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动物的寿命
各种动物的自然寿命都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极限,这说明生物的自然寿命长短与遗传特性密切相关。美国Leonard Hayflick教授用“生物钟”来比喻生物寿命与遗传的关系。他认为生物在一定年限内注定要死亡,就好像有一个“时钟”控制着生命历程,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生物钟”就是遗传基因。
动物寿命一般以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表示。动物的平均预期寿命可用以下很多方法来推算。
1.根据个体大小 一般个体越大,代谢越低,寿命越长,但人属例外。
2.根据脑重量 脑重与体重的比例与寿限有一定关系,大脑相对重者(如人类)寿命较长,因为有利于内环境的调节和外环境的适应。
3.根据心率快慢 心率越快,寿命越短。一生中总心跳次数是恒定的,在5亿~10亿之间(但人不止此数)。
4.根据性成熟期 人寿限为性成熟期(14~15年)的8~10倍,平均寿限为120~150岁。
5.根据生长期 一般哺乳动物的寿限为生长期的5~6倍(亚里士多德认为)或5~7倍(法国生物学家布丰认为),人类生长期为20~25年,寿限应为100~175岁。
6.根据细胞分裂代数和时间 平均寿限为细胞分裂代数和分裂间隔时间的乘积。寿命长动物的细胞分裂代数较寿命短动物为多。
不同物种的寿命差别悬殊,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也非常大。目前,不少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均在逐渐增加,这与经济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关,但这种增加是缓慢的。另外,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不等于人类的自然寿限也随之增加。自然寿限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只有通过进化或其他方式使主管寿限的基因发生变化后,自然寿限才能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