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
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junctional ectopqc tachycardia,JET)与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PJT)的机制相同,均为交界区自律性增加或触发活动所致,从广义的角度也属于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与通常较为常见的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不同的是,JET心率通常更快。
一、病因及分类
(一)先天性JET 先天性JET首先由Coumel等在1976年描述,是一种罕见的心动过速,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在多中心研究中,婴儿中JET的平均心室率为230次/min(140~370次/min)。JET也可以在较大的儿童中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二)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后 JET是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后即刻出现的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手术后心律失常的8%。一般发生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24小时内,病死率较高。与其有关的心脏手术包括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矫正术(Mustard手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心内膜垫缺损手术、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畸形矫正术和右心房或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Fontan手术)等。矫正术后JET的心室率常超过140次/min,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自律性增高有关。
(三)老年人JET 在老年人中,JET多为良性,通常不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通常症状为心悸,或者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如果心动过速为无休止性,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二、心电图特点
除具备非阵发性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外,还有以下心电图特点:①心室率通常在110~250次/min,几乎均可见到房室分离。②QRS时间正常,为窄QRS波心动过速;③可有室房传导。通常最早逆传心房的激动位于QRS波前或隐藏在QRS波中。④心脏外科手术所致的束支阻滞或心率增快所致的功能性束支阻滞。
三、与临床的联系
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由于心率太快,患者可能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应积极控制心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