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染所致神经精神障碍

感染所致神经精神障碍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支持的降低及家庭暴力的增多与女性HIV感染者的抑郁症状有关。感染HIV后,病毒主要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认知损害主要是由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身感染及代谢紊乱等造成谵妄的结果。在艾滋病患者中除了原发性的焦虑障碍外,相当多的躯体及医疗状况如内分泌紊乱、药物不良反应

第一节 HIV感染所致神经精神障碍

一、病理生理变化

HIV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HIV脑病,病理学改变可有神经元减少,多核巨细胞、小胶质细胞、弥散性星形细胞增生、白质空泡形成及脱髓鞘改变等,本病主要是基底核和皮质下白质受累,而大脑皮质灰质影响较少。

二、精神障碍病因

(一)HIV感染

HIV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HIV破坏免疫系统所致。

1.感染情况 据相关研究显示HIV感染者出现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比例比普通人群高出2%~21%,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另有研究表明,与阴性者和(或)其他慢性病患者相比,HIV感染者的情绪维度和躯体功能更低,感觉到的躯体不适感和症状越重,越可能使他们增加对HIV和AIDS的担心、忧虑,使原有情绪问题加重。也有研究表明,HIV抑郁情绪,与躯体状况无关。

2.暴露情况 抑郁与焦虑多同时存在,其中已暴露的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抑郁、焦虑的程度明显高于未暴露者,这可能是因暴露后会受到更多的社会歧视和更易为社区人群所排斥。有研究表明HIV感染者把自身感染HIV的情况(阳性结果)告知亲密的朋友或父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其自尊心,缓解其抑郁心理。

3.感染途径 性途径感染者害怕及拒绝接受的比例较高,希望知道自己感染情况的人越少越好。经血液途径感染的感染者,由于身边已经出现很多类似的情况而只是表现为对自身状况的难以接受和无助。共用注射器吸毒而感染的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者,拒绝接受、害怕、孤独、自杀念头及痛苦的比例较高。

(二)机会性感染

1.肺孢菌病(PCP) 此症发生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伴有胸痛、疲乏、发热,可导致严重的缺氧,并能引起颅内感染、痴呆、谵妄,使大脑功能受损。

2.全身感染 也包括局灶性感染,可由病毒、真菌、寄生虫、细菌引起,可侵入胃肠道和皮肤。在此情况下,谵妄可伴有发热,出现代谢和电解质紊乱,引起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3.弓形虫病 可引起局灶性脑炎,特征为头痛、发热、癫痫、谵妄、昏迷。CT和MRI检查发现皮质和皮质下多部位非特导性损害。

4.隐球菌性脑膜炎 早期可有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疲乏无力、易激惹等,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脑膜炎的体征、谵妄等,偶见短暂性脑病。

5.机会性巨细胞病毒损害,机体可出现伴有谵妄的亚急性脑病,也可出现腹泻、肾上腺炎、视网膜炎等。

(三)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于艾滋病患者均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使大脑受损。

(四)药物治疗

许多与艾滋病治疗有关的药物都有可能造成精神症状。镇静药、三环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也可导致谵妄、定向障碍、精神病性症状。

此外,相当部分的患者同时还是酒精、毒品的使用者,药物的相互作用无疑使精神障碍更为复杂。

三、精神障碍影响因素

(一)社会支持

由于HIV主要通过性途径和静脉吸毒传播,这些行为常被认为是不道德和自愿的,公众对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社会心理容忍、支持和关怀不足,表现为普遍的歧视、憎恶和抛弃,只有很少人表示同情和理解,增加了公众对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谴责和负面情绪,加剧了业已存在的耻辱感。当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感受到他人消极的反应时,自我否定和羞愧会使他们感到压抑、孤独和毫无价值。自我否定、自我封闭加重了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心理压力,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艾滋病在某些社会中往往成为吸毒和性混乱的代名词,一旦确诊为HIV感染,患者可能会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甚至医务人员的疏远、回避和歧视。加之HIV的受害者多为青壮年,很难面对丧失家庭、工作和生命的威胁,极易使患者产生各种负性心理表现。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支持的降低及家庭暴力的增多与女性HIV感染者的抑郁症状有关。

(二)人口学特征

1.年龄 年龄较大的HIV感染者存在较多的与HIV相关的生活应激负担和较少的社会支持,并且由于HIV感染带来的耻辱,他们获得健康保健和社会服务的途径也有所减少。

2.性别 女性感染者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女性感染者焦虑、抑郁症状比男性要严重,社会支持度及利用情况也低。

