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运动创伤的一般检查
一、采取病史
采取病史时,首先应了解伤员从事的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的年限。需详细记录受伤的主要原因、伤后表现及其治疗处理情况等。此外,还应详细询问训练或比赛组织得是否合理,场地卫生要求如何,对手动作粗野程度等等。
1.受伤时间
一般认为,骨折、脱位在3周以内为新鲜损伤,超过3周者属于陈旧性损伤。而软组织损伤,则以3天以内为急性期,3天到3周为亚急性期,3周之后为陈旧性损伤。上述时间仅一般性规律,具体损伤的周期性变化还应根据伤者年龄、伤情、处理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进行判定。
2.受伤原因
必须判断清楚受伤外力性质(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外力的大小方式和作用部位。如肩关节疼痛,应了解其发生是因练习吊环的转肩动作过多所致,还是因投掷姿势不正确而致伤等。
3.伤后表现及处理情况。
损伤后症状、体征出现时间、急救处理和治疗方法及效果如何。
4.病史
病史中应记载有无其他疾患和陈旧性损伤,通过病史了解运动员目前的训练情况以及外伤对运动技术的妨碍程度。例如,髌骨软骨病的病人常常诉说不能半蹲但可以全蹲,准备活动时疼痛加剧而运动时疼痛减轻等等症状。这些病史对正确诊断创伤很有帮助,而且对以后的训练安排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全面体格检查
运动创伤一般都是局部疾病,往往容易忽视全面体格检查。但确有一些病伤与其他内脏器官有密切关系。例如,腰痛可与胃肠道疾患、风湿病、月经不调、神经科疾患、铅中毒、肾脏病等有关,肩痛可与神经、心脏、肝脏疾患等有关,足踝伤病可与血管神经性疾患有关。
另外,还有许多腰酸腿痛与姿势不良引起的劳损有关,例如,扁平足就可以引起膝痛、腰背痛,甚至引起颈部痛,因而在检查时切不可仅限于局部,否则会延误诊断。
首先要检查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基本体征。然后按头、胸、腹、盆腔顺序检查重要脏器情况。充分了解伤病的演变情况,对于与患者症状相关的系统和脏器尤应详细检查,包括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也应检查和记录。
三、局部检查
为使检查依序无漏,可依照望、触、叩、听、运动、测量、特殊体征等七项依次进行。检查力求准确,记录要规范化。
1.望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西医四诊“望触叩听”,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把望诊放在第一位,望诊对运动损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1)观察其发育、营养、身材和体型肥胖人易患骨性关节炎,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者多瘦弱。
(2)行走、站立、蹲起、坐卧的动作、姿势、节律,以及一些日常动作如穿衣、上下楼等的状况。
(3)局部有无肿胀、畸形、萎缩、突起、凹陷、异常活动、皮肤瘢痕、静脉曲张及皮肤颜色变化等。应准确形象地描述畸形及肿胀或肿块的部位、性质、形状、大小及变化等。注意两侧对比,必要时重复检查。
2.触诊
触诊是检查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但要求检查者须熟悉解剖、骨性标志、组织深浅关系等。
(1)压痛点压痛点是许多伤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检查压痛点时,应先令病人指示疼痛位置,检查者用拇指按压,应当从远及近、由轻到重,多向重复以求定位准确,结合所施压力轻重推断伤病位置深浅。不应一开始就按压最明显的压痛点,以免剧烈的疼痛使病人产生恐惧而影响其他检查,难以准确反应病情,医生也不便于对照比较。必要时还可以在压痛处施以层次不同的封闭,既可以缓解疼痛,又能协助诊断。有时检查压痛点需配合某些活动,可使疼痛加重或减轻,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还应注意压痛是否伴有放射痛,或牵涉其他部位的症状。
(2)肿胀及包块通过触摸明确肿胀及包块的边界、大小、硬度、数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波动感等。
(3)皮肤检查其温度、弹性、硬度、瘢痕有无粘连、出汗情况等。
(4)异常感觉如关节囊厚韧、皮下捻发音、骨擦音、关节错动等。
3.叩诊
在运动损伤的检查中,叩诊应用虽然不多,但对于某些伤病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其主要方法有:
(1)纵轴叩击痛远离伤病处沿肢体纵轴叩击,软组织损伤多无轴向疼痛,而骨折则可引起疼痛。
(2)局部叩痛用于探查深部伤病。若压痛不明显而叩击痛明显,提示病变部位深;反之压痛明显而叩击痛不明显则病变部位浅。另外,还用叩诊来检查腱反射等。
4.听诊
(1)骨擦音骨折断端如果彼此相互摩擦,则可产生一种粗糙的声音或感觉。由于骨膜十分敏感,故骨摩擦时会加剧病人的痛苦,甚至造成继发损伤,因此检查者不应追求察知骨擦音,只能是在检查过程中寻求诊断骨折的可靠依据。
(2)骨传导者多用于判断长骨有无骨折或骨折愈合情况。把震动的音叉放在两侧肢体末梢对称的骨隆起部,或用叩诊锤叩打该部,同时用听筒在肢体近端的骨隆起部,听骨传导音的强弱,与健侧对比其音调,判断是否正常。
(3)关节活动响声检查者一手触摸所检查的关节,另一手使其被动活动或令其主动活动。正常关节活动时的响声,多为关节从静止位刚开始活动时出现,声音清脆、短促,常随活动可自然消失或改变,属于生理性响声。
(4)摩擦音发生于腱鞘或腱围的摩擦音。柔和微细的关节摩擦音,提示关节软骨面轻微的不光滑;粗糙的关节摩擦音,通常表示骨性关节炎;尖细清脆的声音“咔嗒声”,提示关节内有活动体或移位的软骨或损伤的半月板。另外,发生于关节外肌腱或韧带与骨突处摩擦而引起的粗钝响声,即所谓“弹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