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兴起
英国早在18世纪初期就开始类似于今日的全科医师服务的国家,但当时针对他们的医学教育只是“学徒工”的方式。
18世纪后期,当时的全科医师——“外科药剂师”开始逐渐参加在民办医院或私立医学院举办的有关各专科的课程。
20世纪初,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没有或很少有正式的全科医学教学项目。选择全科医学的医师常常被歧视,认为是二流医师,所以选择全科医学的医学生也很少。医学院校里最早的全科医学教学方法是非正式的项目,例如:每年举办几个有关全科医学的讲座。后来,有关教育项目逐渐增加,教学时间亦得以延长。
1967年,英国医学委员会(General Medical Council,GMC)建议所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学。早期的全科医学系倾向于以实践为基础,与社区诊所密切联系。全科诊所开始参与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学工作。具备教学条件并承担教学任务的全科诊所可以得到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及专门的教学人员编制。由于有政府资金资助,全科医学的教师队伍迅速扩大,设立全科医学系的医学院校逐步增加。大多数的全科医学系的成员是“非临床”(non-clinical)的,主要以教学和研究人员为主。1986年,英国所有的医学院校均设立了全科医学系,有些全科医学系是独立的,有些是与其他部门合并的,还有的是作为其他部门,如公共卫生、临床药理等的一个分支。
由于全科医学把医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强调人性化服务,医学院校中的全科医学教学被认为具有整合功能。1980年,GMC对基础医学教育目标进行评估分析表明,如果不采用全科医学教学资源,至少有16个目标将达不到合理的水平。
1992年,GMC回顾50年来医学教育后,推荐减少信息量,鼓励主动学习,增强交流技巧的学习,重新整合医学教育核心课程并鼓励增加社区为基础的教学。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 HO)亦对成员国提出类似要求。全科医学在交流技巧、课程设置、社区教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符合这些要求。因此,许多医学院校逐步增加了全科医学教学内容和时间。同时,全科医学逐步发展了一些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角色扮演、标准化患者、录音/录像记录教学等。在全科诊所的教学是一对一的方式:一个全科导师带一个学生。教学记录及课程手册也逐步得到发展完善。
本科生利用社区诊所进行的教学可以是以社区为导向的,带教老师是全科医师或流行病学家、行为社会学家等;也可以是以机构为基础的,机构主要指社会服务机构或志愿机构。内容上可以进行以全科医学为基础的教学,也可以进行专科教学。全科医学为基础指用社区诊所的患者作为临床教学示范或教授一些有关全科的内容,专科教学主要涉及儿科、心理咨询科、产科。针对本科生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在正式进入临床前进行早期临床接触,教授学生一些有关全科医学的临床技巧,让学生了解除全科医师以外的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及工作程序,以便学生在职业选择时选择全科医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