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文化研究动向

海洋文化研究动向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海洋文化研究中,民俗、民间信仰研究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出版有众多研究成果。通过海洋考察日本文化成为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韩国海洋文化研究中较为活跃的是以岛屿为中心的研究。海洋文化的这些特点,促使学者们扩大研究范围,将研究的视角扩展到国外,进行各地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日韩学界对中国的研究往往以舟山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海洋文化研究动向的变化可以看出,海洋文化研究从区域文化的探讨开始,对调查
海洋文化研究动向_韩国研究丛书53:韩国研究(第12辑)

海洋史研究强调的是围绕海洋发生的历史,侧重点在历史本身,有助于我们从宏观视角理解围绕东海发生的历史事件,对研究海洋人文社会科学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仅仅有宏观层面的理解,不能说全面理解了海洋文化本身。海洋文化是生活在海洋世界的人们长期与海洋共生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什么是海洋文化?

国内通行的海洋文化定义是: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缘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化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

韩国学者则从空间概念出发提出了更加细化的海洋•岛屿文化概念。指出海洋文化是关注海的空间性的概念,岛屿文化是关注岛或岛的空间性的概念,另外还有海陆相交的滨海地区的沿岸文化。这些概念都是与海有关的文化,在空间上又有所不同,可根据议论的具体对象,使用不同的概念[2]

日本学者则指出东海海域内各地居民拥有共同的东海基层文化,提出东亚地中海海域文化的概念[3]

各地学者所给出的定义和概念出发点不同,但都是围绕着海洋与人的生活展开的。海洋文化是人类在适应海洋环境过程中生成的文化。包括人和物往来、渔业文化、海洋信仰、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海洋文化的研究不仅需要宏观领域海洋史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海洋人类学、水中考古、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国内关于海洋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交流和民间信仰、民俗的角度进行的。海上文化交流方面的论著主要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曲金良主编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6卷,从东北亚海上交流的角度探讨中国海洋文化;关注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有《福建海洋文化研究》,《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等[4];中韩海上交流方面,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与论文集[5]

在海洋文化研究中,民俗、民间信仰研究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出版有众多研究成果。如《中国民间海洋信仰与祭海文化研究》[6]涉及地域与海神崇拜、妈祖信仰与流传、祭海习俗、仪式与传统、祭海文化资源、多元性与综合利用等多方面内容。区域性民俗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出版有反映东海、山东、浙江等地海洋民俗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各地海洋民俗文化[7]。海洋信仰方面,以妈祖信仰为中心,发表有大量的前期研究成果。此外也有部分零星的关于东亚海神比较,地方海洋民间信仰方面的研究[8]

日本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海洋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海洋考察日本文化成为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从海上看到的日本文化》,《海与列岛文化》等研究关注海与日本文化的密切关系,从海洋的角度解析日本文化[9]。在日本海洋文化的研究中更侧重的是作为海洋文化主体的海民及海洋生活本身。家族与亲族组织、社会结构、民间信仰等人类学研究方法同样在渔村田野调查中得到重视和应用。此外,考察渔民社会性格及文化的海洋人类学自1970年代以来得到了普及[10]。海洋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渔业技术、信仰传承、渔民三个领域。内容细分为鱼类分布、渔捞组织、渔业权、渔村、渔民信仰、渔业打捞方法、渔具、渔村民俗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11]

韩国海洋文化研究中较为活跃的是以岛屿为中心的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民俗文化、信仰、文化生态、渔业等方面。韩国海洋民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韩国渔村,在对渔村进行民俗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民俗学方面的论述[12]。个案研究以民俗信仰为中心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关注作为共同体信仰的民间信仰形态,作用等问题[13]。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院从2001年起出版岛屿海洋学术丛书,到2012年年底已出版25部专著,内容涵盖了渔捞、民俗、海洋史等方方面面,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韩国海洋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14]。韩国代表性的海洋文化方面学术杂志有济州岛大学的《耽罗文化》和木浦大学的《岛屿文化》。

中日韩三国以民俗、民间信仰为中心的海洋文化研究,通过实地田野调查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传统的渔业生产生活方式及渔村日益消失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抢救性的调查研究。需要指出的是,众多海洋文化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生活在海洋的人本身,对人与海洋的相互依存、海洋自然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关注并不是很多。且研究多为个案性的研究,概念与理论,方法论等综合性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与加强。

海洋文化是不断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开拓性、包容性等特点。海洋文化的这些特点,促使学者们扩大研究范围,将研究的视角扩展到国外,进行各地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成为海洋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日韩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建交较早,早在1970年代开始进行学术交流与调查比较研究。日韩比较研究主要考察民俗与信仰的相似之处。渔捞民俗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渔捞信仰为中心展开,包括船神信仰、海岛堂祭等方面的内容[15]。此外韩国西南海域、济州岛与日本冲绳地区文化方面的相似性受到学界重视,成为比较研究的热点之一,出版有众多的研究成果[16]

