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ADH的合成和释放增多
各种原因引起的ADH分泌异常增多均可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肾排水能力降低,若一旦摄入水稍多,就会引起明显的水中毒症状。ADH分泌异常增多可见于下列情况。
1.ADH分泌异常增多综合征(SIADH) 缺如因体液渗透压增高或血容量减少的刺激,而ADH持续异常分泌的情况称为SIADH。见于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燕麦细胞癌、胰癌、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肿瘤、脓肿、外伤、感染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等)和肺部疾患(如结核、脓肿、肺炎等)。
2.其他原因 ①各种应激状态,见于大手术、创伤及强烈的精神刺激等。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下丘脑合成ADH,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对ADH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③某些药物的作用,异丙肾上腺素、吗啡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药物有促进ADH释放或增强ADH的作用,氯磺丙脲既能刺激ADH的分泌,又能增强肾脏对ADH的敏感性。环磷酰胺等药物亦有抗利尿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④外源性ADH,如加压素、缩宫素。
(二)肾排水功能不足
正常情况下,肾排泄水的能力很强,但在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少尿期,肾排尿显著减少,导致水潴留。此外,心功能不全以及肝硬化腹水合并肾血流量不足的患者,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致肾排水功能不足。对有上述情况的患者过多、过快地静脉输液或大量饮水,而肾又不能及时将水排出,可致水在体内潴留而引起水中毒。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高对水中毒的认识,尤其尿少时补液要十分慎重,以防止水中毒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