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3 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
一、支持性心理疗法
支持性心理疗法是心理治疗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一种以“支持”为主的特殊性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师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采取倾听、鼓励、解释、保证、指导和改善环境等方式,帮助患者分析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在能力和自身优势,正确面对各种困难或心理压力,以渡过心理危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支持性心理疗法的适应证范围较广,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都常以支持性心理疗法作为治疗的基础。
(一)倾听
治疗师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对疾病的感受、对病情的认识,了解患者存在的情绪危机和心理因素,对他们的痛苦给予重视和同情。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患者也可以宣泄负性情绪,释放内心的痛苦体验,从而感受治疗师的真诚关心和理解,拉近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倾听过程中注意不要随便打断患者的谈话,还要通过如目光、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给予鼓励,传递同情和理解。
(二)鼓励
通过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和应付危机的能力。鼓励主要是在患者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时进行的。鼓励需要长期进行,如能结合患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情景效果会更好。
(三)解释
解释是指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治疗师对患者问题的实质及所具备的潜能和条件有了充分了解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提出切合实际的真诚的解释和劝告,让患者仔细领会,讲清问题的性质、程度、治疗方案等,解除其顾虑,缓解或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解释之所以能起支持作用,就在于它能消除患者因对疾病无知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四)保证
保证是指治疗师客观明确地说明疾病的可能预后,以唤起患者的希望。在患者焦虑、苦闷时,尤其是处于危机时,给予保证是很有益的。保证可以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使其放弃自己的错误判断,从紧张、焦虑中走出来。要注意保证时不可信口开河、轻易许诺,提出的建议要慎重,要有限度,有余地,否则,如果患者按建议尝试失败了,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且对治疗师也会失去信任。
(五)指导
指导是指治疗师直接指点和示意患者做什么、怎么做,以减轻疾病引起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掌握处理问题的应对办法和能力。指导一定要明确、肯定并具有可行性。
(六)改善环境
环境是指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主要是人际关系。改善环境就是改善不利于患者心理问题解决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强其人际沟通,除去患者人际关系中的不利因素(如指责、吵架、过多关心某些症状等),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并学会自助,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使患者增强适应性,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
支持性心理疗法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治疗师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二、行为疗法
(一)概念
行为疗法又称行为矫正疗法或学习疗法,它是指以行为学习及条件反射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异常或不良行为,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性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适应证有神经症、人格障碍、成瘾、心身疾病、各种不良习惯(如口吃、咬指甲)等。
(二)治疗目标
行为疗法在康复医学中旨在重新建立新的替代行为,目的是帮助伤、病、残者适应新环境的生活,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技巧。例如以前生活可以自理者,由于伤、病、残变为事事求助于别人,患者会常常不适应,特别是损伤所致四肢瘫痪而致机体功能失常初期的患者,其感受更深。如果治疗师教给患者有关人际交往技巧(如以不同的表示方法请求帮助),效果就会好些。此做法可同时达到两个目标:①改善、增强医患关系,使患者得到良好的躯体帮助和心理安慰;②使患者建立起控制感,习得各种变通行为。
(三)常用方法
(1)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对抗条件疗法、交互抑制法等。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减轻恐怖、焦虑、敏感的治疗方法,治疗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引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在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最终矫正不良行为。治疗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由于向正处于全身松弛状态下的患者暴露,因而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因为治疗过程是有序而连续的,故称为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实施的过程:①进行放松训练,在系统脱敏疗法中首要问题是学会放松,患者通过放松训练学会放松,可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运用放松进行对抗;②划分焦虑等级,将引起患者焦虑或恐惧反应的刺激情境由弱到强进行顺序排列,焦虑等级的划分不宜太多,一般在10级以内,如恐蛇症患者的恐惧情绪是1~6级,相应的刺激情境是安静、看到“蛇”字、听到或谈到蛇、见到假蛇、见到真蛇、触及真蛇;③脱敏治疗,向患者描述(也可用图片、模型、实物)最低等级的能引起焦虑的刺激情境,同时让患者放松自己直到患者能够在引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中保持放松为止,这时该等级的脱敏治疗就已完成,可以进行下一个更高焦虑等级的脱敏治疗,如此循序渐进。如果在某一等级焦虑反应过于强烈,就退回到前一等级重新训练。
