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椎体缘离断症
本病在体操、跳水运动员及杂技、舞蹈演员中较多见。其特点是下部胸椎、上部腰椎的椎体边缘发生破坏及离断性改变。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运动员。
【损伤机制】
椎体骨骺位于椎体两端软骨板的周缘,呈环状,称为环状骨骺。此骨骺12岁时出现骨化,16岁时开始与椎体融合,20岁~25岁时融合完成。
年龄在16岁以下时,由于椎体环状骺板尚未愈合,运动员腰背伸动作练习太多,腰部前后屈伸力量过猛,均会使未愈合的骨骺受到牵拉而损伤,即可引发本病。
【临床症状与诊断】
本病不同于急性骨折,后者有较重的外伤史,腰痛及活动受限较重,常伴有低热、持续背痛、肌肉痉挛和椎间隙狭窄等改变。
1.损伤史
多数有腰部过伸、过屈的劳损史。主要与腰柔韧性练习较多,特别是向后弯腰“作桥”动作较多有关。
2.腰背疼痛
腰背痛第一次出现多是在运动或劳动以后,尤其是伸腰时感到腰部深处疼痛。腰痛多为隐痛或酸痛,站立时尤为明显,劳累后加重,卧床时减轻。
3.叩击痛
腰椎局部棘突可有明显的压痛、叩击痛,或者腹部触诊可摸到锐利腰椎或骨赘。
4.腰椎畸形
腰椎损伤数目较多时,脊柱曲线改变,立位时腰部有后突畸形。或经时较久而畸形固定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但可遗留驼背畸形。
5.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体征。可见腰椎前侧上、下缘,尤其前上缘有破坏或离断改变,表现为椎体上角有三角形骨块或椎体有杯状缺口。
【治疗】
首先应减少或停止“作桥”等腰部的动作练习,避免被动的突然超常范围的伸屈用力。应主动锻炼腹背肌力量和肩髋的韧性,以分担脊柱的应力。
有临床症状者可适当休息,采用按摩、理疗、药物外敷,以减轻疼痛。重者可间断使用围腰保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本病重在预防,特别是对少儿体操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腰部柔韧性的过程中,应注意肩、上位胸椎及髋的韧性训练,以使腰的负担相对减轻。训练腰部的背伸韧性时,应避免被动的突然超常范围的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