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瘟疫
——2003年“非典”袭击中国
在人类历史上有几次大瘟疫。
第一次流行瘟疫包括2400多年以前的一场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的雅典瘟疫,1889年至1894年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还有发生于公元6世纪、死亡总数近一亿人,导致了东罗马帝国衰落的鼠疫,以及公元14世纪发生的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鼠疫大流行。
第二次流行瘟疫是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包括:结核病、第三次鼠疫(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人数达千万人以上)、流感(1918年,造成了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和天花。
第三次流行瘟疫是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包括1957年开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发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罗斯流感”。另外,还有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
进入21世纪,瘟疫再次袭来,亦造成全球恐慌,这次是“非典”。
一、什么是“非典”
“非典”就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简称,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
因为SARS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以往未曾在人体发现。所以不分年龄、性别,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发病概率的大小取决于接触病毒或暴露的机会多少。高危人群是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病人的家属和到过疫区的人。
其实在医学界,人们对2003年发生的这场传染病的名称存在争议,因为已经查明,这种病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这种传染病,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概念也渐趋正确。起初人们认为,致病原因是衣原体病毒,直到20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在2003年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它,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了其医学名称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根据当时已经掌握的情况将其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3 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香港医学界在第一时间与WHO一样,将其改称为SARS,中国大陆地区,因为民间一直以简称“非典”来称之,本文亦采用此简称。
二、中国首例报告“非典”病人黄杏初
2002年12月5日或6日的样子,在广东省河源市做厨师的黄杏初感觉不舒服,就像是风寒感冒,于是到附近的诊所看病,医生说问题不大。
2002年12月17日,广州军区总医院接到黄杏初家属的求助,要求将一名重症病人转到该院呼吸科,当这名34岁的重症病人被抬到了主任黄文杰和他的同事面前时,负责护送的医生无奈地说,他已经发高烧整整7天。
检查发现,黄杏初高烧39.8℃,明显呼吸困难,全身发紫,同时,还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护士无法打针给药,医生无法采取治疗手段,只好叫几位医师来把他按住。
入院后四五天,黄杏初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第7天,就在黄杏初的体温逐渐变得正常的时候,黄文杰接到了广东省卫生厅的通知,让他立即和地方5名专家赶到河源市人民医院,因为与黄杏初接触过的人中有11人遭到感染,其中有8名医护人员。
首例病人在10天后便拔下呼吸管,脱离了死神的纠缠。23天后,黄杏初康复出院,而参与抢救的黄文杰和同事无一人感染。该例病人出院后没有再传染给别人,身体又恢复了往日的强壮,复查2—3次没有发现该病人有任何后遗症。
说黄杏初是中国首例“非典”病人这种提法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是全球首例报告的病人。
三、“非典”在中国爆发
现在认为,该病最早是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爆发的。2002年12月底,民间出现了关于一种致命怪病的谣言,甚至说在一些医院有病人因此怪病而大批死亡。关于这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开始在互联网上流传,由于当时不了解病情,相关的评论比较混乱。随后中国政府在国内封杀了关于疫情的讨论,所有的论坛对“非典型肺炎”的消息一律消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月上旬。
由于疫情尚未充分展现,中国政府在2003年2月之前并没有每日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广东地区的疫情,并且延误申报疾病的蔓延情况。2月10日中国政府将该病情况通知了世界卫生组织,在最初提供的数据中,只列出广东省的发病状况。2003年3月25日,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因感染SARS逝世,成为第一名殉职的医务人员,并引起极大震动。
3月31日,香港政府隔离了淘大花园的一幢公寓(E座)。该公寓已经有超过100人受到感染。
4月2日,中国政府承诺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全面合作。中国向WHO通报了所有案例。中国广东省3月份有361起新病例,9人死亡。同时,中国的北京、山西、湖南也有人感染。但中国卫生部表示,广东的病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世界卫生组织也进入广东地区了解疫情,并建议游客不要到香港和广东旅行或办公。
到4月上旬,中国的官方媒体对SARS病例的报道已经开始逐渐增多,不过一般说法都是讲疫情已经受到控制。4月3日,中国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国北京工作、旅游是安全的,他说北京当时SARS病例只有12例,死亡3例,还笑着说,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很多人认为张文康的言论对国内外的民众和政府都有很大的误导。总之,人们因此对疫情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中国政府的这种表态,世界卫生组织把北京从疫区中挪掉。
实事上张文康没有透露实情,当时情况远比他说的严重。
4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加坡、多伦多、河内、中国的广东和山西、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列为疫区。