(2)满灌疗法(冲击疗法) 该疗法不需要进行放松训练,治疗开始即将患者处于最怕的情境中,直接呈现最强烈的恐怖、焦虑刺激(冲击)或者是直接呈现大量的恐怖、焦虑刺激,如果并没有真正可怕的事情发生,紧张、焦虑不安会明显减轻。如将怕水的孩子推入水中,由于他已在水中就使原来怕水的心理逐渐消退。以迅速纠正或消除这种刺激引发的恐怖、焦虑反应。满灌疗法可在现实情景中进行,也可采取想象或模拟方式(如录像、幻灯片等)进行。在治疗过程中不允许患者采取堵住耳朵、闭眼睛、哭喊等逃避措施,当然事先要告诉患者有医生在旁其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即使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症状也没关系,当患者最恐怖、最焦虑的可怕后果并没发生时,恐怖、焦虑反应也就会减弱或消退。为防止过度强烈的心身反应对原有心血管病患者的危害,在做该治疗前应向患者介绍这种治疗的原理和过程,以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还需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时治疗师应在现场严密观察并适时终止。
知识链接
恐胜喜疗法
清代名医徐灵胎《洄溪医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医案。某新科状元及第后,告假返乡途中突生怪病,求治于一位名医。结果医生告诉状元:“疾不可医也,七日必死。可速归,疾行犹可抵里。”新科状元便哭哭啼啼日夜兼程赶回家中。七天后状元安然无恙,这时仆人送上医生留下的一封信,信中说:“公自及第后,大喜伤心,非药力所能愈,故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无妨矣。”这是一个恐胜喜疗法在临床上合理应用的典型案例,而后来医生为患者留下的书信,具体说明了治疗此病的道理,以消除患者的恐惧,这就是利用了“恐胜喜”的方法。
(3)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指将令患者厌恶的刺激与对患者有吸引力的不良刺激相结合形成条件反射,即把要治疗的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厌恶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当症状出现时立即出现一种厌恶性的或惩罚性的刺激,从而使患者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并使其逐渐消退。例如,在酗酒者的酒中加入戒酒药,使其饮用后痛苦地呕吐,抵消饮酒的欣快感,促进其戒酒。
厌恶疗法的具体方法很多,应根据问题行为的性质和其他条件选择使用,常见的有电击法、弹拉橡皮筋等物理方法,还有使用药物(如阿扑吗啡)、厌恶想象(如令患者想象痛苦、羞辱、恶心等情境或体验)。由于厌恶疗法是给患者带来不愉快的体验,甚至痛苦,因而应将此疗法作为其他疗法无效后的选择。在使用厌恶疗法时要注意厌恶刺激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对不良行为的改变应随时进行鼓励;治疗的实施逐渐由以治疗师为主转为以患者为主。使用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及配合,并在严格控制下使用。厌恶疗法在消除或纠正不良行为的同时应该建立良好的适应行为习惯。
(4)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又称放松训练,它是指通过一定程式的训练,学会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生理、心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通过降低肌肉紧张和自主神经兴奋程度来减轻焦虑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很多,其共同特点是松、静、自然。常用的放松训练有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自主训练、松弛反应、生物反馈辅助下的放松训练等。中国气功、印度的瑜伽、日本的坐禅等,都是以放松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训练。放松疗法适用于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惧症,且对各系统的心身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具体措施如下: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患者采取舒适的坐位或卧位,先让患者学会感悟肌肉紧张与放松,可以交替练习面部、上臂、腹部和腿部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然后让患者练习缓慢的呼吸,要求患者冥想令人松弛和愉快的情境,集中注意于放松。指导患者循着躯体从上到下的顺序,对各部位的肌肉先收缩5~10s,同时深吸气来体验紧张的感觉,再迅速地完全放松30~40s,同时深呼气来体验放松的感觉,先从手部开始训练,依次是前臂、臂、头颈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大腿、小腿、双足,如此反复交换,也可只进行某一部位的放松训练。练习时间从几分钟到20min,依据训练肌肉群范围灵活应用。
(5)生物反馈疗法 这是一种借助于生物反馈仪使患者了解自身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感觉到的生理的微弱信息变化,如血压、心率、脑电波等生理指标,经过反复训练后学会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内脏活动,从而帮助患者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症状的治疗方法。简言之,该疗法是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内脏反应。
常用的生物反馈训练包括: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皮肤温度反馈训练、皮肤电反馈训练、血压生物反馈训练、心律生物反馈训练等。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该疗法提倡患者变被动接受治疗为主动积极地学习治疗自己的疾病。
