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颈椎病治疗学
颈椎病的治疗分手术治疗法和非手术治疗法两大类。而手术疗法虽然逐年改进,近年来有长足发展,而颈椎病需要手术治疗者仅为少数,但是,临床过度手术者颇为常见。有关内容在脊髓型颈椎病和暴力性颈椎外伤等章节内叙述。本章重点介绍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非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8.6%,疗效优良者可达70.0%~80.8%。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本病开辟了广阔的治疗前景。非手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点,多数不需要住院,患者痛苦小、花费少,不破坏正常解剖结构,可选定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第一节 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有效措施之一,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牵引的效果与牵引方法、牵引力、牵引角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作用机制
牵引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已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解剖关系和功能,其作用机制是:
1.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2.纠正寰枢椎及下段颈椎半脱位,减缓其对交感神经纤维的压迫、牵拉与刺激。
3.使椎间隙增宽,负压增大,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突力,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复位,经观察牵引后椎间隙可增宽2.5~5mm,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复位。
4.增大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挤压得以缓解,松解神经根和关节囊的粘连。
5.促使水肿消退,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与神经根、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间位置关系,起到减压作用。
6.拉开被嵌顿的小关节囊,纠正小关节错位。
7.拉长颈椎管纵径,总长度可增加10mm以上,使迂曲的颈脊髓和椎动脉得以伸展,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
8.使迂曲、皱褶或钙化韧带减张,减缓对脊髓及脊髓动脉的压迫。
9.由于纠正了颈椎的异常改变,缓解其对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刺激及压迫,使交感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缓解了头痛、心前区痛、胸痛、背痛与肢体痛,进而使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缓解头晕、睡眠障碍及记忆力减退等。
二、适应证
分绝对适应证与相对适应证:
(一)绝对适应证
1.颈椎性头痛。
2.颈椎性头晕。
3.颈椎性神经症群。
4.颈椎性肢体麻、木、痛等感觉异常。
5.颈椎性肢体无力与肌肉萎缩等。
6.交感型颈椎痛。
7.早期脊髓型颈椎病。
8.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
9.混合型颈椎病。
10.颈椎性眼、耳鼻喉、皮肤、口腔、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妇、儿、普外、骨外、神外、神内与精神等各种有关病症。
(二)相对适应证
1.椎管狭窄。
2.中、重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椎体大型骨赘及骨桥形成。
4.椎体先天性分割不全。
5.棘突先天性分割不全。
6.晚期脊髓型颈椎病。
三、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颈椎肿瘤。
2.颈椎结核。
3.颈椎各种化脓性感染。
(二)相对禁忌证
1.重度椎管狭窄。
2.重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局部感染。
4.下颌关节炎。
5.颈椎严重畸形。
四、牵引姿势
分坐式、卧式和吊式3种。
(一)坐式
简便易行,多采用。其优点是:①易于调整重量与角度;②有利于配合手法复位和按摩。
(二)卧式
对颈椎合并急性损伤者较为方便。
(三)吊式
很少使用,但等重量牵引时可以采用,而且节省时间。
五、牵引器具
牵引器具种类繁多,市场出售的有颈部支架、充气囊、四头带、杠杆-滑轮-四头带、颅骨牵引、机械式及电子式牵引等。
(一)颈部支架
颈部支架比较方便,可在门诊,亦可在家牵引,但实践证明效果多不好,现门诊已不再用。
(二)充气囊
充气囊亦较方便,但由于充气后患者头部处于后仰位,对于颈椎间盘突出及齿突后方半脱位者可以应用,对于齿突侧方半脱位或双相半脱位非但效果不佳,甚至牵后症状加重。
(三)四头带家庭牵引
四头带家庭牵引一般都吊在门头上,牵引角度难以掌握。
(四)杠杆-滑轮-四头带牵引
这种索引多在门诊或住院时采用,杠杆的前臂以50cm长为宜,坐椅高以患者坐上后双足平放地板上,下肢能放松为宜,腿短者在足下垫木盒,个高者可在椅子上加坐垫。当患者背靠椅背时能保持头前倾15°为好,当需要取水平位牵引(外耳道与外眦连线呈水平线)或后仰牵引时分别在患者背部垫一薄或较厚的靠垫或将椅子适当前移来调整(图7-1)。
(五)机械牵引
机械牵引分手摇式和电动式,均需借助四头带固定头颈部来完成,虽操作方便,但重力不易掌握,头部位置不能因需要而变更,因之难以普及。
(六)电子牵引
电子牵引由微机控制全自动化完成。
图7-1 杠杆-滑轮-四头带牵引
A.颏枕带;B.坐位牵引;C.卧位牵引
六、牵引重量和时间
(一)小重量
小重量一般从2~3kg开始,逐渐增加重量,增加到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而无不适为度,2次/d。
(二)中等重量
中等重量开始剂量为患者体重的1/13~1/10,逐渐加大重量,以患者的体质和耐受力不同,其所用重量差异很大,重者可达12~15kg。
(三)等重量
等重量即采用与患者体重相等的重量,只适于吊式,时间由30s至1min。
七、牵引角度
(一)前倾15°牵引
前倾15°牵引,外耳道与外眦连线呈前倾15°,适于寰枢椎侧方半脱位。
(二)前倾8°牵引
前倾8°牵引,适于齿突侧方半脱位明显,而同时伴有的齿突后脱位或生理曲度变直或颈椎间盘突出较轻。
(三)水平位牵引
水平位牵引,外耳道与外眦连线呈水平位,适于寰枢椎双相半脱位、齿突侧方半脱位与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并存、齿突侧方半脱位和颈椎间盘突出同时存在、颈椎间孔缩小、椎体滑脱及骨质增生等。
(四)后仰15°牵引
后仰15°牵引,外耳道与外眦连线呈后仰15°,适于齿突后脱位、颈椎间盘突出和生理曲度消失。
(五)后仰8°牵引
后仰8°牵引,适于生理曲度消失及后凸或颈椎间盘突出明显或齿突后脱位明显或多发性颈椎间盘突出或上述两者、三者均有,同时伴有齿突侧方半脱位。
八、牵引时注意事项
牵引初期,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颈部酸困、肢体疼痛等。掌握好开始重量(应小、勿大)多可避免。即使仍有少数出现,症状轻者,可通过调整角度后继续牵引,多可消失。
若反应较重,可暂停牵引,休息后减少重量、调整角度后再试牵,多数可以适应。切记重量递增的速度不宜过快。
有严重的心、肺和脑部疾患者,血压过高或过低者,久病体弱者及有明显骨质疏松者,脊髓长束征明显者均不可牵引治疗。
第二节 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中为一重要手段。它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和活血祛瘀的作用。手法治疗要求定位准确,操作灵巧,力度适宜,免用暴力。
一、手法治疗的作用机制
(一)纠整解剖位置的失常
因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失常而致的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疾患,均可采用手法治疗加以纠正。
(二)改变有关系统的内能
某一系统内能失调,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病变,而某一系统病变也必然引起该系统内能的失常,通过对失调的系统内能进行调节,使其恢复正常。
(三)调整信息
人体的脏腑之间,肢体之间,是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来联系和沟通,传达各种生理和病理的信号,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理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内环境稳定及功能平衡,通过不同强度、频率的手法刺激,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特定的生物信息,经过信息通道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节,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四)纠正解剖位置与转变系统内能的结合
