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颈椎病的诊疗历史
第一节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颈椎病是一组最常见的疾病,人们对其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发展历史。《黄帝内经》将颈椎病的症状概括在痹病中记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其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中按症状、部位、季节又将痹病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和皮痹。中医是辨证,不是辨病。所谓痹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类风湿、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各种肌病和颈椎病等。其后,历代著名医家对痹病有相继深入的论述。如明代著名医家李士才在《医宗必读》中记述:痹者闭也,风、寒、湿三气杂合,壅闭经络,气血不行,则为痹也。风者善行而数变,故为行痹,行而不定,凡走注关节疼痛之类,俗名流火是也;寒气胜者为痛痹,寒气凝结,阳气不行,故痛楚甚异,俗名痛风是也;湿气胜者为着痹,肢体重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不仁,湿从土化,病多发于肌肉,俗名麻、木是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凡风、寒、湿所为行痹、痛痹、着痹;又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而命其名,非行痹、痛痹、着痹之外,别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也(舍者邪入而居之也,时者气主之时,五脏各有所应也,病久不去,而后感于邪气必更深,故内舍其合而入于脏)。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肺在上焦,其脉循胃口,故为烦满喘而呕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合脉而痹气居之,故脉不通,心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上挟咽,其直恐者却上肺,故其病如此,厥气阴气也,心火衰则邪乘之,故神怯也)。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肝藏魂,肝气痹则魂不安,故夜卧则惊。肝脉下者,过阴器,抵小腹。上者循喉咙之后,上之顽颡,故为病如此)。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肾者胃之关,肾气痹则阴邪乘胃,故善胀,尻以代踵,足挛不能伸也。脊以代头,身偻不能直也。肾脉入跟,中上腨(shuàn,腓肠也,俗称腿肚子)内出腘内廉贯脊属肾,故为是也。脾痹者,四肢懈惰,发欬,呕汁,上为大寒(脾主四肢,故为懈惰。其脉属脾,络胃,上膈挟咽气,痹不行,故发欬呕汁,甚则上焦痞隔,为大寒不通也)。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肠者兼大小肠而言也,肠间病痹,则下焦之气不化,故虽数饮,而小便不得出。小便不出,则本末俱病,故与中气喘争。盖其清浊不分,故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胞者膀胱之脬也,膀胱气闭,故按之内痛,水闭则畜而为热,故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也。膀胱之脉,从巅入络脑,故上为清涕)。由此看来,颈椎病包含在风痹、寒痹和着痹之中。李土才论述已达当时之冠,基本上此认识与近代发现的脊柱相关病颇有雷同。李仲梓最后记述:愚按内经论痹,四时之令,皆能为邪,五脏之气,各能受病。六气之中,风寒湿居其半,即其曰杂至。曰合,则知非偏受一气可致痹。又曰,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即其下一胜字,则知。但邪有轻重,未尝非三气杂合为病也。皮肉筋骨脉各有五脏之合,初病在外,久而不去,则各因其合而内舍于脏。在外者祛之尤易,入脏者攻之实难。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他把治疗大纲和分条治法叙述的非常清楚,对颈椎病的药物治疗有重要价值。
