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肱骨外髁骨折
【损伤机制】
肱骨外髁骨折多由间接复合外力造成。当摔倒时手掌着地,前臂处于旋前位、肘关节稍屈曲位,大部分暴力沿桡骨传至桡骨头,再撞击肱骨外髁骨骺而发生骨折。在肱骨外髁骨折发生的同时,多合并肘外翻应力或肘内翻应力以及受到前臂伸肌群的牵拉,因而造成肱骨外髁骨折呈现出不同类型。
根据损伤机制,一般可分为旋转移位型、侧向移位型和无移位型骨折。
1.旋转移位型
多为突然跌倒时身体向前扑,肘关节在半屈位和前臂旋前位时,掌心着地,由地面向上传导的暴力经前臂传导至肘部,加之前臂猛力旋前时加大对肱骨外侧髁的撞击,于是容易产生肱骨外髁骨折。由于局部伸肌筋膜、骨膜完全撕裂,加之前臂伸肌的牵拉,骨折块可沿纵轴向外旋转、移位,发生旋转移位型骨折。
2.侧向移位型
多为肘关节伸直外翻位,手部着地,传导暴力使桡骨头与肱骨外髁或肱骨小头发生撞击,而使肱骨小头或整个外髁发生骨折,并向肘外侧方、前方或后方移位,骨折间隙增大。轻度移位时局部伸肌筋膜、骨膜一般不会完全撕裂,重度移位则可发生完全撕裂,后者复位后骨折块不稳定。
3.无移位型
多为单纯性骨骺分离或肱骨外髁部裂纹骨折而未发生移位者。
【临床症状与诊断】
1.外伤史
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即刻肘关节呈半伸直位,伸屈活动均明显受限。
2.疼痛
肘部疼痛、肿胀,在早期以肘外侧明显,而后逐渐扩展至前臂桡侧。
3.肘关节畸形
与健侧比较有明显畸形,在肘关节外侧有时可触及骨折块的异常活动及摩擦音。
4.X线检查
可以判定骨折的发生类型。但由于儿童肘关节部从第二骨化出现到骨骺闭合时间不一,在判定骨折及其类型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治疗】
肱骨外髁骨折的骨折线一般通过骺板,系关节内的骨骺骨折的复位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关节的完整性。因此,在施行手法闭合复位时,必须认清骨折类型,完全纠正其发生的翻转和旋转移位。只有达到解剖学复位的要求,方能确定复位成功。具体复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旋转移位型骨折复位法(以左侧为例)
首先,患者侧卧位、患肢外展。在臂丛神经麻醉下,术者站在病人患侧,左手握住前臂,右手抚按肘部,轻柔地由浅入深地按压肿胀处,以达到消肿散淤的目的。手法要均匀、轻柔、切忌捻挫皮肤。
其次,术者右手拇指按准骨折块后,左手将患者前臂旋后,并逐渐加大屈肘角度,随后右手拇指按住骨折块后徐徐推向肘后尺骨鹰嘴的桡侧;当骨折块已挤到肘后时,右手拇指按住骨折面向下按压,使远端骨折块由向外翻转移位转变成单纯前后移位,术者拇指紧贴这个骨折块防止其再向外方翻转。此刻左手握住患者前臂,逐渐加大屈肘及内翻角度,同时使其前臂突然旋前,这时其肘关节后外侧间隙已明显加大,利用前臂伸肌腱和旋后肌的张力,使骨折块被带进肘关节而自行复位,术者右手拇指常可感到骨块突然滚动的感觉。
感觉骨折块进入肘关节后立即伸肘,术者左手保持患肢于伸肘旋后位,右手轻轻触摸骨折块,若在外髁部位可触及光滑的圆形骨突,说明解剖关系已恢复正常。
复位满意后,可外敷消肿膏或单纯包绕棉片及绷带,在肱骨外髁的后外侧分别放置小平垫,将肘关节固定于伸展位。
最后,经X线检查证实对位满意后,检查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和手指活动情况,并要求进行伸指握拳等的动作练习。固定2~3周后,即可去除外固定,开始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2.侧方移位型骨折复位法
患者仰卧位,先进行臂丛神经麻醉,然后实施手法复位。一助手握住患肢前臂,先于屈肘位徐徐牵引;术者先触清骨折块,然后两手虎口卡住患者前臂两侧,两拇指向下后方推挤骨折块;助手在徐徐牵引的情况下,反复屈伸肘关节;在肘关节屈伸过程中,术者拇指多会觉察到骨折块有滑动或摩擦感,一旦这种感觉消失或骨折块不能触及,即已复位。此后,可使肘关节停止在伸展位,并用夹板固定。固定方法同旋转移位型骨折复位法。
3.无移位型骨折复位法
此型骨折在成人可见有骨折线,而在儿童若是骨骺分离但未发生明显移位者,X线表现不明显,仅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阴影,骨骺线外端稍宽,邻近骨或皮质有裂痕。对此型治疗可外敷消肿膏或单纯用夹板固定。应注意早期必须进行适当固定或制动,防止发生移位。儿童因为骨骺损伤,有可能影响到肘关节及其骨性成分的发育。例如,骨折后骨骺板提前闭合等,会出现肘外翻畸形,临床上应予注意,必要时手术矫正。
4.手术复位
对手法复位失败或全身症状较重者,一般采用手术复位法。手术复位安全可靠,对位准确、损伤小,且可防止因闭合复位不良而导致的畸形愈合和功能障碍等。术后要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肘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挛缩现象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