任何解剖位置的失常,均可造成系统内能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通过手法复位相应的症状也就得到缓解。
(五)纠正解剖位置与调整信息相结合
某种病因造成的位置异常,可直接影响到信息通道的畅通或信息的异常,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如颈椎位置异常导致的颈椎病,可使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引起临床上一系统症状,通过治疗颈椎,恢复了正常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亦随之消失。
总之手法治疗是通过力作用于体表和骨质,使体内的信息和能量发生变化,来实现其治疗作用。目前对体表与内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内脏病变在体表所反映出的症状,刺激躯体的一定部位,对内脏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二、手法治疗的种类
(一)按摩治疗及其分类
医疗按摩能调节身体内部功能增强抗病力,调节血液循环,依照经络学说,循经取穴是我国按摩的特点。按摩的适应证很广,可治疗内、外、妇、儿多种疾患,颈椎病和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各种瘫痪都可选用。按摩种类繁多,归纳起来有五大类。
1.推揉类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一个部位、穴位或沿一条经络向前推。推法的特点是作用力较深。欲在小范围内起作用,可用“一指弹”的拇指推法。其中又分3种,即用指面的平推法、用拇指侧面的侧推法和用拇指尖的指尖推法。想在大范围内起作用,可选择掌推法。其中亦分3种,即手掌推法、大鱼际肌部推法和小鱼际肌部推法。
(2)揉法 用手指或手掌紧贴皮肤在治疗部位作揉动,其作用力可达皮下组织,深揉可作用到肌肉。
(3)搓法 用手掌放在肢体的相对部位用力搓动。
(4)滚法 用手背在治疗部位滚动,分单手和双手滚动2种。作用范围大且部位深,适于腰背部和大腿。
2.按拿类
(1)拿法 用手指拿住肌肉等软组织向上提。适于软组织较多的穴位。
(2)按法 在穴位上用力向下按压,作用可达深部。根据需要可选择指按法、掌按法或肘按法。
(3)掐法 用拇指尖在穴位上做深入的下掐,有酸胀感觉为之“得气”,此又叫指针法。
(4)捏法 用拇、示指捏挤软组织,可沿肌群,边捏边向前移动。
(5)拨法 用拇指端嵌入软组织缝隙中作横向拨动。
(6)踩跷法 用脚掌踩搓。
3.摩擦类
(1)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摩动,由于不紧贴皮肤,作用较表浅。依所用部位不同,分为指摩、掌摩、掌根摩3种。
(2)抹法 用双手拇指指面向两边分开抹动。适于头、面、手、臂和穴位。
(3)擦法 用手掌侧面在治疗部位作急速的擦动,擦至皮肤发红,但不能擦破,也可用三指擦。
4.摇动类
(1)伸屈法 对活动有障碍的关节作伸展和屈曲的被动活动。活动必须顺其势,不可用暴力。常用于肩、肘、髋、膝关节,亦可用于腕、指和踝、趾关节。
(2)摇法 顺势轻巧的摇动各关节。
(3)抖法 手拉指端像抖绳子一样抖动肢体。
(4)引伸法 在机体肌肉放松时,突然牵拉一下,手法要轻巧、顺势,不可用暴力。
5.拍震类
(1)拍法 用手指(背、掌面皆可)拍打患处,动作应轻巧,有节律。
(2)捶法 用空心拳或拳侧轻巧而用节律的捶击患处。此法比拍法着力重而深。
(3)震法 用指或掌按紧治疗处,整个手的肌肉紧张起来作震动动作。用于止痛和放松肌肉痉挛。
(4)弹法 用手指弹击患处。分中指拨动示指弹、拇指拨动示指弹和拇指拨动中指弹3种。
此5类21法,互相结合应用,则可形成许多种治疗方法。如把推法和拿法结合起来形成推拿治疗法。但是,近年来有些中医院校或中医师将“推拿”代替“按摩”,把上述5类21法总称为推拿,而把“按摩”降低为推拿治疗中的一种方法,望读者看其他著作时需加注意。
(二)按摩的适应证
很广,可治疗内、外、妇、儿多种疾患,颈椎病和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各种瘫痪、感觉障碍或感觉异常都可选用。
三、正骨推拿法
正骨推拿法是关节功能紊乱的主治法。它是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研究脊柱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而创立出的一套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旁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手法。这套手法既治骨又治软组织,具有准确、轻巧、无痛、安全和有效的特点。正骨推拿法的手法操作分为四步,即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和痛区手法。
(一)放松手法
其目的是使患椎上下6个椎间以内的软组织充分放松。主要手法有掌揉法和拇指揉法,也可采用滚法、按法和摩擦法,在棘突、横突附着的肌腱紧张压痛点做震法,手法应柔和轻巧,避开椎小关节肿痛处,或者使用轻手法。
(二)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分快速复位法和缓慢复位法两种。
1.快速复位法 适于青壮年和健壮者,快速复位法首先选好“定点”和“动点”,在操作中加一个有限制的“闪动力”,以使椎关节因受快速有力的“闪动力”而复位。
2.缓慢复位法 适于儿童及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对体质虚弱和急性期疼痛剧烈不能接受快速复位手法者,也需采用缓慢复位法。缓慢复位法的动作与快速复位法相仿,只是不用“闪动力”,而用重复3~5次的连续动作,让关节在运动中受到“定点”的阻力和“动点”的动力而还纳复位。
(三)强壮手法
强壮手法对于椎旁硬结粘连的组织,可用弹拨、手捏、推擦等分筋理筋法,以散结、调理软组织的平衡功能;对于松弛、萎缩的软组织,可用手指点、捻、叩打、摩擦生热等手法,以温热补气与强壮,并选取一组穴位行调和阴阳、行气活血的补益法。强壮手法对病程长、体质虚、弱不禁风者和老年患者很有必要,对椎关节失稳有康复作用。
(四)痛区手法
颈椎病除椎旁疼痛外,由于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和血管继发性损害,还可在四肢、头、胸、背、腹出现症状,痛区手法,即针对病症所在区域采取的对应手法。传统推拿以病症局部治疗为主,治疗颈椎病的正骨推拿法则是以颈椎部治疗为重点,只要祛除或改善颈椎病的骨性压迫,临床症状常可很快地减轻或消失,远隔的局部病症也可不治而愈。但对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的患者,在结束治疗之前,颈椎复位之后,于痛区局部常规施行简易手法,可以起到促进康复的作用。常用的手法有揉捏法、搓擦法、捻弹法、提拿法、震颤法、叩打法、点穴法和运动法,这些补虚泻实手法,可以随证选用。
四、颈椎的正骨手法
颈椎的正骨手法共有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侧卧摇肩法、侧向搬按法、挎角搬按法、俯卧冲击法、侧卧推正法、反向运动法与牵引下正骨法等10种仅后者详述。
五、牵引下正骨法
牵引下正骨法适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变性并发错位、多关节多型式错位、倾位仰位式错位、侧位仰位式错位及骨质增生合并错位者。利用牵引使椎间隙相应增宽,加大3条纵韧带的拉力,有利于前后滑脱式错位的复位,牵引后选用推正法、摇正法、扳按法复位,对小关节有绞锁和滑脱嵌顿者较为安全而适用。
患者坐于固定有杠杆-滑轮-四头带的牵引椅上,头部套入四头带内,并给予适当重量、适当角度的牵引。术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扶患者双肩缓慢向后拉至一定角度,再缓慢向前推回中立位,嘱患者双手随身体前后摆动,颈肌放松,此为预备,即放松手法。
1.牵引下推正法 适于前后滑脱式,倾位仰位式和左右旋转式错位者。术者双手拇指“定点”于后突之棘突旁椎板处(滑脱、倾仰者“定点”于同一棘突旁,旋转者“定点”于棘突偏歪处左右不同棘突部),双手拉其双肩到最大角度,向前推动时双手拇指加力推正之。若颈椎为前滑脱,则改为由前向后推,拇指“定点”于前滑脱的横突前侧,左右侧分别进行,术后站于患者的侧方(图7-2)。
图7-2 牵引下推正法
2.牵引下摇正法 适于C2~T2旋转式错位者,或作为颈椎关节紊乱的常规调整法。手法与徒手低头摇正法及摇肩法相同,选好复位角度后,让患者双手抓住坐椅后部以保持颈部前屈位,术者一手拇指按压于选好的“定点”隆起横突后侧,另一手用摇头或摇肩法完成正骨。以C4~5椎间左右旋转式错位为例:触诊横突部C4右侧后突,C5左侧后突,取30°牵引角度,左手拇指“定点”于C4右侧后突的横突,右手扶下颌作摇头动作,在头右转达最大活动度时,左手拇指加阻力,以迫使C3~4椎间复位,可重复2~3次(缓慢复位法)或加“闪动力”(快速复位法)。术后改用右手拇指“定点”C5左右隆起之横突后侧,左手托扶下颌作摇头活动,当左转头达最大角度时,右手拇指加阻力,迫使C4~5椎间关节复位,可加“闪动力”或重复2~3次。如错位在颈胸交界处,则改用摇肩法,以拇指按于横突后侧或棘突偏歪处为“定点”,另一手掌由前向后推肩(单侧肩后旋使上肢活动),重复3~5次,再如法作另一侧(图7-3)。
3.牵引下扳按法 适于侧弯侧摆式错位(钩突关节错位)。术者一手虎口挟于错位椎旁隆起之横突侧方(力点以第2掌指关节处为主)作“定点”,另一手握患者对侧肘部或腕部,徐徐用力向下拉,使患者颈部侧屈20°左右,此时“定点”手加力推按,然后还原,重复3~5次,侧摆椎关节复位即告完成。若为系列“C”形侧弯或“S”形侧弯,则应按序列逐个按压复位,先作健侧(无症状侧),后作患侧(有症状侧),效果较好(图7-4)。
图7-3 牵引下摇正法
图7-4 牵引下扳按法
五、棘突移位的手法复位
