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磁场对肿瘤的影响

磁场对肿瘤的影响

时间:2024-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发现,磁疗组肿瘤湿重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检查提示磁疗组肿瘤坏死明显。这说明磁场具有抗肿瘤效应。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磁片贴敷法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剧痛,经治疗的8例均有效,其中5例疼痛显著减轻。徐雪雄报告,磁疗10例晚期恶性肿瘤收到一定疗效。张沪生等报告,应用可调的脉冲电磁场治疗恶性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短期治疗效果。

四、磁场对肿瘤的影响

柳霞等为了观察磁疗结合化疗药表柔比星(表阿霉素)对小鼠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将45只S180荷瘤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磁疗加化疗组、单纯化疗组和非处理对照组,做相应各种处理后10天,分离瘤块称湿重并做病理检查。结果磁疗加化疗组肿瘤湿重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两者肿瘤湿重皆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检查显示磁疗加化疗组肿瘤坏死明显。这说明磁疗结合化疗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磁疗可用作治疗肿瘤的辅助手段。

继而,柳霞等为了进一步探讨磁疗抗肿瘤效应,对30只S180荷瘤小鼠采用恒定脉动强磁场进行实验研究。磁场发生器为恒定脉动型,磁头呈圆形,磁极直径为8 cm、面积为50 cm2,两极间距离定在10 cm,磁场强度为6.4 T。结果发现,磁疗组肿瘤湿重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检查提示磁疗组肿瘤坏死明显。这说明磁疗有明显的抑瘤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旋转磁场、恒磁场对SP2/0骨髓瘤细胞的影响,该作者采用RMT3旋转磁疗机作用于肿瘤区,表面磁场强度有效面积为330mm2,旋转时磁场强度为0.2 T,转速为2000 r/min,将磁头对准肿瘤部位,每次磁疗20分钟,每天1次,14次为1个疗程。观测瘤块直径、重量及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磁场组与非磁场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旋转磁场具有明显的抑制SP2/0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这说明磁场具有抗肿瘤效应。

高昱等采用磁场照射荷瘤小鼠瘤区,观察磁场对荷瘤鼠瘤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其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的影响,结果与非磁疗组相比,磁疗组小鼠体内TNF活性明显增强,TNFR表达量增多。这说明磁场具有增强荷瘤小鼠TNF活性并促进TNFR表达的作用。TNF的主要生物活性是对某些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近年来发现人和小鼠TNF基因与MHC基因紧密连锁,提示TNF基因可能参与免疫应答的调控。肿瘤患者常表现为TNF及TMFR表达受阻,因此磁场具有增强荷瘤小鼠TNF活性并促进TNFR表达的作用,临床意义重大。

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磁片贴敷法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剧痛,经治疗的8例均有效,其中5例疼痛显著减轻。江西一八二医院采用磁片围敷肿块为主并同时在有关经穴及耳穴贴敷磁片的方法治疗胃癌结肠癌肺癌等,其中有效8例;有的患者在经中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加用磁疗治疗一个半月后,用超声波检查肿块已不存在。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应用脉冲电磁场治疗恶性肿瘤也取得一定疗效。治疗时将病灶置于磁极间,根据治疗需要调节其距离,磁场强度为0.35 T,每次治疗1小时,治疗对象均为晚期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手术后复发或手术探查无法切除的病例。33例中有消化道肿瘤、肺癌、肝癌等,分为单纯电磁场治疗组与电磁场治疗合并化疗组,单纯磁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0%,合并化疗组的有效率为61.5%,两组治疗效果相似;出现治疗效果时间一般较缓慢,多数患者在治疗30~60次以后出现效果。

常汉英等报告,应用磁场强度为0.2~0.4 T的稀土永磁片贴敷患区与磁场强度为0.6~0.8 T的脉冲磁场治疗。治疗时将两个磁头对置于患区两侧,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天治疗1次,30~60次为1个疗程,治疗18例恶性肿瘤。这些恶性肿瘤包括食管癌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6例、胃癌术后复发3例、乙状结肠癌术后复发1例、升结肠癌术后复发1例、肺癌4例、纤维肉瘤术后复发2例、脑瘤术后复发1例,全部病例均为中晚期癌症患者。在进行磁疗期间未用其他治疗方法,结果全部有效,症状显著改善,肿块缩小超过1/2;并在疗程结束后5~8个月随访,9例显效者疗效稳定;有效9例中,死亡4例,病情恶化5例。经磁场治疗的18例癌症,皆是在不能再手术亦不宜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下采用磁疗的;在磁疗后肿块缩小,症状改善,获得短期疗效,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徐雪雄报告,磁疗10例晚期恶性肿瘤收到一定疗效。4例应用表面磁场强度为0.08~0.1T的铁氧体磁环贴敷,除1例有暂时性止痛效果外,其余3例均无效果; 6例应用表面磁场强度为0.2~0.25 T的钐钴永磁体贴敷体表投影区,除1例疗效不明显外,其余5例疼痛均有所减轻、食欲均有所改善,部分胃癌患者包块明显缩小,4例出现4~6个月的缓解期。该作者又报告应用自制的DCS-82型强磁机,上极磁场强度为0.3 T,下极为0.4 T,中间磁场强度为0.12 T,每次治疗10分钟,治疗1例晚期恶性肿瘤收到一定效果。该患者诊断为晚期肺癌,并侵及胸膜,引起胸部剧烈疼痛,应用磁场治疗后,胸部疼痛缓解。

