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 心理防御机制
一、概述
在面临挫折时,个体常常会调动自身的适应机制(适应策略)。适应机制包括心理防御机制(防御策略)和心理调节机制(应付策略)两种。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用语,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专指癔症中病态的特殊防御机制,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的防御机制。继弗洛伊德之后,其他心理分析学家也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心理防御机制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使用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或无意间使用其以保持心理平衡的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用以防止为社会规范所限制的不能接受或不能直接表达的本能冲动,并使自我与超我和外界现实协调起来。
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人格构成学说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本我由本能冲动所组成,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本我是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而这些本能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冲动,不懂得逻辑、道德和价值观念,只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而超我又称理想自我,是一切社会道德准则的代表,遵循“理想原则”,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对自我进行批判和道德控制。而自我则遵循“现实原则”,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超我、本我、现实等力量之间的协调,由自我完成。自我在本能冲动、社会对本能冲动的限制以及现实需求三者之间起中介和调节作用,既满足超我的道德要求,又适当满足本我的冲动,还需要考虑对现实的适应。在超我、本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胁迫之下,如果自我难以承受其压力,就会产生焦虑反应。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出一种机能,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从而缓和三者对自身的威胁。既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虽然大多数心理学家不同意用某些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释心理现象,但也承认有些心理防御反应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在解决心理矛盾或缓解精神紧张中起一定作用。
概括地说,心理防御机制是指用歪曲和篡改现实的形式来减轻痛苦和缓解心理冲突的潜意识心理过程。在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会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挫折和减少焦虑,但由于人们所遭遇的挫折和矛盾的情境不同,因而每个人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各不相同。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
(1)心理防御机制具有自发性,任何与个人的愿望、需求相冲突的刺激,都可能唤起心理防御机制,真正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并非人们故意使用。
(2)心理防御机制并不改变事实,而只是简单地改变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或处理方式。
(3)心理防御机制通过支持自尊或自我美化而保护自己,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能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4)心理防御机制总是不同程度地与歪曲现实、自我欺骗相联系,以掩盖内心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可能引起个体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因此,心理防御机制是借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使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5)心理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心理防御机制虽可暂时地免除或减轻痛苦和不安,但现实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只能起到回避现实的作用。
三、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根据防御机制与自我的功能之间的关系作出的一些粗略的分类。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分类如下。
(1)自恋的心理防御机制:否认、投射。
(2)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退行、幻想、内投。
(3)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压抑、转移、隔离、合理化、反向形成、抵消、补偿。
(4)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压制、幽默、升华。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
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下面介绍一些心理防御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
1.否认
