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
一、丙肝的流行特点
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人类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感染常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目前,世界上有HCV感染人数约1.7亿,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的病因,且中国是丙肝的高发区之一,约2%的人口,也是我国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
每年HCV的新发病例为300万~400万人,有≥30万人死于HCV。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
二、丙肝的传播途径
HCV在医院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血制品的输注、不安全注射、锐器伤、血液透析等,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概率为1.2%~10%。
(一)不安全注射与锐器伤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不可避免的危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1990年以后,由于血制品筛查工作及无偿献血政策的实施,不安全注射成为HCV感染的重要途径。不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医护人员和公共环境不安全的注射方式,具体包括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操作缺失、共用针头和废弃物处理不当等。
(二)血制品的输注
1990年,我国首次报道丙型肝炎在单采血浆人群中发生流行,随后发现丙型肝炎流行地区,输血后HCV感染率高达53.26%;1993~1994年,北京协和医院及几所大学协作完成了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病率为13.19%(12/91)。据报道,1995年上海市医院手术输血患者中HCV感染率为9.5%。近10年来,由于采供血机构对献血员HBV、HCV、HIV进行了严格筛检,使经输血传播的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但因病毒基因型的变异,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检测试剂的敏感性等问题,血源性医院感染仍有发生。
(三)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也是院内HCV感染的重要途径,在全世界透析患者中有1%~47%为丙肝患者,美国透析患者中有8%~36%为丙肝患者。在美国1992年以前,在输血过程中,可能由于使用未经规范消毒的血液透析仪器,或者共用仪器,估计有20%~30%血液透析的患者感染HCV。据美国CDC统计,在美国1995年2647家血透中心的统计,抗HCV阳性患者占10.4%;1997年,3077家血透中心的统计,抗HCV阳性者为9.3%。据研究,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
三、丙肝院内感染的预防
(一)预防针刺伤、做好职业防护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丙肝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做好自身的职业防护,防止锐器伤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应加强锐器的管理,注意锐器盒的使用。医务人员应减少发生锐器伤的危险行为,如使用后的注射器严禁复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生锐器伤后,要做好暴露后的预防工作。
(二)安全注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输液的机会
安全注射无论是用于免疫、预防还是用于治疗,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应是安全无害的,也就是说真正做到了全面、彻底的安全注射。不是疾病必需,不使用注射疗法。能口服的尽量不用注射给药。医务人员作为医院感染的管理者、控制者及实施者,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输液的机会,从而减少因为不安全注射而引起的HCV的感染。
(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是预防丙肝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即假定所有人的血液、体液都有潜在的传染性,而处理血液、体液时要采取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为传染源,直接接触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等。在操作期间,如果身体或衣服有可能被污染,应穿戴塑料围裙。当处理有喷溅污物可能的情况时,为防止污染操作者的皮肤和黏膜,应戴面部防护用具。
(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卫生、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降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病例诊断、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控制措施,积极治疗患者。
(五)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
对血液透析中心、供应室、手术室、导管室、内镜室、口腔室、输血室、产房、换药室、治疗室等重点科室加强管理,定时进行各类物品、环境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和灭菌工作。对感染性的物品、器械加强消毒,进行不定期采样监测,防止交叉感染。
四、暴露后治疗与监测
(一)暴露后治疗
暴露于HCV感染的体液时,目前尚没有疫苗来预防感染,只能强调加强局部伤口的处理,定期随访。接触后马上进行基线测定,查HCV抗体。4~6周后复查,在接触后的4~6个月做HCVRNA来监测HCV感染的可能性,一旦出现肝炎症状,应马上寻医治疗。
(二)监测
接触4~6个月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如想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在接触4~6周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通过补充检测,反复确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免疫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