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克星
——顾方舟与中国第一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故事
说脊髓灰质炎,普通人可能会不明所以,但如果说就是小儿麻痹症,估计许多人都会明白。脊髓灰质炎病毒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
现在小儿麻痹症已经不多见了,但因小儿麻痹症留下后遗症的成年人还是经常能见到的,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及时注射了脊髓灰质炎疫苗。
一、曾经为害一方的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在预防疫苗问世之前,曾在全球许多国家爆发或流行,我国是高发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全国每年报告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病例逾万例,甚至许多病人死亡。
1955年,江苏南通发生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共发现麻痹型患者1680例,病死率27.75%,引起全世界的震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大城市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家长背着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奔走在各大医院之间,想把孩子病治好,尽管屡屡失败,却不愿意放弃。
正是这些家长以及孩子那绝望的眼神,让一个人痛心不已,并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病毒学之父”的顾方舟。正是他和其他科研人员研究出的“脊灰活疫苗糖丸”,让无数中国孩子避免了致残。
顾方舟回忆,当时在中国流行着一种“背包族”,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小儿麻痹症是无法治愈的,又不想看着孩子变成残疾,就背着幼小的孩子到城里来寻找名医。当时交通不方便,没有通车的地方,家长就背着孩子走,带足几天的口粮,憋着一股劲,从一个医院走到另一个医院,不断地看见医生摇头,却一直不愿意放弃治疗。当时有一个家长,打听到顾方舟在搞关于小儿麻痹症的研究,就背着孩子跑过来找他:“顾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他以后还得走路,参加国家建设呢。”顾方舟很难过地回答:“同志,抱歉,我们对这个病还没有治愈的办法。”那个家长的眼神马上黯淡了下来,瘫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后来,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告诉顾方舟,那个家长一直呆坐在那里,很晚才慢慢走开。
这件事情深深地刺痛了顾方舟,当时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疫苗早早研制成功。
二、顾方舟与疫苗
1954年,美国学者发明了用福尔马林把病毒杀死后制成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俗称“死疫苗”),使用安全有效,但它阻断不了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而且生产成本很高,其免疫的持久性也不清楚;另一方面,苏联和美国也在联合研究减毒活疫苗(俗称“活疫苗”),取得初步成果,但国内外对活疫苗安全性存在争论。
以当时的中美关系,美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死疫苗的关键信息透露给中国的,而苏联政府也不愿意把活疫苗的成果提供给中国。
即使我国研制出死疫苗,至少要打三针,每针要相隔一个月才有效,成本高,漏打率更高,以当时的国情,想推广也相当困难。
顾方舟想:干脆用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开发成本低、效果好的活疫苗。
当时,中苏关系彻底恶化,苏联封锁了全部资料,在苏联进修的顾方舟,凭借着个人关系要到了一些对研究疫苗意义重大的脊灰病毒减毒毒株,在同学帮助下辗转回国。
搞研究,要有供实验的猴子。于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把实验室地点确定在了云南昆明,因为那里有一个猿猴基地。昆明当时并没有成形的实验室,1960年,顾方舟带着7个人来到了这里,到现场一看,大家都傻了眼,眼前是一片荒山,除了猿猴住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供人住的房子。再加上苏联又撤走了所有的专家,很多科研人员觉得,这条件想搞疫苗研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有人建议这个项目下马。
这时,在昆明的顾方舟接到了上级领导的电话:“你要说句实话,这个到底能不能干?”
“困难是有的,但是,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第二天,顾方舟就带着身边的人开始建造实验室。
1961年10月,周恩来总理视察了医学生物研究所,顾方舟及其团队大受鼓舞,脊灰减毒活疫苗,通过科研人员们的艰苦奋斗,不到两年就研制成功了三批。
刚刚研制出的疫苗样本,必须测定其安全性。几个科学家决定以身试药,顾方舟和同事首先把疫苗服了下去,经过观察期以后一切正常。但是仅仅有成人的例子是不够的,必须在儿童的身上再次对安全性进行确定。在陌生孩子身上做这样的试验,科研人员是绝对不忍心的。无奈之下,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决定拿自己的孩子来测试疫苗的安全性。
顾方舟也把疫苗给自己的儿子喂服了。这个后果谁都很清楚,如果病毒疫苗不安全,导致病毒爆发……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很多研究人员不知道擦了多少眼泪,虽然有十足的把握,但顾方舟的心中也充满了心疼和忐忑,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万一出了问题……
那段日子,也是顾方舟做父亲最细心的时候,孩子出去玩,他会远远望着,晚上孩子睡觉,他也会守在床边,等孩子睡着了,看起来很健康,他才会走到书桌前继续工作。
每次同事上班,都互相问着孩子怎么样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属于大家的。测试期慢慢过去,孩子都安全无事,证明疫苗是安全的,很多研究人员都喜极而泣,这里面,也包括顾方舟。
把脊灰疫苗做成糖丸,孩子都主动地吃。宣告中国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的那天晚上,顾方舟一夜未眠。
至今都让顾方舟感到得意的,还并不仅仅是脊灰疫苗的研制成功,而是别出心裁地把它做成了小糖丸。看到孩子非常开心地把疫苗含在嘴里,有的吃了一个还嚷着要下一个,科研人员都笑逐颜开。
顾方舟在河南基层参加儿童小儿麻痹糖丸免疫接种(1993—1994)
…………
1993年,全国开始了对脊髓灰质炎最后的歼灭战,2000年,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在卫生部宣布,中国已消灭本土的脊髓灰质炎。那一天,已经74岁高龄、满头白发的顾方舟激动得又是一夜未眠。
顾方舟小传
顾方舟
顾方舟(1926—),浙江宁波人,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专门从事脊髓灰质炎研究40余载。他是中国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研发脊灰活疫苗的第一人,1959—1961年他和同事先后成功研制出三批脊灰活疫苗共2000万人份。他在昆明筹建了疫苗生产与研究基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该所自1960年建所以来至今向国家提供疫苗40多亿人份,对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