否认是指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似乎从未发生过一样,否认是最原始、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防御机制。例如,得知读中学的儿子出车祸身亡的消息之后,母亲摇头连说“不会,我刚才才跟他通了电话的”,照常为儿子准备晚饭,摆好碗筷;出生之后有缺陷的婴儿的父母对孩子的问题不予承认等。
适度的否定能够帮助个体缓冲因应激造成的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帮助个体从难以忍受的情绪事件中逃避,获得暂时的平静,从而给予个体心理准备的时间以面对现实,但是过度否定只能让个体逃避现实,妨碍个体对问题的适应,严重时可能会达到妄想状态,导致“精神病”症状。例如,英国有一位老年妇女因病过世之后,挚爱她的丈夫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将她依然置于卧室床上,为她擦洗,与她聊天,甚至尸体腐坏也视而不见,继续同床共枕长达几年。这样的否定对个体来说就是不适应的。
2.投射
投射是指在无意识中把自己内心不被超我和社会规范所接受的欲望、冲动、内心特征等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欲望、冲动,并以此指责他人,开脱自己。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御方式。例如,中小学里,男孩子意识不到自己内心很喜欢某个女同学,但是他会嘲笑别的男孩,认为别的男孩喜欢上了这个女同学。他就是把自己内心不能接受的想法、欲望投射在了别人身上,所以他看到别人身上具有的态度、动机、心理特点等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投射可以保护个人内心的安宁,但会影响个体对事情的正确观察和判断能力,容易因为“以己度人”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对个人缺乏建设性的功能。
3.退行
退行又称退化,是指当个体在挫折和应激状态下,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方式,心理活动退回到早期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式应付当前的情境,从而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现象,各年龄阶段均可看到。例如,一个家庭里面本来有一个五岁小男孩,但母亲新近又生了一个小婴儿,于是父亲、母亲在新生婴儿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个小哥哥无暇顾及。本来这个五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却突然开始尿裤、尿床。原来就是因为这个男孩子觉得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于是产生了退行行为。成人也常表现出退行现象。例如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在多次求职面试被拒之后,不愿再出去找工作,天天躲在家里,甚至卧床不起,吃饭都由父母端到床边。这就是因为该女生从小缺乏挫折经验,在求职面试被拒的过程中,精神受到较大打击,害怕再承担成人的责任去面对社会和现实,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不安和挫败感,而退行成孩子般的依赖了。
退行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对于缓解心理压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个体在遇到挫折时常常在潜意识中使用退行的方式,习惯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或利用自己的退行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现实问题或痛苦,其消极作用便远远大于积极作用。长期的退行更多的是一种逃避行为而不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并且不成熟的行为往往是不适应的,进一步增大了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幻想
幻想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法解决而借助于想象使自己脱离现实,以其情感和愿望任意想象如何处理面对的困难,从而得到内心的满足。这种现象也可称为“白日梦”。例如,一位其貌不扬、才能平平的男大学生因为在现实中四处频频碰壁,于是沉浸在幻想中,想象自己英俊潇洒、相貌不凡、口才出众,所到之处人人敬仰,终日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美女们对他也青睐有加等。
对于能力弱小的孩子来说,以幻想方式处理其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但对于成年人而言,这种幻想的思维方式是违背“现实原则”的,使用它来应对实际问题是原始和幼稚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种思维上的退行。虽然幻想作用有其积极作用,如它能让人有满足感,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斗志旺盛等,但是这种满足感是理想化和不切实际的,并非自己努力的结果。过分使用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从而导致一些实际上和情绪上的困扰,特别是当个体将现实与幻想混为一谈时,就沦为病态了。
5.内投
内投是指把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己的内心里,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形成很多时候的行动指南。它与投射作用的方向相反,投射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而内投是把外界的东西投入到自己内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内投作用。内投的目的是与环境一致,以免遭受环境的攻击。如在一些不良青少年团体中,大家都骂警察、骂社会、偷东西,如果新加入的青少年不这样做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像个异类而受到排斥,所以在潜意识中,新加入的青少年就接受了这样的团体规范、行为模式,把其内投为自己内心的特点。
6.压抑
