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认识心理危机问题

全面认识心理危机问题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危机可以分为心理危机、生存危机等类型。心理危机是最常见的一种危机,也是其他危机产生的动因和根源。因此,要挽救人们的危机状态,先要从挽救心理危机做起。巴顿还将危机影响的范围扩大到了人和组织的名声,由此认为沟通形象管理是必要的。他认为,当个体面临突发或重大生活创伤事件,而他当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拥有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困境时,即

上 部 心理危机概述

危机是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或者突然的生活变故时而产生的惊慌、茫然失措、恐惧甚至想走极端等应急状态。危机可以分为心理危机、生存危机等类型。心理危机是最常见的一种危机,也是其他危机产生的动因和根源。因此,要挽救人们的危机状态,先要从挽救心理危机做起。

一、危机与心理危机概述

(一)危机的有关理论

1.基本危机理论

基本危机理论是由林德曼(Lindeman)提出来的。林德曼基于对悲哀反应的及时解决的关心,在对创伤进行危机干预时,采用了平衡/失衡模式,共有四个分期:一是紊乱的平衡;二是短期治疗和悲哀反应起作用;三是求助者试图解决问题或出现悲哀反应;四是恢复平衡情况。

2.扩展危机理论

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想观念飞速更新的社会与时代,在社会、心理、环境情景的共同作用下,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病理症状。但基本危机理论没有考虑一个事件成为危机的社会、环境和境遇的因素,却将个人的素质因素作为危机的唯一因素,显然是不全面的。扩展危机理论则从心理分析理论、一般系统理论、适应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

从心理分析理论的观点出发,对人们的危机行为的认识,可以通过获得进入个体无意识思想和过去情绪经历的路径,了解伴随危机的心理不平衡状态。探讨一个事件会发展成危机的主要原因——如某些儿童早期的经历固着——可以成为帮助求助者理解其行为的动力和原因,为此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与思路。

一般系统理论则主要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危机事件,认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任何关联水平上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系统理论关注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而不是关心处于危机中的个体的内心反映。这个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一个情绪系统、一个沟通系统和一个需要满足系统。所有属于系统的成员,既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也会影响自己。

适应理论的观点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消极的思想和损害性的防御机制对个体的危机起着维持的作用。该理论假设,当适应不良行为变为适应行为时,危机就会消退。因此,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学会将旧的、不良的行为变化为新的、自强的行为,这种新行为可以直接在危机条件下起作用,最后成功解决危机。

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应该以开放、诚信、共享、安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等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既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并具有战胜危机和自我实现的信心,那么,个人的危机就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相反,如果人们将自我评价的能力让给别人,他们就会依赖于别人才能获得信心。只有将自我评价的权力收回自己的手中时,人才会获得对自己命运的控制能力,并以此采取行动应对危机。

3.应用危机理论

应用危机理论是由布拉默(Brammer)提出来的。布拉默指出:应用危机理论应包括发展型危机、境遇型危机和存在型危机三种。

(1)发展型危机。发展型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因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人和环境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发展型危机。如部队新兵、大一新生、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由于留恋过去的一切,未能马上适应新环境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2)境遇型危机。境遇型危机是个人无法控制或预测的突发或超常事件给个人带来的危机,例如交通事故、突然的绝症和死亡、被抢劫偷盗、自然灾害等。这种危机因其随机性、突然性和强烈性,会给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当事人的情绪有很多强烈而负面的感受和体验,有时会因无法承受难以言语的痛苦而出现心理解体和异常行为。

(3)存在型危机。存在型危机是因一些人生重要且根本的问题(人生目的、意义、价值、责任等)的出现所导致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所产生的危机。例如,学生在认识自我和追寻生活意义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心理冲突,如果这些冲突没有解决,就可能日益严重而出现心理危机。每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虽然危机会给人的心灵带来创伤,导致紊乱和不平衡,但大多数学生在危机的痛苦中会寻求帮助。压力本身也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所以危机对学生来说是危险和机会并存的。当出现心理危机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危机,给个体带来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变化,就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熟。

赫尔曼这样定义危机:危机是指一种情境状态,在这种形势中,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且做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之外(Hermann,1972)。福斯特指出,危机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即急需快速做出决策、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相关物质资料紧缺、处理时间有限(Foster,1980)。作为危机的定义,“紧急决策”“人员严重缺乏”“物质严重缺乏”“时间严重缺乏”,提出了危机情境的几个基本要点。而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则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Rosenthal,Pijnenburg,1991)。巴顿指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伤害(Barton,1993)。巴顿还将危机影响的范围扩大到了人和组织的名声,由此认为沟通形象管理是必要的。

里宾杰则认为,危机是对于企业未来的获利、成长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Lerbinger,1997)。他认为,一个事件发展为危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该事件对企业造成威胁,管理者确信该威胁会阻碍企业目标的实现;②如果企业没有采取行动,局面会恶化且无法挽回;③该事件具有突发性。

(二)心理危机的概念

1.关于心理危机的几种观点

心理危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定义。

(1)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失常或崩溃,还可以指心理障碍。在心理危机出现之前,危机个体都会有一个试图寻求解决危机的过程,只有在自身努力失败后才会诱发危机。心理危机标志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生命中的剧变和动荡,它会干扰或破坏一个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其特征是高度紧张,伴之以焦虑、挫折感和迷茫感。

(2)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Caplan)对心理危机的定义。卡普兰的定义至今广为学者们认同。他认为,当个体面临突发或重大生活创伤事件,而他当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拥有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困境时,即他所要面对的困境超出他的能力时,会产生心理失衡状态,这种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状态。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奈尔(Kanel)认为,心理危机状态应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①危机事件的发生;②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③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降低。我国学者肖水源等认为,心理危机由应激事件激发,但个体应对和处理应激事件的方式和资源对心理危机状态更具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心理危机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他对自己所经历的困难情境的情绪反映状态。

(3)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重大灾难、心理或精神压力,尤其是在生活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心理状态一时无法适应而产生的心理波动。它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状态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等各种情形与状态。

(4)心理危机是指由于遭遇了超出他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一种心理解体的状态。这种危机会导致个人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功能失调,处于危机状态的人们容易发生自毁和伤害他人的行为。自杀和死亡是典型的危机事件,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其他形式的危机,例如暴力侵犯、丧失亲人、突发灾难等事件,就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许多人虽然在危机发生一段时间后痛苦的感受会减轻,但如果心理危机没有得到处理,它始终是不会彻底消失的,它会在当事人以后的生活中反复出现,对当事人有潜在而巨大的影响,一旦新的刺激或事件发生,就会把个人带回到危机状态之中。所以,分清心理危机的种类才能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和帮助危机中的个人渡过危机,增强其应对不幸的心理能力,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这些是我们研究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重要目的。

2.心理危机的确认

首先要清楚心理危机是什么样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心理危机介入前要对心理危机做出准确的评定。一个表现出情绪紊乱的人不一定处于心理危机之中,如果评定错误,不仅会造成干预失败,还可造成终生的破坏性影响。评定危机和消除心理危机的重要性在于取代因精神疾病住院和预防自杀。心理危机评定的独特性是关键所在,不做人格分析,取得有关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既往应付危机的历史,结合社会文化综合因素,做出迅速评定。评定的大致标准如下。

(l)情绪反应。当事人表现出高度的焦虑、紧张、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抑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嫉妒、烦恼、羞惭等心理与行为。

(2)认知方面。当事人身心沉浸于悲痛之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影响或者降低。但是,一旦危机解决,当事人即可迅速恢复正常知觉。

(3)行为改变。当事人放弃以前的兴趣;不能专心学习、工作或劳动;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黏着性;可产生对己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逃避现实,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

(4)躯体方面。当事人表现出肌肉紧张、头痛、心痛,睡眠紊乱、易受惊吓、做噩梦、无食欲、消化不良等症状。比较常见的特征是周期性或者持续性的颤抖,长期心烦意乱或心不在焉,极端不安和精神恍惚、精神错乱等情况。

根据以上的表现,按照《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大纲》,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关注以下12类学生:

(三)心理危机的疏导方法

心理危机的疏导方法的理论有很多种,观点不一,这里仅介绍以下两种。

1.《现代心理学概论》中介绍的方法

由李鹰等老师编写的,新华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概论》一书,论述了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1)暗示法。所谓暗示法,即医生运用专业指导语,向患者依次暗示某种观念和信息,使患者在不知不觉地接受这种观念和信息的过程中,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使心理异常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的方法。暗示疗法可以由咨询师操作,也可以进行自我暗示。暗示效果和咨询师的威望也有很大关系,威望较高的咨询师,其暗示效果更好。

(2)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巴普洛夫(Pavlov)的条件反射和斯金纳(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理论。这两种理论认为,人们异常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个人生活学习中条件反射的结果,即通过多次的“因果”连接而形成后巩固下来的。因此,在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条件反射原理,通过奖励和惩罚的强化,对患者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纠正和消除,并通过新的学习与训练等正强化行为,使患者重新获得正常心理与行为。行为疗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点各异的具体方法,如脱敏疗法、模仿疗法、厌恶疗法、自我疗法等。

(3)认知疗法。认知疗法起源于认知理论。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与情感和不良认知有关。认知疗法通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对、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过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4)宣泄疗法。宣泄疗法是一种通过语言、运动、击打物品等方式,将患者自身积郁的不满、愤怒、压抑的心理发泄出来,以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各种心理异常状况,调整和改善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宣泄疗法是一种很常见的也是比较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2.《心理学词典》中介绍的方法

由山东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等八所大学联合编写的《心理学词典》中,对于“心理治疗”是这样解释的:心理治疗,也叫精神疗法,是指用心理学方法治疗情绪和精神障碍,是依据心理学的原则,通过医生、护士与精神病和各种心身疾病患者之间的交往,以语言(包括语义和语音)、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影响,改变病人的感觉、认识、情绪、性格、态度和行为,减轻或者消除使病人痛苦的各种情绪和行为,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它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个别的、集体的、家庭的心理治疗等形式;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说理治疗、医疗性教育治疗、运动治疗、静默治疗、放松治疗、劳动治疗、气功治疗、音乐治疗、戏剧治疗,等等。

二、全面认识心理危机问题

(一)心理危机与适应和变迁

在一些情况下,适应和变迁障碍会成为产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原因,如大学新生和新兵可能会出现适应障碍问题;有的人移居外地或者国外,很多年都难以适应新环境,年龄大了、有条件了又想叶落归根。无论是地域环境的适应与变迁,还是社会环境的适应与变迁;无论是生理方面的适应与变迁,还是心理方面的适应与变迁;无论是少年儿童、青壮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是如此,都会产生适应障碍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生活与工作快节奏的形势下,不断变换的工作和重新变迁会使人们面对地域文化、社会习俗、饮食习惯、语言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每一个人的适应与变迁能力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适应与变迁困难,如适应期与变迁时间较长甚至难以适应与变迁等。表现比较普遍的是地域环境适应与变迁问题和社会环境适应与变迁问题。只有当人们越过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应及变迁困难的阶段,才能够顺利适应现实,顺利实现从生理到心理等各方面的过渡与变迁,由适应和变迁而产生的心理障碍随之消除。

