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第一节 概 述
颈椎病的病因研究是指颈椎等遭受损伤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肌腱与韧带等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颈椎病病因较复杂,但多数为外伤所致。
我们研究颈椎病是源于对脑震荡,尤其是对PCS(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国内外曾提出了多种学说,但都不能较全面解释其复杂的临床症状。如国内外用CT 及MRI观察脑震荡患者脑部的影像,结果发现15.0%左右系脑挫伤,而多数患者脑部正常,致使有人认为PCS完全属于“心理因素”或“支持精神因素”。综观脑震荡的病史,一部分患者经1~2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一部分患者症状持续3个月至数年乃至20年成为PCS。脑震荡急性期症状完全缓解后,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数月、数年后由于轻重不同的外伤诱因,症状又复现。对于PCS按精神因素治疗,有的初用药有效,继而失效;有的改换多种药物均无效。这些患者用X射线颈椎多方位拍照,发现均有寰枢椎半脱位等颈椎异常改变。应用颏-枕带牵引和手法整复治疗,除极少数(1.4%)不能耐受而中断治疗外,绝大部分(98.6%)有效。症状完全消失者复查颈椎X射线片,移位的齿突复位居中,颈椎顺列恢复正常、螺旋移位的椎体得以纠正、缩小的椎间孔扩大。通过大耳白兔实验得知脑震荡后齿突均发生移位,且延髓下部及上颈髓水肿较明显,频度亦高。说明脑外伤均伴发颈外伤。寰枢椎半脱位等是脑震荡的主要发病机制,PCS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持续存在的寰枢椎半脱位等颈椎异常改变,刺激、牵拉或压迫交感神经的传出纤维,直接引起或因血管尤其是脑血管舒缩障碍,脑部供血异常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1983年美国Parker手治法研究会(Parker Chiropractic Research Foundation Lithoin)在广州作学术交流时,在该会所散发的《脊柱错位引起的症状》(Chart of Effects of Spinal Misalignments)文中,说明脊柱错位后可导致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或脊髓损害,并出现相应的内脏症状。Ruth Jackson在《颈椎综合征》一书中亦有颈椎病可引起头、眼、耳、喉、胸部及心脏等器官症状的记载。苏联谢尔巴克及其学派对节段反射理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了颈交感神经区域电疗有调节大脑及器官营养过程的作用。现代医学生理解剖学为颈椎病等脊柱病因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我们通过长期临床研究,发现外伤可以直接引起颈椎异常改变(寰枢椎半脱位、颈椎间盘突出、C3~T1椎体水平移位及螺旋式移位、颈椎间孔缩小等),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体征。外伤当时可不出现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久之,导致或加重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变性、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椎间孔缩小)等病变在不同诱因下而发生临床症状,其症状的复杂性又远远超出了传统性“颈椎病”的范畴,如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各种内脏症状。