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用按摩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有所创新,如冯天友“新正骨疗法”等,这些中西医结合新手法的共同特点是手法简化、节省时间,国内外均已注意到这种方法。在按摩手法整复时,手法必须轻柔,酌情用力,切忌暴力,要掌握稳、轻、准三原则,术者对颈椎的解剖结构、正常力学运动及颈椎病的病理,应充分了解,这是提高疗效,防止意外的关键。手法不当或患者体弱,可因椎动脉或颈髓受刺激、牵拉与压迫,引起脑缺血或脊髓休克,甚至出现虚脱和昏迷,遇此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严密观察并做必要地对症处理。有人提出,手法整复可引起中风,因此认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应慎用,实质上这种看法忽略了重要一点,即颈椎病变是急性脑血管病即中风的常见病因之一。
依董福慧们的测定,棘突复位力在1~9kg,其中复位力在2~4kg者复位概率为50.0%。男性复位力较女性为大,男性一般需用3~5kg,女性只需1~3kg。
(一)棘突复位前的准备
1.触摸棘突及棘间隙大小的变化 可用下列方法:
(1)双拇指触诊法,术者双手四指微屈,拇指轻度背伸外展,成“八”字形,用双拇指指腹桡侧在患处与肌纤维、韧带、颈椎纵轴方向垂直按序依次左右分拨,检查有无纤维剥离、组织肿胀以及棘突移位和棘间隙大小变化等。
(2)单指触诊法,术者用一手拇指指腹桡侧在患处与肌纤维、韧带、沿颈椎纵轴方向垂直按序依次左右分拨、按、摸,检查有无软组织损伤及棘突等位置变异。
棘突偏移方向的确定,一般需要用触摸法比较4条线来确定:
1)中心轴线,即通过颈椎中心的一条想象垂直线。
2)棘突侧线,即通过各棘突侧缘的连线。
3)棘突顶线,即每个棘突上、下角的连线,各棘突顶线重叠或平行于中心轴线。
4)棘突间线,即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间的连线。
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和间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当棘突偏歪时,其顶线偏离中心轴线,侧线在此处成角而呈一曲线,间线则呈斜行方向与中心轴线相交。若有颈椎正位片,棘突之偏歪程度则清晰可见,不需用触摸法而直接按2、3、4项的准备手法进行。
2.分筋手法 用双拇指或单拇指在患处与纤维方向垂直左右弹拨,达到分离粘连、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又能使颈部肌肉松弛。
3.理筋法 用双拇指或单拇指将移位的软组织扶正,再按纤维方向按压、复平,使组织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同时放松局部的肌肉。
4.镇定手法 在分筋、理筋手法使肌肉恢复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后,再用单拇指在患处按压10~20s,可使之解痉、镇痛。
(二)棘突复位法
1.头颈旋转复位法 用一手拇指顶住偏歪的棘突向健侧推,另一手使头颈向健则旋转,两手协同动作,将歪的棘突拨正,使相邻椎体恢复正常力的平衡,若有2个或3个棘突偏歪,须由上而下依次进行。
2.借助叩诊锤的旋转复位法 以C5棘突向右偏歪为例,术者立于患者后方,以左手握住装有橡皮头之“T”形叩诊锤的交接部,锤柄向左后方,锤之一端斜置于C5棘突之右侧,尖端指向右前方。术者拇指把住锤之另一端,令患者屈颈并向后靠于术者之胸腹部,放松颈部肌肉,术者右手掌置于患者左侧下颌角部用力将其头部向右侧旋转,同时利用左拇指及身体的力量推动叩诊锤将C5棘突推向左侧(图7-5)。在旋转过程中,一般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此时再查看棘突偏歪的征象已消失,表明棘突偏歪已得到矫正。若棘突偏歪倘未矫正,可重复上述操作一次。若同时有2~3个棘突同时向侧面偏歪,可用叩诊锤放平顶着2个或3个棘突,取一次性复位,如发现其中某个棘突复位不满意可改用头颈旋转复位法。
3.牵引下一人整复法 术者用单拇指触摸患椎棘突一侧高隆处,于棘突间可触及一条梭形软组织条索凸起,此时可让患者取站立位,颈部自然放松,颈向运动受限侧旋转至最大角度,术者一手拇指顶住高起之棘突,其余四指扶住颈部,另一手掌心对准下颌,五指握住下颌骨(或术者前臂掌面紧贴下颌体,手掌心握住后枕部),施术时,抱头之手向直上牵提同时向受限侧旋转头颅,与此同时另手拇指向颈前方轻微顶住棘突高隆处,这时多可听到一响声,指下感觉棘突轻度移位、对缝。嘱患者颈处中立位,用单拇指触诊法复查棘突,如已属正常,手法完毕(图7-6)。
图7-5 借助叩诊锤的旋转复位法
图7-6 一人整复法
4.寰枢椎侧方半脱位牵引下整复法 前倾位(若伴有重生理曲度消失与椎间盘突出可取后仰8°)牵引下非用手托着患者下巴向偏移侧后上托,用手中、示指夹着枢椎棘突向上与齿突偏移的对侧转(图7-7)。
图7-7 寰枢椎侧方半脱位牵引下整复法
第三节 物理疗法
一、理疗的作用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亦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疗法之一,其作用机制为:
1.消除神经根及关节囊、韧带等周围软组织的水肿。
2.改善脊髓、神经根及颈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
3.缓解颈部肌肉痉挛。
4.延缓或减轻椎间关节、关节囊或韧带的钙化过程。
5.调整肌肉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
6.改善全身钙、磷代谢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7.缓解或消除疼痛。
二、常用的理疗法
理疗法种类很多,各有特点,如干扰电疗止痛效果非常好;透热、直流电与超声波对消除水肿较好;透热、直流电和低频脉冲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有效;温热疗法和超声波又能缓解肌肉痉挛;醋疗与超声波可延缓或减轻椎间关节、关节囊及韧带的钙化;感应电、低频脉冲能调节肌肉张力和改善小关节功能;全身紫外线照射、水疗等可改善全身钙、磷代谢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第四节 针灸疗法
针和灸本是两种不同的疗法,针法使用金属制成各种不同形状、规格的针,在人体刺激一定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灸法是用艾绒或配其他物质,点燃后熏灼一定穴位以治疗疾病。亦有将两者结合,在针柄上套上艾绒,点燃艾绒熏灼针及穴位进行治疗。可能因后者的原因,医、患等都习惯将针、灸合称为针灸治疗。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及脊柱相关病有一定的疗效,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相对安全、费用低廉为其特点。临床上分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依据病情决定疗程次数。两疗程间可休息1~2周。颈椎病多在膀胱经、督脉及华佗夹穴等选择穴位。
一、选穴
(一)膀胱经选穴(图7-8)
1.睛明 目内眦旁0.1寸,仰卧合目,于眼眶内侧缘取穴,直刺0.5~0.8寸。有清头明目、疏经活络之功效,主治近视、视神经炎等。
图7-8 膀胱经穴位
2.攥竹 眉头陷中,正坐或仰卧,眉毛内侧端取穴,平刺或斜刺0.3~0.5寸。有通经明目、清热散风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眶上神经痛、近视与眼睑痉挛等。
3.眉冲 眉头直上,入发际0.5寸,正坐,神庭穴(前发际正中上0.5寸)旁开0.5寸取穴,沿皮平刺0.3~0.5寸。有清热散风、通窍安神之功效,主治头痛、头晕和眩晕等。
4.曲差 神庭穴旁开1.5寸,入发际0.5寸,正坐或仰卧,沿皮平刺0.3~0.5寸。有清热散风、通窍明目之功效,主治头痛、近视,常配四白(目下1寸,承泣穴下0.3寸)、凤池穴(枕骨下,项肌外侧缘凹陷处)。
5.五处 上星穴(前发际正中上1寸)旁开1.5寸,入发际1寸,正坐或仰卧取穴,沿皮平刺0.3~0.5寸。有清风散热、通窍安神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等。
6.承光 五处穴上后1.5寸,正坐或仰靠取穴,沿皮平刺0.5~1寸。有清风散热、通窍明目之功效,主治头痛与眩晕,常配解溪(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丰隆(外踝上8寸,足三里下5寸之条口穴外开1寸)。主治嗅觉障碍及面神经瘫痪等。
7.通天 承光穴后1.5寸,正坐,百会穴(两耳连线中点)旁开1.5寸取穴,沿皮平刺0.5~1寸。有清风散热、通窍活络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颈项痛、偏瘫、嗅觉障碍及面神经瘫痪等。
8.络却 通天穴后1.5寸,正坐,后顶穴(百会穴后1.5寸)旁开1.5寸取穴,沿皮平刺0.3~0.5寸。有清风散热、通窍明目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近视、耳鸣及面神经瘫痪等。
9.玉枕 哑门穴上2寸、脑户穴旁开1.3寸,正坐或俯卧取穴,沿皮平刺0.3~0.5寸。有清头明目、疏经活络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近视、视神经炎、呕吐、癫痫及脑膜炎,常配凤池、列缺、完骨(在耳后入发际0.4寸,在乳突后下方凹陷处取穴即完骨)。
10.天柱 项后入发际0.5寸,哑门穴(C1、2椎之间)旁开1.3寸,正坐,头向前倾,大筋处取穴,直刺0.5~1寸。有清风散热、通经活络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感冒、咽炎、健忘、失眠、落枕、癫痫及精神病等。治头痛、眩晕常配通天、列缺(掌后桡侧横纹头陷中为太渊穴,太渊穴1.5寸,伸臂扬掌,桡动脉外侧端)。
11.大抒 T1椎下旁开1.5寸,俯卧取穴,斜刺0.5~1寸。有清热散风、通调筋骨之功效,主治头痛、周身关节痛、脊柱炎、扁桃腺炎、咽炎、癫痫及偏瘫。
12.风门 T2椎下旁开1.5寸,俯卧,脊椎旁取穴,斜刺0.5~1寸。有清风散热、定喘止咳之功效,主治腰背痛、头痛、感冒、胸膜炎及肺炎等。
(二)督脉取穴(图7-9)
