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 应激的概念及应激源
一、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会在紧张情况下肠胃痉挛、剧烈疼痛?为什么有的人会因为恐惧的事情而活活吓死?为什么在紧急情况下,你能跨过一条平时根本不可能跨过去的沟壑?这些都和机体的应激有关系。
由于应激关系到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它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应激是多学科关注的概念,也是目前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部分,现代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均以应激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对应激的研究在近70年不断发展着,人们对应激日益重视。
二、应激
应激尚无统一的概念。应激一词最初源于物理学,意为“张力或者压力”。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在1936年将其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塞里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他将这些与应激源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变化称为应激,将这种非特异性的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AS)。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拉扎洛斯强调认知因素在应激反应中的中介作用,他把应激看成个体与环境之间失衡而产生紧张的一种主观能动的过程,给应激注入了新的内涵。
塞里认为一般适应综合征是机体通过兴奋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后来发展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包括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个连续的阶段。
(一)警觉期
机体为了应对有害环境刺激,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以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此阶段称为警觉期,也称为动员阶段。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出汗、手足发凉等。此时,全身血液优先供应到心、脑、肺和骨骼肌系统,以确保机体处于“战”或“逃”的准备阶段。
(二)抵抗期
如果有害刺激持续存在,机体可通过提高体内的结构和机能水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此阶段称为抵抗期。主要表现为生理和生化改变继续存在,合成代谢增强,如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以增强应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激只引起这两个阶段的变化,即可达到适应,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三)衰竭期
如果继续处于持续的有害刺激之下或有害刺激过于严重,阻抗阶段延长,机体将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组织、脾、肌肉和其他器官发生变化,导致躯体的损伤而产生所谓的“适应性疾病”,甚至死亡。
三、心理应激
塞里的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对动物的观察也仅限于生理方面的变化,其观察指标局限于对器官水平的观察。因此,塞里的应激概念被称为生理应激。几乎与塞里同时,心理学界开始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进展事件对人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许多与应激有关的中间心理、社会因素(如个人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等)在应激中的意义。
以马森和拉扎洛斯为代表的学者对应激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应激对机体心理功能和健康、疾病的影响,对引起机体应激的刺激也不局限于生物方面,而是扩展到心理、社会方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应激理论强调了认知评价这一心理中介因素在应激中的重要作用,也把应对方式当作重要的心理中介机制,从而丰富了应激的概念。目前,在医学心理学领域内,应激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塞里最初的定义,而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应激源是一种刺激物
这种刺激物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拥挤、噪音、迁居等。而且应激源不一定都是不愉快的,如庆典、结婚等重大活动,这些刺激物均构成心理应激源。
(二)应激是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是机体对刺激或应激情境所做的应答反应,是机体固有的、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功能的整体防卫反应。
(三)应激是一种察觉到的威胁或挑战
应激发生于个体处在无法应对或调节的需求之时。拉扎洛斯指出,应激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计到这种刺激物具有某种威胁或挑战之时,这种估计来自对环境需求的情境以及个体处理这些需求的能力的评价。拉扎洛斯突出了认知评价这一心理中介因素的重要性,他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界环境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由于个体对情境的察觉和估计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对应激源作出的反应也就存在差异。
近十几年来,在拉扎洛斯理论的基础上,人们逐渐趋向于将心理应激看作是以认知评价因素为核心的过程。我国学者姜乾金提出认知心理应激作用过程模型(图6-1),认为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等都是应激的相关变量,可分别从应激源、应激中介因素和应激反应三个方面及相互关系来认识。
图6-1 认知心理应激作用过程模型
综上所述,心理应激是个体察觉到内、外环境的需求和机体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所表现出的调节应对过程,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心理应激有时也称为心理社会应激、紧张状态、心理压力,或简称应激。
