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量也可测
194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和哈佛大学的柏塞尔,发现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正在旋转的某些原子核会发出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同时,他们还证明适当的射频电波,从主磁场垂直的方向上对旋转的原子核进行激励,可使旋转角度增大;在激励电波被截断后,原子核又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并发射与激励波频率相同的射频信号,这一现象称为磁共振(NMR)现象。他们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3年第一台磁共振仪问世后,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得到迅速应用。在生物医学中,用磁共振技术测定多肽和蛋白质结构,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测定细胞内pH值,很受人们重视,在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达马迪安,根据应用磁共振波谱仪对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研究结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NMR信号可检测疾病》以及《癌组织氢的T1时间增长》论文。他指出“人体可以进行磁共振扫描”,得出“肿瘤组织T1和T2值,都较其相应正常组织为长”的结论。据此,他提出了利用磁共振成像诊断癌症的可能性。这些研究及论述,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上的应用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1973年,纽约州立大学的劳特布尔,首先提出了利用磁场和射频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磁共振图像,并成功地利用氢核的共振对盛满水的两根毛细管进行磁共振成像,获得一张二维的磁共振图像,他把这种成像方法称为“共轭成像法”。
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揭开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序幕。此后,劳特布尔又陆续提出一些新的成像方法。1974年,获得了第一幅磁共振动物肝脏图像。
1974年,曼斯菲尔德根据劳特布尔的实验成果,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了这种方法,开拓磁场梯度的应用,并利用磁场中的梯度,更为准确地显示出共振中的差异。他还发现不均匀磁场的快速变化。他利用高速计算机,实现快速绘制图像。此后又研制出脉冲梯度选择成像法和选择激发序列成像法。曼斯菲尔德的研究,跨出了磁共振转化为应用成果的关键一步。这时敏感点成像技术也被提出。1975年,库马尔和厄恩斯特提出了快速傅立叶结合成像技术。1977年,博顿利等在敏感点成像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敏感点成像技术。同年,达马迪安还提出并实现了磁共振聚焦法。
1978年,英国EMI公司制造出第一台NMR——CT样机,并获得第一张人体头部的NMR断层图像。
1980年,阿伯丁领导的小组研究出利用二维傅立叶变换的成像方法,由于这一方法优于其他算法,故现在的商用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摄影几乎都采用此法。
磁共振工作原理
1980年,达马迪安组建的FONAR公司推出第一代商品NMR——CT机。
磁共振断层摄影的优点:首先,它提供的图像信息丰富,既可显示脏器的解剖学信息,又能了解生理、生化功能的动态过程,可以早期发现病理变化(包括癌变等)。其次,它对软组织对比度好。在质子成像中,可明显区别脑灰质和白质。第三,它能广泛用于流体测定,临床上可用于测定血流量。第四,磁共振仪器无机械扫描装置,通过电子学方法调节梯度场的变化,进行扫描和选择断层面。第五,采用新型的造影剂,如利用顺磁离子分布形成的图像,可显示心脏周期各阶段的活动情况。第六,磁共振非电离辐射,对人体无害。
其缺点:成像时间较长,设备造价贵,运行维持费用高。尽管如此,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已获得巨大成功,是医学成像研究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新成就,被誉为自X——CT技术后的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2003年,74岁的美国科学家劳特布尔和70岁的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德因发明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劳特布尔1929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西德尼,1951年获克里夫兰凯斯理工学院化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匹兹堡大学化学博士。后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化学和放射学教授,致力于磁共振光谱学及其应用研究。
曼斯菲尔德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59年获玛丽女王学院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伦敦大学物理学博士,后长期工作于诺丁汉大学物理学系,现任职于诺丁汉大学物理和天文学院磁共振中心。
20世纪80年代初,在劳特布尔与曼斯菲尔德的研究基础上,第一台医用磁共振成像仪问世。MRI一直优于其他成像技术,现已在全世界得到普及,每年有600多万例检查和研究采用该项技术。目前,MRI已广泛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肌肉关节系统和心脏大血管系统病变的检查,对脑和脊髓的检查尤显独到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