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伏羲制九针——临床实践的开始
伏羲(见图13),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伏羲有十大功绩,其中的一大功劳就是九针的制造,伏羲也因此被称为“针灸鼻祖”。晋代皇甫谧著《帝王世纪》曰:“伏羲尝百草制九针。”另外,宋代罗泌《路史》亦载:伏羲制砭。当时的九针主要用砭石磨制而成,九针主要指:镵针,圆针,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传说中,伏羲用九针为百姓针灸治病,根据病情不同,发病程度不一,分别采用不同的针型,病者均“不药而愈”。伏羲还用九针为自己针灸治疗,从而避免了疾病的侵扰,寿终正寝,活到196岁,成为传世佳话。
图伏羲13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九针作了详细解释,曰:“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圆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圆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圆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针者,锋如黍栗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圆利针者,大如氂,且圆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挺,其锋微圆,以泻机关之水也。”
根据《灵枢》所述,九针制造的精度要求很高,其治疗作用因不同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头的,用来按压止痛;有尖头的,用来点刺或放血;还有带刃的,用来切割;等等。九针作为一套完备的外科用具,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被用于医疗实践当中,这是十分令人惊诧的。从伏羲制九针到著成《黄帝针灸》,这是三世医学的重要内容。三世医学为古代医学家所必修,同时也为后世医学的研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系统医学理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从伏羲九针演进的砭石疗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医疗保健技术。以砭治病的手法称为砭术,它是传统中医外治疗法的鼻祖,是我们目前还在应用的针、灸、刮痧、烫法、挑刺、拔罐(角术)等外治手法的前身。这归根究底说明“伏羲制九针”对我国的针灸学有很大影响,为后世临床治疗手段的发展与丰富奠定了良好的医学理论基础。
《内经》许多章节载有针灸治疗的病种,主要有风病、偏瘫、热病、疟疾、喘咳、泄泻、霍乱、膨胀水肿、瘾闭、头痛、胸痛、胁痛、腹痛、腰痛、痹、瘦、癫狂、厥逆、衄血、痛、鼠疾等。这些针灸处方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1.《素问》
《素问·骨空论》说:凡是风邪侵入人体,使人寒战出汗,头疼,身体发重又怕冷,就用针刺风府穴。如患者正气虚的,用补法。邪气胜的,用泻法。怕风者用针刺攒竹穴。颈项强痛,取肩上横骨间的穴位。腰痛取八摆和痛点。瘟病刺寒府之穴。此外,还论述了呼吸有声、气逆、膝关节痛、腿痛等疾病应刺的穴位。《素问·长刺节论》叙述头、腹、筋、肉、骨等病的刺法。《素问·奇病论》叙述妊娠中的痛、伏梁、疹筋、脑逆、头痛、癫疾、肾风的刺法。《素问》中刺热、水热穴论等篇,就内、外、妇、儿等方面疾病的刺、灸法作了记载。
2.《灵枢》
《热病》中讲述了“半身不遂”的症状和治法,以及角弓反张、瘾疹的针刺法。《杂病》中讲述了关于厥气上逆、心痛、喉痹、疟疾、齿痛、耳聋、鼻衄、额项腰膝疼痛、腹胀、大小便不利等刺法。《邪气脏腑病形》及《四时气》篇中讲述了关于五脏、六腑(大小肠、胃、膀胱、胆)疾病的刺法。此外,《胀论》、《癫狂》、《厥病》、《刺节真邪》等篇中记载了内、外、妇、儿、五官等疚病的灸刺法。
我国的针刺医术与冶金术分不开。《路史》谓“伏羲尝草制砭”,九针之制各有所宜,“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
伏羲制九针是最原始的藏象学,是人们对人体的认识,体现了和自然界的联系。
中医在医理、药物、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着,一个完备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酝酿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