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原理是:机体的内脏活动和某些躯体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受意识的随意控制,如心血管活动、血糖、皮肤温度等。生物反馈训练就是运用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在仪器的帮助下训练个体用意识来控制这些不随意活动。这种能将个体的生物信息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反馈给本人的电子仪器称为生物反馈仪。生物反馈仪通过电极与机体各部位接触,来获得内脏活动的信息,然后将这些生物信息转为电信号,最终使这些电信号转换成容易被患者所理解和辨别的听觉或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常常会出现肌肉紧张性增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温度降低,尤其是四肢末端的皮温降低,由于出汗(汗液内含电解质),使皮肤电阻降低等。患者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就能使上述生理指标发生相反方向的改变,最终实现不依赖生物反馈仪,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意调节上述生理指标,达到自我放松。如为一位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可以用生物反馈仪测量血压,并将其血压的变化以光的形式呈现给患者,当血压降低时灯亮,患者试着分析在血压下降时自己正在想着什么、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及躯体状态,然后重复那种状态,使血压下降。经过多次这样的练习,患者就可以不用仪器也能控制自己的血压。生物反馈训练在应用时往往与多种放松训练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以获得更大的疗效。
(6)自信训练 运用人际关系的情景模拟,帮助患者感悟正确地和适当地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重建新的人际关系氛围,消除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避免持久性的劣性刺激,改善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具体步骤如下。①情景分析:评估患者对某一类事情所持的态度和看法。②寻找适当行为:治疗师与患者一起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适宜行为,通过观察他人有效的行为,使患者认识到同一种问题可能有另一种解决或应对的方法。③实际练习: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患者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主动模仿而学习新的行为方式。④迁移巩固:在每次自信训练后,给对方一个反馈,同时布置家庭作业或鼓励患者把学习到的新行为运用到康复训练中。
三、认知疗法
(一)概念
认知疗法是指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行为。
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的产生与适应不良认知存在有关。治疗师的任务就是与患者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的方法去矫正这些认知,或者用“新”的认知方式来取代,使患者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患者的情绪或行为表现也随之改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二)认知疗法的基本过程与技术
认知疗法目前有多种方法,各种方法除有不同的侧重点外,在治疗过程中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1)建立治疗关系 在认知疗法中,要求治疗师和患者一开始就要建立密切合作的治疗关系,并努力把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在此关系中,治疗师扮演着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患者则承担着主动再学习的任务。
(2)确定治疗的目标 认知疗法的根本目标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上述目标还可以分解为更具体的目标,例如可以首先针对那些处于边缘和表层的错误观念,在此基础上,再去挖掘改变那些深层次的错误观念。对于所制订的各种目标,治疗师和患者应保持一致。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 治疗师在此阶段的任务是把患者引入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患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对其体验和反省。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提问和自我审查两种技术来实现的。所谓提问,就是由治疗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患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问题上,从而使患者能够把他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主动加以改变。所谓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患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此时患者常能发现自己的认识过程是不合逻辑的。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患者也就有可能从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框架中摆脱出来了。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也称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患者对自己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例如:一个抑郁症患者可能把自己的退缩行为解释为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一个有强迫洗手行为的患者可能把自己的行为解释成对细菌或其他脏东西的恐惧。