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上性激动下传引起一部分心室肌除极完毕以后,另一部分心室肌才开始除极,导致心电图QRS波群中间出现等电位线的现象,称为同源性心室分离。窦性、房性或交界性激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首先将一侧心室肌除极,产生第1个QRS波群。QRS波群的时限代表整个心室除极的总时间。同源性心室分离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各种心肌病等严重的弥漫性心脏疾病,属于严重束支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的特殊心电图改变之一。
第四十九节 同源心室分离
室上性激动下传引起一部分心室肌除极完毕以后,另一部分心室肌才开始除极,导致心电图QRS波群中间出现等电位线的现象,称为同源性心室分离。同源性心室分离(Homology ventricularseparation)属于一种有特征性表现的心电图综合征,是严重室内传导阻滞的表现征象之一。
一、产生机制
一部分心室肌出现了延迟除极,是产生同源性心室分离的基本机制。窦性、房性或交界性激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首先将一侧心室肌除极,产生第1个QRS波群。另侧心室肌较晚除极,产生第2个QRS波群。因心室肌复极速度较慢,第1与第2个QRS波群的复极波重叠在一起,只有1个T波。
二、心电图特征
在室上性心律中,QRS波群分离出两部份:第1个QRS波群有最先除极的心室肌产生,第2个QRS波群由最后除极的心室肌产生,两个QRS之间有短暂的等电位段。QRS波群幅的大小,与心室肌除极的面积多少有关。QRS波群的时限代表整个心室除极的总时间。QRS波群时限越宽,心室除极的时限越长(图44-67)。
三、临床意义
同源性心室分离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各种心肌病等严重的弥漫性心脏疾病,属于严重束支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的特殊心电图改变之一。
图44-67 同源性心室分离
女性,63岁,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62次/min,V2导联QRS波群分裂成为两部分,均呈RS形,T波负正双相,Q-T间期0.50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