应激反应是生命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它是机体适应、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激反应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逃避,有利于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适应能力。从本质上看应激反应是防御性、保护性的,以对抗各种强烈刺激的损伤性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应激性疾病。
四、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
心理应激与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部分)密切相关,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心理应激会影响个体的健康,而个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应激的反应强度和对应激的耐受力。当心理应激适度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当心理应激作用持久、负荷过重时,则会对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总的来说,心理应激对个体的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不但无伤害,反而是有益的,它具有警觉作用,可以促使人作出有效的思维和迅速的对策,以便更加适应周围环境,这类心理应激被称为良性心理应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涉及身心和社会功能的成长与发展,其成长发育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重要方面。人从小到大经历的各种心理应激作为一种环境因素能提高个体对生活的应对能力。研究表明,个体的早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适度的心理应激经历可以提高个体后来在生活中的应对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能更好地耐受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和致病因子的侵袭。如青少年艰苦的家庭条件与生存环境,可锤炼出他们坚强的意志与毅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各种艰难困苦面前应对自如,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而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也告诉我们,那些小时候受“过分保护”的孩子,因为缺乏心理应激,在离开家庭走上社会以后,往往容易发生适应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甚至容易罹患各种身心疾病。
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个体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需要刺激的存在,适当的刺激和心理应激有助于维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当有机体处于感觉剥夺,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时,几天之后就会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如:出现视幻觉、听幻觉;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主动注意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神经症症状等。对动物的感觉剥夺研究也表明,把动物放在完全无刺激的寂静环境中,会损伤动物健康,甚至可以引起死亡。反之,经常参加紧张的球赛,运动员的骨骼肌、心、肺功能,神经反射功能,大脑分析、判断、决策功能均得到增强;同样,紧张的学习、工作可使人变得聪明、机灵、熟练,大大增强了个体的生存、适应能力。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很长时间以来,心理应激或紧张状态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理由是“那不会伤害我,反而使我更强有力”。但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人提出“现代人类疾病一半以上与心理应激有关”,而大量的最新科研成果也表明,心理应激能对人的身心造成多方面的伤害,与疾病有着潜在联系,可以导致过敏性疾病、哮喘、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些时候,人的胃在没有病的情况下也会出血,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过度紧张或心理压力过大,医学上称之为“应激性胃出血”。心理应激对心血管施加额外的负担,促使了疾病的发展。它们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并随环境的改变而使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发生相应变化的。
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希尔顿·科恩及其同事在心理应激试验中发现,心理应激反应强烈的人接触呼吸道病毒时,较其他人更易患感冒。他的结论是:虽然个别的心理应激事件并不会影响受试者得病的机会,但长期的心理应激,如与家庭成员的持续不断地冲突,会使这种机会增加3~5倍。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和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包括:①急性心理应激状态,临床上常见的有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反应和过度换气综合征等;②慢性心理应激状态,强度虽小但长期的心理应激常使个体出现头晕、疲惫、乏力、心悸、胸闷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和体征,还可能出现各种神经症表现,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样表现,并常常被医生忽略而久治不愈。
(2)心理应激可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这些疾病复发。佩克尔的研究发现,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应激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线性关系。躯体疾病的例子则更为常见,如冠心病患者在争执或激烈辩论时发生心肌梗死;病情已得到控制的哮喘患儿,在母亲离开后哮喘继续发作等。
(3)心理应激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并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新的精神和躯体疾病。严重的心理应激可引起个体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反应,造成内环境的紊乱,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失常,稳态破坏,造成免疫抑制,降低对外界理化、生物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从而使机体处于对疾病的易感状态。体内那些比较脆弱的器官和系统便极易首先受累而发病,如应激性胃溃疡、应激性糖尿病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五、应激源
