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黄帝论医理——医学理论的发祥
黄帝,即公孙轩辕,出生于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史记》中司马迁曾经这样描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就像司马迁所说的,传说中的黄帝乃是人中龙凤,绝非等闲之辈。黄帝一生历经了五十三战,败炎帝,诛榆罔,灭蚩尤,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黄帝带领原始人类告别了蛮荒时代,在世界的东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而黄帝理所当然地被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开启了新的篇章。“人文初祖”、“文明之祖”都是后世人对于黄帝——公孙轩辕的美誉。
1.《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医理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黄帝内经》(见图11)中。《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自春秋战国年代成编以后,虽然代有亡佚,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历代医家对它又有增益和补充。《黄帝内经》是《素问》和《灵枢》两书的总称,共18卷,162篇,它以黄帝与其医官岐伯一问一答的形式,研讨人体自身及其卫生保健,系统地运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来阐明医学问题。作为《易经》的伴生物,《黄帝内经》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及时地将易经学中的思辨哲学引入医学之中,把阴阳、五行、精气神等哲学概念与医学知识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由此形成了古代中医理论。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及其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是中国古代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图11 《黄帝内经》书影
《黄帝内经》包罗万象,其中的《素问》对于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原理等基本理论有非常详细的叙述,《灵枢》则更加注重于解剖学、人体的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问题的介绍。但是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侧重于从理论方面对各个部分进行论述,却很少涉及具体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因此,《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是远古人类对于疾病的基本认识,是一种朴素的原始哲学认识,但是它庞大的理论体系却使之成为中国医学发展最早的理论百科全书。随着《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溯源而渐渐被重视,它的内容也成为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和健康的理论依据,历代医学家几乎全部都以《黄帝内经》作为著述医说的立论准绳。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内容广博,其对医理的认识和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精、神生命观,经脉学说,藏象学说,病机学说,养生学说等。
2.阴阳思想
《黄帝内经》的理论根基即是阴阳思想,整部《黄帝内经》无不围绕着阴阳二字。阴阳思想起源于商周之际,它最初的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诗经·公刘》云“相其阴阳”,即是指向日光的地方为阳,背向日光的地方为阴。之后,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观察更加仔细,并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思考的加深,慢慢地将宇宙有天地、天上有日月、地上人类有男女、白天有昼夜等自然现象总结出来,发现阴阳的含义远远不仅仅是“日光的向背”这样的简单,而是可以引申出世间的万事万物,于是阴阳便成了人世间万物的统一。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两个方面,人们把天、日、男、雄、昼、热等象征光明、温暖、刚强、向上、活动的现象都归属于阳,而把地、月、女、雌、夜、寒等象征黑暗、寒冷、阴柔、向下、静止的现象都归属于阴。阴阳于是成了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联系的一对,象征了事物的统一规律。
《淮南子》其言曰:“道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天不发其阴,则万物不生;地不发其阳,则万物不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灵枢·论疾诊尺》曰:“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这些都是对阴阳表征化的描述。
《黄帝内经》用阴阳的系统思维来构筑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其相比其他古代医学著作而言的独到之处。《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对医学的渗透体现在其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关系上。
1)阴阳与生理
《素问·金匮真言论》认为,人体的内外脏腑的属性都是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的。“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阴阳与病理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的失调才是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黄帝内经》将病因按阴阳分类。《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种分类方法开创了病因学分类的先河。
3)阴阳与诊断
古代中医学家认为,疾病的诊断一定要分清楚阴阳的病因。就像《素问·征四失论》中所讲的一样:“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黄帝内经》所创立的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即是通过感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了解疾病的发展状况,而望、闻、问、切的首要目的就是分辨疾病的阴阳属性。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学说也可以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进行有效的统一。“相生”与“相克”规律是宇宙间各种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法则,如《类经图翼·运气·五行统论》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之道,斯无穷已。”《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包括“相生相胜(克)”和“相乘相侮”两个方面的内容。
1)生克胜复
《黄帝内经》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世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用五脏与五行相类比,将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结构、情感状态和外在环境都按照它们各自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分别划分到五行之中。因此就可以用五行的理论来解释人体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的病理生理联系和人体的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心脏”为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成熟而又灵巧地运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系统理论。《黄帝内经》将人体内部各个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联系以及人体生命活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系统地进行了阐释,促成了中医学理论的系统观和整体观。
2)相乘相侮
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乘”,凌也,即欺负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均为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可由五行中任何一行的“太过”或“不及”而引起,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主要区别是:相乘是按五行之间递相克制的次序出现的,相侮则是逆着五行相克的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现象。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可同时发生相侮;在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实际上,相乘和相侮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内脏的生、胜、乘、侮关系正常与否,可以从人的色、声、味、脉等体表现象反映出来。因此,医家望、闻、问、切的诊法所依据的正是这一观点。按照五行相胜的顺序进行传变的疾病,《黄帝内经》称为“顺传”。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这是疾病传变的正常情况。反之,按照五行乘侮的顺序进行传变的疾病称为“逆传”。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
4.精、气、神生命观