1.大椎穴 正坐低头,C7椎下、T1椎上取穴,直刺0.8~1寸。有通调三阳、清风散热、疏调表邪之功效,主治感冒、癫痫、脊柱炎、脊髓炎与精神病等。
2.哑门 C1、2椎之间,正坐低头,后发际正中上0.5寸取穴,直刺1~1.2寸。有清脑醒神、通窍安神、通经活络之功效,主治头痛、失眠(配凤池、百会、列缺)脑性瘫痪、脑震荡、功能性失语、脑血栓、眩晕、聋哑病及偏瘫等。
3.风府 哑门穴上0.5寸,正坐稍低头,C1椎上缘取穴,直刺0.5~0.8寸。有开窍醒神、清脑安神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喉炎、癫痫、精神病与功能性失语等。
4.脑户 凤府穴上1.5寸,正坐或俯卧,枕骨粗隆上缘取穴,沿皮平刺0.5~1寸。有清头明目、清热利咽之功效,主治后头痛(配哑门、完骨)、眩晕、视力减退、双目痛及癫痫等。
5.强间 脑户穴上1.5寸,正坐或俯卧取穴,沿皮平刺0.5~1寸。有清脑安神、清热散风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呕吐、失眠、脑震荡、脑膜炎及癫痫等。治头痛、眩晕、呕吐,常配内关(掌后横纹中央上2寸)、曲泽(肘横纹中间凹陷处)。
6.后顶 强间穴上1.5寸,百会穴后1.5寸取穴,沿皮平刺0.5~1寸。有清头明目、安神定志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视力减退、失眠及精神病等。治头痛,常配百会、合谷(第2掌骨缘外侧中点)
7.百会 正坐,后顶穴前1.5寸、后发际上7寸或两耳连线中点取穴,沿皮平刺0.5~1.2寸。有清脑醒神、调补中气、通窍聪耳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耳鸣、耳聋、视力减退、脑血栓、脑膜炎、高血压及癫痫等。
图7-9 督脉穴位
8.前顶 百会穴前1.5寸,正坐或仰卧,百会与囟会穴之间取穴,沿皮平刺0.5~1.2寸。有清头安神、清热散风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及癫痫等。
9.囟会 有称囟门、鬼门者。前顶穴前1.5寸,正坐或仰卧取穴,沿皮平刺0.5~1寸。有清头安神、清热通窍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及鼻炎等;配上星、合谷治鼻出血。
10.上星 有称神堂或鬼堂者。前发际正中上1寸,正坐或仰卧,囟会穴前1寸取穴,沿皮平刺0.3~0.5寸。有清热散风、通窍止呕之功效,主治感冒、眩晕、呕吐、癫痫、疟疾等。
11.神庭 又名发际。前发际正中上0.5寸,正坐或仰卧取穴,沿皮平刺0.3~0.5寸。有清头明目、通穴止呕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呕吐、癫痫、心悸、结膜炎及鼻出血(配上星、迎香、合谷穴)。
12.素髎 又名面王、面正、准头等。鼻尖正中央,正坐或仰卧取穴,直刺0.2~0.3寸。有清热开窍、疏经活络之功效,主治昏迷、鼻出血、呕吐及小儿惊厥等。
13.水沟 又称人中、鬼宫、鬼市等。人中沟中央近鼻处,正坐或仰卧取穴,向上斜刺0.3~0.5寸。有开窍醒神、清热熄风、回阳救逆之功效,主治休克、虚脱、中暑、脑出血、脑血栓、脊柱炎、心绞痛(配内关神门)、全身关节痛、癔症及癫痫等。
14.兑端 上唇中央尖端,正坐或仰卧,红唇与皮肤相接处取穴,向上斜刺0.2~0.3寸。有清风散热、开窍醒脑之功效,主治癫痫、口腔炎、鼻炎、鼻出血、口臭、休克及口唇抽痛。
15.龈交 上唇内门齿缝中微上方,掀起上唇,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向上斜刺0.2~0.3寸。有清风散热、开窍醒脑之功效,主治癫痫、精神病、鼻衄及口腔炎等。
(三)夹脊(华佗夹脊)奇穴(图7-10)
1.定穴与解剖 C1椎至L5,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内有棘间韧带和肌肉,因上下位置不同,涉及的肌肉也不同,分浅、中、深3层:浅层由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中层有上、下锯肌;深层有骶棘肌、横突棘突间的短肌。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伴行的动脉、静脉丛与交感神经纤维分布。
2.手法 直刺0.3~0.5寸或斜刺0.5寸。
3.主治 颈椎病及胸、腰椎疾病。T1~3夹脊穴治疗上肢疾患;T1~8治疗胸部疾患; T6~L5治疗腹部疾患;L1~5治疗下肢疾患及腰部疾患。
(四)带脉
带脉循行于季肋,斜向下行到(章穴下1.8寸)的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向前下方沿髋上缘斜行到少腹。带脉是一条横向的经脉。像一条绳子将所有纵向奇经八脉(任、督、冲、阴阳二路及足三阴、三阳)系在一起,故称带脉。它是奇经八脉之一。其功能概括为“总束诸脉”。起到协调与柔顺的作用,健运腰、腹和下肢、带脉配合冲、任对男女生殖官关系尤为密切。
带脉症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酸等(图7-11)。
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和带脉”。
(五)其他经选穴
1.风池穴 属足少阳胆经,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终止部的凹陷中取穴,针尖微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有清头明目、清热散风、通窍活络之功效。主治颈椎性头痛、颈椎性眩晕、颈项强痛、近视、视神经炎、脑震荡、落枕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2.肩井 属足少阳胆经,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正坐低头或俯卧取穴,直刺0.5~0.8寸。有疏经活络、通乳、堕胎、清热散结之功效,主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眩晕、乳汁不足、胎盘滞留、难产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等。
3.肩髃 属手阳明大肠经,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肩平举时肩部前方的凹陷中,正坐举肩取穴,直刺或向下斜刺1~1.5寸。有活血散风之功效,主治颈椎病、偏瘫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肩臂挛痛不遂等。
4.曲池 属手阳明大肠经,屈肘,肘横纹外端骨边缘处,半握拳,纹头筋肉间取穴,直刺1~1.5寸。有清风散热、通经活络、疏筋利节之功效,主治颈型颈椎病、高血压、上肢不遂、感冒、头痛、肩臂痛、偏瘫、末梢神经及面神经瘫痪。
5.肩中兪 属手太阳小肠经,大椎穴旁开2寸,正坐,大椎与肩井连线中点取穴,直刺或斜刺0.5~0.8寸。有清风散热、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颈椎病、视力减退、咳嗽、哮喘、感冒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肩背疼痛等。
6.肩外兪 属手太阳小肠经。T1椎棘突下旁开3寸,正坐取穴,直刺或斜刺0.5~0.8寸。有疏经活络、散风止痛之功效,主治下颈椎、上胸椎引起的肩背疼痛、颈项强痛、落枕及偏瘫等。
图7-10 夹脊(华佗夹脊)奇穴
图7-11 带脉与带脉穴
二、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包括进针法、行针催气法、得气与侯气、留针与出针、针刺时间与疗程、针刺时的异常现象及常用的补泻手法等。
(一)进针法
进针法分短针进针法、长针进针法及斜刺与沿皮进针法
1.短针进针法 利手拇指与示指捏住针体中部,中指扶住其下1/3处,对准穴位,用力刺入皮下,然后,拇示指缓慢而小幅度地捻转针柄刺入到欲达的深度。现不少专业的针灸师用甩飞针的方法,当针尖接近穴位皮肤时,迅速将中指移开,拇、示指急速将针刺入皮下,同时松开二指,显得很灵巧,适于2寸以下的短针。
2.长针进针法 非利手拇指和示指、中指、环指夹持针体中下部,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中部,中指和环指扶住针体,对准穴位双手同时用力快速刺入皮下,缓慢把针送到欲达深度,适于3寸以上的长针。
3.斜刺或沿皮刺进针法 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中指及环指扶住针体上中部,呈15°或30°角对准穴位用力猛刺入皮下,小幅度捻转送到欲达深度,针尖可向前、后、左、右,灵活自如,适用于全身各部,尤其是头、面、胸、背和腹部。
(二)行针催气法
行针催气法是指针刺入腧穴之后,使经气直达病所或使其通过病所直达经脉另一端,从而达到通经活血与镇痛作用的一种手法。催气法在针刺手法中是不可缺少的,是针刺补泻前所必须选用的一种手法,对于很多慢性病和久病气虚的患者,只有采用催气法,使经气直达病所或使经气循经上下传导,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其具体的做法是当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右手拇、示指旋捻针柄,引导经气向病所传导或循经传导;若传导慢或不传导时,非利手食、中、环指叩打经络循行部位促使其传导;个别患者仍无传导,不必强行施手法。
(三)得气与侯气
得气是指针刺入经穴后所产生的感觉,如麻、酸、沉及循经上下触电样感觉等;侯气是指针刺入经穴一定深度后针下无感觉,需等候片刻得气至针下,再施补、泻法。对于某些体质较弱的患者,多次行针引导经气不至,针下仍虚滑感,这些患者多数疗效不佳,可改其他疗法。
(四)留针与出针
留针是指针刺入经穴后针在肢体停留一段时间而言。留针时间长短取决于病情的轻重。对于发作性疾病,尤其疼痛类疾病留针时间要长,并在留针过程中加以行针,应采取不同手法产生不同刺激量来达到缓解疾病或控制发作。一般慢性病留针20~30min,发作性疾病与疼痛留针可长达40~60min,对小儿不主张留针。
出针是指留针达到治疗目的后将针起出。常用起针法是非利手拇、示指夹干棉球靠针按压皮肤,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轻轻取出(短针)或捻转退出(长针),出针后将棉球在针孔上按压片刻,以防出血。
