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纤维性修复
纤维性修复是指由纤维结缔组织来完成修复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处的坏死组织和异物并填补缺损后,逐渐转化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故又称为瘢痕修复。
(一)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主要由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其间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1.形态、结构 肉眼为鲜红色,细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镜下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毛细血管,与创面垂直生长,近伤口表面时互相吻和,形成袢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在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并常有大量的炎症细胞。炎症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图2-8)。
图2-8 肉芽组织
注:新生毛细血管与创面垂直,其间有成纤维细胞和各种炎症细胞浸润。
2.功能 肉芽组织在伤口愈合中有以下3个重要作用。
(1)抗感染保护创面:在伤口有感染的情况下,肉芽组织可对感染物及异物进行分解吸收。如伤口中的一些可溶性物质、细菌、细小的异物或少量坏死组织,可通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胞内水解酶的消化作用使之分解,通过毛细血管吸收,以消除感染,清除异物,保护创面。
(2)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天内即可出现,在创口内自下而上或从周围向中心生长,逐渐填补创口。在此过程中,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并转变为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减少、消失,最终肉芽组织变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的张力强度只有正常组织的70%~80%,但足以使创缘牢固地结合起来。损伤愈合后如果瘢痕形成薄弱,张力强度低,可使愈合处向外膨出。如心肌梗死瘢痕处向外凸出形成室壁瘤;腹壁手术瘢痕处因腹压增大引起腹壁(切口)疝。
(3)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二)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是由肉芽组织经改建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1.形态、结构 镜下由大量平行或交错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其中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呈红染均质状,即玻璃样变。
2.对机体的影响
(1)有利方面:①保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瘢痕组织能把损伤的创口或缺损长期填补并连接起来,如刀割伤、心肌梗死等。②保持器官、组织的坚固性,瘢痕组织中含大量胶原纤维,可使局部相当牢固。
(2)不利方面:①瘢痕收缩,使器官管腔狭窄或扩张,如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幽门梗阻等。②纤维性粘连,如心包粘连、关节滑膜粘连等。③器官广泛损伤引起的纤维化玻璃样变,导致器官硬化,如肺纤维化、肝硬化等。④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呈肿块状明显隆起于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延展,形成瘢痕疙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