1.心理危机与地域变迁

地域变迁往往和心理变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地域变迁必然会带来心理的、文化的变迁。因为文化和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心理面貌,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综合体,是一个人通过接受教育在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内容中留下深深烙印的过程。可以说,文化与心理是实体与工具的关系,文化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通过心理的内化与外化而得以广泛地影响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文化是个体心理面貌不断发展、变革和更新并走向新生的基础。同时,心理是文化的一个亚单元,是一个真实的文化实体或文化类型,文化与心理之间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且,无论是哪一种文化,都是为一定社会的群体心理所共同拥有的,是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交流和传承互动的平台,通过心理的解读使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所以说,文化和心理之间也是文本与解读的关系。正是由于文化和心理之间存在着如此密切的关系,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婚恋观、幸福观等人生生存价值的多维度参照标准上,有着很大的一致性。相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婚恋观、幸福观等人生生存价值的多维度参照标准上,则有着很大的差异。人的一生都会反映在心理面貌上,不断在旧我—新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发展,从认识问题的方式方法,到意识的内容,也包括自我的思想道德水平与修养境界水平等,莫不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变动、地域的变迁,人们旧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必然要面临新环境的挑战,必然要在新思想、新理念中对旧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改组和更新,产生事实上的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人类随着地域的变迁而发生的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变化,是社会变革和人际关系结构与理念的重新组合的过程。一个人从改革开放脚步较快的南方迁移到相对闭塞的发展相对平稳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从交通便利、流动性强的东部地区迁移到中西部地区;或者从中国迁移到外国、从外国迁移到中国,都将面临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挑战与变革问题。这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以新的行为标准体系代替旧的行为标准体系的过程,即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改变过程。当一种新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被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也即文化的核心内容改变,才能称之为文化变迁。比如,人口文化观念的变迁对于人们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人口文化变迁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人口文化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是不一致的,人口文化变迁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通过指导性的文化变迁,促进人口文化的提升和跃进,加快人口文化的转变。发达国家的人口文化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马尔萨斯(Malthus)的《人口论》所阐述的控制人口增长的办法,如积极抑制,利用提高人口死亡率,来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保持平衡。还通过道德抑制,让人们通过各种主观努力在道德上限制生殖的本能,降低出生率,提出让人们禁欲、不婚、不育的观点。这是一种自发的群众性变革,可以称之为人口文化的变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在北京大学原校长马寅初先生在“新人口问题”中提出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要进行人口控制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实施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生育水平的快速下降,使我国妇女的生育率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新型人口文化建设还没有真正完成,我们所倡导的新型人口文化还没有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还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推动和促进新型人口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人口文化变迁的核心是生育观念的变化,尤其是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使传统生育观念有一定存在的基础。只有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根除“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的生育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口文化的内涵,是推动人口文化变迁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变化就是人口文化变迁,这种变化有别于旧的人口文化形态,并能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因此,新型人口文化的构建对人口文化的变迁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一般说来,一种新型人口文化如果与原有的价值体系和信仰没有尖锐冲突,就比较容易被认同;反之,就很难被认同,人口文化变迁就难以实现。比如,传统人口文化讲究早婚、早育、多生,偏好男孩,而现代人口文化提倡晚婚晚育,可见新旧人口文化的差异之大。晚婚晚育恰恰迎合了现代人的社会文化需求和经济活动需求,是比较容易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因此,需要通过高水平的人口素质建设,采用人口文化理念宣传活动,营造新型人口文化氛围,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树立人口文化的品牌等手段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种人口文化变迁、地域变迁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人产生心理上排斥现代文化观念的不适应和焦虑等心理危机现象。

2.心理危机与心理变迁

心理总是带有境遇性和时代性,是一定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正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一样,什么时代宣传什么样的思想。这种从行为接受到心理变迁、心理接受等一系列思想价值体系到行为方式的个体发展过程,也是产生心理危机的重要温床。如中国传统道德价值和文化体系的变革对当今国人的影响,带来了不同时代、不同思想文化讯息的不同冲击:一是20世纪初“五四”运动,对西方现代科学与民主的追求,使人们对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价值形态的继承和发展有所淡化。二是“文革”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共同价值观遭受到严重冲击,主流价值观的权威性受到很大挑战与影响。加之国家改革开放、一门心思搞经济建设和邓小平同志“猫论”的实用主义经济原则,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民族振兴方面的功劳是举世瞩目的。并且,“猫论”从经济领域进一步延伸到了社会、文化和思想价值观领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开始向经济效益方面倾斜,判别一个人的行为和价值的标准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实用化,甚至于有的人发展到“一切向钱看”。在价值观方面,“文革”前与“文革”后几乎到了颠倒的地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多元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范式及现代化媒体技术也逐步被一些人所认同和采纳,对西方发达国家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的认同、向往和模仿,甚至移植他们的意识形态,逐渐成为这个社会日益盛行的趋势。这种形势对于中国思想领域的冲击太大了,讲究“仁义礼智信”和“孝道”文化的思想退隐了,“雷锋精神”产生的社会土壤里相应的言行越来越少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等言必谈钱之人的队伍越来越大。现实生活中许多奇怪的现象频出,流行文化特别是网络流行文化对现代社会文化的破坏很严重。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庞杂,良莠并存,有官方文化有民间文化,有精英文化有大众文化,有雅文化有俗文化,有精品有次品甚至还有有害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在人的分辨能力不高、选择能力不太强的情况下,很可能选择一些对个体发展不利的次品文化和有害文化。另外,不管思想道德境界有多高,当8岁孩子能够买到含有粗话和强奸、乱伦、谋杀、恐怖、虐待妇女这种内容的录像带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必怀疑,那些内容中将有一部分渗透进那些孩子的思想之中。看看现实吧,许多孩子在没有入学之前,已经通过看电视了解了他们本不该知道的现象,许多儿童每年看电视的时间甚至超过他们每年同父母谈话的时间。

当一些媒体研究者和学者收集有关“媒体对孩子和家庭的影响”方面的资料时,被调查者的意见令人惊奇地几乎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大多数媒体,特别是关注暴力和性行为的媒体,所表现的价值观正与传统家庭价值观以及保护儿童的做法完全冲突。人们困惑、懈怠、绝望。思想界、文化界理念的变革,必然使一些人产生心理上、精神上的不适应甚至抵触状况。人们在一个环境中,总是在不适应—适应—不适应—适应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而蜕变和生存的。

因为人们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西方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眼睛的适应实验:让被试戴上一副倒转180°的眼镜,刚开始时,被试所见事物均为倒立的图像,因此其行为常常是错位和搞笑的,本来放在上面的东西,却伸手去下面拿;相反,放在下面的东西却举手向上面去取,并伴有头晕、恶心、恐惧等心理反应。这个实验说明一个道理:人们面临外界的或者内部的个体变化时,如地域变迁、理想信念变迁、家庭偶发事件或在动乱和战争时期等情况,都容易引发心理不适应现象,从而引发焦虑、头晕目眩、恐惧等不适应状况的发生。心理危机是个体一种典型的不适应现象,但是,它是一种长期的在不适应基础上给个体带来异常心理反应后果的非正常状态,它能够使个体或者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或者产生与原来正常状态相悖的个体心理态势。适应过程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有时需要借助于别人的帮助而完成。下面介绍一个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案例。

基本材料:某高一新生,在初中时从未住过学校,第一次离开农村来到县城的高中,因原来不太爱讲话,加之在班级里第一次做自我介绍时有些紧张,表达效果不太好,引起了同学们善意的哄笑,因此,她对于这种在新环境里的第一次亮相,自我感觉非常不满意,自中招以优异成绩进入重点高中之后,心理上从自我评价较高和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一下子跌落到自我评价较低、失落、低沉甚至自我否决的状态,回到寝室一个人偷偷掉泪,出现了自卑、消极、胆怯和逃避心理。于是,她一个人坐公交车到火车站买票回家,到了火车站以后自我感觉不妥,随即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经过老师反复劝说,终于打消了逃回家的念头,又答应鼓起勇气,尝试继续留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这种情景可让老师和领导担心坏了:三年的生活道路还相当长,在该同学的学习以及和同学交往等各种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果她动辄就逃离学校可怎么办呢?或者是更严重的不辞而别怎么办?老师和领导对这个同学的情况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主张干脆让她随自己心愿——回原学校算了;有的主张让班主任与学生干部做出无私的奉献——对这个学生留心观察和看管,随时注意她的动向,发现有异常的苗头,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她逃离学校;等等。因为,从她当时的心理状况看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活动,都是一种又一种考验,都是在经历人生阶段中自我心路历程的一次又一次跨越,她能否在每一次心理跨越时成功前行,谁也不敢做保证。

原因分析:对于每一名高一新生来说,都要面临着学习生活环境适应、学习方式方法适应和师生人际情感适应等多方面的适应问题。这个学生之所以出现想要逃离学校的行为,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原因。内部原因:一是该生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学习努力,但是不太和同学交往;二是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些欠缺;三是该生对于在集体面前发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以至临场慌乱,表达效果不理想;四是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意志力较薄弱,抗挫折的能力不够坚强。外部原因:一是新学校、新同学等环境给这个同学带来的陌生感和不适应现象;二是学校方面对于新生的环境适应问题缺乏疏导和教育,没有及时地给那些刚刚离开家庭的同学送去集体的温暖和关怀;等等。

心理辅导:等这个同学回校以后,班主任和团委老师、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轮流反复和这个同学谈话,给予她关怀和温暖;原来在一起读书的初中同学也来看望她,缓解了她的孤独感和陌生感。接下来的学校军训活动中,教官的示范,同学们一起走队列、喊口号等活动营造出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使她完全融入了这个集体。她这半个月是在团结紧张而活泼愉快中度过的,在活动中还几次受到教官的表扬,顺利地完成了军训任务。

总之,为了防止这个同学再出现不适应新环境的行为,在心理辅导上主要运用了认知疗法、活动疗法和榜样示范法。运用认知疗法,使她全面认识到初中和高中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特别是功课方面内容难度加大、容量加大,老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和初中的不同,更需要在课前对功课进行预习并及时完成课下作业,更需要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并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文化课学习,注重向其他同学学习,锻炼交往技巧,学会与同学平等相处、和老师打交道;有条理地安排和处理好自己的各方面问题等自立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很重要的。活动疗法是建议这个同学要加强身体锻炼,多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比如在班会中要大胆发言,培养自己在活动中的自信心,学习中注意劳逸结合,注重在课下与同学交往,培养自己宽容、开放的心态,降低封闭学习方式的消极影响,也防止在学习方面出现失误现象。榜样示范法是要求这个同学要注重向老师和优秀同学学习,全面展示自己的各方面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我和别人,认识到世界上完美无缺的个人是很少很少的,完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辅导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心理疏导,这个同学适应正常,课堂上也常常回答老师的问题,胆怯心理逐渐消失,各门功课的成绩很稳定,在中上水平,体育功课的成绩也得到了提高。课下她也总是与同学一道吃饭和去教室,有说有笑,精神面貌上比较阳光,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后来,高中顺利地毕业,而且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目前在大学里,这位同学一切正常。

(二)心理危机与焦虑

心理危机也可以由焦虑引起,在这里对焦虑的症状及其转化进行一下论述。

1.焦虑概述

焦虑是个体对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危险做出反应时所经受的不适感,是个体因应激引起矛盾冲突所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其情感方面的改变是缺乏信心、焦急、自卑、苦闷、无助、退缩等,认知方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及不能面对现实等情况。焦虑一般分为学习焦虑、考试焦虑、疾病焦虑和应激焦虑等种类,以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对青少年影响最大、最常见。