(五)针刺时间与疗程
针刺时间是指两次针的相隔时间,临床是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而定,对于发作性疾病和急性疼痛,1~2次/d,慢性病及气虚体弱者1次/d或隔日1次。
疗程亦须依病情而定,发作性疾病与急性疼痛针刺12次为1个疗程;慢性病及气虚体弱者有认为针刺10次为1个疗程,目前门诊多随上班时间而定,治疗5~6d,休息1~2d,一般认为连续针刺1个月以上不休息是应避免的不良现象。
(六)针刺时的异常现象
针刺疗法具有简便、安全的优点,很少出现副作用,但是针刺时若疏忽大意或技术不娴熟,亦会出现异常现象,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针刺前后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施术时应做到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异常现象,一旦发生,应沉着,及时处理。
1.晕针 初诊者精神过于紧张、体质虚弱、疲劳、空腹、针刺过强等均可引起晕针。晕针者先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与恶心等先兆症状,继而头晕、目眩、心烦及呕吐,严重时人事不醒、出虚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甚至大小便失禁。有先兆时取出所有针,让患者头低仰卧,亦可饮用温开水或茶水,休息片刻即可恢复;重时针刺人中、内关,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预防方法:
(1)初诊者休息后再进行针刺疗法。
(2)对疲劳、体虚者取卧位进针,少取穴,手法不宜过强。
(3)留针期间多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
2.弯针 施术技术不熟练,进针时用力过猛,针尖遇到坚硬组织,进针时患者变换体位,留针期间体位移动,癫痫发作等均可导致针体弯曲。发现弯针后要仔细检查弯针角度与方向,矫正体位后顺弯取出,不要用力过猛,以防造成折针。
3.滞针 当针刺入穴位后或取针时,针下有异常紧涩感,不能做提、捻、转的动作称为滞针。
(1)其因有三
1)患者过度紧张致使肌肉收缩。
2)刺入瘢痕组织中。
3)捻转幅度过大,肌纤维缠绕针体。
(2)预防与处理
1)初诊者休息片刻待其放松后再进针,一旦发生滞针可在其旁再刺一针以缓解其局部肌肉紧张。
2)尽量避开瘢痕,必要时可改换有相似功效的其他穴位。
3)不要为找针感大幅度捻转使肌纤维缠绕针体,一旦发生可向相反方向小幅度捻转缓慢退出。
4.折针
(1)原因 针体质料不纯,针根部受腐蚀及针体受损伤等是造成折针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强力捻转及患者肌肉痉挛。
(2)预防与处理 为防折针必须经常检查针体是否光滑、质纯富有弹性,避免针体接触腐蚀性液体,有腐蚀者弃之不用,选择较长针体,只能刺1/2~2/3,不能把针体全都刺入,因为折针多在针体与针柄交界处。遇到折针一定要冷静沉着,如针体露出体表外面时,压皮肤的手指勿动,利手拿镊子取出;若针体断在体内,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用非利手指按压皮肤及肌肉使其针体露出表皮,再拿镊子取出;而折针在深处时须外科手术取出。
5.出血与血肿
(1)原因 出血是指取针后针孔局部出血;血肿是指血出在皮下引起青紫肿胀。进针或提、插幅度大,损伤血管是其主要原因,其次见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2)预防办法 主要是取穴要准确,进针不要过猛,提、插幅度不要过大,起针时用非利手拇指、示指捏干棉球先压在针体旁的皮肤上,待针取出时,将针孔处按压1/2~1min。凝血机制有障碍以及使用抗凝药者应禁忌针刺治疗。一般血肿无须处理,若血肿大,可用拔火罐将血肿吸出。
6.刺伤内脏 是针刺之事故,应杜绝其发生。
(1)气胸 针刺胸、背部穴位过深,损伤了胸膜或肺泡所致。主要表现有胸痛、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重时出现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及脉搏细弱等休克现象。轻者静卧休息,可自然吸收;重者须请胸外科协助抢救。防重于治,避免在胸背部腧穴直刺,进针宁浅勿深,禁用捣术是防止气胸的根本措施。
(2)刺伤延髓、脊髓 督脉是在脊柱上的穴位,进针过深容易损伤脊髓及其血管,如风府、哑门穴,进针深会损伤延髓,出现剧烈头痛、恶心与呕吐,严重时呼吸、循环障碍危及生命;大椎以下的穴位进针过深会损伤脊髓或其有关血管,出现截瘫或交叉瘫。预防措施主要是在脊柱上的督脉腧穴针刺时宁浅勿深,当患者有不适感时应立即起针,更不能采用提、插及捣术手法。延髓损伤轻时可对症处理,并备好心脏起搏器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等抢救器械,若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复苏。
(3)刺伤其他内脏 腹部腧穴,针刺过深时,易刺伤腹部肝、脾、肾、胃肠及膀胱等脏器引起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刺伤肝、脾及肾时,可因内出血引起肝、脾与肾区疼痛,肌肉紧张,腹部压痛,肾脏损伤时伴有血尿,胃肠损伤会引起急性腹膜炎,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肌紧张和腹部压痛等急腹症表现。抢救措施除对症处理外,应请普外科大夫协助抢救。
预防措施有二:①饱食后忌刺腹部穴位;②在胸腹部进针不宜过深。
(七)常用的补法和泻法
针刺的补、泻手法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而确定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法,凡能使机体达到功能旺盛的针法均为补法,凡能使机体内病邪驱除,起疏泄作用的针法都为泻法。由于致病因素不同,病程长短不一,机体强弱的差别,在临床上常选用补或泻的不同手法。
1.平补平泻手法 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手法。当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均匀用力,前后捻转,针下即产生放散性针感,依据病情需要而决定刺激大小。补法在留针期间捻转1~2次,泻法在留针期间旋捻2~3次,每次旋捻1~3s,适用于慢性病。
2.提、插、捻转手法 在平补平泻手法基础上,增加上下提插的手法,进针得气后,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边缘提插,提插的幅度不宜过大,以免把针提出。多用于四肢腧穴,刺激比较强,适于急性病和神经痛。
3.捻转补泻法 进针得气后,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拇指顺经向前捻为补,拇指向后逆经捻为泻,适于慢性病、体质较弱者。
4.呼吸补泻法 未进针之前用非利手拇指先按揉穴位,待气至时随患者呼吸捻转进针,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停针,再呼气时继续进针,直达欲进深度,停针侯气,随患者呼吸捻动针柄,患者呼气时拇指向前轻微捻动,患者吸气时停止捻动,每穴施术1~2min,可达补气作用;而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停针,直达欲进深度,停针侯气,吸气时拇指向后轻微捻动,呼气时停止捻动,每穴施术1~2min,可达到泻的作用。适于慢性病。
5.迎随补泻法 按经络循行方向进行补泻,顺经方向进针得气后,用旋捻手法,顺经传导气至病所为补;逆经方向进针得气后,用旋捻手法,逆经传导气至病所为泻。适于各种急、慢性病。
6.烧山火与透天凉 是一种专门的综合补、泻法,烧山火手法能使机体功能兴奋,达到阳气恢复,阴邪消退;透天凉手法能使机体功能抑制,达到阴气得复,阳邪消退,体温下降,气血调和。
(1)烧山火手法 分古代手法和现代手法两种。
1)古代手法 先浅入针,得气后采取3进1退的旋捻手法。多用2寸针,进针达欲定深度得气后,将针向上提之浅部,利手拇、示指捏住针体紧按皮肤,缓慢向上提至皮下约0.5寸,用左右旋转手法,得气后再进0.5寸,再旋捻得气后再进针0.5寸,左右旋捻得气后即可产生热感,若不产生,可再反复操作。在运用手法时术者配合呼吸运气提、插、旋捻,用鼻吸气、口呼气,退针时术者用鼻吸气,进针时用口呼气,运气要缓慢均匀,5~10min即可产生温热感,出针时急按闭针孔,术者配合呼吸运动进行旋捻手法,效果更好。
2)现代手法 针入腧穴得气后,非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下1/3处,术者用鼻吸气、口呼气集中精神,运气至双手,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中部,用力向前搓,向下刮动针柄10~15次,即可产生扩散性和传导性热感,如若不热,再重复操作直至产生热感,出针时急闭针孔。常用于阴邪过剩的虚寒症。
(2)透天凉手法 亦分古代手法和现代手法两种。
1)古代手法 先深度进针,得气后采取3退1进的旋捻手法,用2寸针进达预定深度得气后,用旋捻手法将针向上提0.5寸,旋转得气后,再将针上提至皮下0.5寸,旋转得气后,再将针速刺入深部,提针时非利手拇、示指慢按皮肤,反复操作,即可产生寒凉感觉,出针时不闭孔。术者要配合呼吸运气,随呼吸运动进行旋捻手法,效果更好。
2)现代手法 针入腧穴得气后,非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下1/3处,术者用鼻吸气、口呼气,集中精神,运气之双手,利手拇、示指捏住针柄中部,用力向后搓,向上刮动针柄10~15次即可产生扩散性寒凉感觉,若不凉,再重复操作直至产生寒凉感觉,出针时不闭针孔。常用于阳邪过盛的高热病。
三、灸法