压抑是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经历和回忆或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不被超我允许的冲动和欲望,在自己尚未觉察到之前抑制到潜意识之中,使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以保持心境的安定。这些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念头、感情和冲动,虽不为人所知,却可能不知不觉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往往导致人们做出莫名其妙的行为来。压抑与压制作用并不一样,压制是指有意识地抑制自己认为不该有的冲动与欲望的现象。例如,一个小学生每到考试之前便会发烧、腹泻,但是母亲带他到医院去检查却查不出有何问题,最后发现,原来是父母对他要求很高,考试成绩好认为是理所当然,但如果考试成绩稍微差一点,便对他责骂有加,让他对考试产生了恐惧情绪。发生在他身上的发烧、腹泻的症状,并非致病菌感染的原因,而是来自他潜意识中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逃避考试的欲望。因为生病不仅可以请假缺考,又可免受批评,博取父母的同情和关心,从而逃避可能的考试失败和挨骂。这种压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只是常被忽略。比如有些人接到信用卡还款通知或电费的缴费清单之后,一再提醒自己在期限之前缴费,但还是常常会把这件事情忘掉,就是因为潜意识中有逃避缴费的愿望。而这种愿望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所以被压抑下来,自己意识不到,但是行为表现上却曲折地表达了这种被压抑的愿望。
压抑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它能帮助人们控制足以引发罪恶感受的冲动与道德伦理相违背的念头,并且它能通过一种暂时的“遗忘”来保护受创伤的心灵,但压抑也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转移
转移又称置换,是指某事物引起的强烈冲动和情绪(如喜爱、憎恶、愤怒等)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向发泄到另外的较安全、不具威胁性、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对象上去,即找“替罪羊”。例如,一位公司员工下班回家之后,面对做好饭菜等他的妻子不是感谢和赞美,而是挑三拣四,不是嫌菜太咸就是嫌饭太硬,把妻子臭骂一通。吃完饭之后孩子做作业有一个问题不懂,跑来问他,他又把孩子打骂一顿。之后又觉得自己太小题大做,害得夫妻关系紧张,孩子也很怕他,性格变得内向、胆小。通过心理咨询才知道,原来他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上司对他有诸多责难,有时还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到他的身上,但是他又不敢把自己的愤怒和委屈直接发泄到上司的身上,在公司还必须表现得服从和谦恭,回到家里之后,在放松的情景之下不知不觉便将内心积压的大量负面情绪发泄到妻子和孩子身上去了。
转移作用在精神分析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来访者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咨询师的身上,对其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即为“移情关系”,这种关系也是转移作用的一种表现。例如,一位青年女来访者在五十多岁的男性咨询师面前总是表现得愤怒、有敌意、不信任、充满攻击性。在了解了她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后才发现,原来父亲在她出生之后即抛弃了她和母亲,在她的心中充满了对父亲不负责任的愤怒和怨恨,而这些情绪在咨询中转移到了和父亲年龄相仿的咨询师身上。
8.隔离
隔离是指把事实中的一部分从意识领域分离出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快。通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有关的感觉部分。例如:生活中我们常用“去WC”来替代说“上厕所”,就是为了掩盖由厕所直接联想到肮脏而产生的不愉快感;用“来大姨妈”或“来例假”来替代说“来月经”,也是为了隔离不舒服的感觉;又如人们常用“仙逝”、“长眠”、“辞世”等替代直接说“死亡”,也是为了避免提及“死亡”而引起悲哀、不祥,有时甚至用“去见马克思了”、“升天”等幽默的方式来掩饰和取代亲人死亡时的忧伤。
9.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是指当个体因遭受挫折致使需要和目标不能得到满足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进行辩护,从而减轻因为挫折造成的失落感或维护自己的自尊,维持心理的平衡。
合理化是人们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有三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因自己能力限制而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摘不到葡萄架上的葡萄,当乌鸦问它的时候,尽管它很饿,但它偏说葡萄还没有成熟,是酸的,从而减轻了得不到葡萄的焦虑、失落、沮丧(欺骗自己),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欺骗乌鸦)。在生活中,有人在失恋之后就诋毁以前的恋人,这就是一种酸葡萄心理。第二种表现是甜柠檬心理,即把已经接受了的不好的东西说成是好的。例如,还是前面提到的那只狐狸,它没能吃到葡萄,但是摘到了一个柠檬,拿着就开始吃,当乌鸦问味道如何时,狐狸边吃边说柠檬非常甜,从而通过减轻挫败感提升满足感(欺骗自己),换来别人的羡慕(欺骗乌鸦)。在生活中,有的人失恋之后再谈恋爱,明明新的恋人各方面都比不上以前的恋人,但是为了安慰自己,就会到处告诉别人现在的恋人比以前的恋人好多了,这就是一种甜柠檬心理。第三种表现是推诿,即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向外归结于其他原因,避免承担责任,从而维护自己内心的平衡和社会形象。例如,学生考试没有考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责怪老师教学不佳或考试时教室外有人施工导致噪声太大等。
一般来说,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用许多理由与方法进行解释。合理化则是从个体的心理需要出发,从一系列理由中只选择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