《黄帝内经》认为精、气、神是人之三宝,我们常说的人的“精气神”正是起源于此。
精,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是人出生以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和表达形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5.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学说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分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至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医书上称为该药归此经。《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经络学的形成,它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并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浮络、孙络、经筋、皮部及奇经八脉等内容。
6.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以解剖学为基础,但又不为其所限。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灵枢·本脏篇》所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藏与象之间存在着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因“藏变”可以决定“象变”,故可“以象论藏”。
藏象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多原因。首先是人体解剖的发展。《黄帝内经》创作的时代,对于人体的解剖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灵枢·肠胃》中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比,与现代解剖学中的相差无几。其次是受到了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之中的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对于藏象理论的形成有莫大的关系。如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即以五行学说理论为指导,而脏腑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则多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
藏象学说中的人体解剖的思想产生非常之早,但是后人却大多认为解剖是在西方医学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大大促进了西方医学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医学研究道路上解剖学的过早产生和过早凋亡呢?儒学的发展和兴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原本《黄帝内经》中的针刺疗法基本属于外科疗法,不仅使用铍针做切开引流术,而且还使用大针刺进脏腑之间治病,这就必然要推动解剖学的发展。况且,据《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记载,传说上古之时的名医俞附已能用外科手术治疗脑髓病和脏腑病。范晔在《华佗传》中也记述了华佗已经发明了麻沸散,解决了麻醉问题,并开展了腹部外科手术疗法。然而《黄帝内经》体系中医学中的解剖学却始终未能得到发展,五脏六腑仍然是抽象中的观念脏腑,而不是解剖学的实体脏腑。究其原因,主要是儒家的思辨理念困扰着医学的发展,后来又进一步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儒学对解剖学的压制,并不亚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法庭。
7.病机学说
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至真要大论》将临床常见的病证,根据五脏和六气归类,进行了病理分析,归纳为“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与“六气”病机的理论基础。“病机十九条”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须指出,《黄帝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对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症(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病机十九条是病机学说的典型代表,它把疾病中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共列有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六条。掌握这些病机,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症状有执简驭繁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临诊必须联系具体病情,全面分析,才能切中要害。病机十九条的主要内容是: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吸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fèn)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唐代王冰说:“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中医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中医病机学说的日益完善,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医者都十分重视对于病机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认真地辨析病机之所在,疾病的本质才能为人们所知,人们才能够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8.养生
1)体质养生
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叫做体质,体质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再根据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以及手足三阴经的左右上下、气血多少的差异,将上述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五五二十五种体质类型。《灵枢·通天篇》根据人体体质的阴阳盛衰,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
体质养生方法具体包括气虚体质养生法、血虚体质养生法、阳虚体质养生法、阴虚体质养生法、痰湿体质养生法、淤血体质养生法、气郁体质养生法、阳盛体质养生法等,每种方法又分为饮食养生和药物养生两种。
2)情志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其大意是指:①以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②以喜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③以恐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④以怒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⑤以思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清净养神,精神内守,高下不相慕,少私寡欲。《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若能“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则可“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3)四时养生
中医学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但重要的是顺时养生。正如《灵枢·本神篇》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视,活的意思;长生久视,是延长生命、不易衰老的意思。为何能延长生命呢?是因为“僻邪不至”,邪,指不正之气,僻邪不至,是说病邪不能侵袭。而病邪不能侵袭的关键又在于“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篇讨论了应春气养生之道、应夏气养长之道、应秋季养收之道、应冬季养藏之道的具体养生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并且点明适应四时养生的关键在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气,以应自然四时的生长收藏规律。
从养生观上我们可以发现《黄帝内经》与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养生观的联系与区别。在联系上,它们都是在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养生体系,《黄帝内经》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希波克拉底则以“水火学说”为基础。在区别上,希波克拉底的养生观是运动强身,而《黄帝内经》则强调神形结合。这些联系与区别都具有深刻的自然社会因素。
9.治疗法则
1)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2)治有标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治病必求于本”。
3)适事为故
以治疗方法适合病情者作为成例。
4)正治反治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如以寒治热,以热治寒。
5)食养尽之
《黄帝内经》认为,用药物攻邪,应适可而止:“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对于余邪的治疗原则是:“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
黄帝论医理主要介绍了中医的医学理论,俗语云“医药同行”,因此,下一节我们将介绍药物的起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