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气卫生的防护措施
大气污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能源的质量、结构、布局,交通工具的数量及管理,人口密度、地形、气象、植被面积等,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气自净的能力,采取规划、工艺、净化等措施对大气进行防护。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 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布局。工业建设应多设在小城镇和工矿区,较大的工业城市最好不再新建大型工业企业,特别是污染重的冶炼、石油和化工等企业。如果必须要建,一定要建在远郊区或发展卫星城市。避免在山谷内建立有废气排放的工厂。应考虑当地长期的风向和风速资料,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这样工业企业排出的有害物质被风吹向居住区的次数最少。由于风向经常变化,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发生事故性排放,因此在工业企业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国内外许多经验证明,在建设开始就注意防止污染危害,比其污染发生后再去治理,要省事得多,效果也好得多。2.加强绿化 城市绿化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具有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等功能。在建设城市绿化系统时,应注意各类绿地的合理比例。绿地的种类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专用绿地、街道绿地、风景游览和自然保护区绿地以及生产绿地等。建立绿化带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可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
3.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 饭店、公共浴室等的抽油烟机、烟囱以及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加强对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
(1)改革燃料结构:逐步降低煤在燃料结构中的比重,如以液体燃料取代固体燃料,选用气态燃料如天然气、煤气、石油气和沼气等,还可开发地热、太阳能等,以减少或部分取代煤作燃料。
(2)控制燃烧污染:可采取下列措施做好燃煤污染的控制。如以无烟燃料取代有烟燃料;改造锅炉、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烧不完全产物的排出量;原煤脱硫,降低SO2对空气的污染,又可对硫进行回收利用;安装消烟除尘设备等。
同时采用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相比,集中供热可节约30%~35%的燃煤,而且便于提高除尘效率和采取脱硫措施,减少烟尘和SO2的排放量。
(3)加强工艺措施:改革工艺过程,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排出等。加强生产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和无组织排放,杜绝事故性排放。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
5.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和管理 机动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其空气污染也日益加剧,污染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正由“煤烟型”向“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重型”转化。防止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应采取综合措施:制定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对未达标的车辆不准制造、进口、销售和使用;执行车辆报废制度,淘汰不合格旧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大力研制开发用液化气、甲醇为燃料的“绿色汽车”;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使用大型公共汽车、地铁等。
(李晓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