10.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是指把潜意识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之中的相反行为。人的许多原始冲动和欲望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也不为意识所接受,故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潜意识之中,让自我难以察觉。这些欲望及冲动虽然被抑制下去,但仍然具有极大的驱动力,随时伺机显现。为了防止这些冲动显现出来,不得不加强防御,甚至不得不以相反的行为来对抗这些欲望和冲动。例如,有人发现在小学班级里女孩常常受到男孩的欺负,越是漂亮的女孩被欺负得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小学五六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男孩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出现和性有关的一些想法,但是内心对此感觉羞愧、自卑,而且男孩和女孩之间开始出现一定的疏远,如果男孩和女孩一起玩耍会受到男孩团体的嘲笑和排斥。在这个阶段,由于性驱力的作用,男孩对女性充满了向往和好奇,但这些欲望、冲动不被意识接受,不受团体规范认可,虽然被压抑到了潜意识中,但是力量非常强大。这种强大的欲望、冲动又不能直接地表达出来,于是个体通过相反的行为来对抗它,在男孩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喜欢欺负女孩,特别是漂亮的女孩,而这种行为的背后其实是潜意识中对女孩的喜欢和冲动。再比如说,越自卑的人越自高自大;内心越虚弱、恐惧的人越暴躁、凶悍。其实这些也是反向形成的一种表达。
11.抵消
抵消是指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行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念头或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
抵消的一种形式是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其心理上的不愉快。如新年的时候打碎了碗碟会说“岁岁平安”,就是因为本来打碎东西是一种损失和麻烦,总会让人恼火和不愉快,于是用象征性的说法来把这件不愉快的事情转变成一种好的预兆,让自己感觉舒服。
但是有时候,抵消不是用来弥补已经发生了的事实,而是用来抵消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内疚感或自认为邪恶的念头。例如,小孩子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踢到地上的石头跌倒而大哭,妈妈常常会用打地、打石头的方式来哄小孩子。其实并不是成年人相信真是石头犯的错,打地、打石头就能帮小孩子出气,而是因为内疚,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总得做出一些事情来象征“我也尽了力”、“妈妈是站在你这边帮你的”,从而抵消其内疚感。
健康的人常使用抵消的方法以解除其罪恶感、内疚感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有些心理障碍却是因为过度使用抵消机制而造成的。如一位曾被强奸的青年女性患者有强迫洗澡的症状,每天洗澡好几次,每次时间长达2~3h,经过分析发现她的强迫洗澡的症状就是来源于内心的羞耻感、恐惧感,她认为被强奸后的自己是肮脏、丑恶、污秽的,所以她无法控制自己不断想要洗澡的念头和行为,实际上她是想要通过洗澡换回自己的清白,减轻自己的羞耻感。
12.补偿
补偿是指个体使用种种方法来弥补、纠正真正的或幻想中的生理或心理缺陷,或通过发展其他方面的优势来弥补某一方面的缺陷,从而减轻焦虑感,建立自尊心。
补偿一词首先出现于阿德勒的心理理论中。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卑感(来自小时候觉得别人永远比自己高大强壮所产生的自卑感),而此种自卑感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的需要,为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个体借补偿的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例如,相貌平凡的女学生,通过努力勤奋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赢得别人的重视。
就作用而言,补偿可分为消极性的补偿与积极性的补偿。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不仅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至能带来更大的损害。例如一个被同学排斥的孩子参加不良帮派组织,通过跟着不良少年学习偷窃、打架、吸烟等获得同伴的接纳。而积极性的补偿是指以合适的方法来弥补缺陷。例如,一个10岁的孩子因为意外触电失去了双臂,12岁时他开始学习游泳,通过努力进入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14岁时,他就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因为伤病的原因放弃了游泳之后,失去双臂的他开始用脚来学习弹钢琴,而后在2010年7月站在了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用双脚弹奏的一首《梦中的婚礼》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这就是最终获得第一届中国达人秀冠军的刘伟。他通过勤奋和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借补偿的方式成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可见过分的补偿害多益少,不利于心理健康,但适当的补偿可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成就动机和有效能的力量弥补自己的缺陷,还可以增进安全感、提高自尊心以及维护心理健康水平。
13.压制