实践证明许多被诊断为神经症、偏头痛、风湿痛、肩周炎、网球肘、原因不明胸痛、背痛、心悸、失眠、多梦、面偏侧萎缩症、多动症、顽固性呃逆及运动神经元病中的一部分都与颈椎病有关。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颈椎病的病因甚多,主要的是急、慢性损伤。Jackson在“The Cervical Syndron”中曾统计了800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90.0%的病例与外伤有关。我们在2000多例颈椎病的病因调查中发现:约65.0%的病例有头颈部急性外伤史,35.0%有慢性损伤史。换言之,100%的病例均有头颈部急、慢性外伤史。其中,约25.0%还伴有反复的或长期的咽喉部炎症或颈部的其他炎症史,另有部分伴有棘突分割不全、椎体融合、寰枕融合、椎管狭窄等先天性异常。由此可见,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是外伤,其次是炎症与先天性异常。至于颈椎的退行性变,传统认为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主要依据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退行性变的概率增高。而Spuhing早在1944年报告12例颈椎间盘突出的病例,中央型往往是由外伤所致,而侧方突出者起病慢,有退行性改变。我们曾遇80岁老翁颈椎5位片均正常,毫无退行性变的迹象,而10岁前曾有头部外伤史的26岁男性,6年前出现头痛、颈部僵硬,X射线显示寰枢椎半脱位、C4棘突偏歪和属于退行性改变的项韧带钙化。因此会让人推测颈椎退行性改变,可能是外伤、炎症等历时长久后的结果。不然,20岁颈椎尚未发育成熟,怎会发生退行性变呢?外伤、炎症可导致与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颈椎的退行性变又可在轻微的外伤等诱因下引起或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和体征。
一、头颈部外伤
(一)急性损伤
1.由高处跌下 如由房上、树上、楼梯上、山上、建筑支架上跌下,跳水(水浅),婴幼儿由大人怀中抱着蹿跳时跨越大人肩部头朝下跌于地面,儿童在沙发、床上蹦跳头着地跌下等。
2.碰击 砖、水泥块或其他抛物碰击,头碰墙、树,车祸,滑倒头碰地,拳击,棍、锤击头部,尤其车祸随交通的发展日渐增多。
3.自然灾害 地震、龙卷风、海啸等所造成的意外。
4.鞭索式伤 如急刹车或向前跌跤时手撑地导致颈部鞭索式伤。
5.医源性损伤 不得法的推拿等手法操作。
由于伤的轻重不一,其后果亦不一致。
1.严重损伤 多系强烈暴力所致。除造成颅内出血、脑挫伤、脑震荡外,依力的方向与人体状态不同,而引起颈椎屈曲型、过伸型及螺旋性损伤,由于其主要表现为骨折与脱位等严重后果,常需神经外科和骨科紧急处理。
2.一般性损伤 多指常规检查未发现颅脑挫伤和颈椎骨关节有明显器质性改变的损伤,事实上某些并不强烈的损伤,却出人意料地引起死亡或四肢瘫痪的严重后果。如一非常受宠爱从未受过大人责打的男孩,非要吃马路对面所售之冰糕,因过往车辆多,其父母再三劝说让其等车过完后再买,该男孩不听,非要拉着大人的手过马路不可,其父用手向其头部拍了一掌,竟然导致颅内出血等而死亡。不得法的手法操作导致四肢瘫痪等并不罕见,而有些剧烈的外伤,并不一定都出现严重的后果,这除与患者本身的状态有关外,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1)急性髓核突出 依其突出程度不同及椎管矢状径差异而症状不一。严重者,可直接压迫脊髓或血管导致瘫痪。但是,多数表现为椎管前方形成高压、韧带骨膜下撕裂、出血,甚至硬膜外出血而刺激窦椎神经,出现根性或颈部症状。
(2)寰枢椎半脱位 作用于头颈后部的外力均可能导致寰枢后韧带撕裂而引起齿突向后脱位。重者造成高颈髓损伤,死亡率较高;轻者不压迫脊髓,由于刺激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头部侧方受外力,易导致齿突向侧方移位,刺激、牵拉或压迫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引起头痛、头晕、神经症群及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齿突单纯后方半脱位少见,多与侧方半脱位并存,即齿突双相半脱位,临床表现与明显的齿突侧方半脱位相似。
