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科医学及其教育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科医学及其教育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口岸,为一中小城市,地理面积为23.8 km2,居住人口总数为437 455人,人均期望寿命男性77.5岁,女性81.2岁。1993年起,随着澳门回归中国的日程渐近,公务员本地化的推动以及此阶段政府在全科医学方面的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投入,使得澳门全科医学发展很快。随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澳门全科医学继续发展并进入了新阶段,即持续发展阶段,在特区政府的领导下,澳门全科医学必然会持续发展下去。

五、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科医学及其教育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口岸,为一中小城市,地理面积为23.8 km2,居住人口总数为437 455人,人均期望寿命男性77.5岁,女性81.2岁。

澳门政府在1984年引入初级卫生的概念,以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阿拉木图研讨会上确立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在短短的20年里逐渐形成由初级卫生保健、专科卫生保健两级网络以及技术辅助部门组成的完整的卫生系统。澳门全科医学的建立由1984年作为起步点,1985年成立了第1个卫生中心即筷子基卫生中心。由于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当时澳门卫生司的多位葡萄牙籍医师在葡萄牙参加了全科家庭医学的培训。当他们学成回澳后,成了澳门全科家庭医学的带头人,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政府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的决策和管理,并且开展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1989年成立了“澳门全科医师学会”,1993年它成为世界家庭医师学会的正式会员,对澳门全科医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澳门全科医学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1984~1992年为萌芽阶段;1993~1999年为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为持续发展阶段。从1984年澳门政府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性目标起,澳门卫生当局开始实施全科医师培训计划,创办了儿童保健、成人保健、妇产科保健、家庭计划、口腔保健、学校保健和家居护理计划。1988年,澳门当局公布了全科医师/家庭医师暨公共卫生医师/社区医师职称的新法例,使初级卫生保健活动不断扩大,并增设了家庭计划服务。1992年6月新的澳门卫生司组织法公布,将初级卫生保健及专科卫生保健作一致的统筹管理,为更好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创造了条件。此阶段为澳门全科医学的萌芽阶段。1993年起,随着澳门回归中国的日程渐近,公务员本地化的推动以及此阶段政府在全科医学方面的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投入,使得澳门全科医学发展很快。随着1999年新函仔卫生中心和加入中医服务的新筷子基卫生中心的落成及启用,澳门的全科医学发展至成熟阶段,全面建立了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重点、覆盖全澳门的包括初级卫生保健和专科卫生保健的二级医疗服务网络,确立了英国式的“国家卫生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模式系统。1993~1999年是澳门全科医学发展的成熟阶段,可概括为以下特点:①创立和完善了重点社区卫生规划;②逐步规范了双向转诊的运作方式;③把重点放在本地全科医师及有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上;④使计划管理职能和所提供的服务本地化;⑤建立附属于各卫生中心的社区卫生委员会,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⑥提供中医服务作为新的尝试;⑦公共卫生职能单位的分化;⑧对澳门居民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作了肯定的贡献。1999年,澳门初级卫生保健系统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西太平洋的典范。随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澳门全科医学继续发展并进入了新阶段,即持续发展阶段,在特区政府的领导下,澳门全科医学必然会持续发展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