在分条治法中,肌痹,即着痹、湿痹也,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今名麻、木,神效黄芪汤主治;皮痹者,邪在皮毛,隐疹风疮,搔之不痛,宜疏风养血;骨痹,即寒痹、痛痹也,痛苦切心,四肢挛急,关节水肿,五积散主治;肠痹者,五芩散加桑皮、木通、麦冬主治;胞痹者,肾着汤、肾沥汤主治;五脏痹,五痹汤主治:肝痹加枣仁、柴胡;心痹加远志、茯苓、麦冬等;脾痹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芪、萆薢。
第二节 早年国外的论述
国外一百多年来对颈椎病从开始认识到逐渐深入也有一个进展过程。
1817年Parkinson曾提到一例“风湿病”患者,于感觉颈部不适2~3d之后,疼痛扩散到上臂、前臂内侧及手指,其疼痛性质为刺痛,并影响脸、眼,现在看来与根型颈椎病相似。
1858年Luschka曾指出,在C3~7椎体后外侧缘各存在一类似滑膜关节的结构,称为椎体间外侧半关节,后人即将此钩椎关节命名为Luschka关节。
1892年Horslegs第一次成功地为一个20岁脊椎外伤后截瘫的患者做了椎板切除术。术中他发现软脊膜与髓鞘有粘连,椎体后缘有横行骨嵴突向后方压迫脊髓,术后完全恢复。
1899年Gowers提出椎体上可以长出“外生骨疣”压迫脊髓或神经,该骨疣多数可以切除。
1911年Bailey曾发现5例有局部神经根和脊髓长束受损害的患者,后经证实是继发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变薄,并且发生了“颈椎增生性骨关节炎”,故命名为“颈椎增生性骨关节炎”。同年Cesamajon和Bailey报道了35例由于脊柱骨性关节炎所致的颈脊神经和脊髓压迫症。
第三节 近80年国内、外的进展
1925年Barré和Lieou提出Barré-Lieou综合征,亦称交感神经综合征。Barré认为此综合征是由于颈椎病刺激颈交感神经纤维,主要是椎动脉受累所引起。最早提出颈椎可引起头痛、眩晕、平衡失调、听力减退、耳鸣、视力减弱、视物不清、复视、自觉发热、皮肤发红、出汗多、面部交替性苍白或发红、流涕、流泪、眼发干、鼻发干、口发干、精神疲倦、说话无力、声音低、嘶哑、有时失语、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抑郁或焦虑等症。
1926年Liot曾首先描述脊柱炎患者由于神经孔变窄所产生的神经症状。
1926年巴利(Barré)曾推测由于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眩晕、头痛、颈痛等症侯群。
1927年Philips首先指出心绞痛样的胸前区痛可因颈神经根受压而出现。
1928年刘永纯对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症状做了详细的叙述。
1928年Stookey报道7例硬膜外腹侧“软骨瘤”所致的脊髓症,实则为颈椎间盘突出而慢性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具有赘瘤的性质。
1929年Gunther、Kerr和Sampson报道30例颈椎性心前区疼痛的病例。
1930年Paschel发现椎间盘的髓核与纤维环的含水量接近,至50岁以后水分迅速减少,同时合并有退行性变。
1931年Beadle描述了脊柱的某些畸形,椎间盘的正常解剖或异常情况。
同年Elsbery认为突出的部分属于软骨局部增生,又提出“外生软骨瘤”的名称。
1934年Echols提出过去所讲的椎管内软骨瘤或外生骨疣,实际上是突出的椎间盘。
1935年Mixter和Ager报道的34例椎间盘突出的病例中,8例发生在颈部,这8例中7例位于中部,1例位于侧方。
1937年Tinel指出,C5脊神经内有交感神经纤维进入颈动脉丛并沿其分支分布于颈部和头部,C6脊神经根有交感神经纤维进入锁骨下丛和臂丛,C7脊神经根有交感神经纤维进入心-主动脉丛。此为以后对颈椎病复杂症状的认识提供了神经解剖学方面的基础。
1940年Stookey进一步提出,颈椎间盘病变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临床症状可分为三类:①双侧脊髓腹面受压,此型与局部肿瘤不易区别;②单侧脊髓腹面受压,此型可引起Brown-Sequard sign(布朗-塞卡尔征);③单纯神经根受压,此型表现神经根受累的症状(上肢麻、木、疼痛或兼而有之)。
1944年Spurling等报道了12例颈椎间盘突出的病例。他们认为中央型者发病往往由外伤所致,且容易产生脊髓压迫;向侧方突出者多为退行性病变所致,一般产生同侧上部及上肢的疼痛症状。有脊髓受压者,他认为椎板切除术的效果不好,原因是存在于脊髓前方的反复创伤不易解决。
1947年Delmas、Laux和Guerrier发现自颈脊髓发出的节前纤维经前根而组成灰交通支,再与颈交感干中细小神经节内的细胞发生突触,其节后纤维沿椎动脉进入C4~7的横突孔内。