对于这些错误观念,可以采用以下有关方法。首先,可以建议患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个活动与他自己对问题的解释有关,例如让有强迫洗手行为的患者减少洗手的次数,并让他检验这样做是否会对其健康造成伤害。其次,可以用演示的方法,即鼓励患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此外,还可用模仿的方法,即让患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患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采用语义分析技术 核心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比如“我毫无价值”等。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这就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如语义分析技术。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语义分析技术,患者就有可能学会依据较为客观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问题,使他认识到他只是在某些特定的行为上确实有一些问题,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则可能与常人一样。
(6)通过行为矫正技术,使认知进一步改变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在患者身上常常表现出一种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观念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反过来也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有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为巩固和隐蔽。因此,在认知疗法中,治疗师常常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只是这种技术不是仅仅针对行为本身,而是时刻把它同患者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例如,给一个抑郁症患者设计一些特殊情境,只要患者有积极的表现,治疗师就马上给予强化,并督促患者反省获得强化后的情绪体验。这样,就可能使患者获得愉快的情绪,并可能做出更多的主动性行为。
(7)新观念的巩固,认知复习 所谓认知复习,就是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给患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前面几个治疗过程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进一步延伸。例如,可以让患者在实际情境中继续应用演示或模仿的方法来检验并纠正错误观念,或教会患者语义分析技术,继续注意自己的活动和反应,并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加以评估和反省。这就使患者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有更多的机会来巩固那些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学习使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情绪行为反应。只有当患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时,治疗目的才算达到。
四、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又称个人中心疗法、非指导性疗法,它是美国的心理治疗家罗杰斯所创建的一种心理疗法,是人本主义疗法的代表。来访者中心疗法被认为是心理治疗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
(1)不把治疗对象称为病人或患者,而称为“求助者”、“询者”。
(2)以求助者为中心,整个治疗是非指导性的。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不同,它不是靠探究潜意识领域或改变反应方式来纠正不正常的行为,而是动员求助者内部的自我实现潜力。不强调专家作用,只引导求助者抒发自己的情感,发挥本人的潜能,使其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对自己进行治疗。
(3)不注重治疗的技巧,只注重治疗的环境与氛围。治疗师的责任是创造一种好的气氛,使求助者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充分的理解。治疗师将注意力集中在求助者内心世界之中,强调情感的理解,这种真诚和接纳态度,使求助者感到治疗师与他产生了共鸣,完全接纳了他的想法,因此会促使求助者重新评价自己周围的事物,并按照新的认识来调整自己、适应生活。
(4)注重人格发展过程的改变,而不是人格结构的改变,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治疗师如同一个伙伴,就像是可以接受的、改变了的自我,帮助求助者消除不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自我形象。
(5)运用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既不进行“心理分析”,也不实施“行为矫正”,而是只听不问,避免代替求助者做出决定。治疗师从来不给什么回答,在任何时候都应让求助者确定讨论的问题,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也不要求求助者执行推荐的活动。这种办法可以强化求助者的言语表达,激发其情感,进一步暴露自己,并随之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过程
罗杰斯将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全过程分为如下7个阶段,借此可评估治疗过程的进展情况。
(1)第1阶段 由于患者对自身和外界已形成了固定的看法,对内心的直接体验生疏,甚至毫无觉察,表现为没有任何改变和进步的愿望,对存在的问题缺乏认识。
(2)第2阶段 能够把与自己无关的问题作为交流话题,发表意见,有时把感情说成是不属于自己或是过去的事情,个人的想法刻板不变,认为就是事实。
(3)第3阶段 患者感到自己被治疗师完全接受,从虚伪的面具下解放出来,逐渐消除顾虑,更自由地谈到自己,甚至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体验,更多的是谈到非当前的感情和意图,体验被说成是过去的或与自己相距甚远的。
