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缘结节处,向外、向下紧贴肱骨头关节面,进入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与小节结之间的间隙性结构),然后经结节间沟后进入肩峰下间隙前部。该肌腱周围有滑膜鞘包绕。盂肱关节活动时,该肌腱在结节间沟内滑动。当外展、外旋时该肌腱滑向关节远端;内收、内旋则肌腱滑向关节近端。结节间沟被肱横韧带所覆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肱横韧带之间会产生摩擦。肱二头肌腱随着年龄增长,日常活动劳累磨损或创伤,特别是当有解剖异常时,容易导致退行性改变。
一、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损伤机制】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多见于标枪、吊环、单杠、举重及排球运动员,其受伤机制一般都非常典型。其中,有的是因肩关节超常范围的转肩活动(如吊环、单杠、高低杠中的转肩),使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不断地在结节间沟中横行或纵行滑动,反复磨损致使发生退变、粘连,使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尤其当结节沟有先天性变异或因肱骨外科颈骨折,使沟底变浅,表面粗糙不平,甚至有骨刺形成时更易导致该肌腱的损伤。
任何肩关节及其周围的慢性炎症,都可引起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甚至腱鞘增厚、纤维化而形成粘连,导致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症的发生。
此症的受伤部位,有的是在关节内的肌腱部分,有的则是在结节间沟或沟下部分,但其病理改变,均是肌腱与腱鞘的创伤性炎症。
【临床症状与诊断】
1.肩部疼痛
损伤史多不清楚,只主诉三角肌部疼痛,压痛点较局限在结节间沟处。肩关节活动时,除上臂外展、上举,再向后伸做“反弓”时疼痛外,其他方向活动时疼痛均不明显或不发生疼痛。
2.压痛
肱骨结节间沟及其上方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压痛,是本病的主要体征。有时可触及局部条索状物,提物或使肱二头肌收缩并克服阻力(屈肘或前臂旋后)时,均可使结节间沟处产生疼痛,或疼痛加剧。
3.屈肘抗阻力试验
当抗阻力屈肘及前臂旋后时,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出现剧烈疼痛,即为屈肘抗阻力试验阳性。尤其对较年长者,伴有退行性变,结节间沟骨质粗糙不平者,屈肘抗阻力试验时更易加重疼痛。
4.X线检查
一般无异常改变,严重时可有骨质疏松,或发现肌腱有硬化的现象。
【治疗】
1.理疗与封闭
急性期最好停止训练,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限制各种引起疼痛的活动。口服消炎镇痛药,可减轻疼痛,局部物理治疗或湿热敷有助于炎症消退。亦可用氢化可的松加普鲁卡因混合液,局部1~2次注射。局部封闭注射多有奇效,甚至对数月不愈的慢性病例亦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2.手法按摩
慢性损伤时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手法治疗宜轻柔,仔细触摸到结节间沟部位的压痛点,触及条索状物(即肱二头肌腱)后,沿着垂直肌腱走行方向,自上由下进行左右轻轻弹拨分筋。然后再沿肌腱走行方向捻理,继而用双拇指沿肌腱走行进行上下反复推揉,最后从上向下依次按压。手法严禁粗暴,避免术后肿胀出血。
3.手术治疗
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而又症状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将肩关节囊内肿大之肌腱切除或切断,在原处将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固定在肱骨上端或结节间沟内。
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
【损伤机制】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脱位可分为习惯性和外伤性两种。习惯性脱位多见于先天性小结节发育不良,结节间沟内侧壁坡度变小;或因退行性改变结节间沟底部骨质增生,沟床变浅;或胸大肌和肩胛下肌抵止部撕裂或松弛,肱二头肌腱长头弛缓或延长,均可引起该肌腱脱位。
外伤性肌腱脱位一方面见于肩关节脱位或骨折的并发症,如肩关节脱位、肱骨大结节或肱骨外髁颈骨折等引起结节间沟上肩横韧带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自沟内脱出;另一方面可见于标枪等投掷运动项目,如标枪投枪时的肩于外展、外旋位时突然发力,使肱骨突然内旋,肌腱从结节间沟内向前滑动,强力撞击肩横韧带而使其断裂,导致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脱位。
【临床表现】
1.习惯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
(1)反复发作史属于慢性、复发性伤病,中年以上人居多,多在肩部轻度外伤后发病。
(2)肩前“弹响”肩前经常有“弹响”声。当臂做旋转活动时,疼痛弹响明显。“弹响”是由于肩外展、外旋和后伸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过小结节而发出的声响,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体征。
(3)肩前疼痛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部经常性酸痛,活动后加重;肩前压痛明显;抗阻力下屈肘或屈肩时疼痛明显。上臂屈伸无力、活动受限,反复发作可继发腱鞘炎而发生局部粘连。
(4)肌腱滑动上臂外展、内收或旋转活动时,肩前肱骨头处可摸到来回滑动的条索状物(二头肌长头肌腱),按之疼痛并向上肢内侧扩散,但对肌肉强壮者不易摸到。
(5)X线检查结节间沟较浅,或有结节间沟的沟缘骨唇,均可帮助诊断。
2.外伤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
(1)外伤性史多伴有其他严重性损伤,如肩关节脱位或肱骨外髁颈骨折等;或有投掷动作后,立即感到肩前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则加重疼痛。
(2)肩前疼痛肩前部疼痛,结节间沟有压痛、肿胀和淤斑。走路时患肢不能前后摇摆,常以健手托住患肢前臂,保持肘关节于屈曲位,以减少由于活动和上肢重量所造成的肩部疼痛。
(3)活动受限上臂呈内旋位,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等各方向的活动均明显受限,仅有胸肩关节活动存在。
【治疗】
绝大多数脱位都是长头肌腱向内滑过小结节,治疗时应先使患肩内收、内旋,以使该腱放松。但对于急性损伤病例,应冰敷、压迫止血。
对习惯性或外伤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均可采用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的具体方法为:术者面对患者以同侧手(如患者右肩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术者即用右手)的四指放于患者肩上部,掌心对着腋前侧,拇指放于三角肌前缘中1/3处;拇指用力抵住肱骨颈部,从内向外按住脱位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术者另一手握患肢肘部,使其上臂内收、内旋,而后上臂前屈,以使其长头肌腱充分放松;扶肩手的拇指从内向外、从下向上推滚滑脱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同时将患肢做上举、外展、外旋,即可使脱位的长头肌腱复回原位;再用拇指在结节间沟处轻轻按压,使肌腱充分复位。复位后局部敷药或贴膏药,用三角巾悬吊法,固定肩关节于内旋、肘屈位2~3周。反复脱位而手法治疗无效病例,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