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需要摘除眼球的眼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从外界接受到的信息,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眼睛来实现的,足见眼睛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医生却不得不遗憾地为患者施行摘除眼球的手术。让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在哪些情况下必须施行这种破坏性的手术。
(1)首先是眼内的恶性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及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这两种疾病分别是小儿及成年人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如果发现较早,肿瘤体积不太大时,可以行放疗或光凝疗法等保守治疗,但如果发现得较晚,肿瘤体积较大,肿瘤生长有向眼外转移趋势,那么医生必须为其施行摘除眼球的手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2)有些青光眼的患者,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发展到晚期时,眼睛已完全失明,但仍反复出现疼痛,无法有效缓解,给生活带来极大痛苦,这时医生可以在患者要求下,为其施行眼球摘除术,以便提高生活质量。
(3)当眼球受到外伤严重破裂时,有一部分患者在受伤后一段时间内(最早5~10天,最晚可在60年后发生,但大多数发生在2周至2个月),可能会出现未受伤那只好眼睛视力下降,眼睛发炎情况,如未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失明,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交感性眼炎。眼球穿孔伤后及时修复创口,避免眼内组织,尤其是葡萄膜组织嵌顿及预防感染,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预防本病可能有预防作用。关于摘除伤眼是否具有预防交感性眼炎的作用,尚有争议。当医生遇到严重的眼球破裂伤,但尚有望保存一定的视力或眼球者,应尽可能修复伤口,以后再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技术对玻璃体积血、机化条索、视网膜脱离及增殖膜进行处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保存眼球,部分患者还可获得有用视力,因此,不要轻言摘除眼球。对已无法修复,视力恢复没有希望的眼球,可在患者的要求下,慎行眼球摘除术。
(4)有些患者由于患了某些严重眼部疾病而导致视力完全丧失,眼球萎缩,甚至黑眼珠发白、变形,影响美观。在2004年以前,国内医生只能为其摘除没有功能的眼球或施行结膜瓣遮盖手术,然后才能装入义眼,俗称“假眼睛”,以改善眼部外观。现在,有一种德国产的劳莎冰晶石玻璃义眼,可以直接安放在萎缩的眼球上,98%的患者均能耐受,既不需要摘除眼球,也不需要施行结膜瓣遮盖术,对改善患者眼部外观,消除患者心理负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