(3)颈椎螺旋式移位 多见于头颈部受到旋转式外力引起,如从高山或楼梯上滚下。在脊柱的运动节段轴向受扭的试验中发现,扭矩和转角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呈“S”形,明显地分为3个部分:在初始部分为0°~3°变形,只要很小的扭矩即可产生;在中间部分为3°~12°的扭转,这部分扭矩和转角之间存在着线形关系;在最后部分,扭转20°左右发生错位。一般地说,较大的椎间盘能够承受较大的扭矩,圆形的椎间盘比椭圆形的椎间盘承受强度大。螺旋式外力可引起关节突关节脱位,可发生在一侧,亦可两侧同时脱位。单侧脱位是由于生理性的侧弯与轴向旋转耦合,棘突向脊柱生理弯曲的凸侧移动,一侧关节突向下方移位,另一侧向上方移动并且发生脱位。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见于屈曲损伤,主要损伤力向量为一个矢状面的屈曲弯矩,后侧的附件承受拉伸载荷,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向上向前骑跨在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上。当颈椎发生螺旋式移位时用手触摸可发现棘上韧带剥离,X射线正位片显示棘突向一侧偏移,斜位片相应的一侧或双侧椎间孔亦可发生变形与缩小。C2~7均可发生,少则1个,多则2个至数个同时偏移,临床表现除根性症状外,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系列症状。
(4)生理曲度消失 颈椎局部肌肉、韧带或椎间盘多节损伤所造成的颈椎椎节不稳,使颈椎失去正常的曲度,轻者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较重者称为生理曲度消失,甚至造成颈椎后凸。由于颈椎曲度的改变可刺激、牵拉交感神经传出纤维,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脑部血管,尤其是椎-基底动脉系血管舒缩障碍,或由于颈椎顺列改变直接影响了脑部供血。轻者可暂无临床症状,仅是诱发或加剧颈椎的退行性变;较重者当低头工作、学习历时稍长即感颈部不适或酸困、头昏;再重者则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神经症群。需要注意的是临床表现轻重不是与颈椎曲度改变的程度呈正相关,这除个体因素之外,生理曲度消失者还常伴有齿突偏移或(和)椎间孔缩小等因素。
(5)脊髓前中央动脉综合征 多系在椎管狭窄基础上,颈椎突然前屈,椎间盘后方突出的髓核或骨赘压迫脊髓前方中央动脉导致的血管内血流受阻,脊髓前中央动脉缺血引起突发性四肢瘫痪。
(6)急性脊髓沟动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与前者相同,唯受压者是脊髓前中央动脉的分支,即沟动脉,出现以上肢瘫痪为主而下肢较轻的临床特征。
(7)急性中央管综合征 在颈椎过度仰伸时,由于已有退变、增厚的黄韧带突向椎管,以致脊髓中央管处遭受高压,引起中央管周围局部水肿、渗出与出血性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肢瘫痪重于下肢,温度觉消失及X射线片上显示椎体前间隙阴影增宽三大特点。
(8)前纵韧带扭伤 可视为轻度过伸性损伤,由于尚未波及椎管内其他组织,因此症状轻微。颈椎动力性拍片可发现颈椎不稳及椎体前阴影增宽。
(9)单纯颈椎不稳 系指不伴有其他症状,仅仅由于颈椎局部肌肉、韧带或椎间盘的一般性损伤所造成的颈椎椎节不稳,尽管目前无症状,但可诱发或加剧颈椎的退行性变。
