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骨头骨骺滑脱

股骨头骨骺滑脱

时间:2023-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X线检查显示骨骺影在股骨颈上缘延长线以下,骨骺变薄、骺板增宽、关节囊阴影膨隆等。晚期重度滑脱X线检查显示股骨头骨骺比健侧薄,股骨颈变短,骨骺与股骨颈错位重叠或者出现骨性关节炎改变。治疗股骨头骨骺滑脱症的主要目的是使滑脱的骨骺及时得到复位,或尽可能接近正常位置;不能损伤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防止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促使骨骺骺板融合,防止再滑脱。

第四节 股骨头骨骺滑脱

本病好发于从事舞蹈训练和体操项目的11岁~17岁运动员,或少年棒球投掷手,由于姿势不正确,可逐渐发生股骨头骨骺滑脱。

【损伤机制】

男性在13岁~16岁、女性在11岁~14岁时,为骨骺生长发育最快阶段,也是股骨头骨骺滑脱移位的多发年龄。大幅度的髋关节外展或内旋运动,使本身软弱的骺板发生损伤,或轻微髋关节扭伤,日常训练的劳损,或肌肉收缩引起骨骺的逐渐移位,血液运输发生障碍,日积月累终于导致股骨头骨骺滑脱。

【临床症状与诊断】

1.急性滑脱

患者有外伤史,多在伤前3周左右患髋疼痛或不适,伤后疼痛加重;患髋有外旋畸形,活动受限和不能负重,或行走时明显跛行;X线片显示有股骨头骨骺滑脱。

2.慢性滑脱

较为常见,发病隐匿,症状多逐渐加重。病初只感髋部容易疲劳,逐渐疼痛不适、局部发僵、逐渐跛行。

疼痛位于髋关节周围,并向腹股沟、大腿前方及同侧膝关节放射。

逐渐发生患肢短缩,患髋活动受限,内旋外展尤甚。甚至患髋不能完全屈曲,并有大腿外旋。此不同于臀肌挛缩症之屈髋受限,后者患肢内收不能屈髋,但经过外展能被动屈髋,且伴有臀部皮肤沟纹状下陷或出现皮肤小窝。

早期X线检查显示骨骺影在股骨颈上缘延长线以下,骨骺变薄、骺板增宽、关节囊阴影膨隆等。晚期重度滑脱X线检查显示股骨头骨骺比健侧薄,股骨颈变短,骨骺与股骨颈错位重叠或者出现骨性关节炎改变。

【治疗】

治疗股骨头骨骺滑脱症的主要目的是使滑脱的骨骺及时得到复位,或尽可能接近正常位置;不能损伤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防止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促使骨骺骺板融合,防止再滑脱。

1.急性滑脱

可于全麻下行轻柔手法复位。复位后维持牵引4~6周,待滑脱处有纤维性愈合后,在X线观察监视下,用2~3根钢针自粗隆下经股骨颈穿入股骨头骨骺中行内固定术,术后继续牵引3~4周。治疗期间下肢不能进行负重活动,直至骨性愈合。

2.慢性滑脱

滑脱前期或轻度滑脱者,立即停止负重,卧床皮肤牵引2~3周后用钢针固定,术后继续牵引3~4周后可持拐离床行走,4~6个月后方可负重;中度滑脱者,应先骨牵引,尽量复位,3~4周后用钢针内固定;重度滑脱者,可行粗隆下截骨术,或股骨颈切骨矫形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