3.文化程度 受教育程度低(<8年)的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焦虑、抑郁较严重。但也有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抑郁并无显著性差异。

(三)自身形象改变

在艾滋病的后期,患者常会因极度消瘦、皮损而呈现典型的“艾滋病外貌”,使患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四)其他

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既往的精神病史、阳性的精神病家族史、失业、身体衰弱、隔离、自尊心的丧失等。在艾滋病患者中这些因素尤为明显,医护人员应知道心理反应是构成临床表现的重要部分,注意对他们的态度,给予良好的医疗护理。

四、精神障碍临床表现

(一)HIV感染所致认知/运动综合征

感染HIV后,病毒主要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认知损害主要是由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身感染及代谢紊乱等造成谵妄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也可发展为痴呆。

1.谵妄 艾滋病伴发的谵妄由多种潜在因素决定,颅内和全身感染、电解质和血容量的异常、低氧血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主要原因,谵妄患者可表现为定向障碍或激越,也可有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如果患者谵妄原因不明,就应尽力寻找感染源或代谢紊乱的因索。Stern等报道,非静脉用药HIV阳性且无症状的患者早期可表现记忆障碍,迅速进展的患者脑组织结构破坏和谵妄可相当明显。

2.痴呆 痴呆的临床特征为:精神运动迟缓、情感淡漠、认知损害、意识迟钝。HIV伴发的痴呆患者往往抱怨自己健忘、反应迟缓、注意力差以及难以解决问题和阅读,自发动作减少,社交退缩。体检常见震颤,快速轮替运动受损,平衡失调,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眼球跟踪和扫视运动受损。

病理学上痴呆特征明确,皮质下的主要表现为白质增多,灰质相对减少,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管旁的多核巨细胞聚集,感染的巨细胞中含有包涵体,它也可引起痴呆,但是有1/3~1/2患者反而表现为中枢星形神经胶质增生。CT和MRI可看到脑萎缩,伴有脑沟和脑室扩大。

痴呆通常出现于疾病晚期,特别是当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受到严重抑制时。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200个/滋l的痴呆发生率高达20%,最初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为表现。HIV感染伴发痴呆是预后差的标志,50%~75%的患者在伴发痴呆的6个月内死亡。

3.HIV感染所致轻度认知/运动障碍 患者表现为注意集中困难,反应迟缓和轻度认知功能缺陷,但日常生活功能并无严重损害。

(二)HIV感染所致精神与行为障碍

HIV感染者极易产生各种负性心理表现,AIDS患者自杀率是非AIDS患者的7.4倍。在HIV感染早期到发展为AIDS患者的过程中,约50%的患者出现各种情绪变化,主要为适应障碍、焦虑症、惊恐障碍和抑郁症等。

1.焦虑障碍 在感染者及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在艾滋病患者中除了原发性的焦虑障碍外,相当多的躯体及医疗状况如内分泌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均可引起焦虑情绪,逐渐出现认知、行为、运动功能的衰退,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出现。随疾病发展,各种机会性感染相继出现,患者焦虑、烦躁甚至失去理智,常无故发火,恶言恶语,拒绝治疗和进食。

2.心境障碍 抑郁悲观心理,在HIV感染者对感染现实逐渐适应后,便出现抑郁悲观情绪。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厌食、失眠、健忘、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拒绝与别人来往,感觉茫然无助。

3.惊恐障碍 当得知感染HIV时,首先表现为强烈的恐惧感和濒危感,包括对疾病本身及可能出现的症状的恐惧,对死亡、对昂贵的治疗费用的恐惧及对可能来自周围压力的恐惧。

4.适应障碍 一旦被确诊感染HIV或患有AIDS,会使其检讨以往的生活习惯。悔恨自己的不良行为,害怕将病毒传给家人,感觉对不起家庭,产生沉重的思想包袱,表现为畏缩和冷漠。

5.其他 部分感染者不能接受患病现实和来自社会、家庭、经济等的压力,拒绝与别人交流,自我封闭,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当心灵的痛苦超越心理承受力时,就会彻底崩溃,进而出现自杀、自残等行为。有调查表明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HIV的感染者比其他途径感染的感染者自杀意愿高,也可能出现躁狂样和类分裂样症状。

(三)HIV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儿童期进行性脑病。

(2)脑膜炎。

(四)HIV感染伴发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1)炎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2)肌病。

(五)HIV感染导致机会致病菌造成的神经精神障碍

(1)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2)脑弓形虫病。

(3)中枢神经系统结核。

(4)隐球菌性神经病变。

(5)巨细胞病毒神经病变。

(6)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五、精神障碍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