艾灸疗法是历代医师和劳动人民与疾病长期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祖国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灸疗可补充针刺疗法的不足,艾灸与针刺并用对提高治愈率有着重要意义,艾灸疗法经济简便,易学易用,适于慢性病虚寒症及中风、脱症,患者亦可掌握,自行灸治。
(一)灸法的作用与适应证
1.作用 艾炷在腧穴上燃烧可产生温热感,有温经通络、驱风散寒、补虚壮阳与活血化瘀等功效。艾灸不仅能治疗疾病,还可预防疾病,用于预防感冒及强壮身体,常言“要得安,三里足不干”。
2.适应证 艾灸疗法适应证很广泛,主要治疗风温病、痹症和慢性胃肠炎;贫血、闭经、胎位不正、产后缺乳及慢性胃炎等;阳痿、遗精、早泄等肾阳虚与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不足;急性乳腺炎、疖肿、痈、疽及久不收口的瘘管等;常灸肺兪、尺泽、合谷能预防感冒;常灸关元、肾俞能温肾壮阳;常灸足三里,能健脾助消化、腿胫轻健、安神益气。
(二)灸法禁忌及注意事项。
1.灸后不可立即饮茶,恐解火气。
2.灸后不可就餐,恐滞经气,要静卧休息1/2~1h。
3.灸后忌房事、大怒,恐伤正气。
4.灸后忌瓜果生冷之物,1/2h后宜食清淡、养胃食物。
5.灸后禁酒、忌食油腻食物。
6.孕妇忌灸小腹、腰骶部诸穴,恐伤胎气。
7.高热病、阴虚内热忌灸,以防助火上行,干扰清窍。
8.心脏附近、大血管附近、眼睛周围、颈项部、毛发处、瘢痕处、不方便之处及全身水肿者不适合灸法。
9.全身枯瘦、肌肉无弹性(严重脱水)、大出血、外伤及皮肤溃疡不宜灸。
(三)灸法的种类
1.艾炷灸
(1)温热灸 用艾绒制成塔状的艾炷直接置于腧穴上或患部,点燃进行灸,有灼痛感时去掉,再换一炷。
(2)瘢痕灸 用艾绒制成黄豆粒大小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烧尽,再增添一炷,直至腧穴局部起水疱形成灸疤为止,常用于内脏虚寒症。
2.间接灸
(1)隔姜灸 选用较大的鲜姜,切成1~2分厚的薄片,用粗针刺上数个小孔置于所灸的腧穴或患部,上面放置艾炷点燃,当患者感觉灼痛时,更换一个,灸至姜片变干为止。常用于胃肠病、皮肤病、风湿病与痹病。
(2)隔蒜灸 用独头大蒜切成薄片并刺数个小孔,置于所灸的腧穴或患部,方法同“隔姜灸”。如患部面积较大,可把蒜捣成泥状做成饼,上置较大艾炷,当灸至饼变干为止,每日可灸2次,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杀菌的作用,用于肺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疖肿、毛囊炎与痈疽初期。
(3)隔盐灸 用干净细盐填于肚脐中,上放较大艾炷点燃,有灼热感时更换一炷,连灸数炷,有清热解毒、强健胃肠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脾胃虚寒、疝气及脱肛。
(4)隔附子饼灸 选用附子细面用黄酒调和做成2分厚的饼,直径大小依患部面积决定,用粗针刺上数孔,饼上置点燃之艾炷施灸,有灼感时更换艾炷,直至饼变干为止。有温肾壮阳、固脱止汗和生肌去腐作用。常用治疗肾虚阳痿、早泄、自汗、脾胃虚寒、小腹冷痛、腹泻、虚脱、心力衰竭及久治不收口的疮、瘘等。
3.艾条灸 将艾绒制成艾条,点其一端,对准腧穴施灸,患者有温热即可,除瘢痕灸所提腧穴外,不能太近,以防灼伤。要注意在施灸时防止火星掉在皮肤上引起烧伤,每日1~2次,每次10~20min,适应证同前。
4.温针灸 此为典型的针灸疗法,具有针疗和灸疗的双重作用。针疗腧穴得气后,将艾条截一段包在针柄上点燃,使温热感向腧穴深部传导,每日1次,灸5~10min,对颈椎病引起的肢体麻、凉、痛及坐骨神经痛等有良好效果。应注意火星不要掉在皮肤上引起烧伤。
第五节 气功疗法
本节所提的气功疗法是指患者自己通过练气功达到防病、治疗及保健的目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气功师”发功来治疗疾病。
一、气功的作用机制
(一)祖国医学对气功作用机制的认识
1.平衡阴阳、调整脏腑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是以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基础,阴阳平衡失调,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的正常活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外感六邪或内伤七情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脏腑气机升降失调发生功能紊乱,气功能调节阴阳平衡与内脏功能,防病治病,促进健康。
2.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则疾病随生,气功可使气血运动流畅,经络畅通,以达体健无疾。
3.培补真气、扶正祛邪 经常练习气功则可培补真气,调动机体潜在功能,抵御病邪入侵,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二)现代医学对气功作用机制的研究
1.气功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练气功时,脑电α(alpha)波节律活动增强,α波的优势从枕叶转向额叶,两半球对称性增加,同时额叶波活动亦增强,提示练功时入静使脑组织的生理活动出现较好的同步和有序的定向变化,与睡眠及清醒安静时的脑电波变化不同。近来发现,在周天功阶段,除α波节律增强外,还表现出β波节律活动增强,提示气功状态不仅仅是一种内抑制过程的扩散和增强,还存在一种有序化程度更高基础上的启动状态,这种状态使大脑的机制得到主动调节和增强,精神内守则利于大脑皮质的主动休息,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练功可使皮肤电位降低,前庭时值延长,多巴胺-β羟化酶活动降低,尿去甲肾上腺素、中枢代谢产物及外周代谢产物排出量降低,交感神经的反应相对减弱,而副交神经的反应相对增强。另外还发现吸气时有交感神经兴奋、呼气时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现象,练功有可能通过延长吸气或呼气时间来调整和增强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练功能使心搏出量增加,心搏指数和心脏指数增加,左心泵力增强;气功可使血管弹性扩张系数增加,主动脉排空增速,总外周阻力降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小板聚集性降低,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心率减慢,心律变齐,增强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练功对呼吸频率由练前的16次/min减至5~7次,个别可降至4次/min以下,膈肌活动度则明显增大,比不练功的正常人高出3~4倍,从而增加了潮气量,呼出肺泡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血氧浓度增加,身体耗氧量减少,能量代谢率亦降低,这种低代谢生理状态可减少机体消耗,有利于精力储备。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练功时唾液淀粉酶含量及活性均较练功前明显增加,练功中意守丹田,调整腹式呼吸,可直接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膈肌活动范围的增大,腹腔内压周期性变动,对胃、肠、肝、胆和胰腺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6.气功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练功既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溶菌酶含量增高,同时又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增高,血细胞黏附抑制试验降低,植物血凝素皮肤试验正常反应例数增加,高反应例数降低。
7.气功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练功者5-羟色胺代谢水平为一般人的2~3倍,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水平只有一般人的60.0%左右,皮质激素、生长素分泌减少,蛋白质更新变慢;气功还能改善老年男性性腺的分泌功能,使雌二醇水平、雌二醇与睾酮比值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降低,气功对血浆皮质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二、练气功的原则
(一)松、静为主
松是前提,静是基础。无论练哪种功,都须先使躯体和精神放松,在练功的整个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和思想情绪的紧张均须排除,只有放松,才有利于入静,思想入静,又有利于放松。能认识到松、静的重要性,又能贯穿于练功的整个过程,就不会在练功时出现偏差。
(二)意、气相依
“意”是指思想,意念;气之所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呼吸之气;二是练功时体内所产生的效应,通常称之为“内气”。在练功中,应充分发挥意念的主导作用,用意念去影响呼吸,“以意领气”,“气意合一”,主动地控制呼吸,做到既练意又练气,从而调节生理功能,恢复身体健康。
(三)循序渐进
各种功法,均有其规律性,有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必须按照各自的要领和步骤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切不可越级速达,急于求成。
(四)动、静结合
气功分为静功和动功,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静功本身就有动,如走式、太极棒、太极尺,动功中的调心要求静,动静结合对延缓衰老、治病健体能起到积极作用。目前有主张在练静功之前或其后加练太极拳、八段锦等动功,有利于肌肉、关节及内脏功能的提高。
