素12500~25000U溶于10%葡萄糖液500~1000ml,静滴,每日1次,使用1~2天。以后根据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药量。出血性疾病、活动性溃疡病、严重肝肾疾患、感染性血栓及高龄患者忌用。
(2)双香豆素:可在肝素的同时口服,第1天200~300mg,以后维持量每日50~100mg,治疗天数依病情而定。治疗中应使凝血酶原指数在20%~30%间,或凝血时间(试管法)维持在15~30分钟。应经常检查有无血尿及其他出血倾向,如有出血立即停药,并用鱼精蛋白静滴对抗。
(3)华法令:第1天给药4~6mg,以后每日2~4mg维持。
(4)藻酸双酯钠: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凝,降低血黏度,降血脂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常用剂量为每日1~3mg/kg静滴,10天一疗程。目前认为,该药疗效确切、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及出血倾向。是治疗脑血栓形成比较理想的药物。
6.改善脑的血液供应
(1)血液稀释疗法:是通过改变红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达到治疗目的。此法疗效肯定,治疗时一般对红细胞压积降低到30%~33%为宜。血液稀释分为等容量、高容量和低容量三种,选择何种方法要因人而异。临床上以前两种应用较多。①高容量稀释(扩容稀释),方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连续7~14天。其他扩容剂如706代血浆、白蛋白等亦可选用。颅内压增高及心功能不全者禁用。同时要注意过敏反应。②等容量稀释,其方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连续7~14天,同时另静脉放血每日250~400ml,直到红细胞压积达30%~33%。
(2)血管扩张药物:疗效尚不肯定。用药原则是:症状轻微者发病后可立即使用或3周以后血管调节恢复正常时使用。颅压增高者或低血压者禁用。常用药为:
1)罂粟碱:30mg,日2~3次,肌注,或60~90mg加入5%葡萄糖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烟酸:50~100mg每日3次口服,或200~3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分钟30~50滴,每日1次,2~3周为一疗程。
3)5%碳酸氢钠:200~400ml静滴,每分钟不超过60滴,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
4)硝苯吡啶:10mg,每日3次,同时可静滴丹参注射液。
5)尼卡地平:每日60mg,口服加静滴,15天为一疗程。是治疗脑血栓形成有发展前途的药物。
6)东莨菪碱:0.3~0.6mg加入5%~10%葡萄糖300~500ml中静滴,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疗效满意。
7)硫酸镁:用25%硫酸镁穴位注射,主穴大椎,配内关、曲泽、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每次选主穴大椎,配瘫侧上、下肢各两穴,每穴注射硫酸镁1ml,每周3次,5次一疗程,肌力达Ⅳ级即停止治疗,一般为两个疗程。日本学者证明,硫酸镁治疗能够改善局部脑血流,而且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8)其他:己酮可可碱0.1g,每日3~4次口服;脑益嗪25mg,每日3次口服;或西比灵5mg,每日1次口服;环扁桃酯,又名抗栓丸,每次200~400mg,每日3~4次口服;卡兰5m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与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活血素2~4ml,每日2次,适用于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偏头痛的治疗。
7.介入治疗 现有经皮血管成形术,超选择血管内溶栓术,已用于临床。另经皮内膜斑块切除术和超声血管内成形术尚处于试验阶段。
8.抗自由基治疗 缺血可导致自由基大量产生,自由基连锁反应是脑缺血的核心病理环节,再灌流后使这一连锁反应激化,引起神经组织膜损伤,通透性增加,代谢障碍,脑水肿,细胞坏死。①自由基生成抑制剂:抑制体内自由基生成:有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口服;脑益嗪25mg,每日3次口服;地尔硫卓30mg,每日3次口服。②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维生素类:常用的为维生素E和A;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莨菪碱等。
(二)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促进肢体、语言、智力恢复、预防再梗死。
1.外科治疗 对于有或无症状、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70%,或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以选择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大面积脑梗死,颅内高压可行去骨瓣减压术。小脑梗死压迫脑干,可行抽吸梗死组织和后颅窝减压术。
2.脑保护治疗 常用药物种类包括:①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②自由基清除剂,如依达拉奉;③细胞膜稳定剂,如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④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和镁剂等可在临床试用。
3.中医治疗 一般采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治疗原则。常用丹参、川芎、红花、地龙、黄芪、桂枝等可在临床试用。
三、护理问题
(一)躯体移动障碍 与脑梗死压迫神经细胞和锥体束有关。
(二)生活自理缺陷 与偏瘫、认知障碍、体力不支有关。
(三)语言沟通障碍 与脑梗死部位、范围有关。
(四)吞咽困难 与神经肌肉损伤有关。
四、护理措施
1.将日常用品和呼叫器置于病人健侧随手可及处,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为病人提供低盐、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足量纤维素的无刺激性饮食,喂食或用健侧手自行进食。有面肌麻痹者,应将食物送至口腔健侧的舌后部;有吞咽困难及呛咳者要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做好进食护理,防止误吸发生。如发病24h后仍不能进食时,应给予鼻饲,保证入量及营养。当病人能起坐时,指导并协助病人用健肢辅助瘫肢完成脱衣服、洗漱、取物、进食、大小便等生活自理活动。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 一般取平卧位,头部禁用冷敷,将血压维持在略高于病前的水平,以防止脑血流量减少。
3.病人常因突然出现瘫痪、失语等,容易产生焦虑、情感脆弱、易怒等情感障碍;疾病后期,则因遗留症状或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而形成悲观忧郁、痛苦绝望等不良心理。护士应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病人,避免刺激和损伤病人自尊的言行;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克服急躁心理或悲观情绪,避免过分依赖心理;增强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与信心。鼓励家属、朋友多与病人交谈,并耐心、缓慢、清楚地逐个问题解释,直至病人理解;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氛围或语言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关心、帮助病人。
4.由于此病是出现严重脑血管病的先兆。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协助医师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对防止发展为完全性脑卒中十分重要,观察的重点包括神经系统局限症状与体征变化。
(1)颈内动脉系统的病变:注意观察一过性肢体单瘫和偏瘫,偏身麻木,失语及一侧视力障碍等。如有单一症状出现就应想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的治疗。
(2)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病变:注意观察发作性眩晕、呕吐,一侧或两侧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复视,吞咽困难及共济失调等,如有单一症状出现就应想到报告医师处理。
(3)药物反应观察
1)抗凝治疗:应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鼻衄及结合膜出血等,在服药期间,应定期检验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尿常规等。
2)血小板抑制剂:为防止或减少此病的发作及脑卒中,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但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恶心、呕吐。皮疹及消化道出血或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故有胃病及上消化道出血史者应慎用。应用药物期间,应严密观察上述药物反应,一旦出现,就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扩容剂:如低分子右旋糖苷常有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甚至休克。静脉点滴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静脉点滴时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引起心室纤颤。有出血倾向者也应慎用。
5.健康教育
(1)积极治疗已有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避免精神紧张及操劳过度,保持情绪稳定,经常发作的病人不要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及单独外出,以防疾病发作时跌倒。坚持锻炼身体,戒烟、少饮酒,该病如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预后较好。本病如未经适当治应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胆固醇等。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情绪激动和重体力劳动。
(2)多食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高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少食甜食,戒除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3)出院时应注意指导病人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坚持语言训练。
(晁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