1948年Brain及Bull等首先将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等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综合起来称为颈椎病。Bull很重视钩突关节的影响,并且指出椎间孔部有骨刺并不意味着神经根肯定受到压迫;反之,无骨刺不能排除神经根受压的可能性,因为软组织可以压迫神经根出现症状而无X射线照片的改变。同年Barnes、Taylor和Blachwood等讨论了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部活动的关系,他们注意到已有骨质增生时,颈椎过伸可以造成脊髓的损伤。
1950年Record及Gerard认为颈椎病变能刺激交感神经纤维,其中的某些纤维组成颈动脉丛以及颈动脉分支的交感神经而引起头、面部疼痛以及颅脑其他症状。
1950年以后,国内外的多数文献都采用“颈椎病”为名。Brain等对颈椎病的定义一直影响至今。
1951年Frykholm将颈神经受压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他把本病分为髓核突出和纤维环突出两大类,前者为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后者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纤维环隆起。二者均可因为内容物的逐渐增加而变大。最初质地较软,后来因为纤维化、软骨化与钙化而变硬,而且由于突出的位置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1952年Rexed根据神经元的形态、大小和排列认为:脊髓灰质内的神经元不是分群存在,而是像大脑和小脑皮质的细胞一样分层存在,把灰质从后到前分为9层,中央管列为第10层。
1952年Brain、Northfield和Wilkinson等报道了45例颈椎病。其中7例神经根受压,38例为脊髓受压,将颈椎病分为脊髓病及神经根病两型。同年Spillane和Leoyd也讨论了颈椎骨性关节炎合并脊髓病。
1953年Symonds描述了外伤与颈椎病、脊髓压迫症之间的关系与可能机制,Mair和Druchman描述了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并考虑到脊髓前动脉分支受压可以导致脊髓变性。
同年Taylor认为颈椎病患者的脊髓不但可以被突出的颈椎间盘所压迫,而且可以被肥厚的韧带压迫。当颈椎后伸时黄韧带可突向椎管,脊髓在突出的黄韧带与椎间盘或骨嵴之间可受到反复地创伤。他认为压迫物若为突出的椎间盘,应当手术去除,此种约占15.0%;若系骨化纤维环或骨嵴时,则应保留不动,代之以椎板切除及神经根松解术。
1954年Jones和Spillane强调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年龄在50岁以上者占58.0%,年龄在65岁以上者占75.0%,具有典型的颈椎病的放射学改变。临床上年龄大于50岁者约有40.0%的人有颈椎活动受限,60.0%的人有神经系统病损。
1955年Oonnell将颈椎病分为三大类,即颈椎间盘突出、原因不明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于颈椎间盘突出的病变,他认为椎间盘突出不但可以压迫脊髓,而且可以使之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同年Ryan等认为颈部损伤后,由末梢器官传来已改变的自体感受冲动至小脑和前庭核,此种异常信息从已有病变的前庭器官传至中枢可引起人体在空间紊乱的定位感,患者出现眩晕症状。
1957年Payne和Spillane做了370例颈椎病的解剖学与病理学研究,发现颈椎病患者椎管前后径平均较正常人少3mm。若原来椎管容积小,一旦发生颈椎病,则更容易产生脊髓压迫病变。
1958年Reeves和Harrison提出心绞痛与骨骼痛同时存在的看法,认为后者能诱发反射性冠状动脉收缩。
1960年Wilkinson根据17例尸体解剖的结果,对颈椎病所引起的脊髓、神经根的病理变化做了详细描述。
1961年王维均首次对颈椎病做了一般介绍,并分析了20例非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同时Powers等报道,一侧或双侧椎动脉近端可发生解剖结构异常,他们发现椎动脉在锁骨下动脉后方上行,紧挨甲状颈干后面,椎动脉近端几乎全部被甲状颈干及前斜角肌中部遮盖,使椎动脉受折曲。切断前斜角肌,结扎、切断甲状颈干,解除压迫,恢复搏动,患者椎动脉缺血缓解。另外Hasen用同位素35 S做动物实验,发现在椎间盘的纤维环内层及软骨板处35 S的含量较高,说明椎间盘是一种代谢活跃的组织。Mitchell发现正常人椎间盘内的黏多糖随年龄而增长;但在破裂的椎间盘内,黏多糖则明显降低,透明质酸也下降,因而使纤维环在软骨板相连接处松弛、脱落;若继续增加劳损,则可引起椎间盘突出。