已有研究显示,高效、联合的抗病毒治疗对HIV伴随的痴呆有效。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可分为三大类,前两类是核苷和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阻断HIV病毒的RNA向DNA的转换,从而防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这两类的代表药物有:齐多夫定(AZT)、去羟肌苷(didanosine)、二脱氧胞苷(hivid)、司坦夫定(zerit)、拉米夫定(epivir)、阿波卡韦(abacavir)、地拉韦定(delavirdine)、奈韦拉平(nevirapine)、依发韦恩茨(sustiva)、阿德福韦(adefovir)、阿波卡韦(abacavir)。后一类药物为蛋白酶抑制剂,可阻止病毒的片段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代表药物有:沙奎那韦(invirase)、茚地那韦(indinavir)、利托那韦(norvir)、奈非那韦(viracept)、沙奎那韦(fortovase)。一个值得指出的问题是,HIV毒株会产生突变,因而导致对药物的耐药性包括交叉耐药性,使药物的疗效逐渐降低。为此,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DavidHo)首先倡导“鸡尾酒疗法”(Cocktailtherapy),又称“三联疗法”(tripletherapy),即将不同药理作用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常用的药物联用如:茚地那韦、齐多夫定和去羟肌苷,奈非那韦、司坦夫定和拉米夫定等,近来有研究者大力推荐去羟肌苷/司坦夫定、羟基脲、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阿波卡韦联合治疗方案为治疗的首选。

(二)对症治疗

主要指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的抗感染治疗和提高机体营养状况的辅助性治疗措施。如新近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人类生长激素可以显著地增加患者的体重,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外用的抗卡波西肉瘤皮肤损害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病变,这些药物的引入使艾滋病患者令人生畏的典型外貌获得了极大的改观。

1.病因治疗 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感染的性质,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这是最根本的治疗。抗感染治疗要及时,药量要充分。在给各种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可给予中医中药治疗。

2.对精神症状的对症治疗 感染好转后,精神症状也会随之好转。但为了及时控制兴奋,防止患者衰竭,可选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氟哌啶醇、奋乃静或异丙嗪肌内注射。年老体弱者或儿童,应用以上药物时应减量。对于合并的精神症状的处理,临床原则上并无特殊之处。对于一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综合征,精神药物治疗是必需的和有效的。在使用精神药物时,要特别留意的是药物的相互作用,艾滋病患者除了抗病毒药物之外,很可能因各类感染和其他伴随躯体疾患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一些对肝酶影响较大的精神药物应慎重使用,且药物应以低剂量为妥。如Singh等报道以利培酮治疗21例合并精神病性障碍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平均每天有效治疗剂量为3.3mg,以躁狂状态反应最好(SinghAN,1997)。若艾滋病患者出现谵妄,应尽量减少外界刺激,由熟悉的人陪伴。氟哌啶醇给药途径多,心血管、肝肾不良反应小,是常用药物。也可使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小的奥氮平。应避免地西泮类药物的使用,以免加重意识障碍。

如患者有明显的幻觉妄想和较长时间的兴奋时,可进行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一般在1~2周或1~2个月见效。如必要时可做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3.支持疗法 由于感染时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必须补充营养和水分,注意纠正酸碱平衡的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并给以大量的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还可给以神经营养代谢药物,以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如谷氨酸、γ氨酪酸、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或能量合剂,均可选择应用。

4.护理 环境要安静,尽量减少外界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对幻觉妄想丰富、恐怖兴奋的患者,应专人护理,以免发生自伤、伤人等意外事故。

(三)心理治疗

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不同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原因如下:①药物和神经病学原因造成的脑功能障碍症状,如被误认为功能性心理障碍,任意将患者分成心理上和躯体上的疾患将可导致治疗失败。②患者的心理反应会影响他的自我照护能力,配合药物治疗的能力,严重时也可损害免疫能力。亲密伙伴的死亡将具特异性的心理刺激,并可干扰免疫功能。③疾病的心理效应也可影响到看护者,医生也必须向他们讲清传播的方式,看护者才能适当地照顾好患者。艾滋病的抗抑郁治疗困难而复杂,因其可出现愤怒、自责、仇恨的情感投射及各种躯体症状。对那些慢性或衰弱性的病例,正确的诊断或排除抑郁通常是难以进行的,实际上心境障碍通常是艾滋病患者被转到精神科的原因。相关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家庭和他人的支持、低量抗抑郁剂或无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如氟西汀、舍曲林。也有报告提倡使用中枢兴奋剂,如哌醋甲酯。疼痛治疗在艾滋病患者中必须优先考虑,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心理和躯体功能。准确地描述疼痛的特征与发展进程、感染灶排除、全面的病史体格检查、适当地使用止痛药物等将会提供有效的帮助。针对HIV阳性者及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在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延长生存期。目前所采用的较成功的心理干预措施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阶段化 针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不同问题,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使患者获得最需要的帮助。

