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环境污染的范围大,受环境污染影响人群广泛且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包括老、幼、病、弱以及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易感人群,因此造成的健康危害表现出明显多样性。④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引起的健康危害往往是多因多果,增加了健康效应的复杂性。2.非特异性损害 环境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除上述特异性作用外,还可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损害。公害病是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最严重后果。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一)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十分复杂,具有以下特点:①环境污染物或环境有害因素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空气、水、食物等)、多种渠道进入人体。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往往是以慢性损伤为主,具有低剂量(浓度)、长期反复作用的特点。③环境污染的范围大,受环境污染影响人群广泛且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包括老、幼、病、弱以及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易感人群,因此造成的健康危害表现出明显多样性。④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引起的健康危害往往是多因多果,增加了健康效应的复杂性。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特异性损害

1)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中,可导致暴露人群在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环境污染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主要有:

(1)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由煤烟引起的大气污染事件,在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中,一周内就比历史同期多死亡4 000人。在美国洛杉矶、纽约等地多次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当地居民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2)事故性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1984年12月,印度博帕尔市发生的某化工厂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导致2 500多人死亡,15万多人的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导致的核泄漏事件,造成13万居民急性暴露,31人死亡,经济损失达35亿元。

(3)生物性污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饮用水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可以导致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或暴发流行。生物性污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也可经空气传播,如2003年春季暴发的世界范围内的“非典”(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流行,就是经空气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2)慢性危害:当环境污染物或环境有害因素低剂量、长期反复作用于机体时,可产生一系列的慢性危害。

(1)慢性中毒: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日本由于汞污染、镉污染导致人体慢性中毒而引起的水俣病、痛痛病等公害病举世震惊。生产环境中铅、汞、锰、苯等生产性毒物引起的慢性中毒也极为常见。一些有机氯农药脂溶性强,又难以降解,此类物质在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对人体即可产生不良的健康危害。

(2)致癌作用:环境中存在着多种致癌因素,这些因素根据其性质可分化学性的、物理性的、生物性的三类。在多种致癌因素中,化学性致癌因素估计占80%~90%。目前已对800余种化学物质的致癌性进行了研究,确认的人类致癌物约60种。放射线的照射可引起白血病、肺癌等;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与皮肤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

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在世界许多国家疾病谱和死因构成中都名列前茅。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空气污染对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水污染与肝癌的关系研究也提示了环境污染对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3)致畸作用:某些药物、化学毒物都能影响胚胎发育过程,使胚胎发育异常而造成畸形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举世震惊的“反应停事件”就是外源性化学物质致畸的典型例子。美国工业职业安全卫生协会(NISOH)有毒物质登记处登记的37 860种工业化合物中585种有致畸性。此外,人类致畸因素中还包括放射线照射、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胎儿畸形。

(4)致突变作用:一些环境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变异,此现象称为突变。突变是致突变作用的后果。突变的类型可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类,基因突变是指DNA在分子水平上的改变,主要有碱基置换、移码、小缺失、插入等改变;染色体畸变是在观察细胞分裂中期相时可见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目异常。

科学研究已证明,致突变性是许多致癌物质所具有的共同特性,致突变性与致癌性密切相关。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某些药物、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电离辐射等因素,对免疫系统可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有一些环境污染物还可作为致敏原而引发变态反应性疾病。

2.非特异性损害 环境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除上述特异性作用外,还可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损害。其主要表现为机体抵抗力下降、劳动力降低,人群中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增加等。

(三)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1.公害病 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地区性中毒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公害病是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公害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共同的病因和症状体征等特征。一旦环境污染得到控制,病因得以消除,疾病即得到控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公害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近一个世纪来,全世界发生了几十起公害事件,较严重的有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等。

2.职业病 职业病是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如特殊职业暴露引起的苯中毒、矽肺等。对于职业病的定义和范围,不同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以法律的形式加以限定。近年来,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已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3.传染病 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污水未经净化消毒处理排入水体时,有可能引起伤寒、霍乱、痢疾等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食物中毒 由于摄入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以急性中毒过程为主的一类疾病。化学毒物、微生物污染食品等都可成为食品毒性的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