1962年Rcaf对脊柱椎间盘进行压力试验,发现椎间盘内的压力为13kg/cm2时,周边纤维的切线压力可增加5倍,亦即椎间盘前缘或后缘的压力可达65kg/cm2。当弯腰从地上举起50kg重物时,在L4~5椎间盘内的压力可猛增达750kg,即15倍于重物。故反复损伤可逐渐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由里向外的破裂。同时Robinson等报道了59例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术的远期效果。
1963年王宝华对颈椎间盘突出的分型提出了个人见解,并介绍了后路手术切除硬膜治疗本病的优点。
1964年吴祖尧介绍了经前侧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朱祯卿报道了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杨克勤等对前路、后路两种手术方法做了比较。
1965年陈学仁等报道了颈椎寰枢脱位的X射线诊断,首次阐述了C1、C2的病理改变,他认为齿突向一侧偏歪或寰枢关节面不平行,应作为寰枢椎侧方半脱位的诊断依据。
1965年汪道新做了5例经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报道。朱嘉祥对本病做了较详尽的综述。王志基做了100例颈椎病X射线平片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的论述。
1966年Holt及其他学者发现突出的椎间盘常可引起受刺激的神经根发生粘连,而破裂的椎间盘组织引起的生物化学反应就是产生粘连的原因。Kapporhe和Tiwary通过一系列心电图检查、运动试验、血细胞计数、血液酶测定和血管扩张药的试验,证实颈性心前区疼痛确实存在。
1967年荒木和木报道头部外伤性眩晕症。
1972年Hukuda及Wilson用狗做实验阻断椎动脉、根动脉和脊髓前动脉后,未出现神经症状,再于C5旋入一枚螺钉起到机械压迫之后,则出现症状。因此,他们的结论是脊髓供血不足和局部机械压迫两者起相加作用。Sager在手术中观察到正常的椎间盘部人工压迫神经根只产生该神经根分布区的麻、木、胀、痛感,破裂的椎间盘部神经根受刺激时则产生放射痛。
由以上可见颈椎病主要由骨科医师诊治,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中发现髓核突出、椎间盘变性和骨质增生等,形成了颈椎病的传统概念,是很自然的事。以后,非手术治疗逐渐开展,发展迅速,逐渐对传统颈椎病的概念有所冲击。
1973年广州部队某医院报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123例颈神经综合征的经验,其中包括推拿、牵引及体疗等。
1974年天津骨科医院及吴云定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间盘髓核突出的按摩手法和中药方剂。李顺业等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11例做了颈椎椎板广泛切除加神经孔后壁切除开窗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同时Bernanol提出了应用推拿方法使偏位的颈椎棘突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以达到恢复颈部正常活动、消除病理冲动、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同年,村上弓夫报道:寰轴关节亚脱臼症例检讨(即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病例分析)。
1975年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首次对本病编写出版专著,总结了该院10余年诊治本病的经验体会,对有关颈椎病的解剖、发病原理、临床分型、诊断治疗做了系统的研究,对推动国内颈椎病的诊治和研究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同年何灿熙在“成人颈椎枕、寰、枢段X射线观察”的报道中提到“正常人”有74.0%齿突偏移或两侧块间距不等,此报道对影像学界及临床上影响很大,不少人(包括一些资历深的知名医师)依此认为“齿突偏移没有意义”,致使大多数临床医师不开张口位的X射线申请单,X射线技师不熟练或不会拍照张口位片,导致大量的头颈部外伤等引起的寰枢椎半脱位患者被漏诊或误诊为心因性疾病而久治不愈。依后来的几篇文献看,何先生所选择的“正常人”有问题!如张佐伦所选择的“正常人”只比何先生多一个无外伤史的限制条件,结果齿突偏移率为37.0%,恰为何先生的一半。以后的研究证明,张先生的“正常人”亦可能包含有尚未出现传统颈椎病症状的亚健康状态的不正常人。