学生的学习焦虑是后天的一种习得性心理障碍,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威胁比较突出,最显著的表现是个人自我评价与自信心降低,正确的自我意识水平受到影响。学习焦虑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预防和矫治学生的学习焦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对于学习焦虑的干预,按传统心理学的观点和做法,大多采取事后疏导、事后治疗的方法。庞超波等提出应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学习焦虑的学生采取认知、情感以及人格特征方面的积极干预措施,主要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进行抵御和预防。目前在大中专学生学习焦虑的研究和干预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少的尝试。

2.化解学习焦虑的措施

(1)分析焦虑学生早年生活经验、个性特征、人际关系、所处学习环境的影响。

(2)对焦虑学生进行同感、理解、无条件积极关注,考察积极干预(积极的认知干预、积极情绪体验、人格特质的积极干预)对于来访者学习焦虑的辅导效果。

(3)通过自我放松训练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降低焦虑学生的焦虑水平,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学会重构和换位思考,发展面对压力情境的抗挫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水平。

(4)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应对学生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适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以便达到有效预防心理疾患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心理焦虑疏导的成功案例。

基本资料:心理焦虑患者,女,19岁,高三学生。自从通过拼搏以刚刚超过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分数进入高中以后,她感到高中的学习气氛更加紧张,读书压力更大,尤其是对于外语三级考试感到害怕和紧张;每天都处于应付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负担里,总是担心期末考试成绩会下滑,学习生活有些茫无头绪,一会儿想到实验还没有完成,一会儿想到英语单词还要背诵,一会儿又想到语文和数学作业还没有做完;累的时候想看看课外阅读,觉得在语文学习方面需要积累素材,但又感觉浪费了大好时光,患得患失,心理上时常处于矛盾状态。所以,她长期以来晚上睡眠不好,入睡慢、睡着了又多梦,时而有梦话、惊叫等,但是醒来后梦中的情节很模糊,记忆不清;第二天感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差,常感胸闷、头疼;怀疑自己患有疾病,但经医院检查没有明显的身体疾病。

依据患者当时的精神状况,诊断为环境适应和学习焦虑症,但没有精神症状。

焦虑原因分析:患者为独生女,她的父亲和母亲均为工人,上班要“三班倒”,很少在家照顾家务和她的生活;父母均为初中文化程度,对于她的学习基本上无法进行辅导。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因此,当她想购买一些学习用品时,考虑到经济问题便放弃了。又由于她是父母亲所生的第二个孩子,哥哥不幸患病夭折,所以得到了父母加倍的呵护,同时也肩负了双倍的期望。但进入高中以后,与同宿舍里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比,她明显感到自己落后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她存在易受暗示的心理特点,不能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设定目标时总以别人为参照,如果做不好就否定自己。加上来自父母的过高期望值、学校专业教育跨度较大和自身条件不足等压力,一时找不到正常的心理支撑点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于是出现缺乏学习自信心,对学习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的情绪,出现看书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乏和多梦的状况。

辅导方法: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树立学习自信心,学会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学习时集中注意力。

辅导过程:

(1)准备工作。积极寻找患者心理压力的来源。患者父亲曾经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优异,后因家庭变故的影响,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他常常拿自己当时在中学的学习状况去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从小就要求很严格,期望值很高,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夫妻俩常对孩子说,我们吃再多的苦都不怕,就是为了你能成才,有一个好的未来。经与任教老师、辅导员和患者同一宿舍的同学交流,了解到患者在学校学习及与同学关系等情况:患者到高中后,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以致对高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以及老师的教学方法,均不能顺利地适应,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没有达到自己和父母定的学习目标。因此,她在心理上总是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造成内心紧张,出现焦虑情绪,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

(2)与家长和患者建立密切关系。针对家长的期望压力,与母亲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进行沟通,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交流患者的学习情况,耐心向其介绍学校的教学情况、教学要求,给母亲以心理支持,并共同讨论家长如何给予孩子适度的期望,给予孩子无限的关爱,使孩子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以此降低来自家庭的压力。同时,对患者主动与我们讨论问题进行鼓励,以迅速建立和谐的咨询关系。在几次与患者谈话中,感到在她学习的内驱力中有一种否认自我的意识,表现出缺乏自信的倾向。当提到复习方法时,她流露出“因为我不聪明,所以我要比别人预先多看几遍书”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鼓励她重新确立学习目标,从降低自我学习目标和要求做起,对自己的特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一味地同别人攀比,以此来降低焦虑水平。

(3)认知干预。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帮助她体会心理焦虑(自定目标较高)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适度的焦虑能够调动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长期、过度的焦虑会导致人的心理失衡,降低学习的效率,阻碍学业发展和个人进步与成长。帮助她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要看到自己在唱歌方面的艺术特长和优势,在班级的各种文艺活动中要善于和主动表现自己的特长,培植自信心;注意改进学习方法,各门功课的问题尽量当堂解决,等老师布置完作业以后迅速查验,有不会做的题目在老师未离开教室之前主动询问和请教,总之不能让作业有遗留问题;并要求自己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将当天所学的功课大体复习一遍。为了提高睡眠质量,注意在睡前做跳绳等适量运动,提高睡眠质量。

辅导效果: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心理辅导,患者通过了学期各门课程的考试,精神较以前明显愉快起来,情绪稳定了,而且也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也有别人没有的优点;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互动也变得积极主动,感觉自己进步越来越快。

我们认为,通过运用改变认知的方式,心理辅导效果很显著,使患者能比较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辅导结束后,患者睡眠质量大大改善,学习成绩慢慢提高,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了。

(三)心理危机与恐惧症

心理危机有时会以恐惧的形式表现出来。

1.恐惧症概述

恐惧症即儿童或者其他人群对于某种物体和情景极度恐惧的情绪和行为,一般表现有:①由动物,如狗、蛇、老鼠、虫等,引起的恐惧;②由自然环境里的物体,如水、黑暗、高处、风暴等,所引起的恐惧;③由血液、打针的伤害引起的恐惧;④由特定情景,如坐电梯、坐飞机、过桥、过隧道或者到其他封闭的环境里,引起的恐惧。其他类型的恐惧,不再一一列举。

对于物体恐惧的人,只要遇到那种能引起他恐惧的物体——也许物体本身并不具有什么令人恐惧的因素,恐惧者马上因恐惧而逃避或者大哭起来。也许有时候当事人明明知道那件物品并不可怕,对他并没有什么威胁,但是仍然免不了要恐惧并试图避开它,这主要是由于物体引起了当事人的生理唤醒,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时,他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引起恐惧的事物上,进而产生了恐惧期望,即恐惧是心理作用的结果。

恐惧和逃避是动物的本能之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些恐惧在进化上具有适应功能,因为他们使得个体对于可能的危险源产生警觉,增加了生存的可能性。人类婴儿比其他种群更容易习得某些特定的恐惧,儿童最普遍的最容易遗传的特定恐惧症是关于动物的恐惧症。可是儿童之间恐惧症的差异原因至今无人能够解释清楚。

社交恐惧症,是当一个人担心自己在与人交往中会失败,或者个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遭遇尴尬局面时而产生的持久的恐惧感。有人认为,社交恐惧症患者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很罕见。社交恐惧症的一般表现是:①当面对一个或者多个陌生人时,自己会变得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内心紧张惶恐,说话语无伦次、声音打战,或者突然变得口吃起来,希望尽快结束谈话和逃离现场;②当接触到被认为是恐惧的社会情境时,几乎都会引起焦虑,恐惧再度发生;③有时候个体也会意识到恐惧是自己过分敏感或者不合理的;④会回避恐惧的情境,或在强烈的焦虑、痛苦中去忍受它;⑤有胸闷感、窒息感或者死亡恐惧感。

有人认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是典型的社交性焦虑,并且习惯于自我关注和自我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他们日常会表现得比较情绪化,害怕社会性情境,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因为无法有效地应对一些社会性事件而感到痛苦,他们渴望被他人了解和喜欢,但是,他们又害怕自己的行为被人嘲笑、自取其辱而退缩,因此,他们常常生活在既想交往又害怕交往的矛盾痛苦和孤独状态之中。这种恐惧感有时候会发生弥漫性影响,使儿童在许多社会性交往中害怕与陌生人交往,对某些社会性情境恐惧和回避,有的社交恐惧症严重的会回避与家人之外的任何人交往,所以,这样的患者一般都是在上学、参与日常活动或者社交活动等方面都极其困难的生活独居者。

2.恐惧症的治疗

对于恐惧症的治疗一般采用脱敏疗法,即针对当事人对某种物品或者情境的恐惧,第一步,为当事人创设一个特殊的环境,让当事者置身其中,让引起当事人恐惧的物品或者情境先以很小的影响因子出现;第二步,当看到当事人对这个影响因子没有异常反应,而表现正常时,接着加大影响因子的强度,再观察当事人的反应,如果当事人没有过敏、焦虑不安、逃避等不当行为时,说明当事人主观态度上愿意接受和配合心理治疗,而且治疗效果显著;第三步,将当事人置身于当初引起恐惧的物品周围或者情境之中,再让他慢慢适应,刚开始当事人会有一些不适应的表现,比如马上出现惊恐不安的表情,或者大声哭泣、惊叫并试图逃离现场,但经过心理疏导老师的劝解,又回到治疗现场配合咨询师的工作。这种治疗一般要经过几次甚至多次,患者才可能完全康复。

(四)心理危机与抑郁症

心理危机也经常以抑郁症的形式表现出来。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由于心理不健康导致自杀的8个危险因素中,抑郁症是“罪魁祸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表示,我国属于高自杀率的国家,平均一年每10万人口中有23人自杀。调查发现,导致自杀频频发生的第一大高危因素是精神障碍,63%的自杀死亡者伴有符合某一种精神障碍诊断的症状,如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等。我国年平均自杀死亡28万人,其中70%的人患有抑郁症。有资料显示,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3%~5%,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高校有1万名学生,那么一年可能会有300~500名大学生患抑郁症。大学生在面临来自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同时,缺乏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情绪的焦虑和抑郁,甚至可能导致出走、休学、自杀、凶杀等严重事件。

1.抑郁症概述

抑郁症指的是一种不愉快的弥散性心境。抑郁症比较普遍,每个人都会有悲伤、不高兴和闷闷不乐,以至有时抑郁症被称为“精神病理学中最常见的感冒”。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如下。

(1)情绪方面。情绪方面的表现主要是悲伤,也伴随有易怒、嫉妒、内疚和羞耻等。

(2)行为方面。行为方面的表现是不安,活动积极性降低,容易焦虑,少言寡语,哭泣,有的突然不注重外表修饰,不爱出门与人交往,有时蒙头大睡,或者以贪吃、酗酒等方式表现出来。

(3)躯体方面。躯体方面,有时表现为头疼、恶心、胃疼等症状。

(4)思维特征。思维特征的表现是反应有些迟缓,表情冷漠,有时考虑问题失去了往日的清晰水平,不能够对问题做决定,犹豫不决,内心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责怪自己。

(5)态度改变。态度改变的表现是自信心和自尊感降低,做事情时常常自我否决,对学习和活动的成功都没有信心和耐心、毅力。

抑郁症患者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但是,在人一生中几个特殊的阶段出现的比率较高,如少年期、青年期和更年期。

