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免疫力的措施指增强人体的非特异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后者更为关键。
(一)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包括合理营养,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保持愉快的心情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二)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增强特异性免疫力就是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等可使机体对相应的病毒、细菌、外毒素等产生特异性主动免疫能力(人工自动免疫);接种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后,可使机体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起着关键的作用。
1.预防接种的种类
(1)人工自动免疫 将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纯化的抗原和类毒素制成菌(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自行产生特异性免疫,其免疫力在接种后1~2周产生,维持数月至数年,主要用于传染病预防。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有下列三种。①活菌(疫)苗:由免疫原性强而毒力弱的活菌株经人工培养而成的制品称活菌苗,如卡介苗;由减毒的活病毒或立克次体制成的称活疫苗,如麻疹活疫苗。活菌(疫)苗的优点是能在机体内繁殖,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②死菌(疫)苗:将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病毒等)灭活后制成,如百日咳菌苗等。生产过程简单,但免疫效果较差,接种量大。亦有将菌体成分提出而制成,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球菌多糖体菌苗。其免疫效果较一般菌苗为好,不良反应较少。③类毒素:将细菌外毒素加甲醛处理,成为无毒而仍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2)人工被动免疫 将抗体注入人体,使其被动获得免疫力。如接种抗毒素、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等。人工被动免疫免疫力产生快,但维持时间短,仅2~3周,主用于辅助治疗,亦可用于紧急预防。
2.计划免疫 根据国家、地方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有关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进行计划免疫必须结合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控制规划、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国内通用免疫程序等综合考虑。
(1)儿童计划免疫 当前我国对7岁以下的儿童要求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白百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及乙型肝炎疫苗5种制剂的接种。卡介苗在出生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在出生时、1月龄、6月龄时接种,共3次;脊髓灰质炎在出生后2月龄、3月龄、4月龄服,共3次;百白破在出生后3月龄、4月龄、5月龄和4岁时接种,共4次;麻疹疫苗在出生后8月龄、1岁和7岁时接种,共3次;白百破三联疫苗在出生后3月龄、4月龄、5月龄及1.5~2岁接种,共4次。
(2)其他人员接种 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有计划地开展相应疫苗的接种。
3.接种注意事项
(1)制订接种计划,确定接种对象和时间、地点,准备接种所需的生物制剂、器械、药品,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2)各种生物制品的接种对象、剂量、次数、间隔时间、接种途径、操作规程及保存条件等均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执行。常用的接种途径有:皮上划痕,皮内、皮下和肌内注射,口服,喷雾等。
(3)接种的禁忌证:发热,各种传染病患者及恢复期病人;各种器质性疾病患者,包括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疾病等;有过敏史者;孕妇及哺乳期母亲;年老及过度体弱者等。
(4)接种时间:一般在该传染病流行季节前1~2个月。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期禁用乙脑疫苗,避免激发潜伏感染者发病。
(5)使用一次性用品或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的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4.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
(1)一般反应 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体温在37.5℃为弱反应,37.6~38.5℃为中反应,38.5℃以上为强反应;少数儿童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有少数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6~12d,出现一过性皮疹。局部反应在接种部位可见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红肿直径在2.5cm以下为弱反应,在2.5~5cm为中反应,大于5cm或虽未超过5cm但伴有淋巴结或淋巴管炎者为强反应;少数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后出现硬结;接种某些活疫苗可出现特殊形式的局部反应,如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2个月左右结痂。护理措施:局部反应一般不需处理,较重者可用局部冷敷,卡介苗接种后局部破溃涂甲紫预防感染;全身反应轻者,适当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防受凉,重者适当服用解热止痛药等作对症治疗。
(2)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可出现局部化脓、晕厥、过敏性休克、皮疹、急性精神反应、血清病等异常反应,须及时处理。
1)局部化脓 分有菌性化脓感染与无菌性脓肿,前者因在疫苗分装时被病菌污染,或因注射器、接种局部消毒不严所致;后者多因接种含有吸附剂疫苗,注射过浅,剂量过大等。处理方法,早期均可用热敷,每日3~5次,每次20min。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反应严禁热敷,若局部溃破可涂甲紫,预防感染。化脓性脓肿可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脓肿切忌切开排脓,可用注射器抽脓。
2)晕厥(晕针) 接种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缺血,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在空腹、过度疲劳、接种场所空气污浊等情况下易发生,多数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分钟发生,轻者有头晕、心慌、恶心、手足发冷、发麻等,经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跳缓慢、脉搏无力、血压下降伴失去知觉,数十秒至数分钟清醒。处理方法,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口服糖水,亦可针刺人中等穴位。如仍未见好转者应送医院抢救治疗。
3)过敏性休克 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也有少数延至30min或1~2h发作。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脉细或无。如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和末梢循环衰竭死亡。处理方法,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肌内注射1∶1 000肾上腺素0.5~1.0mL,同时肌内注射苯海拉明25~50mg。呼吸衰竭者可肌内注射尼可刹米250mg,并吸入氧气。
4)皮疹 各种疫苗接种后均可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皮疹,常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色淡或深红,周围呈苍白色。处理方法,给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每次25~50mg,每日2~3次。
5)急性精神反应 为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较少见,可表现为癔病性发作,这类病人最大特点是临床表现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不符,而且意识不丧失。各种症状常在患者注意力转移或进入睡眠后明显减轻,预后一般良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大多数用针灸、暗示疗法即可恢复,严重者可给镇静剂。
(三)预防服药
给易感人群服用药物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给服磺胺药物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给服抗疟药预防疟疾,用中药板蓝根、大青叶、甘草煎剂鼻腔喷雾预防流行性感冒等。
思考题
1.说出如何管理传染源。
2.简述切断传播途径的要点。
3.概括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