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孪生兄弟——麦粒肿与霰粒肿
在眼科,有两类疾病,从名字到发病部位,再到治疗,都有几分相似之处,貌似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就是麦粒肿与霰粒肿。但实际上,它们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在我们眼皮里,有一些睑板腺,他们像一把把的小油壶,壶嘴就开口在睑缘。睑板腺不断地往外渗油,随着眼皮一眨一眨,这些油被均匀地涂抹在睑缘、眼球表面和眼睫毛上。有了这层油,泪腺分泌的少量泪水就不会很快蒸发。就是这些睑板腺,有时成了病菌侵袭的对象。我们用手揉眼睛,常常会把病菌带到眼边上,无孔不入的病菌趁机钻进睑板腺,在那里为非作歹,长出一个小疖子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挑针”。因为这种疖子长得和麦粒差不多大小,所以医学上把它叫做“麦粒肿”,也叫睑腺炎。本病为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预后较好,无损于视力。但反复或多发者,日后可能影响眼睑外观或功能。
麦粒肿又有内、外两种,以上所说的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内麦粒肿,而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的急性炎症是外麦粒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眼睑局限性红肿、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的硬结。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表面出现黄色脓点,不久溃破排脓,症状消失而痊愈。
图5 麦粒肿外观
诱发“挑针”的原因有:①眼睛过度劳累,使眼睛四周的眼轮匝肌收缩,将腺体开口堵塞。②用不干净的手揉擦眼睛,使细菌自腺体开口处进入腺体。③如果反复发生麦粒肿,要注意全身检查有无糖尿病。④屈光不正、消化功能紊乱、体质虚弱及不良卫生习惯者易患此病,要注意处理这些疾病和纠正不良习惯。
长了“挑针”,在硬结还没有变软,表面没有脓头的时候,千万不要用针去挑,也不要用手去挤。随便乱挤,会把病菌挤入血管,使感染扩散,引起更严重的疾病。为了促使炎症消散,早期可以局部热敷,每次敷10分钟,每天敷3次。每日4~6次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0.3%托百士眼药水、0.3%泰利必妥眼药水等)控制感染。当脓肿形成后,硬结变软,表面可以看到黄色脓头,应到医院眼科进行切开排脓,如果任其自行发展,要么脓不能排出,最后机化形成无痛性硬结,长久不能消退影响外观,要么自行破溃出脓,破口不规整,愈合后形成较明显的瘢痕,同样影响外观。儿童、老年人、糖尿病及患有消耗性疾病的体弱、抵抗力差的患者,麦粒肿的炎症可在眼睑皮下组织扩散,发展为眼睑蜂窝组织炎,可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此时应全身使用抗生素。
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睑板腺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患,病程缓慢,无红痛病史,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可触及硬结但无压痛,硬结大小不等,大如樱桃,小如绿豆,与皮肤无粘连,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或灰红色隆起。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也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当霰粒肿继发感染时,则可出现红、肿、痛等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此时治疗与麦粒肿相同
当霰粒肿体积微小且无发炎症状时,可无须治疗,小的霰粒肿有可能在数个月内自然消失。但若霰粒肿体积过大,常难以自行吸收,可手术切开刮除。要特别注意的是,霰粒肿一般年轻人多见,若老年人患有霰粒肿,或虽是年轻患者,但手术刮除后仍在同一处一再复发霰粒肿,或非典型的霰粒肿,则应怀疑是否有睑板腺癌、基底细胞癌或脂质肉瘤的可能,应将手术刮除物送病理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