同年Spiuoen所著《临床神经病图谱》一书中提到颈椎患者,颈部的转动可引起复视、视力丧失或偏盲。
同年Doppman及Girton用猴做实验在硬脊膜前方置入气囊进行压迫,两年后Hoff用狗做实验性颈髓受压,用微血管造影等检查,均证实脊髓病变是因受压与缺血所致。
1976年Watanuki在做动物实验时用电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干或脊髓软膜上的交感神经丛,发现可以引起脊髓前动脉与动脉冠交界处血管痉挛甚至栓塞,从而使其所支配的脊髓组织发生变性或坏死;切断颈交感神经干或向静脉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得到同样结果。
同年Toninaga在屠宰场,用血管胶化物事先注射到牛的血管里,然后颈部给予外伤,再屠宰之,并取脊髓进行观察,发现病变集中在脊髓的中心区及后外侧区,他认为此种改变系由脊髓缺血所致。
同年Gunn发现顽固的“网球肘”患者中,近半数合并有神经根型颈椎病。
同年Darisien在《颈椎综合征》一文中提到颈椎病症状除颈部疼痛、僵硬放射到一侧或两侧肩部、上背部或肩胛区外,常伴有头痛、头晕、视力障碍、耳鸣等。
1977年Jackson在《颈椎综合征》关于“眼睛”一章中曾提到:颈部外伤和颈椎关节的退行性变常有眼症状,而视力模糊是常见的主诉,且可因变换头位而使此症状改善。他认为颈椎引起视物模糊等是由于某些支配眼部结构的交感神经丛的分支受刺激所致。在关于“心脏”一章中提到:当患者躺着或采取一些不合适的姿势,或颈部过伸位时感到心悸或心动过速,当颈椎急性外伤或关节退行性病变时,会产生无心电图改变的心脏症状。这类心脏症状可能是由于支配横膈及心包的C4神经根受刺激或刺激了心脏交感神经之故。
1978年山东威海疗养院潘之清和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蔡钦林、张之虎等分别对正常人群做了关于工人、农民、医院工作人员颈椎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证明,颈椎病是一个多发病,应予以重视。
同年魏征等首次提出软硬相关学说,他们认为软学说(软组织损伤学说)和硬学说(骨与椎间盘硬组织损伤学说)两者绝非对立而应互相联系。他们指出:过分强调骨性病变的临床意义,忽视软组织损伤的客观存在,或过分强调软组织损伤而否定骨性病变的作用,两种观点均较片面。
1980年潘之清等编著《颈椎病》,他们把椎间盘退化和颈椎先天性畸形作为内因。外因中首先是急性颈椎外伤,通过外伤史的追问和病程的观察,认为青少年时代的颈椎外伤是中年后发生颈椎病的重要原因。某些体育活动如倒顶立、后滚翻、前滚跃以及“顶牛”等活动,最易损伤颈椎。由于青少年时代颈椎间盘张力很强,周围的软组织弹力良好,所以神经血管受压迫的表现往往不明显。30岁之后,椎间盘及椎旁的其他附属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神经、血管受压症状逐步出现,此类远期的颈椎损伤史,易被患者遗忘或因相隔数年或数十年,患者认为与目前的疾病无关而被忽视。远期外伤甚为常见,亦需耐心追询方可忆起;其次是慢性颈椎损伤,较急性外伤多见。长期从事刺绣、缝纫、绘画、书写、检验及脑力劳动者,由于长期低头工作,甚易患颈椎病;咽部及颈部感染,炎症沿淋巴扩散到关节囊,产生充血、渗液及附近的韧带松弛等,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损坏。
同年,河合伸セャ腹部奖ほか提出:颈部外伤后可引起后颈部肌肉张力增高或挛缩,使颈椎运动受限,则维持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的紧张性颈反射受到抑制。颈肌等软组织紧张可引起丘脑下部功能异常,此种异常刺激下行至眼部运动系及脊髓反射系,由于平衡失调而引起眩晕症状。
1981年杨克勤等主编《颈椎病》,首次将寰枢椎脱位附于颈椎病范畴,在治疗方面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置于重要位置。
1982年游国雄报道颈椎损伤性眩晕,所有病例都有急、慢性外伤史,外伤后即刻发病或13年后发病不等,并且均有眼球震颤,眼肌瘫痪,角膜反射、咽反射、瞳孔反射、辐辏反射障碍及Romberg征阳性等脑干损害体征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体征。