(4)第4阶段 减少曾被限制和扭曲的感知觉的表达方式,感受开始被说成是当前的事,体验已不再那样遥远,有时稍为延迟就会出现。此时可以对体验做出解释,对体验是否正确开始产生疑问,并初步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负有责任,并对朦胧察觉到或偶尔泄露出来的情感体验感到震惊和惶惑。
(5)第5阶段 患者在医患关系中感到安全,真诚面对自己,对内心活动的发现已不再那样震惊。患者已能够自由地表达当时的感情,放弃排斥别人或固执己见的想法,认识到其真实的体验和自我概念不一致,并开始意识到他的自我应作调整以适应现实。
(6)第6阶段 这是转变的关键阶段,对经验和外在世界的可能性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探索改变的可能性。患者把过去的体验接受下来,成为当前的体验,往往被这种体验所打动,经常伴有叹气、流泪、肌肉松弛等生理上的变化,例如:此时不再把自我当成客体,自我就是体验本身,是一个正在发生变化的过程。被患者奉为生活指南的原则,在直接的体验中开始动摇,患者因而产生一种失落感,心灵受到震撼。
(7)第7阶段 这一阶段是治疗的最终目标。至此阶段,患者对感情可以有直接的、充分的体验,不再感到感情是一种威胁,自我信任,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感情,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更多地了解自己,变得和谐一致,愿意成为一个不断实现自我的人,以自己内心的评估标准和工具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体验在意识中和交往中的象征呈现协调,从而保证了这种一致性目的。
五、集体心理疗法
集体心理疗法是指以团体作为治疗对象,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利用团体的人际交互作用优势,促使患者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习得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提高、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的治疗过程。
集体心理疗法的操作方法及程序如下。
(1)形式 组建群或小组,由1~2名组长主持,以小组成员中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问题作为共同商讨的话题,找出训练、引导、解决的方法并予以实施。小组人数为3~12人,活动几次或十余次,每周为1~2次,每次时间为1.5~2h。
(2)治疗目标 ①一般目标:培养与他人相处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认知、提高自信心、加强集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等。②特定目标:每个治疗小组要达到的具体目标。③每次活动目标:搭建相识平台、增加相互信任、加深自我认识、提供信息交流、促使问题解决等。
(3)治疗过程 小组经历起始、过渡、成熟、终结的发展过程。在小组的互动中会出现一些独特的治疗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机制。
(4)组长职责 ①注意调动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②使小组成员适度参与并进行引导;③提供小组成员恰当的解释;④创造融洽的气氛。
(5)具体程序 ①确定小组的性质;②确定小组的规模;③确定小组的活动时间及场所;④招募小组成员;⑤协助小组成员投入集体;⑥促进集体互动。
(6)注意事项 集体心理疗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①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②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③有的组员可能会受到伤害;④小组成员可能会不安全;⑤不称职的组长会给组员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集体心理疗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人。
六、家庭疗法
(一)概念
家庭疗法是指以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心理治疗,通过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技术等影响家庭成员,促使家庭发生变化,消除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使其症状减轻或消失,促进个体和家庭系统功能改善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
(二)原理
家庭疗法的理论认为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家庭内情感和观念交流的不恰当模式有关,改变这些模式将对治疗产生有益的影响。符合以下情况的都可以进行家庭治疗。
(1)家庭成员之间有冲突,采用过其他治疗方法无效。
(2)问题虽在某个家庭成员身上表现出来,但却反映出家庭系统有问题。
(3)在个体心理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的冲突。
(4)家庭忽视了患病成员或因此产生过分焦虑的情绪。
(5)家庭对个体心理治疗产生副作用。
(6)家庭成员必须参与患者的心理治疗。
(7)个体心理治疗没有达到在家庭中应有的预期效果。
(8)家庭中某个成员与其他人存在交往问题。
(9)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慢性化的精神疾病患者。
(三)常用治疗方法
(1)一般性家庭疗法 治疗师与患者和其家属一起讨论当前存在的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帮助他们对家庭人际关系和交流方式做出适应性调整。
(2)动力性家庭疗法 了解每个家庭成员以往的经历,特别是患者父母的早期经历,帮助患者及家庭成员找出与当前行为相关联的以往经历,并从中找出治疗对象的潜意识观念和情感。
(3)交流和系统性家庭疗法 治疗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问题及纠正方法上,指出家庭中存在的不良规矩,让他们认识这些不良规矩带来的问题并共同改变这些规矩,从而改善和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
(4)行为性家庭疗法 该疗法认为家庭成员持续的、不合适的行为,巩固了家庭问题,或良好的行为由于没有得到家庭的鼓励而无法建立或逐渐消退。治疗师应在家庭中提倡健康的行为方式,改变问题行为。
(四)治疗程序
(1)收集评估 收集家庭相关资料,了解家庭背景,评估家庭动力学特征,如家庭交互作用模式、家庭社会文化背景、家庭代际结构、家庭对问题起到的作用、家庭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并绘制家谱图。