4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警告地方官员,瞒报少报疫情的官员将面临严厉处分。一天之后中国政府再度召开记者会,宣布北京的疫情从原先报告的37例增加到339例。记者会后几个小时,中国共产党宣布撤销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和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党内职务,并提名王岐山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高强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
中国政府宣布,原定于5月1日开始的五一“黄金周”暂停施行一次,确保疫情不会进一步扩散。北京多所高校已经宣布停课。4月23日,北京市宣布全市的中小学从24日起停课两周,确保疫情不会在校园扩散。胡锦涛动用军方力量在北京紧急建设小汤山医院,从各大军区医院抽调医护人员,这个措施成功地隔离收治了不少病患。
根据卫生部数据,截至2003年5月18日,中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疫情,总共发现病例4698人,医疗人员病例917人,死亡224人,康复1529人。北京病例最多,有2434人,死亡147人。
至此,“非典”在中国大爆发。
北京小汤山紧急建成专治“非典”的野战医院
四、抗击“非典”大事记
这里以中国内地抗击“非典”大事记的形式来展示当年(2003年)的情况,时间从吴仪兼任卫生部长开始:
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长。
5月1日,经过8天的紧急筹建,北京市第一家专门治疗“非典”的临时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此时军队支援北京的医护人员1200余人陆续到位。
5月6日,《工伤保险条例》颁布。据此,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感染“非典”应算做工伤。
5月9日,北京新增病例数首次减至50以内;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将把农民工纳入防“非典”统一管理。
同日,北京宣布,医务人员的感染比例已经呈明显下降趋势。从4月21日到5月1日,每天平均是15.81人。从5月2日开始到5月8日,平均每天6.3人。
“非典”时的口罩
5月11日,北京疫情大幅下降已有两天。有人担忧,山西、内蒙古等地疫情有向农村蔓延的趋势。
5月15日,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第一批7名病人痊愈出院。
5月19日,北京当日通报的新增确诊病例数首次降至个位,为7例;山西省首次没有新增临床诊断病例。
5月23日,深圳和香港的科研人员联合宣布,从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体内找到“非典”病毒前体。
5月29日,北京新收治确诊“非典”病例首次降到零;当日确诊与疑似病例之和也首次降至个位数。
5月31日,随着疫情的初步遏制,北京定点医院数量从16家减少到7家。
6月2日,北京疫情统计首次出现三个零:新收治直接确诊病例为零,疑似转确诊病例为零,死亡人数也是零。
6月8日,北京首次迎来新增“非典”病例零纪录。
6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从13日起解除到中国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天津市的旅游警告。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明显缓和,已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标准,因此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这一决定从宣布当天开始生效。
五、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钟南山
突如其来的“非典”,把钟南山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出身于医学世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
2003年1月21日,钟南山接到广东省卫生厅的通知,前往中山市两家医院调查一种“怪病”。就在一个月前,他所在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一位从河源市送来的奇怪的肺炎病人,使用各种抗生素却毫不见效。两天后,从河源传来消息:当地医院救治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均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
钟南山震惊了,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他马上指示将情况报告给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要求做好一定的防护隔离工作。接着,中山市也报告出现了类似“怪病”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在中山市的几天里,专家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调查情况印证了钟南山的预感:这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与“典型肺炎”不同,呈“非典型肺炎”症候。疾病的传播途径仍不十分清楚,初步考虑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结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病人的治疗情况,很快,专家小组便将一份涉及该病诊断、治疗、预防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调查报告》送达广东省卫生厅。卫生厅马上部署相应工作,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
情况表明,“非典”疫情有突然加剧现象。广东的佛山、河源、中山、深圳、广州等地均出现疫情,且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地区。“鉴于广州呼吸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同时考虑到危重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集中治疗。”钟南山主动向卫生厅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
短短几天时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便接收了21位危重病人。钟南山身先士卒,他亲自检查每一个病人,制订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
钟南山终于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喜讯立刻上报卫生厅,卫生厅马上组织专家讨论,修改完善以后,以《广东省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工作指引》下发各地市与省直、部属医疗单位。
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钟南山告诉大家,“非典”并不可怕,而且可防、可治、可控。他通过新闻界告诫社会不要惊慌,而要在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共同抗击病魔的挑衅。同时,卫生厅还通报了广东卫生防疫部门已排除了禽流感、鼠疫、炭疽等病的可能性。很快,社会情绪开始趋稳。
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抗击“非典”事件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钟南山功不可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