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不应期测定

心脏不应期测定

时间:2023-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测定不应期是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可了解各部位组织的传导功能和应激能力,对研究某些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测定各部位不应期时,检测部位的不应期必须长于其前部位的不应期,否则无法显示。出现房窦传导裂隙现象、房窦隐匿性传导、窦房传导阻滞、显著窦性心律不齐等因素,均影响正确测定窦房结有效不应期。

第三节 心脏不应期测定

测定不应期是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可了解各部位组织的传导功能和应激能力,对研究某些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不应期种类

根据心脏组织对期前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可形成三种类型不应期。

(一)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RRP) 指心脏某组织在应激后一段时间内,虽然能够再次应激,但传导速度显著减慢的时期,以该组织传导发生延缓时的最长期前刺激偶联间期表示。

(二)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 指心脏某组织在应激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再次应激的时期,以该组织发生传导阻滞时的最长期前刺激偶联间期表示。

(三)功能不应期(Functional refractory period,FRP) 指激动能连续两次有效通过心脏某组织的最短时距,以能引起该组织连续两次应激时的最短期前剌激偶联间期表示。

二、各部位不应期测定方法

一般采用S1s2负扫描刺激法进行测定。测定各部位不应期时,检测部位的不应期必须长于其前部位的不应期,否则无法显示。

(一)窦房结不应期 只能间接测定窦房结有效不应期(Sinus node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SNERP),相对不应期和功能不应期无法测出。当出现P2呈插入型房早时(P1P3=POPO)最长的S1s2间期即为SNERP。正常范围<360ms,如>500ms可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出现房窦传导裂隙现象、房窦隐匿性传导、窦房传导阻滞、显著窦性心律不齐等因素,均影响正确测定窦房结有效不应期。

(二)心房肌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 ①相对不应期:出现P2波时限>P1波时限时最长的S1s2间期;②有效不应期:为S2后不再出现P2波时的最长S1s2间期(图66-6);③功能不应期:能出现P2波时最短的S1s2(P1P2)间期;④正常范围:RRP 240~370ms;ERP 230~360ms;FRP 240~270ms。

(三)房室交接区顺向不应期(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s along the refractory period) ①相对不应期:为出现P2-R2>P1-R1或P2-R2延长时最长的P1P2间期;②有效不应期:为P2波后不再出现R2波时最长的P1P2间期;③功能不应期:为P1P2能连续下传时产生的最短R1-R2间期;④正常范围:R-RP 400~650ms;ERP 220~450ms;FRP 210~500ms。

(四)房室结快径路不应期(A-V node fast pathway refractory period) ①相对不应期:为P2-R2跳跃延长前出现P2-R2>P1-R1时最长的P1P2间期;②有效不应期:为P2-R2发生跳跃式延长时最长的P1P2间期(图66-6);③功能不应期:P2-R2跳跃延长前出现P1P2能连续下传的最短R1R2间期。

(五)房室结慢径路不应期(Atrioventricular nodeslow pathway refractory period) ①相对不应期:常被快径路传导掩盖无法测出;②有效不应期:P2-R2跳跃延长后R2波发生脱漏时最长的P1-P2间期;③功能不应期:P2-R2跳跃延长后P1-P2能连续下传形成的最短R1-R2间期。

img1732

图66-6 房室结快径路ERP,慢径路ERP短于心房ERP

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患者,基础刺激周长600ms的S1s2程控期前刺激。A示S1s2 350ms时S2-R间期200ms,激动沿房室结快径路顺传。B示S1s2 340ms时,S2-R间期突然跳跃延长至340ms,表明快径路进入有效不应期,激动沿慢径路顺传,随后诱发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双极食管导联中R-P间期140ms)。C示S1s2 330ms时,S2后的P2波消失,表明心房进入有效不应期无法应激,慢径路因有效不应期短于心房,无法显示。

(六)束支不应期 ①相对不应期:R2出现不完全性或完全性(两侧束支传导速度互差>0.04s)束支阻滞图形时最长的P1P2间期;②有效不应期:R2出现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时最长的P1P2间期;③功能不应期:R2呈束支阻滞图形前P1P2能连续下传的最短R1R2间期;④正常范围:ERP:RBBB 230~480ms;LBBB 200~450ms。

(七)房室旁路顺向不应期(Forward accessory pathway refractory period) ①相对不应期:无或不易测出;②有效不应期:R2波预激图形突然消失时的最长P1P2间期(APERP>AVNERP时S2-R间期与QRS波群形突然恢复正常,APERP<AVNERP时S2后QRS波群消失);③功能不应期:R2波连续呈预激图形时的最短的P1P2间期;④正常范围:ERP:(290±50)ms,<250ms为短不应期,心房颤动时极易引起心室颤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