1983年Parker在广州做学术报告时曾说明脊柱错位后可引起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或脊髓损害,并出现相应的内脏症状。
谢尔巴克对节段反射理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颈交感神经区域电疗,有调节大脑及器官营养过程的功能。
1984年王以慈等报道颈性胸痛与颈性心律失常,指出两者对心血管药均无效,按颈椎病治疗其症状及心电图多半可恢复。
1987年赵振荣报道颈椎病手法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脑血流图变化的临床意义。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流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990年马奎云等报道了“颈椎性神经病100例临床分析”,提出颈椎病发病年龄在提前,最小者仅7岁,强调应常规拍照颈椎正、侧、双斜位片,尤其对青少年要重视张口位和颅颈交界侧位片,以免漏、误诊。
同年倪文才主编《颈椎综合征》,亦注意到年轻患者较多,对棘突旋移的检查和治疗叙述较详细。
1994年赵定麟主编《颈椎伤病学》,是一部较全面系统反映国内外颈椎外科手术先进水平的专著。
1996年潘之清主编的《实用脊柱病学》为144万字巨著,图文并茂,内容系统丰富,突出了中国特色,又体现了国际水平,显示了颈椎病是多病之源。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到脊柱病的影响。其中脑血管病,主要是受到颈椎病的影响。
同年王佐生、马奎云等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影像学研究,观察到颈内动脉系TIA患者发现脑梗死占38.0%,而椎-基底动脉系TIA发现脑梗死占16.7%,考虑颈内动脉系的TIA病因主要是微栓子,而椎-基底动脉系的TIA病因主要是血管痉挛。
1998年马奎云等报道兔头受伤部位与齿突偏移及脑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伤后齿突偏移与伤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击右侧者齿突多向右偏,击左侧者齿突多向左偏移;脑内虽有蛛网膜下隙出血、皮质水肿、小脑水肿、脑干及皮质点状出血,而延髓水肿却高达71.1%,提示脑外伤时均合并有寰枢椎半脱位等颈外伤,并对脑震荡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即移位的齿突刺激、牵拉及压迫延髓内的网状抑制系统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即脑震荡。偏移的齿突可立即复位,亦可不全复位或长久明显偏移。立即复位者待脑水肿消退后,脑震荡的症状消失;不全复位者成无症状患者,当以后再受到不引人注意的轻微外伤,加重齿突偏移而出现头痛、头晕、颈性神经症群等症状;齿突长久偏移致使脑震荡的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则成脑外伤后综合征。强调其实质是颈椎寰枢椎半脱位所致。
同年马奎云等又报道了青年人寰枢关节正常值调查,发现正常人齿突不偏移或偏移甚微[(0.18±0.03) mm],提出齿突偏移0.5mm以上,尤其在1.0mm以上时应考虑寰枢椎半脱位。由于对正常人有严格的限定条件,因此,对临床有参考价值。
同年马奎云等又报道了头、颈部外伤后头痛238例临床及实验研究。提出:脑外伤均合并颈外伤,即寰枢椎半脱位等,移位的齿突刺激、牵拉及压迫颈上节的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导致头痛,在国内首先重视外伤后头痛的原因是颈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功能障碍所致。
同年马奎云等又报道了“外伤后头晕200例临床观察”,本组发病年龄平均为20.6岁,青少年组占71.5%,均有寰枢椎半脱位、椎间孔缩小与颈椎顺列不良等颈椎异常改变。以颏-枕牵引治疗为主,有效率达98.6%。治愈者中复查颈椎片齿突复位居中,顺列恢复正常,缩小的椎间孔变大或恢复正常。并对外伤后头晕即颈椎性头晕提出了六项诊断要点,便于推广。