(10)椎间孔缩小 传统认为椎间孔缩小系由颈椎退行性变,尤其是骨质增生等引起。实质上,外伤导致颈椎水平性移位,特别是螺旋式移位引起者更常见。后者引起的椎间孔改变不很突出时,多被影像学工作者所忽视。椎间孔缩小不仅因机械性因素出现根性症状,而且还可因神经因素而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11)无症状患者 外伤后无明显症状与体征。尽管如此,对此种病例仍应注意观察,嘱其适当保护,防止再次受伤。依我们调查时采用3部5处11点压痛试验可有阳性所见,必要时拍照颈椎正、侧、双斜与张口5位片有助及早诊断。
(二)慢性外伤
1.高枕 长期高枕会使悬空的颈部遭受慢性损伤,当过累或饮酒后熟睡,更易导致颈部肌肉、肌腱、韧带及椎间盘的损伤。
2.长期低头 长期低头学习、工作或强迫姿势下作重体力劳动。
3.反复轻撞击 如拳击、足球运动员的头顶球,练气功者的砖击头。
4.抱颈 青少年喜搂抱颈部行走,尤其突然的反复搂抱与夫妻过性生活时互抱颈部均易造成颈部反复的慢性损伤。
5.超负重 超负荷的抬、挑重物及预备运动不够的体育活动,如掷铁饼、铅球、手榴弹及单杠、吊环等。
二、炎症
1.咽喉部炎症 反复的咽喉部炎症等会使上颈部关节囊及其韧带充血、松弛、骨质脱钙等,在一定诱因下,可发生关节半脱位,如寰枢椎半脱位等。
2.其他 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及其他感染性脊柱炎。
三、先天性畸形
1.先天性颈椎椎管狭窄 颈椎椎管矢状径狭窄明显者即可导致脊髓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较轻者可暂无不适,当受到急、慢性损伤时,则易产生临床症状。
2.先天性颈椎不稳 详见第四章第一节,引起颈椎不稳的先天性畸形有:
(1)先天性枕颈融合。
(2)先天性齿突畸形。
(3)先天性寰椎后弓缺如。
(4)先天性短颈畸形。
(5)先天性椎体融合。
(6)先天性棘突分割不全。
(7)其他畸形。如副枕骨畸形、寰椎后方椎动脉沟骨环形成、前寰椎或副枕骨畸形等均与上颈椎不稳有关,先天性椎体融合、棘突分割不全,易伴有下颈椎不稳。
先天性畸形患者抗外伤能力降低,较轻的外伤即可导致齿突偏移、棘突偏移、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的其他病理改变。
四、颈椎退行性变
(一)椎间盘变性
传统认为纤维环变性、细胞脱水与体积缩小所造成的椎节不稳是引起与加速髓核退变的主要因素,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主要韧带随之出现退变、关节松动、髓核突出。究竟是椎间盘先有变性后有髓核突出,还是先有髓核突出而后有变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从我们观察到的外伤引起寰枢椎半脱位伴有椎间隙变窄的22例青、少年患者,MRI证实21例有颈椎间盘突出。少年人椎间盘尚未发育成熟,不可能退变,青年人椎间盘刚刚发育成熟,即使有退变,亦很轻微,其椎间隙变窄应是髓核突出的结果。这可能提示外伤重者直接导致颈椎间盘突出,轻者可引起或加速椎间盘膨出。从传统的理论上讲,退变的椎间盘容易发生髓核突出。但同时观察的28例中、老年人外伤后椎间隙变窄者MRI证实髓核突出25例,并不比青、少年人高。因病例较少,代表性不足,但至少可提示外伤是颈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因素,由此推测颈椎退行性变可能为颈椎外伤长久后之继发性改变。早在1944年Spurling等报道了12例颈椎间盘突出的病例,他们认为中央型者,其发病往往由外伤所致,亦说明先有外伤导致髓核突出,可惜数十年还未引起同仁们注意与重视。
(二)骨刺形成
椎间盘突出的相应椎体的下、上后缘常常伴有骨刺形成。多认为是突出的髓核及其引起的骨膜下血肿,久之韧带、椎间隙血肿机化,进而钙化而成。骨刺的早发部位多见于两侧钩突,其次为关节边缘,椎体的下后缘、上后缘、侧后缘及前缘。突向椎管内的骨刺,当椎管矢状径小时易压迫脊髓或脊髓前动脉而出现长束征;突向椎间孔的骨刺致使其矢状径缩小,刺激根袖而出现根性症状,或横突孔横径亦缩小,压迫椎动脉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钩突的增生限制了颈部的侧屈,患者会感到颈部不适,更重要的是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发作;突向前方的巨大骨刺或伴有食管炎症时,易造成食管痉挛或机械性压迫,出现吞咽困难。