(2)确立目标 重建家庭结构系统,消除家庭中回避冲突的惯常模式,引入良好的应对方式,改善代际关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为家庭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发掘和扩展家庭的内在资源。
(3)安排时间 治疗师每隔一段时间与家庭中的成员进行一次访谈,每次1~2h。两次座谈中间的间隔时间开始较短,一般为4~6d,以后可逐步延长至1个月或数月,总访谈次数在6~12次。
七、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是指应用催眠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用积极的暗示控制患者的心身状态和行为,以解除和治愈患者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催眠是指催眠者应用某种方法,使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下,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过去的经验被抑制,失去了对新刺激的鉴别批判力。因此,在催眠状态下,新刺激具有极大的征服力,患者处于明显被支配的地位,遗忘的经验可能再现,压抑的情感可获得释放,流露的想法较真实。医生的言语刺激、安慰、保证、疏导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从而获得积极的治疗效果。催眠与睡眠密切相关,是睡眠过程的某一环节,这个环节在正常时可能转瞬即逝,而在催眠状态下可停留较长时间。
催眠疗法的主要适应证包括神经症、精神性头痛、人格障碍、神经性厌食症、性行为异常、心身疾病等。催眠疗法的禁忌证有: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脑器质性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者,对催眠治疗有严重恐惧心理、经解释仍不能接受的患者。催眠疗法具有疗程短、疗效快的特点,但疗效不太巩固,只能用于暗示性高的患者。
催眠疗法的心理基础是暗示作用。暗示是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其作用往往会使个体不加批判地接受他人的观念、语言、情感或动作,从而导致自己的知觉、思维、观念、情感、行为等发生改变。可以说,暗示是操纵潜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暗示可以在觉醒状态下进行,也可在非觉醒状态下进行。在觉醒状态下的暗示又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直接暗示就是用暗示性语言进行治疗,间接暗示要借助于某些刺激或仪器的配合,并用语言暗示来强化。在非觉醒状态下的暗示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的暗示,由于在催眠状态下,患者顺从治疗师的指令,故所起的效果比在意识清晰状态下的暗示的效果更为理想。
临床上常用的暗示方法有语言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理疗暗示、榜样暗示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治疗效果与个体对暗示的易感性有关,同时与治疗师的权威性也有关系。由于催眠与暗示大多同时进行,故催眠疗法也称为催眠暗示疗法。
催眠疗法要在安静的房间里进行,治疗开始前要测试患者暗示性的高低,暗示性高的人效果好,测定方法有鼻嗅法、口渴法、导热法等,然后诱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催眠诱导技术主要有凝视法、倾听法、运动法、自我催眠法及药物催眠法等。当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后就可对其进行催眠治疗了,其方法有直接暗示、引发想象、催眠分析、年龄回归等。治疗结束时治疗师逐步解除催眠状态。在治疗过程中要防止副作用(如移情、头昏、头痛等)。
八、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症的治疗,带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征,其指导思想与中国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符合中国传统思想的习惯。它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森田教授根据患者的症状将神经症分为普通神经症、强迫神经症和焦虑神经症。
森田疗法的适应证主要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和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
森田疗法的核心理论是精神交互作用学说。森田教授认为:对某种感觉如果注意力集中,则会使该感觉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注意力越发集中,并使注意固定在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相结合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这一系列的精神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该作用常是神经症形成的原因。
知识链接
森田疗法的特点
(1)不问过去,注重现在。
(2)不问症状,重视行动。
(3)生活中治疗,生活中改变。
(4)陶冶性格,扬长避短。
实训 放松疗法的集体训练
(一)实训目的
(1)学习放松疗法。
(2)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放松训练。
(二)实训准备
课堂集体训练,由教师指导进行。
(三)实训方法
(1)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闭目静坐,放松全身肌肉。
(2)排除杂念,在呼气时重复默念“1”。
(3)用鼻缓缓吸足气后(应有腹部抬高的感觉),憋住气2~3s,接着自然呼气。
(4)反复循环训练15~20min后,闭目静坐5min。
(四)实训注意事项
(1)在训练过程中,自始至终应保持随和的态度。
(2)努力排除杂念,如果杂念一出现,立即退回第一步。
(3)训练时要求严肃认真,仔细体会放松后的感觉。
(五)实训结果记录
记录放松训练的感受,如是否出现愉快感、舒适感、休息感、轻松感、发热感等。
(六)实训报告
(1)放松训练对机体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2)列举3~4种适应证,并制订放松训练的方案。
能力检测
1.解释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的概念。
2.简述康复心理治疗的原则。
3.描述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
(陈芳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