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动态检查

心脏动态检查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代CT扫描机只适用于颅脑检查。X射线管在侦测器环内呈环形旋转。1982年,美国梅奥医院完成的动态空间图像重建装置,即第五代CT系统,采用28个X线管和与其相对应的28个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采用扫描电子束X射线管研制成动画CT,扫描速度比普通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快30倍以上,扫描速率每秒达24层,可对心脏做动态检查。

心脏动态检查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采用摄影图像重建原理,将CT某一断面的X射线衰减系数分布数值复原为横断面的灰阶图像。CT图像虽然也是一种断层图像,但它排除了断层面以外的结构对图像的影响,是一种无重叠干扰的清晰断层图像。

CT成像的基本原理,虽与经典断层法相似,但与其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一是用测量X射线强度的检测系统代替了作为图像接收器的胶片;其二是不像经典的X射线断层那样一次投影直接成像,而是由检测器以数据矩阵的形式采集多次投影的测量值,再由计算机根据反投影原理和一定的数学方法重建图像,从根本上克服了几何光学断层成像的局限性,是一种现代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X——CT技术是在不改变基本原理的渐进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走向成熟的。从1972年到1983年,10多年中,X——CT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五代,主要是解决扫描速度、缩短重建图像时间及改进扫描装置的技术革新和技术完善处理。

1912年,英国EMI公司生产的第一代CT扫描机是一种单侦测器,即平移——旋转的扫描系统。它利用聚焦良好的单一X射线束,瞄准与之成对的检测器,平移扫描一段适当距离后,获取某一角度的完整信息。如此一再重复,直至获得足够的建立剖面图的信息为止。通常每旋转1度扫描1次,共需扫描180次,所需时间为数分钟。该系统的特点是,每次平移获取一路径信息,每次旋转则获取一角度信息。这种方式扫描速度慢,只有一小部分X射线得到利用,效率低。第一代CT扫描机只适用于颅脑检查。

1974年,美国俄亥俄核子公司生产了第二代CT系统。第二代CT为了加速扫描,采用了平板式X射线侦测器,平板上有多个侦测器(30个左右)。就X射线源与平板距离而言,除了正对X射线源的侦测器外,其余各侦测器分别与X射线源有不同的夹角。因此,系统每平移扫描一次,同时获取了多角度的信息。该系统的特点是,每次平移获取一路径信息,而每次旋转则获取多角度信息,但其主要缺点是脏器生理运动会造成伪影。

1975年,美国GE公司生产了第三代CT系统。它是以凹行面的侦测器(250~500个)排列代替了平板式侦测器,它覆盖相当大的范围,足以接受所有穿透扫描部位的X射线。而凹面的排列方式,使各侦测器与X射线源垂直,扫描时间降到1秒;因而每次曝光时,各侦测器所获得信息,就等于平移扫描所获得的信息。由于扫描时间短,克服了运动的赝像,但在旋转轴周围会出现环形赝像。

1976年,第四代CT系统,由一个X射线发生器和400~700多个侦测器组成静止侦测器环。X射线管在侦测器环内呈环形旋转。图像重建时间缩短到10秒以内,空间分辨率达到1毫拉德以下。

1982年,美国梅奥医院完成的动态空间图像重建装置,即第五代CT系统,采用28个X线管和与其相对应的28个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它可以在10毫秒内获得240个平行断层的28个投影角下的投影数据,以100个断层1秒的速度重建图像,影像清晰度非常高,可从不同角度实时观察人体各脏器的立体影像和运动状况,可在1次心搏动周期内获得舒张期心脏的静止图像。

img36

滑环型全身X-CT成像系统

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采用扫描电子束X射线管研制成动画CT,扫描速度比普通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快30倍以上,扫描速率每秒达24层,可对心脏做动态检查。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表明,技术革新对于医学技术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技术革新和改进,就不可能使医学影像技术满足临床的需要进而得到普遍应用,帮助医生得到准确的诊断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