从抑郁症患者性别分布来看,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另外,少数民族、贫困人群和单身者患抑郁症的比例相对较高。

在个别的重度忧郁者中,会表现出以下几种面貌:①情绪低沉;②明显对几乎所有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③体重或食欲突然增加或减少;④坐立不安;⑤疲劳或精力不足;⑥无价值感或有过分的负罪感;⑦注意力和思考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⑧明显的痛苦或损伤。

2.关于抑郁症的理论解释

对于抑郁症的患病原因有多种争议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Floyd)认为,一般的抑郁是由想象的或象征性的丧失和没有足够的认同所引起的,这些丧失包括爱或者尊重,患者的这种感觉在口唇期就产生了。

也有的学者认为,个体产生抑郁的原因,是因为失去了心爱之物,如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物品的失去、亲人的离去,或者是情感的剥夺、排斥,也可能是不当的养育方式带来的影响。但是,这种理论观点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2)依恋理论。依恋理论认为,亲情连接的中断或者是亲人的分离,特别是子女与父母的分离,是产生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也有的学者认为,如果照料儿童的人是亲人之外的一个情感冷漠的人或者是情感表达能力较差的人,儿童就会产生分离、失落、抗议等情绪。也有的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照料,认为是因为自己没有价值,自己没有别的孩子表现好,所以才会不被爱。由于缺乏对于父母的依恋,他们又会认为别人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危险的。这些原因是日后儿童患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一个支持此理论的证据是,存在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比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症状(Toth,Ciccbetti,1996),而患重性抑郁障碍的儿童比未患此障碍的儿童更容易经历依恋障碍(Stein et al.,2000)

(3)行为理论。行为理论则认为,抑郁症的发作是源自于儿童的学习和技能活动中,家长、老师应该给予的肯定、赞许、表扬、物质奖励等正强化手段的缺失造成的。因为儿童由于焦虑而没有意识到来自于家长或者老师的强化因素的存在;也因为可能根本就没有正强化的条件与机会;或者是儿童本身缺少满足社会关系和获得奖励的技能。

(4)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抑郁症者是由于对于学习、生活等活动,一贯采用消极归因造成的。如关于抑郁倾向的负面色彩太浓,对事件进行内向、稳定和全面的归因,即把事件发生的原因归于自己(内向归因),指责他们的原因不会改变(稳定归因),导致坏事发生的原因也是他们导致做其他大部分事情结果的原因(全面归因)(Abramson,Seligman,Teasdale,1978)。相反,他们把正面事件归因于外部因素(外向归因),是不会再次发生的(不稳定归因),就这件事情来说是独一无二的(特定归因)。这种归因方式使个体产生对许多事情的无助感。这种消极认知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与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同他们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的。

3.抑郁症的治疗

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一般是用行为技能的训练、认知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支持和积极情感培育等方法进行治疗。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建立在人道主义和同理化、同情心等道德情感原则的基础上来操作,电击、隔离、封闭等非人道的方式绝对不可使用,这几种方式方法的采用,首先是违背了普遍的道德原则——爱、同情心这一教育的出发点,爱使人健康成长和正常适应。

(五)心理危机与强迫症

心理危机有时也会以强迫症的形式表现出来。

1.强迫症概述

强迫症,即患者在强迫意念的驱使下不断地重复做同样的、不理性的强迫动作的行为。所谓强迫意念,即持续性、侵入性的思维、想法、冲动或者想象,在强度上是过度的、非理性的,而且强迫意念关注的是不可能发生的或者不现实的事件,或者对真实事件的极端夸大并且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的行为。而强迫行为是指具有重复性的、有目的的和有意识的行为(如重复洗手、去触摸房门验看是否锁住了)或者心理活动(重复默诵单词或者某件事情)。强迫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和缓解强迫意念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预防或者挽救一些可怕事件的发生。患强迫症的儿童整天陷入这种无用的自我惩罚意念和强迫行为之中,而用于有意义的学习和其他活动上的时间则被占用,正常活动大大减少,与其他人健康的社会关系受到影响。所以,患强迫症的儿童不但难以应付正常的学习活动,其他方面的正常活动也会受到干扰。活动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患者必须要接受心理治疗。

2.强迫症的形成原因与治疗

有人认为,平均患强迫症的儿童年龄是9~12岁。强迫症一般是儿童做什么事情造成无意的失误时,得到了不适当的惩罚而形成的;也有人认为,青少年时期由于其生活上还不能完全独立,判别事物的标准还没有完全形成,其他人对于青少年做事过程中不适当的评价特别是冷漠,无理的、苛刻的惩罚,是他们形成强迫症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更加强调积极、健康情感的反复表达与对儿童的行为为多做肯定与赞许、表扬的正强化手段,和纠正不良的教育管理方法等方面。

(六)心理危机与自闭症

自闭症是心理危机的一种近乎极端的表现方式。

1.自闭症的定义

自闭症是当事人在严重的心理危机作用下,又得不到有效疏导和帮助的一种表现方式。自闭症是一种弥漫性发展障碍,也被称为自闭性症候群障碍,其一般特征是语言交流和社会技能的显著损伤,刻板性的兴趣、行为与活动。目前对于自闭症的界定还不统一,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自闭症使孩子主动与社会隔离开来,把自己封闭成一个没有朋友和同伴,没有与别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很难获得技能和喜怒哀乐感受的孤独人,他们不具备自立于社会的基本的人际关系交往技能和生存能力。

2.自闭症的基本特征与表现

(1)在语言和行为的情感交流方面严重异常。主要包括口语发展前的发声和手势存在损伤和异常,不会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社会交际,即出现发不出声音或者低声地自言自语而别人根本听不到的情况。

(2)在与其他人建立社会关系方面存在极大困难,以至没有建立关系的媒介与桥梁——良好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这些儿童在模仿他人、定位社会刺激、体验他人的情感表达、与他人分享喜怒哀乐的能力与技能方面,存在很大缺陷,生活主色调是对一切都不感兴趣,麻木不仁。

(3)重复和刻板性的动作、兴趣与活动,有时达到迷恋的程度,表现出强迫性的固定程序与日常生活,或者刻板性的身体运动。

(4)过分胆小怕事和对抚养人有超强的依赖感。

3.儿童自闭症的形成原因

自闭症的发生,主要原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后天的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目前,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资料与治疗效果分析统计数据都比较少。相关研究项目的实施对于个案研究和弥补历史上的研究缺陷以及挽救自闭症儿童对于家庭与社会造成的损失,意义都非常重大。

(1)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表达技能没有得到抚养人的特别训练和反馈刺激与正强化。

(2)儿童缺乏起码的安全感,没有培养起来最基础的自信心。这源自儿童与抚养人之间没有建立起来融洽而温暖的富有亲子关系性质的情感,这样的孩子处处害怕担心,不敢说、不敢动。事实上,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拼写、书面阅读、算术、音乐、绘画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才能,大约有25%的自闭症儿童,表现出了高出一般人平均水平的某一方面才能,如曾经有个自闭症儿童通过复述自己在收音机里听到的音乐而学会了弹钢琴。

(3)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这是在3%~5%的儿童中间发生的。

(4)感知觉损伤。对某种声音,如某个人的大声尖叫或者持续的声音,过度敏感与紧张,也许是因为当初在倾听、欣赏这种声音时,突然受到了无理的、苛刻的批评、训斥与禁止,当面对相关情景需要表达语言和进行情感沟通时,遭到了自我内心强迫制止意念的支配而时时在终止自己的行为的反应。

(5)认知损伤。自闭症患者有两种认知损伤,一是加工社会性情绪情感信息方面的特定认知缺陷;二是信息加工和注意方面的普遍性认知缺陷。

从第一种来说,自闭症儿童在社会性情绪情感的某些特征感受、捕捉与把握,情绪情感应用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似乎缺乏人之常情的七情六欲,在语言符号的识别与感触、反馈等方面也存在缺陷。也有人认为,自闭症儿童是“心理盲”,他们无法发展以正常的方式解读他人心理的能力。

从第二种来看,他们注意范围狭窄,在认知功能上,如对外界刺激的分析、综合、组织、加工等方面,均存在潜质缺陷,他们缺乏对各种刺激物的兴趣与感知能力,对于许多信息不能把握,得到的信息零碎,不足以应付正常活动所需;智力活力不足,对于刺激缺乏迅速知觉和把握的能力,似乎对于外界刺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实际并非存在听力障碍或者视力障碍。或者是一种假象的对什么都缺乏感觉、引不起兴趣、无所谓的茫然状态。自闭症儿童在注意的速度上比较缓慢,大脑中不能及时接受外界信息源,思维跟不上活动速率,无力应付正常生活与活动。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自闭症儿童可能在信息的分配与转移等信息加工方面存在严重的先天性缺陷,综合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整合信息能力较弱,不适应外界的学习、工作,所以,回避生活、逃避生活、孤独生活是他们对现实生活方式的无奈选择。

4.自闭症的治疗

现实生活中的自闭症患者笔者还没有见到过,只是从电视上见到过一个真实的自闭症案例。自闭症患者如果不经过专业心理治疗师的治疗,没有恢复一个正常人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与生活技能,没有从那种不正常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中走出来,他的一生就将荒废,而且成为家庭的负担,这对于患者个体和他的家庭来说,都是十分残忍的事情,也是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损失。每一个有志于心理治疗研究的工作者都要探讨自闭症患者的治疗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治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假如患者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要将患者转移到一个与他本人血缘关系更接近的人身边生活,一是有利于患者模仿家族成员的语言、动作和各种能力表现;二是利用爱有时候是治疗“疾病”的最好药方的道理,家长有时候能够创造出治疗的奇迹;三是要让家长学习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知识,特别是儿童自闭症的相关知识,为治疗做好准备;四是家长要创造温馨、宽松、赏识的生活氛围,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一切行为,无论他做什么(只要不是违法犯罪行为),都要肯定他并适当地给以鼓励和表扬;五是列出一整套语言表达、日常生活技能(从与家庭成员间的交际逐步过渡到与亲朋好友间的交际技能训练)等项内容的训练计划,从多组两个人之间的交谈,到最后几个人的群体交谈,从在家庭逐步过渡到其他场合,最后到公众面前的语言表达;六是如果启发患者语言表达的效果不太好,可以尝试以音乐的气氛使他在喜爱唱歌中进行语言表达;七是也可以经常带领患者到大自然中,到农村、工厂的参观中开阔他的视野,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八是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时,可以请求学校允准,由家长陪同到同龄孩子班中就读,以耳濡目染的方式习得同龄孩子的行为方式与应该具备的生活技能;九是选择电视台的青少年语言类节目或者购买高水平的故事、散文、诗歌朗诵集锦,让孩子先听后模仿;十是对孩子的行为及时进行物质奖励,唤起和激励孩子语言表达和做事情的积极性与热情,让孩子从愿意说到自然说再到喜欢说、乐意说,形成语言表达的自动化系统。

(2)如果孩子本来就是由亲生父母抚养的,那么孩子的自闭症源自于遗传的成分更大一些。家长要做的工作,一是系统学习心理科学知识和心理疾病治疗知识;二是全面改变教育孩子的态度,从管束太多到只是原则问题才过问,从爱批评挑剔到用沉默和微笑来容忍孩子的行为甚至胡闹,从我说你听到你说我听并给以鼓励,从我教你做到放手让他自己来做,等等。其他挽救措施与方法依照(1)中所列内容,进行尝试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自闭症的治疗同其他心理疾病的治疗一样要慎之又慎,切不可以将患者随便交给一个不太懂得治疗知识的热心者手中,以免贻误治疗机会。

