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肌肉筋膜痉挛收缩

肌肉筋膜痉挛收缩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诊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积极抢救;否则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而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筋膜室壁坚韧,几乎闭合而少弹性。综上所述,对多室性或肌肉丰富的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仅是局部问题,也出现全身(症状)反应。上述严重表现实质为挤压综合征表现,在解除室内高压前后均可出现,并可在减压后加重。

第四节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OCS)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诊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积极抢救;否则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而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其同义名很多:间室综合征、Va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濒临缺血性肌挛缩、挤压综合征、运动缺血征、创伤性张力性肌肉缺血,等等。

现认为Valkmann挛缩主要由间室综合征所引起,亦可认为是间室综合征的晚期表现。

【解剖概要】

骨筋膜室是由肌、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等形成的腔隙,几乎闭合而少弹性,神经、血管、四肢肌肉、肌腱多成组分居其间。正常时室内压前臂为1.2kPa(9mmHg),小腿为2kPa(15mmHg)。

【病因】病因很多,凡可引起筋膜血运障碍而出现缺血-水肿恶性循环者皆可致本症,多发于前臂前室和胫前室。

1.血管内血流阻断 主要是大血管的损伤和血栓形成等,阻断部位在室外,在其近侧。动脉损伤常致无脉搏,肢体温度下降,皮肤苍白。

2.血管外血流阻断 常见者如下:

(1)筋膜室容积骤减:肢体敷料包扎过紧、严重局部压迫、筋膜严重缺损综合术均可致其容积骤减,而内压升高,血运障碍。

(2)室内容物体积骤增:缺血性水肿;碾挫、烧伤;剧烈运动或长途(过度)跋涉;骨折出血至室内大血肿;血管内药物注射;毒虫、蛇咬伤等。

【病理】

筋膜室壁坚韧,几乎闭合而少弹性。正常情况下,肌肉、神经、血管挤满其间,并有一定压力,称之为组织压或室内压。当室内容物骤增或室内容积骤减时,其室内压急骤上升,阻断室内循环,导致神经肌肉缺血,如不能及时充分解除室内高压,则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迅速发展为坏疽。见图26-1。

img53

图26-1 骨筋膜室内缺血-水肿恶性循环

当室内压达到舒张压以下1.33~3.99kPa(10~30mmHg)时(低血压病人室内压相对降低),则已濒临组织缺血,而肌肉神经对其耐受力最差。在时间上,神经缺血30min则出现感觉异常和过敏,12~24h则发生不可逆损伤;肌肉缺血2~4h发生功能障碍,8~12h则损害为不可逆。故根据缺血时间及严重情况,本症又可分为三个阶段,但其间并无明显界限。

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 在严重缺血早期,经积极抢救、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后,可避免发生或只发生极少量的肌肉坏死,不影响患肢功能或影响极小。

2.缺血性肌挛缩 时间较短的室急性缺血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性缺血,在积极恢复其血液供应后,有部分肌肉组织坏死,尚能纤维修复,但因瘢痕挛缩而严重影响功能。

3.坏疽 范围广、时间久的完全缺血,则大量肌肉坏死,无法修复。

综上所述,对多室性或肌肉丰富的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仅是局部问题,也出现全身(症状)反应。本症早期,血循环尚未完全阻断或完全阻断时间不长,大量血浆和组织液外渗,可出现低血压和休克。如未及时处理,大量肌肉组织坏死,释放出大量肌红蛋白和钾离子,而发生毒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一般缺血4h后尿中可出现肌红蛋白,恢复血供3h后达高峰,持续12h。在酸中毒情况下,肌红蛋白又容易在肾远曲小管中沉积,致“肾功衰”;而低血压致肾小管缺氧,加剧肾功衰。低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又可致心功不全。上述严重表现实质为挤压综合征表现,在解除室内高压前后均可出现,并可在减压后加重。

【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疼痛和感觉异常为早期主要表现。因神经对缺血耐力最差,最初表现为麻感、物感和疼痛,疼痛性质为患肢深部广泛、剧烈的进行性灼痛,且患肢(指、趾)常呈休息位,当被动活动牵拉患室肌肉时,即出现剧烈疼痛。因病人对早期之麻感、异物感甚少申诉,而以疼痛要求处理,因此疼痛亦为本症最早唯一主诉,不可等闲视之,否则进一步发展为坏疽。到晚期,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感觉消失,疼痛亦无。

(2)患肢肿胀不显著,但患室压痛严重,并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3)患室肌肉肌力减弱,逐渐消失。

(4)患室表面皮肤略红,肢体温度稍高。

(5)早期,远侧脉搏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晚期则无脉。如为动脉损伤所致,则无脉搏,皮肤苍白,肢体温度下降。

(二)全身表现

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尿中出现肌红蛋白,甚至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

(三)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增高,血沉增快,尿中出现肌红蛋白及管型,可用多谱勒检查仪检查血液循环(早期可了解是否为动脉损伤所致本症),测组织压亦升高。

【诊断】

本综合征早期易被误诊,其主要原因如下:①常认为局部疼痛是外伤所致;②局部包扎,懒于查看;③远侧脉搏、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④个别神经血管损伤。故本征的早期诊断在于提高警觉,勤于观察。根据病人疼痛主诉,轻牵拉患室肌肉即剧痛、感觉异常,以及患室严重压痛和高张力触感,结合多谱勒检查仪及室内压测定,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

对疑有本征者,不应抬高患肢,否则加重缺血。一旦确诊,应毫不犹豫地及时切开患室,解除室内高压,阻断缺血-水肿恶性循环。减压必须彻底,必须打开筋膜室(皮肤与之等长)全长,不可姑息而仅切小口减压,同时需注意各部室有无高压,可在术中进行测压,若有则需一并减压;若肌肉明显坏死,应清除之;若尚有活力,应保留并敞开切口,待循环改善、水肿消退后做二期缝合或植皮。若为血管损伤所致本征,还应做血管探查,以修复损伤或栓塞的动、静脉。

对疑有本征,现有报道使用高压氧及甘露醇治疗成功者。

对于多室性及肌肉丰富的本征病人,切开减压后血循环改善,但大量坏死组织毒素进入血循环而加重休克、肾功衰、心衰、酸中毒等,应积极防治,密切观察。若抢救无效,尤其当合并脓毒败血症者,或患肢因严重辗挫伤、血运障碍无法恢复,或保留也确无功能者,应立即截肢,以保全病人生命。

一般治疗,见挤压综合征。

对于已形成Volkmann挛缩的治疗,可应用动力性支架,肌肉转移或肌滑移术。以前臂为例:

1.轻度挛缩 在其早期防治可用动力性支架或运动锻炼受累肌肉,可防止腕关节挛缩,一般仅有挛缩而没有瘫痪,3个月后,受累肌肉,肌腱单位可获得延长和松解。但多数肌腱单位受累时,则做肌滑移术。

2.中度挛缩 常累及屈指肌腱、拇长屈肌、腕屈肌等,应做肌肉滑移,正中、尺神经松解及切除纤维化之肌肉。如屈指肌腱无功能时,可将肱桡肌或桡侧腕伸肌移向掌侧,重建屈指功能,同时完全松解指腕的屈曲。

3.重度挛缩 常侵及指屈肌及前臂所有伸肌,常伴前臂骨折及瘢痕,神经亦可因瘢痕而受压,手术应纠正腕、指屈曲畸形,切除坏死瘢痕化之肌肉,松解尺、正中神经同时做肌肉转移,重建屈指功能。对于挛缩广泛,尚未遍及所有屈指、屈腕肌时,仍可做肌滑移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