(五)练、养相兼
气功属于养生学范畴,所以在练功过程中不能急躁,应练、养相兼。其含义有二:一是在练功过程中要注意修身养性、勿急少怒、虚怀若谷、饮食有节、起居规律,保持身心协调;二是练功中暂不能入静,亦无须急躁,可通过闭目养神,逐步放松入静,终会获得最佳效果。
三、气功三要素
无论练静功或动功都须注意气功的三要素,即调心、调息、调姿(调身)或称练意、练气、练身。
(一)练意(调心、入静)
精神内守、意念入静是气功的最基本功夫,练功效果取决于入静的程度,越静则效果越好;反之,则差。入静是大脑皮质进入了保护性的抑制,心无杂念,意念集中,只注意呼吸或一般常讲的意守丹田,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的感觉减弱,甚至连位置感或重量感都消失,入静方法常用者有5种。
1.意守法 意念高度集中于丹田或脐下1.5寸的气海穴,要排除一切杂念,但不能过分用意而要松、静自然,似守非守,若即若离。
2.随息法 意念集中在腹式呼吸的起伏上,但不能加以指挥,以便形成意、气合一,达到入静的目的。
3.数息法 一呼一吸为之一息。默数呼吸次数,一至十,十到百,数至耳无所闻,目无所视,心无所想,自然达到入静。
4.默念法 如默念“松静”二字等,默念的字句要单纯,其目的是用一念代万念,以助入静。
5.听息法 耳听一呼一吸的下落,以听不到为好,在听不到的情况下去听,有助于入静。
(二)调息(呼吸)
锻炼呼吸是气功疗法的重要环节,通过将胸式呼吸练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以扩大肺活量,促进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吸收,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的呼吸方法有以下6种。
1.顺呼吸法 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突,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凹,膈肌上下移动与腹肌前后运动幅度递增,逐渐练成腹式呼吸。
2.逆呼吸法 与顺呼吸法相反,吸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凹,呼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凸,比顺呼吸法的运动幅度大。
3.停闭呼吸法 又分2种。
(1)吸→停→呼 在一吸一呼之间有停顿,有意拉长呼气时间。
(2)吸→呼→停 在一吸一呼两呼吸之间有停顿,有意拉长吸气时间。
4.鼻吸、口呼法 正常人的呼吸是鼻吸鼻呼,当呼吸道疾患、鼻腔狭窄、呼吸不畅时可用鼻吸、口呼法。
5.气通任、督脉法(又名小周天呼吸法)用逆呼吸法鼻吸气时,以意领气,意想气到丹田,后下至会阴;由口呼出气时,以意领气,意想气由会阴循脊柱至头顶百会。
6.潜呼吸法 是练顺呼吸法或逆呼吸法后自然出现的一种呼吸法。吸气绵绵,呼气微微,息息均匀为其特点,在呼出与吸入时,手拭于鼻没有明显感觉,故称潜息法。
脑血管病与心血管病用顺呼吸法和逆呼吸法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以停闭呼吸法较好,呼吸系统疾病以鼻吸、口呼法为好,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及颈椎病以小周天呼吸法较好。
(三)调身(姿势)
调整呼吸是静功的第一步,摆好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调息和调心的先决条件,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动功的练姿比较复杂多变,适合颈椎病者有八段锦等,将在后文另加叙述,而坐式、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式、侧卧式和走式都是练静功的姿势。
1.坐式 端坐在与膝同高的凳子上,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足平着地,大腿屈曲与躯干呈90°角,双手掌心向下平放于膝盖上,亦可握拳置于小腹前,收回下颌,垂肩含胸,口眼微闭,舌抵上腭。
2.自由盘膝 端坐于木板上,两小腿交叉,大腿呈八字形,自然盘坐,两手置放于小腹前。
3.单盘膝 与自由盘膝唯一不同的是一侧小腿放在另一侧小腿的上面。
4.仰卧式 仰卧于木板床上,上半身垫高呈斜坡状,双腿伸直,足尖向上,两手沿大腿外侧平放,掌心向上。
5.侧卧式 侧卧于木板床上,头枕平,上身躺直,上腿弯曲放在下腿上,上面的手放臀部,下面的掌心向上放在枕头上,以右侧卧较好。
6.站式 最常用的是三圈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稍向内,膝微屈,含胸挺腰,两臂抬起,手与肩平,肘比肩低,两手相距0.3m,掌心相对,手指稍曲如抱大球状,口眼微闭。
7.走式 静站2~3min后,左腿向前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身子和两手向右摆动,鼻吸气,口呼气,当左脚落实后,再将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仍先着地,身子和两手向左摆动,鼻吸气,口呼气,如此,一步步向前走,一次可走30min。
四、松静功
松静功由准备、调姿、放松、呼吸、静坐与收功6项组成。
(一)准备
排除杂念和干扰,思想集中于练功上。
1.练功环境必须整洁安静,空气新鲜。
2.宽衣松带,解除束缚。
3.安定情绪,精神愉快。
(二)调姿
姿势端正,易于入静,坐姿应选用宽凳子或椅子,高度适宜,以能使练功者膝关节屈曲90°为标准,头、颈、上身与凳面基本保持垂直,不偏不斜地端坐着,不能挺胸,胸部稍向前俯,臀部向后微凸,但背部不能弯曲,两手重叠掌心向上放于双大腿根部,姿势摆端正后,两眼微闭,注视鼻尖,口轻合,舌抵上颚。
(三)放松
放松是练一切功的基本功,主要是消除所有紧张,达到全身放松,要求自然舒适,气沉丹田。
除了坐姿外,还可采用卧姿、站姿和走姿。放松的顺序是自头部向脚下,逐步放松全身,松肩垂肘,胸部放松内含,腹部放松回收,腰部放松伸直,全身无紧张不适之处,精神放松,面带微笑。
(四)呼吸
用顺呼吸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放松得愈好,入静就愈快,做到呼吸自然柔和,舒适自得,使气沉丹田。
呼吸是练功的自然环节之一,没有呼吸的锻炼,就没有治疗效果,但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每次练呼吸20~30min即可。
(五)静坐
继呼吸法之后接着练静坐,开始时用意守丹田法进一步消除杂念,直至杂念完全消失,就到了入静。静是相对的,不能要求过高,有些人练功时虽未达到理想的静,用意守法或随息法等一念代万念,也可收到一定的疗效。
(六)收功
练完功不要急于起来,用一掌心按在肚脐上,另一掌心贴在下面这只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以肚脐为中心由内向外、由小到大缓慢地向左划圈,左转30圈,稍停后,再由外向内、由大圈到小圈、右转30圈,划到肚脐处停止,收功,而后可活动身体;亦可练拳或慢跑步,收效则更大。
五、八段锦
为动功种类之一,适于颈椎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及中老年人的防病健身。
练八段锦时思想要集中,使精神安定下来,呼吸应缓慢,闭口,舌抵上腭,唾液满口时可咽下,练完后应散步数十分钟。也就是说练八段锦首先要调心,精神安定,思想集中后调息(鼻吸口呼)与调姿同时进行。可练1段、数段至全部练完。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手托天有调三焦、和脾胃、宣肺气的功效,可治疗胸闷、腹胀、食欲减退、肩背疼痛等疾患。
1.准备 取直立姿势,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下垂,两目向前直视。
2.动作 双臂弯曲,掌心向上,胸前平举,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尽量上托,同时吸气抬头,眼看手背,脚跟抬起稍离地。
3.还原 呈准备姿势,同时呼气,连做8次。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左右开弓有扩张胸廓,活动肩、肘、膝、髋的功效,可治疗慢性肺部疾患和肩、肘、髋、膝关节病。
1.准备 两腿分开、下跨成骑马势,双手握拳平放胸前,同时呼气。
2.动作
(1)左臂向左外方伸直,拳眼向上,示、拇二指翘起,双目直视示指;
(2)右手半握拳,由左胸前如拉弓状,慢慢拉至右胸前,拉弓时吸气。
3.还原 呈准备姿势,呼气。
左右共轮换8次。
(三)调理脾胃举单手
举单手有调理脾胃、活动肩臂之功效,可消食祛积,减轻肩背疼痛。
1.准备 取直立姿势,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平屈胸前,掌心向上,指尖相对。
2.动作 左手掌心向上托,同时吸气,右手翻掌,掌心向下压。
3.还原 呈准备姿势,同时呼气。
左右轮换8次。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
向后瞧有锻炼颈部肌肉、清肺气、宁精神的功效,对慢性期的颈椎病有协助治疗作用。
1.准备 取直立姿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吸气。
2.动作 头慢慢向左转,眼向后看,同时呼气。
3.还原 呈准备姿势,同时吸气。
左右轮换8次。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摇头摆尾有强肩、臂,壮腰、背的功效,治疗颈椎病与腰肌劳损。
1.准备 骑马势,双手分放在两膝上,同时吸气。
2.动作 屈左臂,上身尽量向左弯,同时呼气,右臂挺直。
3.还原 呈准备姿势,同时吸气。
左右轮换8次。
(六)抱项七巅百病消
抱项七巅有强颈、项,壮腰、膝的功效,可治疗颈、腰部疾病,尤其对生理曲度消失的颈椎病患者可多作或有空反复单练此段。