(七)心理危机与人格障碍

心理危机也可能是由于人格障碍引起的。

1.人格障碍的基本表现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那些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即一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特有的行为模式。而人格障碍,一般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我们这里参阅保罗·贝内特(Paul Bennet)的观点:表1列举了不同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接下来着重介绍边缘型、偏执型和反社会型等三种人格类型的特征及其转化。

表1 不同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

2.人格障碍的类型及其治疗

(1)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在个人的自我知觉和他人人际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不够客观与稳定和冲动性等特征。具体表现为:长期感到空虚,无法适应正常生活;不稳定而紧张的人际关系,在理想化和贬低之间循环转换;认同混乱,自我形象的认同时好时坏,自我评价忽高忽低,而且持续出现;至少在两个方面有可能造成冲动的自残行为,如药物滥用或者飙车;由压力引发的短暂的偏执型思维或严重的分裂症状;总是担心被抛弃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但是,缺乏有力的实验佐证,因此不再论述。这里主要论述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人格障碍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人格障碍的影响理论,得到了较多的认同。一般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期经历过父母离异或者被抛弃、被收养甚至被性侵害等事件,心理上产生不被重视与疼爱等情感,内心的创伤时不时地会表现出来。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也更容易发生观念固着现象,思想观念上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心理内容接受环境变迁影响的成分较低。

对于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士实施疏导与转化,一是实施心理科学理论学习和自我认知相结合的方法,以此进行自我疏导,认识到走极端都是极其危险的和不可取的行为;二是采用生活事件记录法,记录并列出个人生活中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几件事,并与别人进行对比,慢慢建立稳固的具有自信心基础的自我形象概念;三是采用实践锻炼法,让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真正体会饿饭或暴饮暴食等行为的危害与痛苦,从而调整行为;四是对其培植自信心和独立自理生活能力的训练,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生活必须要自己掌控,父母只是孩子生活的训练师傅,只有尽早“断乳”,才能脱离依赖心理而走向独立。

(2)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有两种表现:偏执狂和偏执状态。

偏执狂很少表现出或者不表现出人格紊乱;其思维与行为中的缺陷不明显,思维还是连贯与明智的;有妄想狂特征,妄想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有时候出现高度系统而伟大的迫害幻想,而且这种幻想是巧妙的、富有逻辑性的;病程时间至少持续6个月;没有脑器质性病变,也不同于精神分裂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被害妄想症,嫉妒妄想、疾病妄想(总担心自己患了难以治愈的疾病)、钟情妄想(怀疑女友不钟情),等等。

偏执状态,只在一段时间发病,发病时间较短,其思维是混乱的,而且常常产生幻觉。但是,整体看起来,患者的情感和智力系统没有明显地受到损害的特征。

偏执型人格障碍者,一般情况下不治疗,慢慢通过心理疏导就能够恢复过来。但是,有极端行为时必须要进行心理疏导治疗或者住院治疗。对于住院治疗的,医生要和他们处好关系,取得他们的配合与合作。治疗先从次要症状开始,如情感问题、睡眠问题等。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是因某件事情触及了灵魂,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痛苦与无奈、厌恶等心理体验,因此表现出拒绝、反对等倾向于极端偏离常态的情绪特征与行为,如反复出现工作事故,有时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特征:漠视社会公德,不断撒谎和欺骗他人,言行不一;酗酒、闹事、打架、抢劫、偷盗、诈骗,并且屡教不改。有人曾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变态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做事冲动、缺乏计划性、工作效率较低或者有明显的失误,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但是二者又不等同。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物因素。从性格类型上来看,那些暴躁易怒者有更多的偏常行为和不能自控的行为。但是,这些性格特征要和不良的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时才会发生作用。

第二,环境和教育因素。家庭教育上过于自由、民主和放任自流,许多性格和行为中的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家庭关系不和谐,家长对某些事务的处理不公平;在学校里是落后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和领导的批评与训斥;在工作中遭受了老板的无理处罚等不公平待遇;有强烈的对于金钱和名誉的憧憬与追求,不择手段;家族中有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等等,这些因素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三,心理因素。社会性成熟水平不足,做事比较冲动,不计后果;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较低,丝毫不顾及个人行为给亲人或者同伴带来的消极影响;侥幸心理严重;考虑问题或采取行动爱走极端,喜欢冒险,有的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2)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

第一,劝解教育和情感温暖与感化。爱和信任是教育的极好药方,很多失足青少年转化的事实说明了这个道理。教育上贵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直至转化。

第二,实行团体共情教育,通过正规组织的集体活动,分角色安排活动任务,使之体验一个团体的责任、义务与规则和个人的关系。

第三,以事实感化他们,带领他们参观少年管理所或者到少年法庭,听听看看那些少年犯的生活,看看真实案件的判决过程,体验一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并和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结合起来。

第四,针对工作中的重要不良事件,要追究当事人责任,或者实行经济罚款。

第五,对于性质恶劣、屡教不改者实施拘留、留岗查看等处罚。

第六,实行正强化教育法,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积极表现和进步,要采取表扬、奖励等正强化的方法,使其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逐步得到巩固,使他们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心理环境——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八)心理危机与性障碍

心理危机也会以性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性障碍是指个体在性反映和性机能方面的障碍,性障碍包括早泄、性高潮不能满足、性欲低下、不能勃起或者性厌恶等。前四种障碍都容易给当事人带来苦恼,使他们的自信心下降甚至自我否决,影响了个人的正常学习与工作。有的人则会因此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灰色情绪——尽管冒着一脚踏进监狱、一脚踏进茫然的未来的危险(如寻求性刺激)——并因此而严重地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如窥阴癖患者、性虐待症患者等。

1.性障碍的一般表现

(1)勃起障碍。这在老年人那里比较普遍,在年轻人群里也有。有资料显示,在18~29岁人群中,有勃起障碍者占7%,而在30~39岁、40~49岁和50~59岁的人群中的比例分别是9%、11%和18%。勃起障碍也会由生理原因所致,包括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或者长期抽烟和长期滥用药物、吸毒、酗酒等,但一般患者都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特别是长期的勃起障碍问题,一般是由人际冲突、缺乏足够的性刺激,或者童年性创伤等因素所引起的。

对勃起障碍的解释有许多种,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说,勃起障碍源自于恋母情结、对乱伦的恐惧和潜在的同性恋现象。

从认知理论来说,男人在高期待心理作用下导致的焦虑与压力,会使勃起障碍产生;或者是性行为实施过程中突然遭遇打击与其他意外情况等,都可能使勃起障碍产生。

对于勃起障碍的治疗,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降低压力,实施脱敏疗法,由患者的妻子负责实施,或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帮助,有时需要进行反复脱敏才有效;②采用认知疗法,了解一些性学方面的知识,性活动中一切顺其自然,不要给自己和对方造成压力;③人际关系疗法,改善夫妻的关系,加深感情与情感沟通,消除紧张、怨恨、冷漠等情绪;④药物疗法,求助于医生治疗,服用引起性兴奋的药物。

(2)性欲倒错。性欲倒错是一种不正常的性行为,包括露阴癖、窥阴癖、恋物癖、恋童癖、易装癖、施虐/受虐狂等。

恋物癖,即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如袜子、鞋子、女性内衣等物品,产生强烈的性幻想和性冲动,患者多为男性。

露阴癖,即经常向异性暴露自己的生殖器而引起性幻想和性冲动。

窥阴癖,即通过偷窥他人裸体和与性有关的活动,如偷窥女厕所,从而满足性幻想的不正当行为,患者多为男性。

恋童癖,即个体周期性地对一个或多个青春期的儿童产生强烈性幻想或者性冲动的难以克制与戒掉的行为。被诊断为恋童癖的青少年年龄下限为16岁,而且比受害者至少大5岁,受害者多为8~10岁的女童。超过了这个年龄则被定义为性犯罪。恋童癖一般是患者玩弄受害儿童的生殖器或者口交,并伴随有欺骗和胁迫等行为。患者也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一种错误行为,所以心理上也产生了自责、内疚、冲动等多种矛盾心态,但是,恋童癖患者都是个别自控能力较差的人,内心活动在内疚与冲动之间反复,偏离了正常的性心理和正常生活,见了熟人躲躲闪闪,回避外出和交往。

有调查资料显示,许多恋童癖患者经历过童年期破裂的亲子关系或者性虐待。也有人认为,用这种理由解释恋童癖的行为是为了对其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开罪脱责。

按照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行为,是和患者的性想象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有的人内心空虚,寻求刺激,常常进行不应该有的性幻想,导致恋童癖行为的发生。也有人认为,恋童癖患者都是因为情绪低落,生活上空虚无聊从而寻求刺激。

道德观念薄弱,道德水平低下,这是恋童癖患者的普遍状况。他们对于青少年儿童该有的真诚的关心、爱护、尊重、帮助等正确的道德观念丧失了,而是滋生了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欺负弱小和伪善等不良道德,这些不良道德主导着他们的行为。即使他们自己童年期有过被虐待的经历,更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的痛苦在别的儿童身上重演,要能够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因此,对于恋童癖的转化还要结合思想品德教育来开展。

恋童癖的治疗一般有以下方法:①物理疗法,即让患者服药,服用阻止雄性激素诞生和生效的药物,但是,很多患者拒绝服用;②行为疗法,一般采用厌恶疗法和手淫重建条件反射法,厌恶疗法是将不适当的性兴奋对象与令人厌恶的事件联系起来,如轻微电击或恶臭,从而降低患者对性兴奋对象的冲动感,但是,一些实验显示,电击的效果并没有减少恋童癖发生率,如赖斯等跟踪136个攻击非亲属儿童的罪犯,其中50个人接受了厌恶治疗,在被释放的6年里,再犯罪率为31%,而且治疗后的再犯罪率并不比没接受治疗的低(Rice,et al.,1991);③活动替代法和道德教育法,有人尝试利用给恋童癖者布置大量的活动任务的方法,使其少有闲暇时间,并附之以道德教育,其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和验证。

易装癖,即穿着异性的服装而得到想象中的变性的与男女交往的快乐相似的快乐与感觉。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男性身上,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如有的男孩爱和女孩玩在一起,羡慕并抚摩女孩的发辫、衣服等,进而学着穿戴女孩的头饰、衣服,玩布娃娃而不是手枪等机械玩具,学做女孩做的活计,如做针线活、做饭等。有的孩子被家长发现了,受到严厉的批评后,会改正,但是当家长不在身边时,他们依然会穿上异性服装,心理上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易装癖的形成原因也比较复杂,从认知理论上来说,一是家长性别偏爱和不当的教育理念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如有的家长特别希望生一个女孩,却生了一个儿子,便把儿子当成女儿养,给他们穿上女孩的裙子或者是花花绿绿的其他衣服,要求他们完成和自己的性别角色相反的活动任务;有的家长担心男孩子个性软弱受到同性的欺负,故意让他们和自己的异性伙伴玩。或者相反,生一个女孩却当成男孩来养。还有一种易装癖的发生情况是,孩子看到自己的同性别儿童遭遇的巨大的生活挫折和痛苦,所以想要穿起异性服装并试图改变性别角色与待遇;或者相反,因羡慕异性伙伴得到的夸赞、家长的过分照顾而希望自己也变成异性。

