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规律。医学心理学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人才培训以及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提出有关心身密切相关的观点,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和保健措施。因此,医学心理学常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整体健康。

任务1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医学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而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规律。医学心理学是近代医学和心理学发展的结晶。

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时,以及两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其任务是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医疗实践,探讨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并通过对医疗实践课题的探讨推动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医学心理学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人才培训以及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提出有关心身密切相关的观点,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和保健措施。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一样,不仅有自然科学基础,也有社会科学基础,所以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健康和疾病在一定的原因和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转化的原因和条件可以概括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类因素,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便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另外,在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或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这些内容同样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以“人”作为研究与服务的对象。对人类的心理行为的理解是多学科性的,主要有生物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不仅在于人类的生物学特性,更重要的是人类所具有的心理学特性和社会学特性。人类的心理学特性和社会学特性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即使发生疾病时也不会例外。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规律,以及如何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一门科学,它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四大部分。医学的重点是围绕着疾病开展研究与服务,医学心理学则主张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强调人的心身统一的整体性。因此,医学心理学常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整体健康。

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史

医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溯源到古代关于心身关系的辩证认识。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哲学论著中,包含着许多如“心主神明”、“形神相印”等思想。在秦汉时期的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已阐明了外感于“六淫”和内动于“七情”的相辅相成与协同作用的思想,在治疗和预防上主张“治神入手”、“治神为本”、“主明则下安”等观点。在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人的著作中,也有不少有关精神与躯体相互作用以及强调心理治疗和医患关系等问题的论述。

1852年,德国医学家、哲学家洛采编写了历史上第一部以“医学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标志着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兴起。洛采继承和发展了费希纳关于心身一致的思想,着重论述了健康、疾病与“心理生活”的关系。1887年,冯特在其《医学物理学手册》中讨论了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后来,冯特的学生卡特尔和威特默将其学说传入美国,并使之迅速发展。

1896年,威特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第一所以治疗“问题儿童”为主的心理诊疗所,并首先采用“临床心理学”一词。此后在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对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如谢切诺夫、弗洛伊德、巴甫洛夫、沃尔夫、坎农、泽利厄等。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信息论向各学科的渗透以及行为科学的发展,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