压制是指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因意识不接受、社会规范不允许而无法去表现或得到满足时,有意识(或半潜意识)地控制、遗忘或想办法延期满足。压制是自我功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执行的心理机能,是最基本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它与压抑的区别在于:压抑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个体不知道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而压制是有意识的,个体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并有目的地克制。例如,一位男子在街上看见一位漂亮性感的陌生女郎,一瞬间产生了原始的冲动和欲望,但是理智和修养会使他克制自己,或者通过符合社会规范的途径来追求该女性。再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无理取闹、蛮不讲理的人时,强烈的攻击欲望会让我们恨不得扇他两耳光,但是我们能通过压制自己来遵守社会规范,避免可能产生的恶果。我们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一部分原因是依靠每个人的压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我发展越成熟,个人修养越好,就越能更好地使用压制的作用。
如果个体过分地使用压制,把自己本来无可非议、正常的欲望或本能都去克制,以致无法自然地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就会形成一种病态反应。例如个体在生理成熟之后,需要适当地压制自己的性冲动,以符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行为来进行社会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压抑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过分压制自己的人就会过分恐惧和克制自己的性欲望,不允许自己对异性产生一丝一毫和性有关的念头,甚至采取回避异性、不和异性接触的方式来克制自己,从而导致社交障碍的出现。所以,如何适当应用压制的心理防御机制来调节原始的欲望,使自己能恰如其分地应付现实环境,并符合社会价值规范,是人格完善与成熟的基本内容。
14.幽默
幽默是指用一种带有诙谐的幽默方式对付困境或尴尬境遇,既保护自尊,又不伤和气,或者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的意图,在轻松的情景之中表达意见、处理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出名的泼妇。一次,苏格拉底在家里会见客人,妻子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苏格拉底好言相劝,妻子不但不听,反而当着客人的面,将半盆凉水泼洒在苏格拉底身上。客人们以为这下他要大发脾气了,可是苏格拉底却出人意料地笑着说:“我就知道,雷霆过后,必有大雨。”苏格拉底当时对自己狼狈处境的自嘲,马上打破了主客双方都陷入的尴尬局面。据说那位悍妇也转怒为笑,大大缓解了夫妻间的紧张关系。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幽默可以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通过幽默,个人可以不需要恐惧自我或超我的反击,自由表达他的攻击或性欲。在人类的幽默(笑话)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萧伯纳是个瘦高个,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宴会,受到不少客人的欢迎和尊敬,但是有几个资本家恨萧伯纳,想借此机会戏弄一下萧伯纳。一个肥胖资本家哈哈大笑地对萧伯纳说:“先生,看见您就知道世界上在闹饥荒。”萧伯纳立刻笑答:“看见您,先生,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萧伯纳机智幽默的回答立即化解了自己面对的尴尬局面,又迎头回击了想要给他难堪的人。
幽默是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人格发展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而不伤大雅的幽默来免除尴尬,幽默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适应方法。
15.升华
升华是指把不被社会、超我接受的受压抑的原始欲望或冲动,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升华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心理上的安定与平衡,还能满足个人创作与成就的需要。在现实社会中,个体的某些冲动或欲望是与社会规范不相符合的,如果任其直接表达,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而受到责罚,因而必须改头换面,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升华是一种相当具有社会效应的机制,原因就在于升华把极度自私的本能转化成对社会有益的建设成果,文学创作便是升华表现形式之一。诗人海涅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来想象上帝对于创造的解释:“创造之冲动,源根于病痛。借由创造,我康复;借由创造,我硕健。”弗洛伊德更是断言:“文学创作皆源于苦闷。”性的冲动和欲望当不能得到满足时,可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冲动,歌颂爱情、异性,使无意识的欲望得到一定满足,又不会引起内心的焦虑与紧张,这就是升华的典型表现。同样,在体育竞赛、辩论赛、演讲赛中学生奋力拼搏的精神背后,其实是对外界攻击欲望的升华和展现。
四、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在于能暂时减轻或消除痛苦和不安,能缓解情绪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心理防御机制相当于人类心理的一层保护伞,人们在遇到心理冲突、挫折和应激后会产生焦虑和痛苦等负面情绪,为了减少或避免这些负面情绪,人们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心理防御机制的自我保护方式,从而通过某种心理的方式或手段,避免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紧张和痛苦,以保持内心安宁。
心理防御机制的消极作用在于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心理防御机制在实质上带有掩耳盗铃式的自我欺骗,多半是逃避现实的,有时还会使现实问题更加复杂,使个体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过度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往往会导致个体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