同年马奎云等还报道了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影像学改变,在727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中,把对颈椎做MRI检查的50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年龄38(12~66)岁,青少年22例,占44.0%。而中老年人28例,占56.0%;有颈椎间盘突出者46例,占92.0%,其中: 25例为中老年人,占54.3%;21例为青少年,占45.7%;而占总人数44.0%的青少年椎间盘突出占45.7%,其椎间盘突出率稍高于中老年人。虽然统计学上无差异性,事实对椎间盘突出基于退行性变的传统论点提出了有力质疑。
同年孙孝先、马奎云等报道了颈椎病引起感觉、运动障碍280例分析,提出颈椎病引起肢体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常被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病、枕神经痛、雷诺病、运动神经元病及面偏侧萎缩症等,造成久治不愈或误判为不治之症,给患者造成很大精神负担。患者年龄平均24.1(6~56)岁,与传统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之说法不同,作者总结出的3部5处11点压痛点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简便、高效的临床意义。
同年马奎云等报道了外伤后神经症98例分析,提出因头颈部外伤导致寰枢椎半脱位等引起的神经症群多被忽视,常误诊为神经症而久治不愈,给患者造成久治不愈的痛苦。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3.5(12~60)岁,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并就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
同年马奎云等报道了颏-枕牵引治疗颈椎病505例。本组平均年龄24.9(4~75)岁,青少年组占57.1%,显然不同于传统颈椎病以中老年多发的说法,并依据颈椎异常改变的不同,需采用眼-耳连线呈前倾、水平与后仰不同的角度进行牵引,疗效较好。
同年张长江主编《脊柱相关疾病》,他们通过大量病例的总结及实验力学证实,已有70多种疾病与脊柱力学平衡失衡有关,仅就颈椎部位来讲,突破了颈椎病传统认识的范畴。
1999年马奎云等报道不同年龄组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外伤史及影像学观察,其结果为:75.4%是在少年时受伤,头痛、头晕以少年与青年组比例高,神经症群以大龄青年组高。齿突侧方半脱位3组均为100%,C4~5椎间孔小,大龄青年组高。头痛、头晕与血管痉挛有相关性,神经症群与椎-基底动脉系血流缓慢有相关性。
2000年马奎云等报道脑震荡发病机制和脑外伤后综合征诊治的研究发现脑震荡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寰枢椎半脱位;脑外伤后综合征为持续存在的寰枢椎半脱位所致。通过对2000余例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因此获得世界医学论坛科技先进奖。
2005年马奎云、孙孝先等主编的《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自己科研及临床实践经验,在病因、发病机制与发病年龄方面有4点原则性的突破、2点拓展性补充:强调了头、颈部外伤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所统计的2000多病例均有急、慢性外伤史,其中急性外伤史占60%以上;发病机制主要是外伤引起寰枢椎半脱位、下颈椎椎体螺旋式移位、小关节错位、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或后凸等激压交感神经传出纤维或椎动脉等血管而发生功能失调,引起各种临床症状;至于传统颈椎病提到的诸项退行性变乃是外伤时久的继发性改变;发病年龄并非中老年人易患,而青少年患病者并不比中老年人低,甚至6~8岁患颈椎性头痛、头晕或屈光不正者亦不少;在诊断方面创立了简便、易行、高效的3部5处11点压痛试验法(阳性率达98.4%),强调对疑似颈椎病患者应常规拍摄颈椎正、侧、双斜和张口位5位片,可避免大批患者的漏诊;临床分型大大突破了传统颈椎病的5~7型,而多达84型;治疗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以非手术疗法为主,脊髓型非手术疗法无效或急性截瘫者则需手术治疗,应尽量减少无须手术者而进行有创伤的手术治疗,亦显著地丰富了传统颈椎病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