赵文尧报告,旋磁场结合中药治疗淋巴肿瘤4例,收到一定效果。磁头永磁体磁场强度为0.3~0.4 T,置于肿瘤处,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天治疗1次,结果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张沪生等报告,应用可调的脉冲电磁场治疗恶性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短期治疗效果。第一批治疗8例传统疗法无效的中晚期恶性肿瘤,疼痛明显减轻,不需用吗啡止痛剂。第二批治疗6例,其中乳腺癌术后转移2例,恶性淋巴瘤1例,会厌癌放射治疗后淋巴道转移1例,结肠癌术后转移1例,肺癌1例。其中5例经磁疗后肿瘤由大变小,由凸变平,由硬变软; 1例肺癌,经3次治疗后胸部无压迫感,无咳嗽,治疗80次后出院。

黎福祥等报告应用磁疗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取得一定效果。磁疗是在鼻咽部的两侧体表与颈部两侧用一对磁片(6.4 cm×8.3 cm×1.9 cm)贴敷15分钟,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为0.069~0.11T;同时用小磁片(1.1cm×1.1cm×0.5 cm)贴敷双侧内关与足三里穴位,小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0.02 T。磁疗配合放疗组21例,单纯放疗对照组17例。结果肿瘤消退情况为:鼻咽部肿物消失率磁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8.2%;颈部肿物消失率磁疗配合放疗组为52.4%,单纯放疗组为41.2%;总的5年生存率磁疗配合放疗组为61.9%,单纯放疗组为41.2%,磁疗配合放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组。放疗反应的发生率:磁疗配合放疗组低于单纯放疗组,如食欲减退发生率前者为23.8%,后者为41.2%;咽喉部疼痛者磁疗配合放疗组的发生率为47.6,单纯放疗组为70.6%。作者认为,本组所用的磁场强度还很低,若用高强度的磁场进行治疗,可能疗效还会更好。这表明磁场对癌症有缓解作用。

磁场作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已取到一定的效果,尽管这种效果还是属于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时间,但也是有意义的。在目前尚未攻破癌症难题的情况下,即使只是部分效果也是可取的。尤其癌症晚期,疼痛剧烈难忍,磁场治疗对疼痛有一定的缓解,对降低阿片制剂镇痛药的使用机会与药物依赖者,将有临床意义,仅对这一点,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于应用磁场治疗恶性肿瘤,已引起国内有关学者的关注。应用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磁场进行动物学与组织细胞学的实验研究与观察,取得一些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今后应进一步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研究与观察。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磁场强度,虽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磁场强度太低者,效果不明显或没有效果,而磁场强度较高或高者,取得的疗效则较低者明显,如应用强磁场对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达到89.9%。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由于存在体积、结构、功能和代谢上的差异,因而肿瘤细胞对磁场敏感性高,磁能量亦大,磁场可以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但磁场杀伤肿瘤细胞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解释清楚,一般认为磁场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缓慢或停滞。这可能是由于在磁场作用下,细胞内带电粒子或基因发生变化,使细胞内分子与电子之间作用与传递受到干扰,甚至被破坏,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例如,磁场使肿瘤细胞染色体发生断裂,染色体畸变,细胞DNA及蛋白质合成受阻,肿瘤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受到影响;磁场还具有增强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活性的作用,从而使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表明,磁场通过提高体内内源性止痛物质的水平及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而起到缓解癌性疼痛的作用。总之,磁场治疗恶性肿瘤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虽然应用磁场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例不多,取得的效果有限,但给予一种提示,磁场治疗恶性肿瘤是有希望的,是有发展前景的,有继续进行临床观察的必要,以便获得优于目前取得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