(三)韧带钙化
1.前纵韧带钙化 由于椎体间关节的超限运动等引起前纵韧带松弛、韧带下出血及髓核前移、突出,在形成椎节前方骨刺的同时,局部的韧带亦随之钙化。影像学上较常见,有临床症状者仅占1.0%~3.0%。范围广泛者,主要影响颈椎的伸屈活动。
2.颈部黄韧带钙化 以C5~6、C4~5为多见,常与椎管狭窄或椎间隙骨刺形成并存。可有颈痛、上肢麻、木感,待脊髓受压后出现轻重不同的截瘫。
3.颈椎间盘钙化 推测与颈部外伤、供血障碍及感染等有关。患者主要感觉颈部疼痛及活动不适感,偶有吞咽时出现异物感,可伴全身无力。一般为单发,半数以上位于C3~4,颈椎正、侧位片上均可清晰显示颈椎间盘有钙化阴影。
4.项韧带钙化 韧带外伤历时较长后的变化,常伴有颈椎其他异常,故难判定。
(四)神经、血管改变
1.神经根 由于钩椎关节与椎体侧面后缘之骨刺、关节不稳及突出的髓核等刺激,压迫神经根而发生病变。早期为根袖处水肿、渗出等反应性无菌性炎症,此为可逆性改变,能及时消除致病因素则症状消失,且不残留后遗症状。如压力持续存在,可继发粘连性蛛网膜炎,而且此处亦是蛛网膜炎最早发生及最好发的部位。根袖在椎管内的正常活动度为6.4~12.8mm,如蛛网膜粘连形成,当颈椎活动时由于牵拉引起或加重对神经根的刺激。进一步发展,根袖可出现纤维化。这种继发性病理改变又可进一步加重局部的压力,并造成神经根处的缺血性改变。缺血又可加重病情,构成恶性循环,最后神经根本身出现明显的退行性改变,甚至发生变性。位于局部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可同时受累,临床上呈现相应的症状。
2.脊髓 变化复杂,除了后突之髓核和骨刺对脊髓所造成的刺激与压迫外,椎体间关节的前后滑动所出现的“嵌挟”,尤其是在伴有黄韧带肥厚、内陷的情况下,即可引起脊髓受压的病理改变。早期仅仅由于脊髓前中央动脉或沟动脉等血管受压,尽管也可出现严重的症状,但只要除去对血管的致压物即可迅速消失。如果血管受压时间较久,则出现纤维化、管壁增厚、血栓形成等器质性改变而不易恢复。造成这种病变的致压物大多位于椎体后缘中央处,如系中央旁或侧方,则主要压迫脊髓前方的前角与前索,出现一侧或双侧的肌肉萎缩或锥体束征,而来自后方或侧后方的致压物,主要表现以感觉障碍为主。若伴有蛛网膜粘连,粘连着血管呈现脊髓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粘连纤维化呈条索状,可压迫脊髓导致脊髓横贯性损伤症状,粘连包裹脑脊液形成囊肿可压迫脊髓出现局部受压征或横贯性损伤征。
脊髓本身病理改变的程度取决于压力的强度与持续时间,超过脊髓的耐受性则逐渐出现变性、软化及纤维化,甚至形成空洞与囊性变。脊髓一旦发生变性,任何疗法均难以根治,最多只能使其停止发展或延缓发展。
3.椎动脉 在涉及椎动脉病理改变判定之前,必须对患者全身的血管情况加以详细了解,以排除由于血管粥样硬化或高血压动脉硬化所产生的局部症状。
椎动脉较为深在,钩突关节增生或变位易导致其血液循环障碍。寰枢椎半脱位所致者很常见,以前常被忽视。尤其青、少年的发作性头晕,除去后颅凹病变之外,应首先考虑到是由于寰枢椎半脱位刺激、牵拉或压迫交感神经传出纤维,交感神经功能失常,继而导致椎动脉舒缩障碍而产生前庭系统等缺血症状。另外由于椎间盘变性,颈椎长度缩短或颈椎顺列不良而致椎动脉折曲、牵拉、管腔狭窄,也可引起颅内供血减少而出现症状,如锥体交叉处突然缺血而发生猝倒症。
第三节 颈椎病的疼痛特点及发病机制
颈椎病易引起疼痛。按部位分,有局部痛,亦可表现为全身性疼痛;按疼痛性质分,有肌肉性、血管性、骨质性、神经性。神经性又分自主神经性和躯体神经性,或二者均有。
一、局部痛
分头部痛、颈部痛、头颈部痛。
(一)头痛
可表现为颞部、额部、眶部、鼻部、一侧头部、后枕部、头顶部、全头不定处痛或全头痛。引起疼痛的因素有交感性、躯体神经性和血管性。其疼痛性质复杂多样,可有跳痛、胀痛、隐痛、串痛、牵拉性痛和放射性痛。
1.交感神经性头痛 多见于有颅颈外伤史的青、少年患者,常由于寰枢椎半脱位或颈椎螺旋式移位,刺激、牵拉及压迫上颈节或中颈节交感神经传出纤维直接引起头痛,或由于交感神经功能失调,进而导致颅内血管舒缩障碍,表现为血管性头痛,或由于两者之因素致使脑内β-内啡肽等内源性镇痛物质分泌减少,痛阈降低,一些轻微诱因即可引起头痛。
