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食管癌肿瘤标记物的测定
食管癌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X线钡餐、食管内镜、胸部CT及食管分段拉网脱落细胞学等检查。肿瘤标记物的测定在诊断上只能起辅助作用,但在疗效监测、预后判断方面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肿瘤标记物的测定系非痛苦的检测方法。
一、鳞状细胞癌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8 000的糖蛋白,是从宫颈鳞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属于肿瘤相关抗原TA-4的亚基,存在于鳞癌细胞质内。1977年由Kato首先报道。
SCC-Ag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记物。血清SCC-Ag水平的升高,其浓度随病期的加重而增高,Ⅲ期头颈部癌的阳性率为40%,Ⅳ期的阳性率增至60%。宫颈癌的阳性率较高,可达80%左右;肺鳞癌的阳性率约为46.5%;食管癌的阳性率约为31.3%。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患者,血清SCC-Ag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血液标本应避免汗液、唾液和其他体液的污染,否则会引起测定值的假性升高,导致错误的结论。
二、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最初发现于成人结肠癌组织中,1965年由Gold首先报道。CEA是一种结构复杂、沉降系数7~8 S、等电点为4.8的酸性可溶性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 000。胚胎期主要存在于胎儿的胃肠管、胰腺和肝脏,出生后组织内含量很低。
胃肠道恶性肿瘤时,可见血清CEA水平升高;在乳腺癌、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也有升高。因此,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虽然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是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CEA连续随访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或化疗的疗效观察。一般情况下,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病变时,血清CEA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率较低。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血清CEA>5 μg/L。
三、谷胱甘肽S转移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GST)是一组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按其等电点可分为阳离子同工酶(pH 8.5~8.6)、中性同工酶(pH 6.3~7.05)和阴离子同工酶(pH 4.6~4.8)三大类;按其分子形式分为α、μ和π,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2 000、54 000和79 000。GST-α主要存在于成人的肝脏,占肝脏可溶性蛋白的5%,当肝组织受损伤时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GST-μ主要见于心脏、脾、结肠和胎儿肝脏;GST-π主要分布在胎盘、肾、肺等组织,肝脏中很少。正常参考值为血清GST<15.4 μg/L。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胃癌(包括贲门癌)、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等,患者血清GST活性明显升高。主要是GST-π水平增高,阳性率达50%~70%。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妊娠妇女血中GST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四、糖链抗原Lewisx
糖链抗原Lewisx(carbohydrate antigen Lewisx,CA Lewisx)是一种血型物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为(297±39.5)μg/ml,许多癌症患者血中含量升高,可作为一种广谱肿瘤标志。
五、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一种细胞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有相当的同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he receptor of EGF,EGFR)与癌基因c-erb B的蛋白表达产物有很高的同源性,所以EGF的作用和c-erb B蛋白的作用殊途同归。
Mukaida等人用125I-EGF测定56例食管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发现癌组织中EGFR表达高的患者存活率明显低于表达低者。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0例食管癌组织中EGF的表达,阳性率为92%,表达情况与鳞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如将EGF的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可分为4级(0~3),则反应强度高的2或3级患者其存活率远低于强度低的0~1级患者。EGF和EGFR均为阳性者比两项为阴性者预后要差。这表明EGF和EGFR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情况是一个很好的预后指标。Ozawa等人也有类似的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