一般情况下,易装癖者不需要接受特殊的治疗,大部分的孩子长大以后,易装癖行为会自动消失,能够正常地恋爱、结婚、生子,恢复正常的角色生活。

(3)性别认同障碍。性别认同障碍和易装癖有着相同的产生原因,但是当事人对于异性的优越性的体验比易装癖者深刻得多,想要改变性别的意识也比易装癖者强烈得多,严重的性别认同障碍患者非常想改变自己的性别,有的利用医疗技术实施了变性手术,将自己原本正常的个人生活搞乱;因此,原本生活的人际环境难以接纳自己的性别改变,就使其失去了原来正常的朋友和人际关系,以至再也不可能有正常的家庭和子女后代。这势必带来心理上的强大的危机问题。

性别认同障碍的治疗,一般采取认知疗法比较好:①给以正强化的教育和训练,假如是男孩有女性化意识和倾向,就对他表现出的男孩行为和语言给以赞许和奖励,也可以从儿童玩具的倾向上进行引导,而对于男孩表现出的女性化倾向,不予积极肯定而给以漠然视之;②在同伴群体中进行教育引导,使其自我醒悟,对于那些强烈要求变性的患者,要以事例现身说法,使其明白自身言行的极大危害性,或使其悬崖勒马,恢复正常心态和正常的生活,顺利实现对心理危机的抵御和正常应对。

(4)性自慰。一些因缺少异性伴侣的人,在性兴奋强烈,有些冲动时,采用手淫的方法获得性快感以自慰,这种方式在一些夫妻长期分居或者青少年身上都是存在的。孔子曰:食色,性也。每个身体发育健全的人有一定的性需求都是正常的,手淫并非是一种罪恶,但是长期手淫会影响夫妻性生活和谐,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当事者的身体健康。

引导与转化的方法有:①有手淫毛病的人要注意在晚上锻炼身体,逐步加大运动量;②每当个人无聊时外出找朋友一起活动;③睡前少看小说等刺激性内容,尽快解决夫妻关系或者缺少伴侣问题。

(5)性罪错。性罪错是指个别道德观念薄弱或者在极端的自私自利、享乐主义、无性别观念等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的男性,对于异性所实施的强奸或者轮奸等犯罪行为,这类事件给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由此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影响其正常的恋爱与婚姻生活,有的人因此而自杀身亡。这类事件虽然是少数,但对于社会来说却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必须对滋事者本人实行法律制裁和道德教育。

这种行为的发生原因,一是患者伦理道德观念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低下,不能适应正常的男女共同交往与合作的工作环境;二是性亢奋者;三是偏执型性虐待狂。对这种患者大多是拘留或者监禁,或是强制其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自省能力。

值得说明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性意识障碍,都不能使用电击疗法,而应该以积极的说服教育的方式和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转化。

(九)心理危机与成瘾行为

由赌博、吸毒、酒精成瘾等行为所构成的成瘾行为,也是引发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引发心理危机的成瘾行为及其治疗方法。

1.病态赌博

病态赌博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整天沉迷于赌博之中。

(2)抵抗赌博诱惑的意志力越来越低,投入到赌博中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每当输钱而受到亲人的责备时,也想痛改前非,戒掉赌博,但是,每一次都是戒赌失败。

(3)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企图通过赌博发财或者将输掉的本钱赢回来,但是,其结果是适得其反,输得更多,甚至倾家荡产。

(4)失去了起码的做人做事原则,变得没有任何理智,不听劝阻,不惜采用非法手段向亲人借钱,或者抢劫、偷盗等。

(5)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病态赌博者的家庭,一种是比较富有的生活享受者,没有生活的压力和奋斗的动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赌博这种事项上出手大方,输掉了钱不在乎;二是对金钱特别看重的,或者是比较贫穷但又没有什么挣钱的本事,企图通过赌博发财者。这两种人都因缺乏人生的追求目标,无所事事,沾染上了赌博恶习。

(6)心理因素。病态赌博者一般都属于冲动型性格,做事不够理智。维塔罗等运用四种测量方法,即教师评价、自我报告、在纸牌游戏任务和延迟满足任务中的表现,测量了13~14岁的被试者的冲动性。当这些被试者长到17岁时,测量其赌博行为。测量的结果显示,在所有因素中能预测赌博行为的,是纸牌游戏任务中的坚持性和延迟满足任务中的无能表现。同时,喜欢赌博的人一般是情绪比较消极、生活态度低落、心理空虚者,在赌博中打发时间,借助赌博排解自己的不安、自责、怨恨、后悔等各种不良情绪的(Vitaro et al.,1999)。

病态赌博者也有一定的家庭遗传因素,如意志力薄弱而难以抗拒各种诱惑者,私欲较重者等。

另外,病态赌博行为的发生,也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如一开始只是偶尔玩一次,时间长了天天玩麻将赌博,胃口越来越大,终于走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从认知的角度上来说,病态赌博者都是性格比较冲动的人居多,德尔法布罗和瓦恩菲尔德发现,在赌博期间,75%与赌博有关的认知是非理性的,且是支持继续赌博的(Delfabbro,Winefield,1999)。

2.病态赌博症的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这里介绍两项实验。第一项是认知矫正,使被试者对随机性的误解面临挑战,包括对随机性本质的认识教育、识别和挑战等环节,在赌博过程中形成的错误认识,并在认知疗法治疗过程对被试者进行录音,再由治疗师纠正其言语中的不当之处和错误。第二项实验是复发预防训练,让被试者先识别一些高风险情境,并列出具体应对风险的措施。第二项实验被认定为比较成功的,有54%的被试者一半的症状有所好转,特别是在赌博频率、赌博行为的控制感等方面。而在控制组中,只有7%的被试者达到了与实验组同样的效果。这种治疗一般要保持6~12个月。这种方法便于开展,可以借助于治疗师,也可以由亲人中的权威者或者被试者比较惧怕的人来实施。

(2)行为疗法。这种方法有厌恶疗法和想象脱敏疗法两种。厌恶疗法是让被试者大声地朗读一系列卡片上的单词,其中有些单词是与赌博活动有关的,另外一些单词则描述了其他一些活动。每当被试者读到与赌博有关的词语时,对其进行轻微的电击。这种电击被描述为“令人不愉快,但是不会带来情绪烦躁”(McConaghy et al.,1983)。

(3)想象脱敏疗法。这种方法让被试者想象各种各样的赌博场景,采用放松技术降低他们的唤醒水平,尤其在降低赌博欲望方面疗效显著。据跟踪调查显示,被试者中接受想象脱敏疗法者,在接受治疗的第2年和第9个年头,有79%的被试者仍然能够控制赌博或者已经戒赌。而在接受厌恶治疗的被试者中,只有50%的患者达到了同等效果(McConaghy et al.,1991)。

(4)药物疗法。霍兰德等实验了只有15名被试者的小样本药物治疗方案,这种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的疗效相当显著(Hollander et al.,2000)。但是,目前对于用药物治疗病态赌博症患者的实验及其效果分析方面的资料还比较少,采用此法实验时要慎重。

(十)心理危机与发育障碍

心理危机也可能是由发育障碍引起的。发育障碍一般包括身体发育障碍和心理发育障碍,而心理发育障碍又分为学习障碍、孤独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三种。

1.身体发育障碍

身体发育障碍包括先天性痴呆、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先天性疾病及耳聋、哑巴、目盲、口吃、身材矮小、巨人症等后天造成的各种疾病和身体残疾,以及青春期和更年期特有的身体生长不良状况。身体发育障碍会带来心理障碍,从各种资料中都能够证实这一点。由于这项内容在本书的第二章中有所论述,故此处省略。仅论述心理危机与心理发育障碍。

2.学习障碍

(1)学习障碍的分类。学习障碍的范围很广泛,主要标准为:在18岁之前已经发作,个体的智力测验分数低于正常水平。在标准IQ测验中,学习障碍的诊断分界分数通常介于70~75分,即低于正常人群(100分)两个标准差。学习障碍患者在人群中占3%。学习障碍可以分为轻度学习障碍(IQ得分为50/55~70)、中度学习障碍(IQ得分为35/40~50/55)、严重学习障碍(IQ得分为20/25~35/40)和深度学习障碍(IQ得分低于20/25)。

(2)学习障碍的成因。学习障碍一般是由遗传因素、传染性疾病、环境灾害、产前事件和临产期创伤、主观学习态度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学习障碍的遗传症状,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患者。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因为X染色体上的FMR-1(脆性X染色体心理迟滞,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基因突变而引起的。脆性X染色体的一小部分区域,由于重复的、不必要的氨基酸复制而增加了自身的长度。重复的次数较少时,不会出现异常症状,重复次数较多时,与脆性X染色体有关的学习障碍就会表现出来。在男女两性的患病比率中,男性高于女性。

传染性疾病患者,需要休学治疗或者隔离学习。生理上的疾病也容易导致学习精力减退、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症状,进而导致学习跟不上课程要求甚至发展到学习障碍。环境灾害,如地震、洪灾,或者因家庭变故暂时停学、失学以及不能接受失亲之痛等,也能导致学习障碍。

(3)学习障碍的治疗。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这就需要详细了解各种学习障碍的表现和具体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使学习障碍降到最低限度,使青少年学生能够跨越学习障碍的门槛,走入学习生活的正规道路。

1)学生主观学习态度不良的表现。一是困难感——对学习感到困难而难以逾越。二是焦虑感——提起上课或者作业等学习活动就头疼。三是自卑感——学习中的常规和主要活动如上课、听课和做作业、考试过程中,都充满了自卑感,消极地对待各种学习活动,遇到一点学校中的困难便丧失信心而不去努力争取,学习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四是失意感——经常感到失落和空虚。

2)学生主观学习态度不良的形成原因。一是意志力薄弱,怕苦怕累思想严重,加上家长的娇生惯养,吃不得一点苦,学习坚持性差,有一点困难便打退堂鼓,所以,不能越过学习上的一些难关。二是生理原因造成的学习障碍,注意范围狭窄,从各种学习活动中得到的信息比别人少得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况,学习成绩比较差。三是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影响了学习成绩。如有的孩子没有把学习上的事情放在玩耍前面,等玩累了再回家做作业,精力和耐力上都跟不上学习的要求。还有的孩子,长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坏习惯,作业的完成与否,全凭自身的喜好,造成学习基础薄弱。另有个别孩子学习偏科,或喜欢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喜欢语文课,喜欢看小说;或特别喜欢自然科学学科,对不喜欢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只是应付作业甚至不做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偏废的学科的成绩逐日下降。有的学生对于内容较难的课程课前不做预习,下课后不能及时复习所学课程,有了不懂的问题和不会做的作业没有及时请教老师解决问题,使学习问题越积累越多,直至跟不上学习进程。或者是生病或有事耽误了课程,没有及时找老师补课,随着课程内容的一步步加深,不会解答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以至形成了学习障碍。四是学习内容突然加深,一时没有适应过来,学得一知半解,后来又没有认真给自己补课,就使学业问题积累下来成了学习障碍。

