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临床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是致命的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机制,是各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展结果。抗心律失常药虽然有可能减少室速、室颤的发作,但不能有效地预防心脏性猝死。2005年ACC/AHA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将ICD植入列为有心脏骤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室速、室颤病史的心衰患者二级预防的Ⅰ类适应证;而LVEF≤0.3心功能Ⅱ级或Ⅲ级患者一级预防的Ⅰ类适应证;LVEF在30%~35%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患者一级预防猝死的的Ⅱa类适应证,说明ICD植入已列为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射频消融触发室颤的室性期前收缩,虽然有希望防治室颤的复发,但应当只在无力或坚决拒绝ICD治疗的患者。
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洋地黄中毒、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阿—斯氏综合征的过程中。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低温麻醉、电击、溺水、心血管造影,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素,异丙肾上腺素、三价锑、氯仿等药物中毒,心脏、胸部外伤、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钾、低血钾,严重缺氧等,均可引起。
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在临床上表现为脉搏突然消失,心音不可闻及,血压降至0,确诊需要依靠心电图。
在心室扑动时,应注意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相区别。后者心室率也常在180次/min左右,但QRS波群清楚,波间有等电位线,QRS波群与T波之间可以分清,而且QRS波群时限不如心室扑动波之长。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之间的区别也应注意。心室扑动波是连续而规则的畸形波,心室颤动波则为一系列波形、振幅及时距均不相等的不规则波形。
紧急直流电转复为其唯一的治疗手段。(陈清启王永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