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保健的基本内容

自我保健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生理功能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因此,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方式是自我保健的主要内容。妇女应学会乳房的自我检查,家有糖尿病患者可自备血糖仪监测血糖。自我治疗是指诊断明确后,在没有任何监护的条件下根据医嘱或自行采取的治疗方法。自我预防是指疾病或意外发生之前,在医师的指导下或接受健康教育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以防止疾病和意外的发生。

二、自我保健的基本内容

(一)提高生理功能的调节能力

良好的生理功能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如何调节好人体不同时期的生理功能,适应机体内外的变化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重要条件。具体的方法如下。

1.坚持体育锻炼 体能活动(physical activity)是指让骨骼肌消耗能量所能产生的身体动作,而这种动作是有益于健康的。长期规律的体能活动可增强左心室的收缩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减低末梢血管的血流阻力,且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微血管与心肌细胞的氧交换;通过扩张血管、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等作用来降低血压;强化肋间肌和横膈膜,增进每分钟最大换气量;增加肌腱强度、支撑功能和关节稳定性,并能润滑关节和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维持柔软度;增强身体免疫功能。规律的体能活动能降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降低高血压和大肠癌的发生率。运动能保持生命的活力,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疾病限制,结合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制订合适的运动方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贵在坚持。促进健康体能的方法有:日常生活中可用步行来代替乘车、登楼梯来替代乘电梯,以及饭后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做柔软体操、结伴运动等。

2.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个体的饮食习惯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饮食方式、饮食爱好、身体状况、家庭、文化等。人体各个阶段所需的营养也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变化,饮食结构应做相应的调整。保证摄入的热量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保持正常体重;做到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豆制品,同时也应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食物保持新鲜、卫生且品种多样化,以谷类为主;进食规律,不暴饮暴食,易清淡少盐。

3.规律生活 人的生命活动是有节律的。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应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当感到疲倦时应及时调整工作、学习,让机体有缓冲恢复的机会,不能长期透支体力,以免疾病缠身。

4.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很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为了人类自身健康的需要,为了生命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种植树木、保护海洋、爱护动物、合理开采地下水、净化环境、杜绝污染等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善于心理调节,保持心态平衡

心理包括个性、意识、情绪、情感和应激变化等。当今社会日益迅速地发展,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心理因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轻松、平和、愉快和乐观的心理是促进健康的基本条件,保持适当的紧张可以给人带来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跟上时代的节奏,不被时代所淘汰。但过度紧张、烦躁、压抑和消极往往不利于身体健康,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或心理疾病等都与不良心理因素有关,甚至可能因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而加快疾病的发展。为了增强心理调整能力可采取的措施如下。

(1)要充分认识心理疾患与躯体疾病是密切相关的,学会自我控制各种欲望和情绪,及时调整好心理状态,防止过分紧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要善于自我调节,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可通过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或与朋友交流来缓解压力。

(三)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方式

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方式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长期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癌有密切关系,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如酗酒、暴饮暴食、缺乏体育锻炼、不洁性生活、吸毒、对成瘾药物的依赖等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而且危害社会的稳定。因此,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方式是自我保健的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系统和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对不良生活行为和方式以及所带来严重后果的认识,达到自觉、自律、自戒,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2)增强自身的信心和毅力,控制不良行为的发生。在家庭和社会交往中采取有益的生活行为和方式。

(3)正确面对家庭、社会的变化,维护社会、家庭的稳定,宽容待人。

(4)经常分析评价、监督检查自身行为,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四)创造适宜、宽松的生活环境

适宜、宽松的生活环境能陶冶人的情趣,有利于自我保健活动的开展,并能提高保健效益,创建健康的生活。

(五)提高自我诊断能力

运用已有的医学知识,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身体某一部位出现的不适或异常,进行自我判断。为了提高自我诊断能力,需做到以下几点。

(1)平时注重学习相关的医药卫生知识和保健知识。中年以上成人应了解恶性肿瘤早期的信号,如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出血,不明原因的消瘦,无痛性血尿,不规则阴道流血,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等。已患慢性病毒性肝炎者需定期随访,以便尽早发现肝硬化趋势或肝癌,给予及时治疗,提高疗效;胆囊、肠道、子宫颈等部位的息肉也应定期随访,以防癌变。

(2)学会和掌握最基本的医学技能,如测量体温、身高、体重、脉搏、血压等,并了解正常范围的数值和异常情况下的临床意义。妇女应学会乳房的自我检查,家有糖尿病患者可自备血糖仪监测血糖。

(3)发现自身健康状况异常时,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或联系全科医师,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疾病的诊治。

(六)实现自我治疗

自我治疗是指诊断明确后,在没有任何监护的条件下根据医嘱或自行采取的治疗方法。这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法。因涉及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的可行性,全科医师需耐心宣讲药物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强调药物的使用期限,传授治疗技术,让患者掌握消毒、注射、简单换药等技能,实现小病、小伤自行用药治疗。

(七)加强自我预防能力

自我预防是指疾病或意外发生之前,在医师的指导下或接受健康教育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以防止疾病和意外的发生。如了解当火灾、地震等意外发生时应采取的自救措施;家庭备有小药箱,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督促自己和家人定期参加体检,并记录备案;经常参加全科医师开展的卫生保健和预防知识的讲座,积极参与社区各项预防保健活动,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水平,协同家人共同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和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