2.躯体神经性头痛 寰枢椎半脱位或钩突关节增生,刺激C1、C2躯体感觉纤维,出现后枕部一侧或双侧牵拉性或闪电样痛,可放射到头顶部,如颈椎性枕大神经痛。
3.血管性头痛 主要是颈椎顺列改变,钩突增生,横突孔缩小,椎间盘突出、变性及颈椎螺旋式移位等致使椎动脉受牵拉,扭曲,管腔狭窄,供血不足等,造成一侧发作性头痛。其特点是:①多为局限在一侧颞部或额部短暂发作性跳痛或灼痛;②常伴眩晕;③发作多与旋颈、颈部侧弯有关;④常伴有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其他症状;⑤少数病例偶尔发生猝倒。
(二)颈部痛
颈部局部疼痛的部位较深,多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常呈钝痛、隐痛或酸痛,少数也可为刺痛。其发病机制为:
1.肌源性 由于椎间关节的变位引起颈部肌肉平衡失调,因此晨起时多见,并与睡眠时姿势不当有密切关系,可反复出现“落枕”症状。
2.窦椎神经受刺激 窦椎神经末梢广泛分散在后纵韧带及根袖处,当髓核后突或侧后突时刺激后纵韧带上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出现局部疼痛。多为针刺样痛,有时可伴有放射性痛,其中与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受刺激亦有关系。若为新发之颈椎间盘突出,在肩胛骨内侧缘之外侧“膀胱经”的经络上常可发现压痛。
3.骨质增生 主要是椎体关节发生的骨刺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及躯体神经后根纤维所致。以此种原因为主者,多于晨起时为重,活动后可以缓解。
二、放射痛
放射痛原称投射性疼痛,现常称之为放射性痛。
(一)躯体性放射痛
躯体性放射痛即沿上臂向前臂及手部放射性疼痛,其走行多与神经分布相一致。主要是脊神经根受刺激、牵拉或压迫所致。有以下4个特点:①疼痛的分布区与患节的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②多为刺痛,常伴有麻、木感觉;③凡进行加重该脊神经受压或牵拉的试验均可诱发及加重疼痛;④在该根节末梢区可查出痛觉过敏或减退。
(二)交感性放射痛
颈椎病患者,若病变刺激了颈交感神经传出纤维,不仅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而且上、下肢亦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有的会放射到足外侧缘,出现灼性疼痛,被褥触及即可引起剧痛。按解剖常识分析,足部痛,除了排除局部因素外应首先考虑腰部疾病,此类患者腰骶部及其以下多方面检查均无异常,成为久治不愈的疑难顽症。交感性放射痛的特点:①按一般解剖生理学知识不能解释,只有了解了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在全身呈复杂的网络性分布的新见解才能解释;②其疼痛可突然发生,持续数天乃至数月,可不知不觉地消失,且可反复出现;③只有主观的疼痛、麻、木感觉,客观检查多无感觉障碍;④局部检查能除外其他病因;⑤颈椎正规牵引和手法整复治疗或配合理疗疗效可靠。
三、扩散性痛
扩散性痛与放射性痛不同,它是指某一神经分支受累所致的疼痛放散到另一分支支配区。如C6脊膜返回支受刺激或压迫时,不仅出现该支分布区的颈深部痛,而且还扩散到C6脊神经分布区手部桡侧出现疼痛。此扩散性痛,在颈椎病早期较为多见。
四、牵涉痛
牵涉痛指颈髓节段受累引起相应节段内脏区的疼痛,例如,下颈椎病变时,在上肢出现症状的同时,还伴发心绞痛、胃痛等。这与内脏病刺激感受器,经交感神经纤维走入交感总干,再经交通支进入后根和脊髓后角的感觉细胞,疼痛发生在相应节所投射的皮肤分布区的牵涉痛的机制恰相反。所以牵涉痛也是刺激扩散的结果,后者是由交感神经扩散到躯体感觉神经的皮肤分布区,前者是刺激了躯体感觉神经纤维扩散到交感神经传出纤维的分布区,或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同节段直接扩散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