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颈部的解剖特征
一、颈部肌肉
颈部肌肉根据它们的位置可以分成后侧群肌肉、前侧群肌肉和外侧群肌肉。
1.后侧群肌肉
一般由浅层、中层和深层肌肉组成。浅层肌肉主要是斜方肌,起自枕外隆突、颈项韧带及胸椎的棘突,向外止于肩胛冈、肩峰和锁骨的外侧部,覆盖整个颈部的后侧面;中层肌肉包括头夹肌和颈夹肌,它们位于斜方肌下方的内侧,起自下颈椎和上段胸椎的棘突,止于上段颈椎横突和颞骨乳突(图7.1)。深层肌肉主要是颈最长肌和头最长肌,它们属于竖脊肌的分支,起自骶骨、髂骨的后面,分别止于颈椎横突及颞骨乳突。后侧群肌肉的功能为完成头颈部后仰、侧屈和旋转动作。
图7.1 颈部后夹肌
2.前侧群肌肉
主要包括颈阔肌和椎前肌。颈阔肌是一块宽薄的肌肉,覆盖整个颈前部。它向下附着于胸大肌和三角肌上部的筋膜,向上附着于下颌骨和面部的下缘;椎前肌包括头长肌和颈长肌,它们主要起自于颈椎横突,止于枕骨基底部。前侧肌肉有完成头前俯、颈前屈动作的功能。
3.外侧肌群
胸锁乳突肌及斜角肌是颈部的外侧肌群。胸锁乳突肌是颈部的重要体表标志,它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止于乳突的外侧面。斜角肌包括前、中、后斜角肌,它们均起自颈椎横突,其中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主要作用是一侧的外侧肌群收缩,使颈部侧屈;两侧肌群同时收缩可上提第1、2肋,有助于深吸气。
二、颈椎关节
颈椎由7块独立锥体构成(图7.2)。按颈椎结构不同,大体可分为寰椎、枢椎和下颈椎三种类型。
图7.2 颈椎的一般结构
寰椎即第一颈椎,是唯一的一块缺少椎体的脊椎,它具有两个关节面,上关节面较凹,与枕骨外髁相关节;下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相关节。在颈椎的外侧是横突,横突孔位于其中。前弓较小,具有一个略向前突的结节及一个向后的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突形成关节,在弧形后弓上方的前部是椎动脉沟,椎动脉在椎动脉沟中通过。寰椎皮质最厚的部分位于前弓,与其负重的功能相适应。
枢椎即第2颈椎,是一块非典型颈椎,与寰椎相连接构成寰枢关节。在前侧,齿状凸由椎体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在后侧,椎弓通过椎弓根与椎体相连。枢椎的椎弓根与其他颈椎不同,它直接位于横突孔的后内侧,在内侧被上关节面所覆盖(图7.3)。
图7.3 寰椎与枢椎
下颈椎由3到7颈椎组成,形状基本相似,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椎体、椎弓、椎板、突起及连接结构。
椎骨间连接除椎间盘和韧带外,主要关节连接为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但第1颈椎与枕骨、第2颈椎与第1颈椎之间的连接比较特殊,分别称为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寰枢关节位于枕骨与寰椎之间,是由枕骨髁和寰椎上关节面组成的。枕骨髁的关节面较凸出,向外侧倾斜;而寰椎关节面较为凹陷,向内侧倾斜。枕寰部的韧带包括前、后寰枕膜。寰枕前膜是前纵韧带的延伸,连接枕骨大孔的前缘与寰椎前弓的上缘;寰枕后膜与黄韧带类似,连接枕骨大孔的后缘与寰椎后弓。
寰枢关节包括一个中间关节和一对外侧关节,这对外侧关节属于滑膜关节。寰枢中间关节由枢椎的齿状突和寰椎的前弓组成,寰枢外侧关节由枢椎的上关节面和寰椎的下关节面组成,枢椎的上关节面向上外侧凸出,枢椎的下关节面向下内侧凸出,这样可以允许进行旋转运动。
三、颈部韧带
颈部韧带主要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和项韧带四种。
1.前纵韧带
呈带状,是人体最长最宽厚的韧带,坚强有力,附着于整个脊柱前面。起于枕骨的咽结节,向下经寰椎前结节及椎体前面,止于骶骨前面。包绕椎体前方之大部,与椎体密切相贴,但与椎间软骨接触不甚紧密。前纵韧带功能是阻止脊柱过度伸展,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2.后纵韧带
位于椎体的后方、椎管的前壁,比前纵韧带窄。起自第2颈椎,向下沿各椎体后至骶管。后纵韧带与椎体连接不太紧密,但与椎体上下缘、椎间软骨及椎间盘后面密切相连。其中央有裂隙,椎动脉及静脉由此穿过。颈部后纵韧带中间部分厚而坚韧,侧面较薄弱,故颈椎间盘脱出以后外侧较多而正中者较少。后纵韧带的主要功能是起连接作用并防止脊椎过度前屈。
3.黄韧带
为连接各椎板之间的韧带,富有弹性,左右各一。起自上位椎板前方下缘,止于下位椎板的上缘,外侧止于关节突。脊椎过度后伸可使黄韧带发生皱褶、侵入椎管。正常黄韧带厚度不超过4mm,黄韧带增生肥厚可使椎管狭窄、压迫脊髓。
4.项韧带
棘突之间有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前者位于浅层,后者位于深层。棘上韧带自上而下纵行,起于枕外隆突,终于骶中嵴。在颈部该韧带从枕外隆突到第7颈棘突的一段最为粗厚,又称项韧带。它呈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底附着于枕外嵴和枕外隆凸,前缘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和下7个颈椎的棘突尖,后缘游离。项韧带功能在于保护脊柱,避免过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