1.准备 直立姿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交叉抱项,呼气。
2.动作 颈向后抵,手向前托,双膝挺直,两足跟慢慢离地,足尖着力,同时吸气。
3.还原 成准备姿势,同时呼气。
连做7次。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
有增强手臂力量,扩张胸廓,强壮肩、胸、背、腰的功效,可防治肢体瘫痪。
1.准备 骑马势,两手握拳放在腰侧,吸气。
2.动作 左手向左前方用力击出,拳心向下,同时呼气,并立即收回。
3.还原 呈准备姿势,同时吸气。
左右轮换,连做8次。
(八)两手攀足固肾腰
有固肾、养精、强腰、壮膝的功效,可治疗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疾患。
1.准备 两足并立,双臂平屈,掌心向上置于上腹前。
2.动作 直腿,向前弯腰,翻掌,手指翘起,掌心向下按,争取触到足背,同时呼气。
3.还原 呈准备姿势,同时吸气。
连做8次。
六、自我按摩
(一)准备
准备姿势取坐位或站位,松、静,自然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到按摩动作上。
(二)按摩方法
1.干洗脸 双手对掌搓热,然后两手掌同时分别擦摸两侧面部,先由下向上擦,再由内向外旋转擦,使面部发热为止,有美容减皱功能。
2.开慧眼 用双手拇指在印堂穴(两眉头连线中点)处向上推抹8~12次,可治疗头痛、眶部痛和眼涩。
3.摩太阳 双手中指或示指上下推摩两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眦间外侧约1寸之凹陷处)8~12次,可治疗头痛。
4.鸣天鼓 两手掌按着左右耳朵,两中指放在枕骨上,示指放在中指上,然后再由中指上滑下弹击打风池穴8~20次,弹击时发出咚咚响声,故称鸣天鼓,可改善椎-基底血液循环。
5.叩门齿 用左、右示指端分别叩击上门齿8~12次,亦可用左示指叩1次,右示指叩1次,交替进行共16~24次,能促进垂体等内分泌功能。
6.拿肩井 用一手拇指在前,示指、中指在后,拿着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最高处),使其十分酸胀,提拿8~12次,然后用另一手拇指与示、中指提拿对侧肩井穴,可治疗根型及颈型颈椎病。
7.揉迎香 先将两手搓热,再用两拇指侧面沿着鼻梁两侧同时轻抚21次,继而用两示指尖同时在迎香穴上捏9次,再揉9圈,可防治感冒,又能很好活动肩关节,治疗肩臂痛。
8.梳头皮 将两手示指至小指弯曲呈钩状,以八指指甲从下向上往后梳,先梳头顶部,再梳鬓角部,后梳两侧部,可治头痛、头晕。
9.拔耳孔 用两手示指各插入同侧耳孔内,继而拔出,连续插拔9次,对耳鸣、耳聋、头晕及平衡失调有治疗作用。
10.摩耳轮 双手五指伸开自下而上反复摩擦两侧耳轮,促进其血液循环,可防治耳郭冻伤。
11.转眼球 双眼同时向左转8~12次,再向右转8~12次,保持双眼球转动灵活、炯炯有神,可防治屈光不正。
12.扶颈项 用拇指对示至小指抓捏项部两侧,由上向下;亦可用手掌根部对四指由下向上抓,反复8~12次;亦可左、右手交替进行;还可双手十指交叉搬扶项部向前,而头向后伸,反复8~12次。可缓解项强不适。
13.捏鼻梁 用拇指、示指从内眦下开始,由上向下捏揉鼻两侧8~12次,亦可用双拇指,指指关节屈曲,沿鼻翼两侧上下反复摩8~12次,可防感冒及治疗慢性鼻炎。
14.揉肚腹 双手搓热后,手指伸开并拢和手掌一起从右下腹开始向上按揉至肋弓下,再由右肋下向左揉,继而由左肋弓下揉至左下腹。左、右手可交替揉8~12次。可增强肠蠕动,助消化,防便秘。
15.提谷道 有意识地上提肛门括约肌,经常锻炼可防止因括约肌松弛而引起的大便失禁。
16.兜阴囊 睡前或早上醒后用拇指从上方圈着阴茎,其余四指由下后方兜着阴囊向前上方一松一兜,有防治慢性前列腺炎的功效,又能增强尿道括约肌的作用。左、右手皆可。若用非利手,还能起到开发非优势大脑半球功能的效果。
17.按足三里 用拇、示或中指尖(指腹)按压足三里,可按同侧,亦可按对侧,拇指按累了,换示指,示指按累了换中指。多用非利手(多数人的左手,左撇子者的右手)按压,亦有利于非优势半球功能的开发。既增强消化功能,又能提高免疫力。
18.捅涌泉 将左足盘放在右腿膝部,用右手拇指、示指或中指按摩左足涌泉穴(俗称足心),三指可轮替,避免疲劳,按摩10次后可将右足放在左膝上用左手按摩右足心。经常做可锻炼上肢诸关节,增强免疫力,提高各系统功能。
第六节 矫形器(支具)疗法
矫形器作为一种以减轻四肢、脊柱骨骼肌系统的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体外支撑装置,因此也叫“支具”。
一、矫形器的分类与名称
按照人体使用部位分类,矫形器分为上肢矫形器、脊柱矫形器、下肢矫形器;按其医疗目的分为医疗用矫形器(在医疗阶段完成之前使用的矫形器,或纯粹作为治疗手段之一所使用的矫形器)、医疗用临时矫形器(使用简单的材料在短时间内可以制成的医疗用矫形器)、康复用矫形器(医学治疗结束后,在变形或功能障碍相对稳定后,为提高日常生活动作能力而使用的矫形器);根据矫形器的使用目的,又分为固定性矫形器、保持用矫形器、矫正用矫形器、免荷式矫形器、步行用矫形器、站立位保持用矫形器、牵引式矫形器等。并且,按照制作矫形器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还可分为塑料矫形器、金属矫形器、金属框架式矫形器等。
按其材料的弹性,矫形器又可分为软性矫形器和硬性矫形器。更进一步,也可根据矫形器的制作方法分类。实际上,世界上各种矫形器的分类与名称是比较混乱的。特别是各种医疗用矫形器,大多以矫形器的设计发明者或发明地的名字命名。
二、颈椎支具
(一)颈椎支具的作用
颈部支具常用于各种类型的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和颈椎结核等,作为保守治疗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颈椎支具的作用有:
1.对颈椎起制动和保护作用,纠正椎间关节错位,增加颈部的稳定性,使局部软组织得到休息。
2.有利于缓解肌肉痉挛,并减少由于颈部不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致痛物质,减轻对神经根和交感神经的刺激,缓解疼痛。
但长期使用可引起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不利于颈部功能的恢复,需要注意。
(二)常用的颈椎支具介绍
1.颈托 颈椎矫形器中,安装在颈部、围住颈椎,以限制颈部运动、同时减轻头部重量加给颈椎的负担为目的矫形器,叫作颈托。颈托有带颌托的、不带颌托的、高度可调的、软性的等形式。
2.费城颈托 是采用一种叫作普拉斯塔佐特(plastazote)的聚乙烯泡沫板成型加工制作的颈托,对颈椎正常的屈伸运动可限制到30%左右,而对回旋、侧屈的限制力较小,穿着感好为其特点。
3.模塑式颈椎矫形器 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等颈部需要完全固定和免荷的情况,通常包覆到胸廓的上部。多用于颈椎术后,但这时需要在术前就进行石膏取型。
4.带金属支条的颈椎矫形器 是在头的前后竖置数根支条的矫形器,通过调节支条的高度来调节颈椎的屈曲伸展角度。根据支条的数目分别称为四支条、三支条、一支条颈椎矫形器。该矫形器除了能够调节颈椎的屈曲伸展角度之外,同时还能限制颈椎的回旋与侧屈运动、减轻头部重量加给颈椎的负担以及牵引颈椎。其特点是各个支条的长度可以单独调节,便于得到理想的对线和所要求的牵引程度。
5.索米矫形器 是金属支条式颈椎矫形器的一种,为胸骨、枕骨、下颌骨固定矫形器。通过调节颌托与枕骨托的高度,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所要的颈椎屈曲伸展角度。
该矫形器的背部是用带子固定的,没有金属部件等硬物,所以可在卧床时使用。而且还有穿脱容易、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
6.头环式颈胸椎矫形器 用于颈椎需要完全免荷和固定的情况。所谓头环(halo,又称哈罗圈)是指用销钉固定在颅盖骨上的金属制圆环,用支条与胸椎矫形器连接。颈椎的前屈、后伸、侧屈以及回旋完全被固定,多用于颈椎外伤或颈椎术后须强行外固定的情况。
这种矫形器的装用和调节需要专门的技术,而且存在着如果长期使用会降低头部、颈部、躯干的活动能力以及使肌力弱化的缺点。
7.颈枕 是用于治疗肌性斜颈或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矫正枕。尤其作者发明的颈枕,用不收缩或扩张的棉布缝成33cm长,直径30~31cm的代子,内装决明或女贞子1500g,蹲实扎紧,仰卧,枕在颈部,一天4~6次,每次30min,对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与消失者交果很好。
第七节 颈椎病的药物治疗
由于颈椎病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相应的治疗措施亦多样化,尤其在慢性期,药物治疗就不像其他许多疾病那样显得那么重要,而急性期除了前六节所述治疗措施外,配合适当药物治疗,还是必不可缺少的。
有关药物治疗,不外乎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依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佳,同时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日本、韩国、法国等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的研究中医药,力求获得辉煌的成果。现在国内各种中成药制剂大量上市,不少西医师亦开中药制剂,但并不甚了解其中所含成分与药理作用,一个处方中能开2个以上甚至多达5~6种不同名称的中成药或中药制剂,难免有些中药重叠使用,它们中间是协调作用或是拮抗作用,有无配伍禁忌和副作用,并不了解,那种认为中药无副作用的看法是错误的,即使无副作用,起码也是一种浪费,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由于颈椎病的分类种类很多,目前已认识的颈椎病多达375种,在此,不宜笼统叙述,待各论讲颈椎病每一型时再加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