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第一节 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适用范围】
一切需要监测血氧含量的患者。
【目的】
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操作重点强调】
1.正确连接导线及血氧饱和度探头,调整清晰的监测波形,见图45-1。
2.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
3.正确设置报警范围。
(a)
(b)
图45-1 血氧饱和度监护仪操作重点
【操作前准备】
1.用物:治疗车、监护仪、模块、血氧饱和度探头、导线、记录本。
2.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皮肤:清洁皮肤,修剪指甲。
【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1.确认有效医嘱。
2.向患者解释血氧饱和度监测目的,评估局部皮肤或者指(趾)情况,取舒适体位。
3.洗手,戴口罩。
4.核对床号、姓名,打开监护仪,检查监护信号。
5.清洁局部皮肤或者指(趾)。
6.清洁皮肤,将血氧饱和度探头与导线连接。
7.将血氧饱和度探头放于患者指(趾)或者耳廓处,使其光源透过局部皮肤,保证接触良好。
8.正确调整波幅,去除干扰。
9.正确设置报警范围,确保报警处于开启(On)状态。
10.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告知监护的注意事项。
【操作观察要点】
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及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