(4)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1)要相信科学,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量而定性。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奠基时期,光辉、远大的前途正待开启,在他们人生的起点,不要对他们的天赋简单地下结论和定性,以免造成伤害。要通过正规的智力测量机构对学生进行智力测量,然后再对于因先天性不足所形成的注意力学习障碍、记忆力学习障碍、听力学习障碍、视力学习障碍,或者是主观态度方面所造成的学习障碍等情况进行定性,然后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巴班斯基关于弥补知识缺陷的四条措施是值得借鉴的:①组织教材的系统复习是弥补知识缺陷的一个重要手段,复习要从学生能够接受的教材开始,一步步弥补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不足与缺陷,注重复习知识的全面和系统,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②向学生提出一整套适当的、典型的个别练习,使之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原理应用结合起来,基本上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组织学生分析错误,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结构,也可以将错误列成一个图表,便于清晰地分析与检查;④教师要注意消除学生因病或者其他原因缺课而导致的知识缺陷。

2)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要降低学习要求,施压适度。对他们考试成绩的要求上要放小步子,使他们的班级学习生活正常化。要求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遵守校规和班级纪律,听从老师的安排,和同学友好相处即可。

3)对他们进行前景教育,使之为着明天的期待而生活。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也许在别的方面有特长,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人们有六大方面的智力——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节奏智力、空间-想象智力、体能-运动智力、人际知觉智力(自知和他知方面的智力)。所以,要善于发现有学习障碍学生的其他特长,从而扬长而避短,长其善而救其失,让学生有一种对美好前景的期待感,在特长的基础上培养其自信心,慢慢扭转其学习上的劣势。

4)指出成功之路——天赋加勤奋。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除进行学习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方面的教育与辅导之外,也要通过一些前人勤奋努力而成功的事例来教育感染他们,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天赋加勤奋才是成功之路。

(5)进行具体的学业咨询。对于个别学习成绩一直低下的学生,要进行学习心理咨询,具体分析和找出来学习成绩低下的真正原因,有方向和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还是意志力方面的问题还是基础薄弱或是近期课程没有学好,是和家长没有配合好还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等,都要一一查清,然后采取措施对症下药。

(6)采取措施,应对学生的挑战行为。所谓挑战行为,即违反社会规则地针对他人或者自己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这种行为也可能使自己或者别人陷入危险的境地。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因为上课听不懂,便做小动作、恶作剧,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阻止别人做出他不喜欢的行为的小伎俩等,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甚至有的学生想以不正当手段控制周围的环境和人群。这样的学生大概占有学习障碍学生的10%~15%。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尝试运用以下方法进行教育和转化。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们。要理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但不要放弃教育,而是要区别对待,经常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对老师的认识,进一步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采取多种方法教育和转化他们。如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课堂讨论活动,特别是针对个别同学的挑战行为讨论相关问题,如“课堂上出现打架行为该怎么办”“假如你是老师,有的同学不交作业你怎么办”。让大多数同学都发言,形成正面舆论的班级氛围和良好风气,利用集体的正面教育力量给那些同学以督促。

3)情感激励法。注意调动有挑衅行为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当他们在课堂和其他活动中有了进步时,及时表扬,使他们身上的如聪明、机智、有主见、大胆等良好品质得到肯定和发展,使爱钻牛角尖、个人英雄主义、懒惰等不良品质受到抑制。

4)坚持原则,进行爱的正面教育。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不能迁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倘若今天不解决一个小问题,明天就可能变成一个大问题,解决起来更加棘手和困难。但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避开情绪激动时进行谈话和处理问题;处理问题时坚持欲谈缺点先讲优点的原则;无论什么性质的问题,都要创造出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的气氛与情感互动;如果谈话过程中对方出现情绪崩溃和想要做出极端行为时,立刻终止谈话,集合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3.孤独症

(1)孤独症的分类。孤独症具体表现在社交孤立、交流障碍、强迫症和仪式化行为与成长障碍等方面。

社交孤立,即患孤独症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躲避别人的目光,好像没有感觉到人与其他物体的区别,对于别人的交往或者语言刺激没有特别的回应,对于别的孩子邀请他们参加活动,他们也反应淡漠。

交流障碍,即孤独症儿童中大约有一半的儿童不会说话,那些会说话的也有许多常见的缺陷,他们通常的行为是不厌其烦地重复别人的话语,或者只说固定的几个字,而且说话的声音特别小,外人很难听清楚。

强迫症和仪式化行为,即孤独症儿童会反复做一些刻板的没有价值的动作,如反复机械地重复别人说过的某句话,摇晃身体、踮起脚尖走路等,如果别人不让他们做这些动作,他们便会非常烦躁。他们做游戏的动作常有强迫倾向。

成长危机,即许多孤独症儿童需要在家长的看护下生活,他们缺乏正常生活所具备的语言和人际交往技能,没有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他们的各方面的成长都将面临危机。

(2)孤独症的产生原因。孤独症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因素、文化-心理因素。

有人认为,孤独症主要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麦克布赖德等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兄弟姐妹比没有该血缘关系的人患孤独症的概率要高约75倍(McBride et al.,1996),有关双胞胎的研究证实,同卵双胞胎同病率为60%~91%,异卵双胞胎的同病率则为20%。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大麻物质过多而导致孤独症。支持该理论的实验:对动物注射大麻兴奋剂能够诱发出来在孤独症患者身上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如刻板行为。这些过量的大麻是由于对食物中的谷蛋白和酪蛋白消化不彻底而产生的(这些物质在燕麦、黑麦及奶制品中均有较低含量)(Reichelt et al.,1991),因为内脏中缺乏一种叫作肽酶的、可以把大麻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为无毒的化学物质。曾经有人用忌食和药物来阻止内脏对大麻的吸收来治疗孤独症,但是收效不太大。

从文化-心理因素的层面分析,孤独症儿童的产生源自于情感淡漠的文化环境,孤独症儿童之所以缺乏与别人交往的动机,主要原因在于对交往失败的无奈。从人类的天性出发,所有儿童都有一种与别人沟通交流的愿望与需要,但是,当个体多次发出的各种情感交往讯号都没有回应信息时,对于外界的社会环境便会产生错觉——发出各种信号或者会受到惩罚,或者得不到任何回应,因此,交往的动机逐渐淡化直至基本消失并回避交往,只是用哭声和发脾气去表达自己的需要。

(3)孤独症的治疗原则。孤独症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原则、尊重爱护原则、强化训练原则、慎用惩罚原则、反复训练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强调孤独症患者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和缺点,但是,我们在疏导和转化过程中,必须首先确立一种起码的原则,即孤独症患者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必须要将对人的态度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来影响、教育和转化他们。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者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去处理他们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人们越来越迷信于通过科技的手段去解决自然科学领域里的问题。但是,虽然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它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却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心理科学关于疾病防治的手段趋同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流于机械主义、千篇一律的倾向,是违反人的本性和社会道义的。所以,对于孤独症患者爱的缺失的状况,应禁止使用冷冰冰的机械治疗手段,而要采用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因为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弥补爱的缺失是对孤独症患者治疗的最有效药方。

2)尊重爱护原则认为。尊重孤独症患者是治疗孤独症的基本条件,要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倾听他们的各种诉求,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与要求。教育者应运用换位思考的原则,站在孤独症患者本身的位置,去探讨转化策略和教育措施。用捆绑、电击等恐怖治疗手段去治疗孤独症患者,无异于是一种对人的扼杀和摧残,不但不会使患者的病情好转,还会加重病情。心病还需心药治,和风细雨的富有爱的说服教育,寓教于乐的环境转移教育法,都有利于他们病情的恢复和积极健康情感的培养。

3)正面强化训练原则。即制定具体的正面强化训练措施与步骤,从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到精神生活的聊天、大声阅读、唱歌训练,讲解个人最高兴的一件事,具体做一些生活自理能力锻炼、某一项学习活动技能锻炼,等等,每当完成一项任务,便给以夸赞和奖励,都会慢慢平复患者内心的恐惧感,让其慢慢融入正常生活的轨道,体会到主观努力的满足感和充实感、幸福感,使个人的各种生活技能逐步得到强化,使支持自信心的个人努力和活动逐步展示出来。支持该理论的实验尚需增加。

4)慎用惩罚原则认为。惩罚是一种负强化,在心理学实验和教育科学的许多实验里,得到的效果基本上都是消极的。一般的孤独症患者,在早期通过家长和其他亲人有意识的教育和转化,都是可以转化过来和恢复正常生活的,不需要送到医院进行专门治疗。一般情况下也不要送医院治疗。

但是,某种超越底线的错误有时候也需要运用惩罚的方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运用这种惩罚的方式要慎重,要多用轻度的,少用中度的,尽量不用重度的惩罚。惩罚程度呈梯级逐步增加。如最初的方法是给他们重新下评语——你近段有些反常,你是怎么了——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反思。有的患者经过自我反思和调节,完全可以自我恢复。如果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就要对他们制定一些调整措施,说服他们运用这些措施进行自我调整——三个疗程之后再观察结果。如果经过这些方法治疗仍然没有转化,再考虑将患者送进医院的问题。这种方式一般不要用,应尽量采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治疗的方式。如果是有的患者被送进了医院,但是却不配合医生治疗,或者不能自理自己的生活,或者患者做出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一直默不作声的反应,那么,可以采用在送食物的时间上晚一些等轻微的劝诫和处罚方式,而禁止采用关禁闭、喂药物等方式。孤独症患者服用安定药物的效果和使用方式是否妥当,都有待商榷和实验证明。这方面的治疗方法还要进行专门实验。

5)反复训练原则。主要是指在技能的正强化方面,对于患者的改善性认识、行为与动作训练,要不断进行正强化。如果对患者反复做无意义动作,家长或者亲人都是持批评的态度,就会是一种负强化。要把批评取消,改变为视而不见和不做评价,他们的那些重复性无意义动作就会慢慢减少甚至消失。相反,对于和亲人的语言交流、行为礼节的反馈,要不断进行表扬或者奖励。

(4)孤独症的治疗。孤独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改变生活环境,增加活动内容,调整适应方式。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古今中外的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人类天生有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久而久之地潜移默化,短时间地人为创设条件,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一个人。要创造一种温暖的人际环境,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刺激,或丰富或单调;或按部就班或充满挑战;或热情积极或消极怠惰;或南方情调或北方风格;或国内或国外;或古朴典雅或现代时尚;或家庭人际关系简单,或复杂型多人口家庭关系;等等。不同的地域与人文环境,都会给患者以不同的影响。首先要改换抚养人;其次是改变居住环境。孤独症患者一般适应能力都比较低,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于人际交往和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处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角色与不同的人去交际。也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慢慢改变患者消极的适应与应答方式。训练步骤必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级逐步增加刺激物,期间伴随着赞扬、奖励等正强化手段而开展。

2)实施交往行为疗法。首先,制订具体的活动交往计划,包括选择交往对象,并对交往对象进行简单培训,交代注意事项与禁忌(如对于患者行为难以忍受时,可以沉默),以及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指导语言与评价语言。最初选择熟悉的、可亲近的人作为交往对象,或交谈,或下棋,或散步,或购物,或喝茶聚餐,等等。接着是不太熟悉的人群,交往难度逐步加大。无论是哪一种活动,都要侧重于在活动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工作。其次,分类型、分项目进行课程训练,例如,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包括礼节仪式的礼貌用语、专业语言训练(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特色表演语言训练,等等。还可以进行行为仪态、身段语言训练,包括常规生活习惯与行为仪态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及特殊环境行为仪态训练等。

