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太小
例数过少,计算所得的相对数稳定性差,受偶然性影响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一般来说,例数较少时,用绝对数表示为好。例如,用某药治疗某病患者2例,全部治愈,即报道治愈率为100%,显然这个治愈率不可靠,不但难以反映事物真相,还会给人们造成错觉。这时最好直接用绝对数表示,即治疗2例,2例痊愈。如果必须用率表示,要同时列出率的可信区间。只有在观察例数足够多时,相对数才比较稳定,能正确反映真实情况。但在动物实验中,经周密的设计,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即使每组动物例数较少,也可以计算反应率、死亡率等。
(二)资料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率和构成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构成比只能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率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临床上常见的错误就是以构成比代替率说明问题。表7-2是某地肿瘤的普查资料,不能认为50~年龄组人群的肿瘤患病率最高,38.5%是构成比,表示50~年龄组肿瘤患者数占总肿瘤患者数的比例。从患病率来看,年龄越大,肿瘤患病率越高。
表7-2 某地居民年龄组别肿瘤患病情况统计
(三)正确计算总率
总率指合计率或平均率。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的平均率不等于这几个率的算术平均值,应该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平均率。如表7-2,各年龄组的平均患病率应是
(四)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所谓可比性,是指除了要对比的因素不同以外,其他可能影响对比结果的因素要尽可能的相同或相近。比如,不同级别的医院病死率不能比较,原因就是不同级别的医院其患者病情轻重的构成是不同的。通常要注意以下两点:
1.观察对象同质、研究方法相同、观察时间相等及地区、周围环境、风俗习惯等相同或相近。
2.观察对象内部构成是否相同。当两个或多个总率进行比较时,要注意其内部构成是否相同,若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有明显差别,则不能直接比较总率,只能按年龄别、性别分别比较或计算出标准化率再进行比较。
(五)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做假设检验
样本率或构成比与样本均数一样也存在着抽样误差,不能仅凭表面数值大小下结论,进行比较时应假设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