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人体中不定位的一种肿瘤,多发生在肾及肾上腺内,也可发生于腹主动脉两旁、输尿管末端、膀胱壁、胸腔、纵隔、心肌、颅脑等处。其病因不完全清楚,与胚胎期神经嵴细胞发育、生长有直接关系,其肿瘤在肾上腺内或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除分泌特定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外,又能同时分泌其他内分泌素,引起其他征候群,嗜铬细胞瘤既可为后天生长,也不排除先天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人群中散发,也可是家族性遗传疾患。肿瘤的病理生理性质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多数肿瘤皆表现临床症状,但也有功能静止型肿瘤,遇有强烈刺激时引发症状,其症状复杂。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重视及检诊技术水平的提高,使该病例大有增多。据国内资料统计,该病病例在高血压中的发病率为0.4%~2%,发病年龄20~40岁多见,由于该肿瘤为特殊性,这种特殊异位促皮素瘤未能完全术前确诊,手术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这种全身多处特殊性肿瘤,简单概括为90 ∶10肿瘤,即长于肾上腺占90%,长于肾上腺外者占10%;单侧瘤占90%,双侧瘤占10%;单发瘤占90%,多发瘤占10%;良性瘤占90%,癌占10%。
【病因】
发病原因与其他肿瘤一样,不完全清楚。但嗜铬细胞瘤发病原因与胚胎期神经嵴细胞的发育生长有直接关系,神经嵴细胞系各种内分泌腺的始基,由于基因发育缺陷致使神经脊细胞发育紊乱,因此与发病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各种特殊类型的嗜铬细胞瘤。
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1961年有人曾报告6例甲状腺癌并发嗜铬细胞瘤的病例,后来证实甲状腺癌皆为髓样癌,并发嗜铬细胞瘤,多为双侧性。据各内分泌腺瘤间不同组合,可划分为Ⅰ、Ⅱ、Ⅲ及各类亚型。认为是神经嵴细胞分化发育紊乱所致的结果。
2.家族性嗜铬细胞瘤 家族性者多为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受累嗜铬细胞瘤,也多为双侧或多发,1947年有人首先报道,1964年的报道507例嗜铬细胞瘤中家族性发病率为6%。
3.多内分泌功能嗜铬细胞瘤 近年发现嗜铬细胞瘤分泌两种以上的内分泌激素,嗜铬细胞瘤并发高血钙,血内加压物及降钙素值均增高,嗜铬细胞同时分泌ACTH,自1979年以来国内已有报道。
4.特殊部位的嗜铬细胞瘤 肾动脉狭窄与嗜铬细胞瘤并存,生长在胰腺后方的嗜铬细胞瘤可直接侵入下腔静脉,嗜铬细胞瘤生长于肾实质、膀胱以及身体各部某些特殊部位,引起更为复杂的病理及临床意义。
【病理】
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多为良性,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而有完整包膜,瘤体大小不一,国外文献记载最大重达3 167g者,国内报告有重达3 900g,肿瘤细胞很不规则一致,有的为正常髓质细胞所组成,有的则为形态不规则的瘤细胞,瘤细胞的轮廓呈不规则的多面形,胞浆丰富,含有嗜铬性颗粒,瘤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见有两种主要细胞,即明亮细胞和深暗细胞。细胞内存有嗜铬蛋白A。去甲肾上腺素颗粒为多形型,粗大,色深结构,肾上腺颗粒呈圆形或卵圆形,被染成灰色颗粒,纯的肾上腺素瘤及去甲肾上腺素瘤分别包含各自特殊颗粒形态像,混合瘤则含有两种颗粒,瘤体内的加压物质总量取决于瘤体大小及颗粒浓度。小肿瘤的加压物总量虽较少,但代谢快,进入血循环量多,功能强瘤体大的总量虽多,但代谢释放率低,储存于瘤内的大量加压物质被分解成为无药理作用的中间产物,进入循环的加压物质并不比小瘤多,功能可能较低而症状轻,故临床症状并不依赖于瘤体大小,瘤细胞所含的嗜铬粒蛋白A或两种嗜铬颗粒的量比正常髓质细胞的含量大6~10倍。
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确定肿瘤恶性或良性是比较困难的,往往在镜下表现为恶性瘤细胞形态,但在临床上却为良性瘤病程;相反,有的瘤为良性组织像,在术后1~6年内癌瘤复发。
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肿瘤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在生理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可在交感神经节合成,肾上腺素只能在肾上腺髓质内合成,中度刺激内脏神经,使髓质产生20%的去甲肾上腺素及80%的肾上腺素,但长期刺激则使其比例颠倒,嗜铬细胞瘤的分泌相与后者同,瘤细胞膜有离子通路,对儿茶酚胺的摄取依赖于钠离子,释放则需钙离子进入细胞,经过弥散及膜裂分泌始可进入血内,若以药物阻断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即可阻滞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具有不同的加压作用,其中间产物也有一部分加压作用,嗜铬细胞瘤所合成的加压物质,可高出正常肾上腺髓质分泌总量的100倍以上。人体长期遭受巨大剂量加压物的袭击,必将引起重要脏器的严重病理变化,如心血管系统、心脏肥大、心力衰竭、持续性高血压,以致相当程度的动脉硬化、眼底出血、水肿、视力障碍、脑血管意外常有发生。病程较长的持续性高血压者,可有肾动脉硬化。本症常并发甲亢、甲状腺腺瘤、甲状腺髓样癌。
【临床表现】