向有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要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或生理反应的刺激物称为应激源。实际上任何与个体原有心理、生理水平相异的客观变化都能构成应激源。但并非所有应激源均能使个体体验到紧张状态,这与刺激物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新颖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有关。一种刺激物能否成为应激源,除了同该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有关之外,还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认知、评价、适应、应对能力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特点等。
(一)按来源分类
1.躯体性应激源
躯体性应激源是指作用于肉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刺激物与生物刺激物,它是Selye早年提出的生理应激源。最初只是把这些刺激物看作是引起生理反应的因素,现在则认为刺激物也可导致心理反应。
2.心理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包括人际关系的冲突、个体的强烈需求或过高期望、能力不足或认知障碍等。
3.社会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类。
(1)客观的社会学指标:经济、职业、婚姻、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差异。
(2)社会变动性与社会地位的不合适:包括世代间的变动(亲代与子代的社会环境变异);上述社会学指标的变迁;个人的社会化程度、社会交往、生活、工作的变化;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等。
4.文化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是指因评议、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引起应激的刺激物或情境。如迁居异国他乡,语言环境改变等“文化性迁移”。
(二)按社会生活情况分类
1.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到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激因素之一。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目前在心理应激研究领域,生活事件包括了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刺激。
如按现象学分类,生活事件主要包括工作问题、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经济问题等。
如按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则包括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前者是指具有明显积极意义而产生积极体验的事件,如晋升、受奖等;后者是指个人认为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如失恋、失业等。
如按生活事件是否可预料、可控制来分类,还可分为不可预料或不可控性生活事件和可预料或可控性生活事件,前者如海啸、空难、车祸、中巨奖等,后者如工作压力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等。负性生活事件与不可预料或不可控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心身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个体对意外突发的负性生活事件没有心理准备时,常出现晴天霹雳似的震撼感,从而导致强烈应激反应。
1967年,霍尔姆斯和雷赫在美国对5000多人进行了关于生活事件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他们将人类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生活危机归纳并划分等级,根据每一项生活事件引起生活变化的程度或达到社会再适应所需努力的大小,设置了生活变化单位(LCU)。根据评定表列出43项生活事件,以生活变化单位为指标加以评分,用以检测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研究者认为,配偶死亡引起当事人生活变化的程度最大,所以规定配偶死亡的生活变化单位为100,其他生活事件的生活变化单位由每一位被调查者与前述标准对比参照自评,最后获得了被调查总体对43项生活事件自评的“生活变化单位平均值”,并由大到小按次序进行排列,编制了一张包括43项生活事件及相应的生活变化单位的目录表,称为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表6-1)。
2.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拉扎洛斯等人在1981年编制了一个测量日常困扰的量表,命名为“困扰量表”。拉扎洛斯等将日常烦恼带来的苦恼称为困扰或微应激源。这些困扰被喻为鞋中细沙,或谚语中所称的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短时间内小烦恼的积累)。拉扎洛斯等发现,困扰受人的自我价值影响很大,许多人最为困扰的是工作、家庭及人际关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困扰可预测近期健康,是重大生活事件,对健康有长远影响。大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考试、学习兴趣缺乏、无意义感、人际关系不良;中年人则主要因经济而焦虑。
表6-1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三)按环境因素分类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有几个显著的阶段——寻找配偶、适应婚姻、生孩子、养孩子、职业滑坡和退休。不同的阶段可能会经历不同的变迁,其中,正常的家庭变迁有新家庭建立、增加新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分别、失去家庭成员等;不正常的家庭变迁有离婚、家庭暴力等。这些应激源和家庭的薄弱性交互作用产生危机。家庭薄弱性的变量主要有以下四种:经济地位或经济适宜度、健康状况或身体适宜度、心理资源和教育水平。
2.工作环境因素
工作应激可定义为工作需求超过工人成功应对的能力。
(1)职业内在的应激源:职业劳动本身固有的应激源,如劳动条件,劳动范围,工作负荷(量的多少,难度的大小)及速度控制、职业发展。
(2)企业、事业单位中的政策及与其执行有关的应激源,如组织的结构与氛围,职业性人际关系,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负责程度,个人职业经历,政策调整(下岗)。
3.社会环境因素及个人特殊遭遇
经济、职业、婚姻的变化,个人的社会化程度,社会交往,生活工作的变化等。
4.物理环境因素
噪声是现代化城市中最惹人注意的环境应激源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