3)情感激励法。对孤独症患者,主要采用谈话法、行为训练法与情感奖励法,或几种方法交叉使用。药物的使用要慎重,一般不用或少用。对于运用药物治疗孤独症的成功案例报道是很少的。这方面主要是排除了孤独症患者的先天遗传倾向。人是一种社会性的高级动物,每一个人都具有天生的与别人沟通与交流的愿望与能力,支撑这种能力发展水平与活动效果的是后天生活环境与人群的反馈刺激质量与价值,如果质量与价值上倾向于正强化,就会显示出积极的激励效果。相反,则降低患者活动的欲望与积极性。教育转化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情感激励法的情感态度与技巧把握。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被称为多动症,其表现是:不能长久注意,很容易被无关刺激所吸引;常常疏忽学习工作中的细节,经常丢失日常用品,如钢笔、书本、玩具等;对别人所说的话漫不经心;在工作和学习中,既不能坚持始终遵守指令,也很难完成活动任务;不能很好地组织自己的活动任务;逃避或者讨厌需要进行持续思考的任务;等等。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分类。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为三种类型:注意缺陷症、多动冲动症和两种症状的混合型。大多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同时具有以上两种缺陷。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标准是:对于以上所说的特征,至少有6种表现,而且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很多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很难与别的小伙伴正常交往,他们常常打乱别人的计划,不能正常配合,所以很难与其他人建立正常的友谊关系;他们也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活动,学习差的较多,辍学率较高,一般在7岁之前已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被送往特殊学校学习,这样效果也不太好。有位美国学者认为,一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症状会表现得越来越弱。有10%的人在成年以后仍然表现出这种症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认定存在泛化现象。有的家长或者老师,把个别爱动的孩子都说成是多动症者,这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定的泛化现象。因为,认定儿童是否属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如果儿童偶尔具有好动表现和注意力分散情况,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活动,并不一定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应该带领孩子到权威部门如中国心理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等机构进行鉴定。有些家长和老师由于欠缺的这方面知识,在口头上即轻率地定义某个孩子属于多动症患者,这种行为是不科学的。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形成原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形成原因有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和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遗传因素方面,有一项早期的遗传学研究(Goodman,Stevenson,1989)发现,在同卵双胞胎中,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的同病率为51%,异卵者为31%。近期的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的同病率为58%~83%,异卵者在31%~47%。有人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由于个体的执行功能不正常,对于行为在什么时间做出,不能做出适时反应。从生理上来说,是由于额叶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结果。卡斯特拉诺斯等的研究也表明,患有ADHD的儿童的额叶小于正常儿童(Castellanos et al.,1996)。这一研究支持了上述理论。

另一种生物遗传学解释是,这类儿童属于情绪爱激动而又不能及时控制的类型,什么时候应该及时控制和停止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他们不能自如地进行调节,对消极因素的忍受能力也比较差。他们的语言组织性也较差,爱说话,但是语言显得组织性不强,这在儿童3~4岁时已经表现出来。但这种观点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实验。

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方面,有一种观点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他们所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如在权威型、冲突型、敌对型和暴力型的家庭环境中,儿童的正常行为没有得到适度的反应,得到的却是不耐烦的和打击性的反应,使他们内心产生恐惧、不知所措、否认自我、焦虑等非正常心理,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孩子,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爸妈安排的事情,伴随这种行为和心理的其他行为有:恐惧下的语无伦次、口吃,完成作业时心猿意马,总是担心受罚,等等。时间持久了,反应习惯定型化,反应外界信息的错觉心理与行为便形成了。日常行为有混乱,言行上不知所措,容易焦虑。贝特尔海姆曾经做过相关实验(Bettelheim,1973)。这种理论观点受到多数人的认同。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在此不再论述。

(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中,一般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法、注意力训练法、家庭监护干预法、药物治疗法等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要以前几种方法为主,如果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时再采用药物疗法。

操作性条件反射法,通常采用代币奖励的方法,即一个孩子如果完成了规定行为,就可以得到一个代币奖励,代币积累到一定数量便会得到一个儿童喜欢的实物。这是一种正强化的方法,治疗效果很好。佩勒姆等人曾经做过相关研究(Pelham,1993)。

注意力训练法,源自塞姆路德-克莱克曼等进行的综合实验:在学校里选择那些有注意力和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儿童为实验对象,经过训练,这些儿童能够很好地完成训练项目,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并且,老师报告这些儿童在课堂上比以前更加专心(Semrud- Clikeman et al.,1999)。其他学者也做过类似的实验。这种理论方法和实验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家庭监护干预治疗法,是试图缓解家庭冲突,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对话沟通、合作等积极良性情感和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配合脱敏疗法一起实验。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家长必须懂得一定的心理和教育科学知识,特别是心理治疗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巴克利等曾经做过这种实验(Barkley et al.,2001)。脱敏疗法的使用原理和在恐惧症的治疗方法中的运用原理相同。

药物治疗法,主要是运用多巴胺和哌甲酯两种药物。多巴胺被认为是可能与ADHD有关的神经介质。研究发现,服用增加多巴胺水平的药物能够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ADHD的症状。还有人做过实验,发现服用左旋多巴等多巴类药物之后,有一半的患者症状得到了中度至显著的缓解(Reimherr et al.,1987)。

相反,有人认为,ADHD的发生,与环境中毒有直接的关系,如水杨酸盐、人工色素和人工调味料都会导致ADHD的发生,但是只对少数人产生影响。

哌甲酯被认为是治疗ADHD的最有效药物。服用哌甲酯之后,大约有60%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服用安慰剂的缓解率仅有10%。佩勒姆等在对一组8岁ADHD儿童的治疗过程中比较了两种药物——哌甲酯和安慰剂的不同效果(Pelham et al.,1993):制定有行为训练方案和评价方法,即在课堂上的某种行为得分标准、某种行为扣分标准等。当得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根据积分去领取奖品。训练是这样的:一种方法是把为期8周的行为训练与服用哌甲酯相结合,另一种方法是把为期8周的行为训练与服用安慰剂结合。比较结果是,与哌甲酯结合的训练效果明显好于同安慰剂结合训练的效果。但是,哌甲酯有副作用,如食欲减退、腹痛、体重减轻、失眠和心跳加速等,儿童长期服用还会造成发育迟缓,甚至精神症状。美国的许多家长强烈反对让自己的孩子服用哌甲酯。

(十一)心理危机与饮食障碍

饮食不当也会成为心理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饮食不当有两种情况,一是饮食过量,造成脂肪过剩,形成体形肥胖;第二种情况是营养吸收不当,体形过瘦,有的甚至有“豆芽菜”倾向。这两种偏常体态都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因此,必须要学习一些营养保健和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使一天的营养合理,荤素搭配得当,并注意适量运动,使身体和心理都比较健康,避免心理危机的现象发生。下面分别谈一下神经性暴食症和厌食症的症状及其矫正转化问题。

1.神经性暴食症

神经性暴食症患者的表现是:周期性的暴饮暴食症状;有时候有饭后呕吐现象,这是当事人为了避免发胖采取的措施;过分注重体形和体重,三天两头去测体重;承认家庭冲突;滥用药物减肥但是不能坚持长久;性欲高涨;发病年龄一般在15~20岁;想获得别人的赞赏,希望增加自己的吸引力;盲目减肥,即使影响到了身体健康还坚持减肥;情绪上不够理智;接受社会上关于女性的标准并愿意努力达到;情绪不稳定,易冲动;自卑,爱幻想;大运动量但是不能坚持长久;等等。

暴食症者一般体型较胖或者很胖,严重超标,面貌是满面油光,显得营养过剩。暴食症的形成原因有遗传因素的作用、社会文化的影响及心理因素的影响等。从遗传学上来看,肥胖有遗传性征。

暴食者一般比较肥胖,这有地域和家族遗传倾向,同时也与食物结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暴食者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如失落感、空虚感等。暴食者也与本人接受的文化影响存在密切的关系,如周围的亲人中有胖人,个人有一定的趋同感,但同时也想减肥。运动减肥、药物减肥和减少每餐食物量等各种方法都愿意试用,终因为不能坚持长久而不了了之。因此,肥胖者意志力比较薄弱,减肥计划落实到底的情况比较少。他们一般需要在别人的监督之下,才能坚持长久,有的患者参加减肥训练班,减肥效果比较明显。

肥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患者身体发懒,心理自卑,不爱出门,社会交往较少,不喜欢活动与运动,越来越胖者较多,给个人感情生活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严重者给个人带来了心理压力。

对于暴食和肥胖症者的心理疏导,一是采取认知疗法,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肥胖者患病率高——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患病率比一般人高得多——对于个人健康构成一定的隐患,给家庭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的道理,劝解他们坚持减肥;二是采取运动疗法,家人督促或者监督他们开展有计划的减肥活动,如跑步、健身房健身、参加减肥训练班活动等;三是奖励和惩罚并用法,对于减肥有效果时给以奖励,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效果时适当罚劳动。

2.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的症状是:体重和身高明显低于正常标准;很少有明显的饥饿感;很有可能发育不成熟,很少有性经历;很少滥用药物和酗酒;否认家庭冲突;发病年龄在14~18岁;相对独立,有高度的自我控制感;认为减肥以后身材苗条更美、更有吸引力。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身材苗条,认为这样富有女性美,在演艺界、模特、舞蹈演员和田径运动员等行业里,更加注重身材苗条、修长,所以,厌食症者也越来越多。

厌食症患者一般都比较消瘦;皮肤干燥,头发无光;女性身体缺乏曲线美,不丰满。厌食症患者一般很少听取别人劝其增肥的建议。厌食和追求美丽者,从原来的以城市和工作女性为主逐步漫延到农村和无职业者。这一群体对于体重的评价标准不仅仅限于美学方面,而且,将饮食、食物量摄取的多少和体重看作道德问题,使体型成为评价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标准,因此,许多人对于体重超重者存在偏见,对许多人格特质的归因也源于容貌方面。

厌食症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因素与社会文化等几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影响比较突出,相关研究已能证明(Klump et al.,2001)。厌食症患者和进食障碍者的家庭一般都有完美主义倾向,特别是他们的母亲有更突出的完美主义情结,追求运动型和比较苗条的身体审美标准,十分关注体重问题。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注重节食、身材苗条会得到赞赏和奖励,会成为其他子女们的学习榜样。防止体重增加,注重减肥节食,订阅一些介绍如何减肥的养生、食疗、保健方面内容的书报杂志,讨论如何减肥和对于肥胖的消极评价,时常成为成员之间讨论的话题——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多数成员都会注重节食和减肥。

有的人认为,厌食症患者是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和僵化及孩子的回避冲突等因素所引起的。

对于厌食症患者的治疗,一般采取认知疗法,观察事实资料——如国内外标准型美女美男的身高体重;充分了解节食对于身体健康带来的伤害——如家族成员体型偏瘦,易患某种疾病;了解美学知识——特别是黄金分割原理知识。

矫枉过正法也可以作为尝试方法相辅助。根据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原理,如果过分减肥,必然会造成身体不适状况。这样教育起厌食症患者也容易使当事人心服口服。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人们总是在某一个方面短时间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现象。但经过自己的注意与用心,不适应现象很快消失——这种短暂的不适应现象不能称之为心理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