1.高血压 为嗜铬细胞瘤特有的症状及病史。高血压分为持续性及阵发性两型。一般认为肿瘤分泌加压物为阵发性释放入血,则呈阵发性高血压型;如持续性分泌则为持续性高血压型。但也有认为与肿瘤所合成的加压物成分有关,血压骤然上升,可高达26.6kPa(200mmHg)以上,病人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全身出汗,手足厥冷,软弱无力,气促,胸闷,呼吸困难,一般发作持续数分钟,少数可长达数小时。发作缓解后病人极度疲劳、衰弱、全身出汗。持续性高血压型者也可有阵发性加重,尚有一种无任何症状的嗜铬细胞瘤。发作多由剧烈运动、变换体位、压迫腹部、饥饿、精神刺激等原因引起;也可在妊娠、分娩、创伤、手术时突然发病。发作时偶可发生脑溢血或肺水肿。阵发型病人在发作间歇期血压可在正常范围,个别病人可低于正常。
2.代谢紊乱 基础代谢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肾上腺机体的氧耗量增加,似甲亢症状。肾上腺素可使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糖尿。症状发作时,产热多于散热,体温升至38℃左右,蛋白消耗较重,病人消瘦、乏力。
3.腹部和消化道症状 常见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
在一部分嗜铬细胞瘤的病例中,一般情况下可不表现任何症状,这种“无功能”、“静止期”的嗜铬细胞瘤10%~17%。
【诊断】
具有典型发作的病例诊断并不困难,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进行嗜铬细胞瘤的特殊检诊:①凡有交替性发作头痛、出汗、胸腹痛、视力减退、神经质等可疑症状者;②消瘦病人患波动性高血压者;③青年高血压;④基础代谢率高而非甲状腺机能亢进者;⑤病程短暂的恶性高血压并发糖尿病者;⑥有嗜铬细胞瘤家族史;⑦对神经节阻滞剂有良好的反应者;⑧创伤、手术麻醉、分娩期症状发作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首先应作定性诊断,再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定位诊断,目前归纳起来有下列方法。
(一)药理学试验
1.组织胺激发试验 常用于发作的间歇期血压低于22.7/14.7kPa时进行,如2min内血压升高4~8kPa,持续5min以上者,则为阳性结果。如在3min内血压降低4.7~3.3kPa,则为阴性结果。
2.苄胺唑啉试验 可用于血压持续性高于22.7/14.7kPa的病人,静脉注射5mg苄胺唑啉后,3min内血压降低4.7~33kPa并持续5min以上,则为阳性结果。试验前每分钟测血压1次,至少测5次,注药后每1/2min测血压1次,持续2~4min,然后每1~2min测血压1次,持续10~20min。试验前应停用降血压和镇静药1周,以减少假阳性的机会。
(二)髓质激素的测定
1.24h尿内儿茶酚胺含量 正常人为258~891μmol/d,女性239~806μmol/d,本症病人的24h尿内含量较正常值高出10~100倍,24h尿内香草基杏仁酸(VMA)含量测定对诊断也有帮助。
2.血内髓质激素测定 本症去甲肾上腺素值可明显升高。
3.膀胱后充气造影 可显示肾上腺区的肿瘤显影。
4.同位素肾图及肾上腺扫描检查 肾图呈现双肾对称性浓缩分泌时间延长,排泄缓慢的抛物状曲线,肾上腺扫描,以诊断肾上腺疾病。
5.动脉造影 方法有两种,腹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可显示丰富的毛细胞管勾画的轮廓。
6.B超检查 B超显像对肾上腺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比较准确。
7.CT、MRI检查 CT、MRI扫描是一种安全而准确的定位诊断,并对特殊部位的肿瘤,可描画出与重要器官的关系,对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根据临床表现及测定血内及尿内的加压物或其代谢产物,不难作出定性诊断。对定位诊断则要结合影像学的各项检查。目前进展快,准确性高,同时又安全的CT检诊,不难作出定位诊断,特别对肾上腺外的肿瘤也多被发现。
【治疗】
一旦诊断确定后,及早手术疗效良好;但手术有一定危险性。麻醉和手术中血压容易波动,肿瘤血运丰富,且与大血管贴近,易出血,因此手术前后和手术中的正确处理极为重要。目前对该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及重视,因而对手术前准备、麻醉、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建立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现就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一)术前准备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术前准备主要有两种方法。
1.术前用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常用苄胺唑啉静脉注射或口服,口服最大量可至120mg/d。还可口服苯苄胺使血压得到控制后再手术,可减少术中血压波动。
2.术前输入足量的液体或全血 以补充血容量,而不用α阻滞剂。
(二)术中处理
宜选用激惹性小的麻醉剂,避免挤压肿瘤,充分给氧,心律不齐可用利多卡因。术中应及时应用和调整苄胺唑啉的静脉用量,中断肿瘤血运和切除时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滴注升压药物。
(三)术后血压监测
术后血压维持在13.3/8kPa,对双侧肾上腺手术者,可补充皮质激素,术前诊断部位明确者,可考虑为单侧腰切口,但一般主张用腹部直切口或上腹部横切口。
(四)术后一般治疗
术后抗感染,对症支持,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目前对该肿瘤的病因、病理研究,检诊手段以及治疗等方面有很大进展,特别是手术通过充分良好的术前准备,成功率大大提高。总之,嗜铬细胞瘤是人体最为变幻莫测的一种肿瘤,症状复杂,处理时应针对其特殊性,灵活应用,区别对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