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正常成人心电向量图
正常成人的心电向量图应包括P环、QRS环、TG以及ST向量。
一、P环
心房激动开始于窦房结的部位,然后以扇形向右心房、房间隔和左心房传播而产生P环。P向量环初始向量指向左前,代表右心房激动,以后转向后、下、左,代表左心房激动。正常P向量环很小,呈狭长的椭圆形,需加以放大后才能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量。通常P环在前额面最大,其最大向量指向左下,其振幅不超过0.2mV,均呈逆钟向转动,P环运行时间不大于0.10s,若超过此数,则提示心扩大。水平面P环最小,先向左前逆钟向运行或成“8”字形,最大向量一般不超过0.1mV。前额面及水平面绝对不应成为顺钟向运行。右侧面的P环先向前,后向后,呈顺钟向运行,最大向量指向下或稍偏前或稍偏后,振幅一般不0.18mV。右侧面的P环是绝对不应成为逆钟向运行。
二、QRS环
QRS环是心室除极产生的向量环。
(一)方位 QRS向量环初始向量(30ms内)大部分由心室间隔及室壁旁区的除极所形成,方向都是向前的,可向下上或向上下,多数向右。正常成人75%位于右上前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Q向量。中段(30~70ms)向量,代表左右心室壁的除极,由于左心室壁心肌比右心室壁心肌厚得多(正常成人QRS环中段(最大),综合向量常以左心室游离壁形成的向量占优势,位于左下后部,即R向量。终末段(70~100ms)向量系心室及室间隔后基底部的晚期除极,位于后稍向左或稍向右、向上或向下,此为S向量,但位于右后方的面积不应大于QRS环总面积的20%。
(二)转向 QRS环的转向随着QRS环中段(最大)向量的方位而转变。由于正常QRTS环除极顺序的方向是:右、上前→左、下后→后、左或右、上或下,所以在横面均为逆钟向转,而右侧面为顺钟向转,唯有前额面变化较大。如前额面JQRS环最大向量沿着X轴或紧靠X轴(最大向量<45°),则环体呈逆钟向运行;如QRS环最大向量沿着或紧靠Y轴(最大向量>45°),则环体呈顺钟向运行;如QRS环最大向量位于Z轴、Y轴之间(45°左右),则环体常较狭窄,可呈“8”字型,其转向呈顺钟向转或逆钟向转。由于正常成人前额面QRS环最大向量位于44°±13°,所以顺转、逆转或呈“8”字形等,均属正常范围。
(三)形态 正常QRTS环体应呈环状,外形光滑,没有扭曲和异常的突然转向。老年人有时在QRS环上略有扭曲,此属正常。冠心病、心肌梗死、某些心肌病、心肌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如有明显的蚀缺,特别是两个面上均有蚀缺,则应综合临床,注意可能存在着局限性心肌梗死或坏死。
(四)转速和正常时限及振幅 正常QRS环的初始部分20ms内及终末部分30ms内运行缓慢,光点密集,主环体运行较快,光点较稀疏,在转折部可较慢。整个QRS环运转时间一般不超过100ms,但应用磁带记录和高倍放大时,个别正常人QRS环可达120ms,通常QRS时限增大随着光点密集出现的部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疾病,如光点在起始部密集为预激综合征;在中部密集并该密集部分偏于X轴左侧,则为左束支阻滞;如在终末部且密集部分偏于X轴的右侧,则为右束支阻滞。如QRS环运行时间较短,则无明显意义。
正常成人QRS环的振幅不应超过1.5mV,否则即为心室肥大(图4-10)。
图4-10 正常心电向量图一例
女,18岁,健康查体。P环:初段位于左、前、下,主环体位于左、后、下,时限正常。QRS环:初段位于右、前、上,主环体位于左、后、下;终末位于右、后、下。初始,终末向量光点密集。总时限<100ms(70ms)。T环:环体位于左、后、下。P、QRS、T主环体位于F面:左下(Ⅰ象限)。H面:左后(Ⅳ象限)。RS面:后下(Ⅱ象限)。VCG诊断:正常成人P、QRS、T环
(五)正常变异
1.年龄 正常婴幼儿,其心电向量图也在由“重量性右心室占优势”逐渐过渡到“左心室占优势”,故在判断小儿心电向量图时应考虑到这一点。青年人特别是体型瘦长的人,由于胸壁较薄,QRS环最大向量振幅可达到或高于正常高限,而40岁以上及老年人,其QRS环最大向量振幅有减低的趋势。Pipberger发现,在成年人,每10年平均约降低6.5%。由于上述特征,在诊断心室肥厚时,应考虑年龄这一因素(图4-11)。
图4-11 正常新生儿和儿童QRs向量环的发展趋势
2.性别 由于女性心脏比男性小,重量也较轻,故各项振幅偏低,QRS环初始向量更多是位于左方而不是右方,最大QRS向量及T向量更多偏向于后方。
3.向前向量增大 少数正常人,特别是瘦长青年人,上横面QRS环最大向前向量增长率,位于前方的面积>QRS环总面积2/3,最大向量方位>30°,或>45°,与右心室肥厚、后壁心肌梗死及右中隔支传导阻滞等相似,有人推测无器质性心脏患者出现向前向量增大,可能是由于左中隔支比其他分支较长之故。
三、ST向量
正常心室肌的电激动,自心室除极完毕到复极开始,有一短暂的电活动静止期,在心电向量图上,从QRS环的终点(J点)到T环的起点,即为ST向量,多数成人的ST向量电位较小,表现为QRS环的起点(0点)与P环的起点(E点)在同一点上,QRS环完全闭合,显示不出ST向量。但也有少数正常成人(特别是瘦长男性)可出现ST向量,表现为QRS环不闭合。因ST向量正常可达0.12~0.16s的范围,在这段时间内都属ST向量,一般选J点后的40ms或80ms的两个点,与QRS环的起点(0点)各连一垂直线,二点间的距离即为ST向量的振幅,其垂直线的方向即为ST是的角度,分析时,应标明ST40ms或ST80ms的环体测量点,正常成人的ST向量应位于左、下、前方,振幅小于0.1mV,超过这一范围,应视为异常。
四、T环
心室肌复极形成T向量环,由于心室肌的复极不通过特殊传导组织,而是由心肌通过ATP酶及K+-Na+泵的作用自行恢复到极化状态,所以复极所需时间长(260~400ms),振幅低,因而光点密集。在正常情况下T环运行方向应与QRS环的运行方向的最大向量相一致。T环最大向量的振幅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通常在0.35~0.75mV。T环的形态一般呈光滑椭圆形或菱形,在个别面上可以呈线形,但如三个面上均呈线形,即提示为不正常。另外还有一种T环是点状,即T环完全没有展开,可见于冠心病及心肌炎的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