(1)危机干预 在患者初次获悉自己HIV状况时,针对患者出现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成功的危机干预必须由有经验的包括多学科专家的小组实施,要对患者进行迅速的心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为患者下一步的躯体治疗、心理治疗做好安排。患者的抵触、尚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和伴发的躯体疾病会增加危机干预的难度。

(2)知识辅导 由于HIV感染及艾滋病涉及全身各个系统、脏器,即使专科医生也难以对有关知识尽知其详,加上治疗的新信息层出不穷,患者常常会感到困惑、无能为力。因此,建立相应的信息供给模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传授有关病毒复制、联合治疗、治疗依从性、交叉耐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患者最关心的内容,目的是帮助患者作出治疗决策,以主动的身份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

(3)丧失的应对 由于治疗手段的进步,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但这意味着患者可能有更多的机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丧失,如由于疾病或持续性的治疗使患者不得不放弃工作、放弃娱乐,家人或朋友的疏远,朋友或伴侣的死亡等。通过性心理治疗、往事回忆、生活深层分析、生活重建、运动及放松疗法的方式,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提高自尊心,改善生活质量。

2.个别化 构成HIV或AIDS受害者主体的是静脉吸毒者、男同性恋者、性混乱者,这其中少数民族(在美国是非洲裔、西班牙裔人)、青少年具有各自的心理特征。近年来,妇女的比例也开始上升。这些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如果不掌握这些特点,心理帮助往往事倍功半。如静脉注射毒品者一般有这样的心理特征:只看重眼前,不管未来;寻求刺激却不顾后果;行为受强烈的情绪支配等。这些心理特征会使患者继续高危行为并降低对治疗的依从性;男性同性恋者不但因本身的性倾向,而且作为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受到社会的双重歧视。Nord认为男性同性恋者更多将自己的性身份与HIV状况联系起来,容易对社会产生普遍的不信任、泛化的愤怒,情绪的波动性也较大。此外,同性恋的伴侣关系较之异性恋脆弱,社会支持体系也较局限,这都是心理干预中必须面对的问题(NordD,1997)。非洲裔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13%,但却占HIV感染者的56%,艾滋病患者的36%。在美国15~44岁年龄组,艾滋病是死亡的头号原因。除外贫穷、政治上受歧视等原因外,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以白人为主体的文明的不信任,也是非洲裔美国人中HIV或AIDS高发的原因。如在HIV来源已经日渐清晰的今天,仍有相当数量的非洲裔美国人相信HIV病毒是白人专门制造出来对付黑人的。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对象,需采取个别化(individualized)的心理干预措施。如Gore-Felton等发现,心理干预的效果是有性别差异的。男性HIV阳性者对以社会网络重建为主的小组治疗反应更好,而女性HIV阳性者在如何应对愤怒的训练项目中获益最多。

3.多样化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采用多种心理干预方法,如对普遍问题的心理咨询、一般性的心理辅导、支持性心理治疗、小组心理治疗、人际间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传统的动力性心理治疗等。选择心理干预手段时要考虑其目的。在HIV或AIDS人群中,同一群体(如静脉吸毒者或女性性工作者)很可能会面临同样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将对象按性别、年龄、种族、性定向、是否使用成瘾物质等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小组治疗,不失为一种节省、有效的方法。Kelly特别强调,针对HIV或AIDS的小组治疗,应着重于:解决与HIV或AIDS无关的伴行的心理问题、如何向他人公布自己的HIV血清阳性状况、改变与传播病毒有关的高危行为、舒缓丧失伴侣友人所带来的哀痛、减轻照料者的压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发展积极的作为一名HIV阳性者的自我认同(Kelly JA,1998)。Summers等证实,针对HIV阳性妇女的小组治疗,可以延长其生存期。对照研究还发现,简短的小组支持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HIV感染者因沮丧而产生的痛苦。近年来兴起的人际间心理治疗被认为可以在不同的年龄组中有效地改善心境障碍甚至一些非心境障碍如贪食症、药物依赖、人格障碍、躯体化障碍、社交恐惧症等。Markowitz等比较了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和抗抑郁剂(丙米嗪)对HIV感染者中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人际间心理治疗与抗抑郁剂的疗效相当,两者都明显优于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Markowitz JC,1998)。针对HIV/ AIDS的心理干预手段多种多样,关键的问题是要决定在什么情况下选用何种心理干预方式,其效果如何评价,这仍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Leiberich P,1997)。

