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管插管术
一、适应证
1.呼吸循环骤停。
2.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者。
3.为保护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如全身麻醉前。
4.各种原因引起的通气障碍,如昏迷、多发性肋骨骨折、气管内肿瘤等。
二、禁忌证
1.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
2.咽喉部脓肿。
3.颈椎骨折脱位者。
4.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难以从插管内清除者,应作气管切开。
5.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等。此类患者在面罩给氧下行气管切开较安全。
三、操作步骤
(一)术前准备 气管导管(带套囊)、导向管芯、喉镜、插管钳、牙垫、吸痰器、呼吸器、氧气、胶布、注射器、雾化器。
(二)操作方法 术者站在病人头顶端,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从右口角伸入,将舌体推向左侧,显露悬雍垂,然后将喉镜沿舌背弯度深入至咽部,挑起会厌,暴露声门,再将气管导管(内放导向管芯)经声门插入气管,拔除管芯,放入牙垫,退出喉镜,用胶布将导管和牙垫一并固定于嘴唇皮肤上,并向气管导管前端的套囊内注入空气4~5ml,用止血钳夹住,不使其漏气。
四、注意事项
1.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应先行人工呼吸、吸氧等,以免因插管费时而增加病人缺氧时间。
2.插管前检查工具是否齐全适用,喉镜灯泡是否明亮,套囊有无漏气等。
3.根据病人年龄、性别、身体大小选择粗细适当的气管导管进行插管,男性选用F36~40号,女性可用F32~36号。
4.插管动作要轻巧、准确、迅速。
5.导管插入气管后应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防止误入一侧支气管导致对侧肺不张。
6.插管后随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吸痰时尽量注意无菌操作,并且每次吸痰时间不应大于15秒。必要时,先予吸氧片刻后再吸引,以免加重缺氧。
7.插管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
8.向上提拉喉镜手柄,使着力点在镜片前端,切忌以门齿为支点,以免造成门齿脱落损伤。
9.患者必须恢复了自主呼吸,并且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恢复,方可拔管。并注意观察患者对拔管的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患者拔管后1小时复查动脉血气变化。
(苗金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