中日,中韩比较研究主要是以观音信仰,妈祖信仰为中心展开,探讨海神信仰在东海海域的交流与传播问题[17]。在中日、中韩比较研究中,浙江舟山地区作为东海文化交流的中心,受到学界的关注。日韩学界对中国的研究往往以舟山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舟山成为中日韩学者开展共同调查研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典型研究对象[18]。对舟山地区的关注,反映出舟山地区在东亚海洋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舟山的重要性体现在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大陆先进文化与东海海洋文化接触与交流的中间节点。

随着比较研究的深入,日本学界提出了东海海洋文化圈等理念[19],成为推进中日韩三国共同合作研究的新的视角。如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组织《东方地中海基层文化研究》(2011—2012年)项目,组成由中日韩三国学者构成的共同研究队伍,对中国泉州•厦门•台海地区、日本冲绳•九州地区、韩国全罗道•济州岛地区的民俗,信仰进行人类学,民俗学方面的比较研究。在探讨东海海域相通的基层文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从海洋文化研究动向的变化可以看出,海洋文化研究从区域文化的探讨开始,对调查岛屿或渔村进行渔捞民俗、信仰等方面的研究,明晰调查区域海洋文化的特征、性质等。由于海洋文化的开放性,海洋文化研究逐步从区域研究扩展到比较研究。并从初期的个案比较研究向综合性比较研究扩展,开始思考和探讨东海海域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注释

[1]曲金良:《海洋文化与社会》,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2]李京烨:《韩国岛屿•海洋民俗研究的视点与焦点》,《岛屿文化》总第32辑,2008年,第46—47页。

[3]野村伸一:《从日本、中国、韩国看海域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庆应义塾大学东亚研究所第26届学术大会发表论文,2011年6月25日。

[4]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州市委员会编:《福建海洋文化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柳和勇:《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

[5]沈善洪主编:《中国江南社会与中韩文化交流》,杭州出版社1997年版;杨渭生:《宋丽关系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金健人:《中韩海上交往史探源》,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金健人主编:《中韩古代海上交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6]时平、陈雅君主编:《中国民间海洋信仰与祭海文化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

[7]姜彬主编:《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山曼,单雯:《山东海洋民俗》,济南出版社2007年版;徐波:《浙江海洋渔俗文化称名考察》,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金庭竹:《舟山群岛 海岛民俗》,杭州出版社2009年版。

[8]金涛:《东亚海神信仰考述》,《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3期;倪浓水:《论浙江海洋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人造神”现象》,《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9]大林太良:《海から見た日本文化》,东京:小学馆1992年;网野善彦:《海と列島文化:東シナ海と西海文化》,东京:小学馆1992年等著作。

[10]西村朝日太郎:《海洋民族学》,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74年版。

[11]这里仅举部分研究成果。牧田茂:《海の民俗学》,岩崎美术社1968年版;堀田吉雄:《海の神信仰の研究》,光书房1979年版;龟山庆一:《漁民文化の民俗研究》,弘文堂1986年版;谷川健一:《古代海人の世界》,小学馆1995年版;网野善彦:《海民と日本社会》,新人物往来社1998年版;池田哲夫:《近代の漁撈技術と民俗》,吉川弘文馆 2004年版;小岛孝夫:《海の民俗文化:漁撈習俗の伝播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明石书店2005年版。

[12]研究成果有全京秀:《韩国渔村的低开发与适应》,首尔:集文堂1992年版;权三文:《东海岸渔村的民俗学理解》,民俗苑2001年版。

[13]崔德源:《多岛海的堂祭》,学文社1983年版;河孝吉:《韩国的丰渔祭》,大院社1998年版;李仁和:《内浦地区村落诸堂的民俗地理》,民俗苑2007年版。

[14]《岛屿海洋文化》研究丛书1~11辑,由景仁文化社出版,12辑开始由民俗苑出版。

[15]龟山庆一:《日•韓漁撈習俗の比較をめぐって》、《日本民俗学》第总109辑,1977年;朴桂弘主编:《比较民俗学》,萤雪出版社1984年版。

[16]全南大学湖南文化研究所•南岛民俗学会编印:《韩•日文化比较的课题与展望——湖南地区与冲绳地区》2001年;冲绳•韩国比较社会文化研究会编:《韓国と沖縄の社会と文化》,第一书房2001年版;津波高志编:《東アジアの間地方交流の過去と現在》,彩流社2012年版。

[17]山内晋次:《航海守護神としての觀音信仰》、《古代中世の社会と国家》,清文堂出版;藤田明良:《日本近世における媽祖と船玉神信仰》,黄自进主编:《近现代日本社会的蜕变》,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2006年;金仁喜:《韩•中海洋信仰的性格与传播》,《韩国民俗学》总第33辑,2001年;高惠莲:《东中国海的妈祖信仰》,《岛屿文化》总第25辑,2005年。

[18]田岛佳也:《中国東南部•浙江省舟山群島の伝統的造船所と漁村 :舟山本島•朱家尖島の場合》,《歴史と民俗:神奈川大学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論集》总第14辑,1997年;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所编印:《韩•中学者共同研究的舟山群岛海洋民俗》,2005年;郭万平,张捷编著:《舟山普陀与东海海域文化交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下野敏見:《東シナ海文化圏の民俗:地域研究から比較民俗学へ》,未来社1989年版;野村伸一:《東シナ海文化圏—東の〈地中海〉の民俗世界》,讲谈社201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