六、精神障碍预后

总体来说,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严重病例常伴随继发性脑炎、中毒性脑炎等,而且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也较为严重。免疫系统对情感方面和躯体疾病的预后起重要作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导致神经调节障碍和炎症。不同的心理特征可决定疾病进展的差异。在对艾滋病实验的咨询中,医师可切实地了解那些一心想确知本人血清结果者的心态,并可估算出发生危险的比率,在获得结果之前,医师应评估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外在的支持,并应探询患者为何想做此实验,期望什么结果以及对阳性和阴性反应的态度,实验后,对阳性结果者则需要注意减少刺激及定期随访。Gala等(1992)报道,获得阳性结果的头6个月是患者蓄意自伤行为的高危期,有精神病史或曾有自伤行为者在此情况下更有可能发生意外。HIV血清阳性结果对于患者将采取的危险行为有强大的影响,血清阴性者采取危险行为比阳性者明显减少。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2000多名同性恋者做实验,想知道结果的和拒绝的人数无差别,但对此病有反应和无反应者有明显不同,后者趋于年轻人、非白人、少教育者。拒绝得到结果的人们认为:实验结果并不能预测艾滋病的进展,或担心阳性的发现。一旦确诊为艾滋病,患者的心态类似于晚期癌症的系列表现。可出现否认、愤怒、绝望、无助等,尤其是以往有人格障碍、物质滥用者更为明显。若患者怀疑此病与他最亲密的人有关,就会出现厌恶,甚至报复的行为,McKegray发现,艾滋病患者比HIV阳性的自杀率低,这可能与患病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有关。Starace指出自杀的危险因素包括酒精和药物滥用,以及所导致的神经精神损害,也有这样的报道,在陷于痛苦的艾滋病患者中,杀人和自杀的意念常导致危险的性行为。酒精作为一种激动剂可促发某些的行为,如未感染HIV的人试图通过性交获得HIV感染,而感染HIV的人则企图再感染其他的人。生存的价值、躯体的功能和爱的驱力在艾滋病患者中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他们努力调整无价值的、失控的、不被爱的感觉。当患者的工作能力受损时,他们极需找到一种证实其价值的方法。慢性衰弱性疾病使艾滋病患者经常住院,各种并发症均可出现,甚至失去了控制大小便的能力,感知觉和意识的水平改变,以及严重的病情使性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性伙伴是否应该摆脱相关的性行为问题至关重要。若性伙伴没有感染艾滋病,有离开患者的迹象或不可能再有性关系时,患者会感到失去了爱。家庭成员及朋友因害怕感染此病也可能离开。在某种程度上患者能理解这种感情,但是在家庭破裂或失去了一切时,愤怒的患者也可能产生企图报复他人的意念或行为。一些人从本质上来说对死并不恐惧,但是孤独、被抛弃感、人际关系的冲突、躯体的病痛等会使之难以忍受,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而自杀,这也是艾滋病患者病死率极高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对预后有益。

(一)加强宣传教育

社会各界、各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疾病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进行培训,同时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AIDS。从基础教育抓起,在青少年中普及AIDS防治知识,注重对在职医护人员的AIDS知识培训,减少对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社会偏见和歧视,改善对AIDS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

(二)提供社会支持

创造一个关心AIDS患者和反对歧视的社会氛围,关注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基本医疗和生活需求,在社区水平上对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基本医疗和生活需求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以减少其心理负担。定期给生活较困难的感染者提供帮助,为有自立能力的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其生活来源,对他们及其家属进行培训,实行家庭护理。

(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时机引导患者缓冲和应对心理应激。积极为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协助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家庭成员克服因亲人感染HIV而导致的恐惧感和情感挫折。通过心理辅导、精神和情感支持来降低该人群的耻辱感和悲观厌世情绪,树立积极的处世心态,早日融入社会。对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负性情绪给予积极疏导。

(四)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管理,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依据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不同情况和表现采取相应措施,为其提供一个休养治疗的固定环境,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古巴利用全国三级防治网络,在基层建立AIDS患者康复中心,对患者实行三级医疗处理,对感染者集中管理或由家庭医生定期管理的模式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